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用于儿童上肢骨折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上肢骨折患儿100例,执行神经阻滞麻醉,均用儿童型双氯芬酸钠镇痛。根据给药时间不同,将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患儿术后安全返回病房用止痛栓剂后1小时(P1)、4小时(P2)、8小时(P,)及24小时(呦分别进行疼痛评分并生命体征监测。结果:实验组患儿在P1、P2时点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3、P4时点两组疼痛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使用儿童型双氯芬酸钠超前镇痛方法简便,镇痛效果明显,副反应程度轻,有良好的术后止痛效果,经济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混合痔手术中超前平衡镇痛和自控泵镇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对2012~2014年期间于我院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40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镇痛处理措施分为超前平衡镇痛组和自控泵镇痛组,观察比较2组术后未排便静息状态下及术后首次排便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疼痛首次出现时间及末次疼痛消失时间。结果在术后未排便静息状态下及术后首次排便后,超前平衡镇痛组的镇痛效果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自控泵镇痛组(Ρ0.05),超前平衡镇痛组较自控泵镇痛组术后首次疼痛出现时间晚(Ρ0.05),而末次疼痛消失时间早(Ρ0.05)。结论超前平衡镇痛在混合痔手术中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单一自控泵镇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不同阿片类镇痛药,对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对9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采用单次肌间沟麻醉,分别加入曲马多和芬太尼,根据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来评定镇痛效果。结果Ⅱ、Ⅲ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Ⅰ组(P<0.05)。结论肌间沟麻醉时加入阿片类镇痛药,其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上肢骨折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分析疼痛与骨折类型、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完善创伤骨科上肢骨折患者疼痛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差问卷和疼痛评估量表对创伤骨科随机收治的164例上肢骨折患者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术后均应用PCIA及静脉滴注氟比洛酚酯50rag进行追踪调查,观察不同骨折部位、年龄、性别差异对疼痛及疼痛治疗满意度的影响。结果:上肢骨折后中度及以上疼痛的患者为78%,女性疼痛程度高于男性,男性术后最大疼痛评分(4.71±0.899)分,均低于女性(6.05±1.13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不同年龄段患者骨折后疼痛最大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骨折部位患者疼痛最大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疼痛情况因性别、年龄、部位而异,医务人员在患者骨折后予以合理的疼痛管理,才能保证患者得到及时合理的镇痛治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探讨氟比洛芬酯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选取2015年6—11月我院乳腺癌根治术患者6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术后给予瑞芬太尼镇痛)、超前镇痛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以及观察组(术后给予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3组患者术后2、6、12及24 h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术后活动后疼痛明显高于超前镇痛组和观察组(P<0.01),其中超前镇痛组镇痛效果更佳。对照组不良反应率高于超前镇痛组和观察组(P<0.05)。氟比洛芬酯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给药,术后镇痛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超前镇痛在整形美容手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40例吸脂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脂组(Ⅰ组,n=20)和对照组(Ⅱ组,n=20)。麻醉前30minⅠ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Ⅱ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采用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法观测手术开始、手术结束时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记录分析。结果手术开始时Ⅰ组与Ⅱ组两组样本t检验、结束时Ⅰ组与Ⅱ组两组样本t检验,p〈0.05,说明Ⅰ组与Ⅱ组比较,氟比洛芬酯在术中、术后具有明显减轻疼痛的效果。结论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在整形美容手术中应用超前镇痛的作用,能使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减轻疼痛和恐惧感,提高患者对手术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骨折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疼痛可使患者产生不愉快情绪,影响术后康复。为减轻疼痛需使用镇痛药镇痛。镇痛药分为阿片类和非阿片类镇痛药,但应用阿片类镇痛药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依赖特性,故临床上多采用非阿片类镇痛药缓解骨折术后所产生的疼痛。为证实来比林对骨折术后的镇痛效果,我们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观察其镇痛效果。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年龄:16~52岁,男女不限,疼痛强度为中度到重度骨折术后住院患者。手术前检查无心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呼吸、胆道系统疾患,同时无阿片类镇痛药过敏史及水杨酸过敏史。