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不孕不育与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与不孕不育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E5700扩增仪PCR荧光定量法检测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结果不孕不育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为47.83%,对照组阳性率4.00%,沙眼衣原体阳性率为6.55%,对照组阳性率2.00%,其中女性不孕组解脲支原体阳性率58.40%,男性不育组阳性率34.5%,女性不孕组沙眼衣原体阳性率2.41%,男性不育组阳性率11.34%。结论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在不孕不育患者中感染率较高,尤以解脲支原体感染率高,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感染可能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因素,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2.
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与不育不孕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不育不孕患者中CT,UU的感染情况。方法:用PCR方法检测不育不孕患者中CT,UU-DNA。结果:不育不孕症组230例中,CT阳性率为45%(103/230);UU阳性率为56.5%(130/230);对照组103例中CT阳性率为7.8%(8/103);UU阳性率为10.7%(11/103)。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CT,UU感染可引起不育不孕,用相应的抗菌素治疗可恢复妊娠生育。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不孕妇女79人进行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检查。结果UU-DNA阳性56人占(70.9%),CT-DNA26人(占33%),其中18人UU-DNA和CT-DNA均为阳性。  相似文献   

4.
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弓形虫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弓形虫(TOX)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对310例自然流产患者,UU采用培养法检测,CT、TOX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同样对75例自愿人工流产者进行检测。结果310例自然流产患者中UU、CT和TOX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6.13%、29.25%、11.12%,对照组其UU、CT和TOX感染率分别为6.67%、5.13%、2.67%。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结论UU、CT和TOX感染与自然流产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386例产妇的胎盘进行了解脲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检测,检出UU阳性者40例,阳性率10.4%,CT阳性者32例。阳性率8.3%,提示胎盘组织中UU,CT感染与先天性宫内感染有关,值得重视。结果表明PCR法具有高度特异性,敏感性,且快速,简便,可有效地检出胎盘组织中UU、CT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与不孕症的关系。方法 用杂交PCR和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孕妇女UUDNA和CTDNA,设阴道炎对照组和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结果 在所有检测结果中不孕组UU和CT总感染率为73.8%(76/103),阴道炎对照组UU和CT总感染率是52.0%(154/296),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UU和CT总感染率是19.5%(16/82);而三组UU感染率分别为68.0%(70/103),43.9%(130/296)和15.9%(13/82);在UU和CT两项均检测结果中,不孕组UU感染率为68.4%(65/95),阴道炎对照组UU感染率为48.5%(111/229),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UU感染率为25.0%(9/36);而三组CT感染率分别为23.2(22/95),25.3%(58/229)和11.1%(4/36)。结论 不孕组与阴道炎对照组间UU和CT总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与正常围产妇女对照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提示UU和CT感染与不孕症相关,影响正常受孕。UU感染较CT感染与不孕症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FQ-PCR检测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的感染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不孕不育患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5对不孕不育夫妇女性宫颈分泌物、男性精液或前列腺标本中的解脲支原体-DNA和沙眼衣原体-DNA含量。结果不孕不育患者解脲支原体-DNA阳性率37.78%,沙眼衣原体-DNA阳性率28.89%,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的总感染率为52.22%,正常对照组则分别为15.00%、8.33%、20.0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不孕不育组中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沙眼衣原体(P〈0.05)。女性患者解脲支原体DNA载量和沙眼衣原体-DNA载量均高于男性患者(P〈0.05)。结论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是引起男女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荧光定量PCR技术用于诊断引起不孕不育的解脲支原体或沙眼衣原体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完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盆腔炎、宫颈炎与宫颈沙眼衣原体 (CT)及解脲支原体 (UU)感染的相关性 .方法 对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进行宫颈CT、UU检测 ,CT采用抗原免疫法 ,UU采用培养法 .结果  2 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中 ,衣原体感染 6 2例 (2 6 .3% ) ,支原体感染 99例 (42 .9% ) ,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 6 8.2 % ,混合感染 2 6例 (11.0 % ) .结论 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为盆腔炎 /宫颈炎重要致病因素 ,应重视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盆腔炎、宫颈炎与宫颈沙眼衣原体(CT)及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进行宫颈CT、UU检测,CT采用抗原免疫法,UU采用培养法.结果 236例盆腔炎、宫颈炎患者中,衣原体感染62例(26.3%),支原体感染99例(42.9%),两者感染的总阳性率68.2%,混合感染26例(11.0%).结论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为盆腔炎/宫颈炎重要致病因素,应重视宫颈沙眼衣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100例不育症患者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分析不育症和非淋茵性尿道炎患者感染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方法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FQ-PCR)技术连续对100例(有97例作了UU检测,84例作了CT检测)本院生殖中心不育症患者及同时时662例(有470例作了UU检测,540例作了CT检测)普通性病和妇科门诊非淋患者CTDNA和UUDNA进行了定量检测.结果不育组UU阳性率=57/97(58.76%),UU拷贝对数值6.016±1.044;CT阳性率=7/84(8.33%),CT拷贝对数值4.968±2.190.普通非淋组UU阳性率=209/470(46.60%),UU拷贝对数值6.131±1.385;CT阳性率=62/540(11.48%),CT拷贝对数值5.894±1.943.结论UU是引起非淋和不育症的主要病原体.UU相对于CT对人类生育的危害更为严重.不育组和普通非淋组UU的定量结果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普通非淋组的CT的拷贝数则高于不育组,P<0.05.