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 引 言自1997年8月至1999年10月,我科完成心脏瓣膜置换术162例,其中二尖瓣置换术7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2例,双瓣置换术54例.现将我们的临床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心脏瓣膜置换术162例,年龄为19~73岁,其中男性84例,女性78例.二尖瓣置换术76例,主动瓣置换术32例,双瓣置换术54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42例.162例患者中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再狭窄18例,再次二尖瓣置换2例.所有患者均在静脉和吸入复合麻醉、体外循环下进行.胸部正中切口,升主动脉及上、下腔静脉插管(单纯主动脉瓣置换右房插管),从左上肺静脉放置左心引流管.阻断升主动脉后…  相似文献   

2.
应用侧倾碟瓣置换心脏二尖瓣100例,同期行改良迷宫手术3例。早期死亡4例,其中2例死于低心排综合和下,1例死于心脏破裂大出血,1例死于肺功能衰竭;后期死亡9例。讨论了手术成功的措施和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的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 249例重症瓣膜病手术病人,其中二尖瓣置换(MVR)129例,主动脉瓣置换(AVR)39例,MVR+AVR 8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TVP)152例,左房折叠术1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18例. 结果:手术早期死亡8例,死亡率3.2%(8/249).在241例中,随访235例,随访率为97.5%,随访时间6个月至5.5年,死亡2例,随访病死率.8%(2/235),其余232例术后随诊复查人工瓣膜功能良好,左心射血分数提高,心功能均提高1~2级,无瓣周漏、人工瓣膜心内膜炎及心脏血栓形成,没有因瓣膜原因而再次手术的.结论:对外科治疗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围术期处理,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尽量保留瓣下结构,选择合适的瓣膜,同时处理三尖瓣病变和巨大左房,采用含血停跳液温冷温顺序灌注,加强术后处理,可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100例瓣膜置换术中,二尖瓣置换89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膜置换9例,毁损瓣膜再次换瓣2例,使用人工瓣膜109个,包括生物瓣70个,北京或上海侧倾式碟瓣37个,Bjork-Shiley瓣2个,随访6个月-9年,结果手术死亡(术后30天内)15例(15%),远期死亡例(3.5%),存活者心功能明显改善,平均提高2.1级,本文对死亡原因,瓣膜选择,De,Veag手术的应用,心肌保护及术后处理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梁运宁  甘耐炎  陈军  陈波  吕凯 《广西医学》2003,25(2):201-202
目的:为了不断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率,总结围手术期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7年3月至2002年3月,8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前处理,手术技术及早期死亡原因等。结果:全组共死亡4例,总死亡率5.0%,其中2000年死亡1例,死亡率1.9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术,改进心肌保护方法等可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105例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ong CZ  Zhou XM  Hu JG  Yin BL  Yang YF  Liu F  Yng JF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26):1849-1852
目的探讨儿童心脏瓣膜病的病因、手术指征、瓣膜选择和术后抗凝等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84年5月至2004年5月间105例接受瓣膜置换术的儿童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患者年龄1.5~16(13±3)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瓣膜病43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7例;二尖瓣置换58例,主动脉瓣置换28例,三尖瓣置换5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13例,二尖瓣和三尖瓣双瓣置换1例,三尖瓣成形26例;术前心功能Ⅱ级36例,Ⅲ、Ⅳ级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均长期口服小剂量华法令抗凝。结果早期死亡5例(4.8%),主要为术后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0±4)年,随访91例,失访9例。晚期死亡4例,2例死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死于顽固性心衰,1例死于严重心律失常。随访到的87例存活者恢复良好,未发现有与抗凝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瓣膜功能良好,心功能均为Ⅰ~Ⅱ级。结论儿童心脏瓣膜置换术采用机械瓣效果良好,术中应尽可能采用较大型号的瓣膜,手术同期纠正合并畸形、术后低强度抗凝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儿童心脏瓣膜病常见于先天性畸形、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风湿引起的瓣膜狭窄和关闭不全。儿童心脏瓣膜病,虽然大部分是采用瓣膜成形术,但对于瓣膜成形难以矫治或瓣膜成形失败的儿童心脏瓣膜病仍需行瓣膜置换术治疗。由于儿童心脏瓣膜置换的并发症和死亡率较高,且置人较小的人工瓣膜后随着生长发育需再次换瓣和抗凝管理困难等原因,目前对儿童瓣膜病的外科治疗有较多的争议。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对8例14岁以下的儿童施行了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1 病例患者男性 ,35岁。因“穿透性心脏损伤行心脏破裂修补术后心悸胸闷 6年”入院。 6年前患者因左侧前胸刀刺伤行急诊手术治疗 ,手中发现右室前壁破口 ,即行缝合修补。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复查胸片未示心影扩大。出院后患者一直有心悸胸闷表现 ,并逐渐加重。入院查体 :血压 140 70 mmHg ,心率 76次 min ,律齐。于胸骨左缘第 3~ 4肋间可闻及Ⅳ~Ⅴ级连续性机器样杂音 ,伴有震颤 ,肺动脉第二音亢进。可及水冲脉和毛细胞血管搏动征。进一步作心脏彩超检查示 :右乏氏窦破入右心室流出道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二尖瓣穿孔。心脏三位片…  相似文献   