病例采…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内给药用于术后镇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骨折术后镇痛有效、副作用少又简便的方法。方法:膝关节内骨折48例,分二组,对照组;24例,硬膜外置管镇痛;实验组:24例,关节腔内置管。二组置管均与Baxter泵连接,泵内用药相同,0.25%的布比卡因50mL 5mg盐酸吗啡,术后4h,8h,16h,24h记录疼痛评分(VAS)、及副作用。结果:二组镇痛均同等有效,实验组无明显的副作用。结论:膝关节腔内用药用于膝关节内骨折术后镇痛是有效而简便的方法,且无明显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前镇痛在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术中应用的早期镇痛效果。方法纳入自2014-11—2017-09行腰椎后路减压、病灶清除、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86例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观察组43例采用超前镇痛措施(麻醉诱导后、切开皮肤前15 min肌肉注射10 mg地佐辛),对照组43例不采用超前镇痛措施。结果 2组手术时间、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2、6、12、24 h疼痛VAS评分更低,术后追加地佐辛与盐酸哌替啶的例数和剂量也更少,臀部抬离床面开始时间更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肉注射地佐辛超前镇痛可明显缓解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止痛药的用量,而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封上肢肌力功能检查用于评估开胸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安全性的价值。方法:选择54例开胸术后自控镇痛病人。观察其手握力、屈腕、屈肘等肌力变化,以及判断其镇痛效果。结果:自控镇痛效果均优良,上肢肌力功能检查无异常,无膈肌肋间肌张力抑制。结论:上肢肌力功能检查的方法简单,可实时反映呼吸肌张力状况,从而可提高开胸术后应用自控镇痛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七氟烷在门诊手法治疗小儿上肢骨折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60例门诊上肢骨折患儿随机分为七氟烷吸入组(Ⅰ组)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加臂丛神经阻滞组(Ⅱ组),比较围术期及术中ECG、血氧饱和度(SpO2)、BP、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PetCO2);及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及麻醉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儿围术期及术中各监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麻醉中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无1例镇静过度和苏醒延迟;氯胺酮组镇静满意24例,有12例苏醒延迟。4例镇痛不满意发生体动反应,两组患儿术后出现兴奋躁动和苏醒延迟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各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七氟烷吸入麻醉可安全有效的用于小儿上肢骨折门诊手法治疗,优于传统的氯胺酮静脉麻醉复合臂丛神经阻滞。  相似文献   

12.
付葵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11):1543-1547
目的:评价乳腺癌根除术中联合应用帕瑞昔布钠与地佐辛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70例行乳腺癌根除术的患者分为对照组、超前镇痛组、联合超前镇痛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注射生理盐水、帕瑞昔布钠、帕瑞昔布钠+地佐辛。记录患者术后2、6、12、24、48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并比较各组心血管反应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结果: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超前镇痛组术后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超前镇痛组(P<0.05),术后6~48 h各时间点VAS评分虽仍低于超前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诱导开始前至手术结束,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的心率(HR)与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对照组,且在插管后5 min至手术结束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但两个超前镇痛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超前镇痛与联合超前镇痛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超前镇痛组恶心、呕吐、头晕的发生率大于超前镇痛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帕瑞昔布钠和地佐辛联合应用于乳腺癌根除术超前镇痛临床效果良好,不会引发患者心血管反应的增多,但会可能增加患者呕吐恶心、头晕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醉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联合曲马多在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超前镇痛效果。方法80例腺样体肥大患儿择期行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随机分成帕瑞昔布联合曲马多超前镇痛组P组(40例)与曲马多对照组T组(40例)。P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帕瑞昔布1mg·kg-1以及曲马多1mg·kg-1,T组于麻醉诱导前静注曲马多2mg·kg-1。所有患儿均在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复合麻醉下手术。患儿拔除气管导管后送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记录此时点起0,2,4,6,12,24h患儿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Ramsay镇静评分,术后恶心呕吐(PONV)发生情况以及药物副作用等。结果0~6h各时点内P组的VAS疼痛评分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均优于T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帕瑞昔布联合曲马多可以为儿童鼻内窥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提供有效、安全的超前镇痛。  相似文献   

14.