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研究男性前列腺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感染特征.方法 FQ-PCR用于148例男性前列腺液的UUDNA和CTDNA定量检测.结果 UU和CT同时阳性10例(阳性率为6.76%),UU拷贝对数值为6.430±1.676,CT为5.904±0.729;UU单项阳性30例(阳性率20.27%),拷贝对数值为5.558±1.367;CT单项阳性8例(阳性率5.41%),拷贝对数值为5.046±2.220.结论 UU与CT相比较是引起男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在合并和单项感染中两种病原体引起疾病急性发作的机会没有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精子膜WGA受体与受精、获能和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其含量的下降可影响男性生育能力。解脲脲原体感染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解脲脲原体感染引起的精子变化与将WGA加入精子悬液后精子的形态改变及凝集十分相似。因而联想到解脲脲原体或许起着配体的作用。为此我们采用PCR技术及酶联凝集素测定法,检测了24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治疗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100例UU阳性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用温热生理盐水冲洗阴道后于宫颈口上四环素粉0.5g,每日1次,连续7天;B组,口服四环素片0.5,1日4次,连续7天,两组均于停药后7天复查UU。结果A组的治愈率为92.00%,显著高于B组的治愈率(26.00%)。结论温热生理盐水阴道冲洗后局部用抗菌药物治疗UU感染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不孕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和抗精子抗体的相关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研究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 UU)、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c CT)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ntisperm antibodies ASAb)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ELISA法分别对128例原发性和195例继发性不孕患者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和ASAb检测,同时选择健康已孕妇女96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阳性率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不孕组与继发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阳性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孕组中UU、CT感染阳性患者ASAb阳性率明显高于UU、CT阴性患者(P<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CT感染和ASAb与不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特别是继发性不孕患者尤为显著,且ASAb的产生与CT,UU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5.
衣原体支原体弓形虫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自然流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衣原体(CT)、支原体(UU)、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HCMV)对流产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别对164例自然流产患者(流产组)和100例人工流产和引产孕妇(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进行CT、UU、TOX、HCMV检测。结果流产组CT、UU、TOX、HCMV的检出阳性率分别为41.46%、34.15%、18.29%、30.3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0.05)。流产次数随UU阳性出率的增高而增多。结论CT、UU、TOX、HCMV是引起自然流产的重要感染源,其中CT、UU是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夫妇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感染及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间的关系。方法采用PCR荧光定量法对120对不孕不育夫妇进行生殖道分泌物UU、CT检测,与对照组比较,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不孕不育夫妇血清中AsAb和EMAb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感染组与未感染组AsAb和EMAb阳性率。结果120对不孕不育患夫妇中,男性:UU感染率为25.8%、CT感染率为24.2%,UU与CT混合感染率为10.0%,与对照组男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UU感染率为33.3%。CT感染率为26.7%,UU与CT混合感染率为11.7%,与对照组女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孕不育夫妇感染组中,AsAb阳性率为32.3%,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EMAb阳性率为10.8%,与未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殖道UU、CT感染是造成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AsAb、EMAb的产生与生殖道UU、CT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在不孕不育患者中生殖道淋球菌(NC)、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感染的情况。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465例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3种病原体基因进行定量测定。结果阳性检出268例,总阳性率为57.64%,其中UU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占43.87%;重叠感染中以UU+CT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占3.44%。结论不孕不育患者生殖道中3种病原体感染率不尽相同,尤以UU感染率最高,是造成不孕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解脲脲原体感染对附睾上皮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逯越  陈国卫 《解剖学研究》2003,25(4):277-278
目的 探查解脲脲原体感染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本文采用DTNB法及Tremblay方法 ,分别对 4 0名患有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 (不育组 )和 4 2名正常生育男性 (对照组 )精浆肉毒碱含量及α 糖苷酶活性测定。结果 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男性不育患者的这两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生育男性 ,其中不育组和对照组精浆肉毒碱含量分别为 (94 1 2± 5 7 5 9)和 (2 5 6 4 6± 99 5 8)nmol/m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 ;α 糖苷酶活性分别为 (2 8 4 2± 2 1 84 )和 (4 2 1 2± 2 1 5 5 ) ,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解脲脲原体感染可能破坏附睾上皮 ,影响附睾的分泌功能而导致男性不育  相似文献   

19.
孕期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孕期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120例CT感染给予治疗的孕妇为A组;选择在年龄、孕周与之匹配因故未治疗的57例CT感染孕妇为B组;同期行围产监测的120例正常孕妇为C组.比较不良妊娠结局及宫内感染率.结果B组的自然流产、胎膜早破、早产、低体重儿、产褥感染、新生儿结膜炎、新生儿肺炎的发生率高于C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A组与B组相比,其妊娠结局好转、宫内感染率下降,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孕期CT感染可造成不良妊娠结局,治疗降低了宫内垂直传播率,应在孕前、孕早期常规筛查以便早诊早治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