超前镇痛是通过阻滞手术中伤害性刺激传导和抑制中枢敏感化而达到手术后镇痛或减轻疼痛的目的,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术中和术后镇痛已取得良好的效果。本临床目的是观察枸橼酸舒芬太尼用于妇科超前镇痛,对妇科的超前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病人自控硬膜外腔镇痛(PCEA)的效果及其对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41例65岁以上择期上腹手术老年病人,随机分为三组,Ⅰ组(对照组,n=11):按临床术后习用哌替啶50mg按需肌肉注射镇痛;Ⅱ组(n=15):切皮后30min硬膜外腔流向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镇痛;Ⅲ组(n=15):切皮前30min硬膜外注腔注射吗啡1.5mg 0.5%布比卡因6-7ml超前镇痛组。Ⅱ、Ⅲ组于手术后均采用PCEA继续镇痛治疗。比较3组术后镇痛的效果,分别测定术前和术后1d、3d、5d及7d的呼吸功能。结果:Ⅲ组术后病人的吗啡用量减少,VAS评分量低,呼吸功能改善最为明显,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改善最为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手术联合应用超前镇痛与术后PCEA,可改善术后的呼吸功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选择性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我院骨科住院的关节周围骨折、关节置换、脊柱骨折、断指再植及关节周围软组织松解的手术患者219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进行围手术期镇痛以及自控镇痛泵(patien t con tro lled ana lges ia,PCA),进行镇痛。A组术前3 d起给予塞来昔布200 m gB id,术前1 h给予帕瑞昔布40 m g im,术后12 h根据疼痛程度再次给予帕瑞昔布40 m g im,同时术后第1~4天给予塞来昔布200 m gB id。B组术后给予镇痛泵止痛治疗。两组手术患者术中给予常规的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后两组患者根据疼痛的程度(VA S评分大于6分)适当加用扶他林、曲马多以及哌替啶。观察患者疼痛VA S评分、消化道反应、出凝血检验、其他药物的使用及对骨折愈合的影响。结果选择性COX-2抑制剂超前镇痛对骨科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在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不良反应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且不增加出血的风险,同时对骨折的愈合没有影响。结论选择性COX-2抑制剂具有超前镇痛的作用,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连续锁骨上臂丛鞘内阻滞在上肢手术和术后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75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行锁骨上臂丛鞘内阻滞,记录上肢的10个皮区的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的阻滞情况,行术后镇痛者,术后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 连续锁骨上臂丛鞘内阻滞应用于上肢手术,其优良率达91.03%.19例术后镇痛者按VRS评分,镇痛效果良好.结论 连续锁骨上臂丛鞘内阻滞可用于较长时间的上肢手术和术后镇痛,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超前镇痛在骨科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0年5月至2011年1月,将收治入院行骨科手术的163例18~70岁各类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83例接受超前镇痛治疗:塞来昔布400 mg术前晚间顿服,术后帕瑞昔布每12小时40 mg im应用2 d,若镇痛效果不佳则给予曲马多100mg im,可反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硬膜外麻醉下阑尾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拟行阑尾切除术患者100例,ASAI~Ⅱ级,随机分为2组;芬太尼超前镇痛组(Ⅰ组)和术后镇痛组(Ⅱ组),各50例。硬膜外穿刺部位均为T11~12间隙,每组硬膜外首剂量均为2%利多卡因3mL(试验量),追加剂量为1%利多卡因与0.5%罗哌卡因混合液11mL,Ⅰ组局麻药中加入芬太尼0.06mg(1.2mL),Ⅱ组局麻药中加入生理盐水1.2mL,并在手术结束时硬膜外推注芬太尼0.06mg(1.2mL)。观察起效时间、麻醉效果和镇痛维持时间,以及术后2、4、8、24h,VAS评分。结果Ⅱ组比较Ⅰ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缩短,镇痛维持时间延长(P0.05),术中麻醉效果好,牵拉反应明显减少(P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硬膜外下阑尾切除术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改善麻醉效果,降低牵拉反应的发生,又能减轻术后疼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超前镇疼是在伤害性刺激作用于肌体之前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中枢敏感化.减少或消除伤害引起的疼痛。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均显示手术损伤以及术后疼痛会产生免疫抑制.如果处理不当,即可以产生一系列负面效应.发生炎性反应综合征.甚至发展成为多器官功能衰竭。术前持续硬膜外镇痛或静脉镇痛是目前常用的超前镇疼方法。本研究观察超前镇痛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以明确超前镇痛的作用,同时观察不同镇痛方式对患者血浆IL-6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