10.
1 051例瓣膜替换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瓣膜替换术瓣膜的选择,瓣周漏的发生机理,保留瓣下结构的二尖瓣替换术(MVRP)对心功能的保护效果及术后可否妊娠。方法:对1976年1月-1996年1月,中山医科大学附一医院心胸外科施行瓣膜替换术1051例1267个瓣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5-11年,机械瓣生存率91%,生物瓣为75%,瓣周漏的发生与缝合方法无关。MVRP对重症二尖瓣替换术死亡率为9.7%,较以往的24.1%有所减少,术后心功能在Ⅰ-Ⅱ级其妊娠分娩死亡率为0。结论:(1)选择瓣膜时,以机械瓣为主,国产瓣与进口瓣视经济情况而定;(2)瓣周漏的发生与缝合方式无明显的相关性,而是决定于瓣膜的病理改变;(3)MVRP有助于心功能的改善,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4)瓣膜置换术后,能否妊娠决定于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院于1994年5月~1996年5月,对心胸比率超过0.70的19例巨大心脏瓣膜病人进行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结果1.1 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4例,年龄16~53岁(平均36岁),病史最长14年,最短1年半。既往多有关节痛及心衰史。术前心功能Ⅲ级者16例,Ⅳ级者3例。超过50岁的患者需行ECT检查,了解冠脉供血情况。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0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例,联合瓣膜病7例。全组有11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全组术前均长期服用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1997~2007年10年间我院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278例,同期随访225例。观察术后患者心脏功能改善、并发症以及生存情况。结果随访225例中,5年生存率(92.2±2.2)%,10年生存率(90.2±2.7)%,12例死亡。发生并发症有机械瓣膜功能障碍、瓣周漏、溶血、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术后心功能与术前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中远期疗效满意;保留二尖瓣下结构、三尖瓣形成术对术后恢复效果明显;加强无菌操作,减少补救时间,降低心内感染机会;术中心肌保护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两例风湿性心脏病紧急瓣膜置换,术后心脏均自动复苏,恢复有效循环,一例痊愈出院,一例因急性肾衰,术后第三天死亡。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80年8月至1993年11月,共行瓣膜替换术85例,现报告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89年2月至1994年11月我们完成135例双瓣叶型人造机械瓣膜替换术,术后早期死亡10例,晚期死亡4例,平均随访34个月,生存者绝大多数均胜任轻,中度体力活动心功能恢复对1 ̄Ⅱ级者119例,未发现血栓形成和栓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风湿性心脏瓣膜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多发病,治疗上传统的方法疗效差,死亡率高。手术治疗则效果显著,死亡率明显降低。我院近三年来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优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因瓣膜疾患常合并有肺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加之高原缺氧致肺血管的病理性改变,故手术前后呼吸道的护理是提高治愈率,防止并发症的重要环节之一。l临床资料本组46例置换瓣膜均采用人工机械瓣膜,其中单纯二尖瓣膜置换北例,主动脉瓣2例,主动脉十二尖瓣膜8例。年龄厂岁一49岁,平均川6岁。男性19例,女性27例。2术前准备及护理术前向患者解释病…  相似文献   

19.
88例心脏瓣膜置换体外循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经验。方法 择期心脏瓣膜病变患者88例,其中女性55例,男性33例,年龄11~55岁,体重27~73kg,心功能Ⅱ~Ⅳ级。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使用Sarns 7400型体外循环机,预充液中加入晶体液、胶体液、全血或浓缩红细胞等成分,使体外循环中红细胞比容维持在25%左右,心肌停跳液使用晶体冷停跳液和4:1含血晶体停跳液。结果 体外循环阻断时间平均为77.38±19.63min,转流时间平均为120.41±32.47min,尿量平均为757.82±116.52mL,低血压20例,需要超滤12例,血尿6例,心脏复跳时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或室颤共15例,需要除颤10例。术后死亡7例,其中4例死于心功能衰竭,2例死于肾功能衰竭,1例死于多器官衰竭。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体外循环应加强重要脏器的保护,合理选择预充液和人工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及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相似文献   

20.
报告心脏人工机械瓣膜替换术36例,植入瓣膜42枚,二尖瓣替换28例,主动脉瓣替换2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联合替换6例,占同期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27%,手术早期死亡1例(2.7%),其余均康复出院,术后随访1-13个月,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恢复了劳动能力,本文对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要点及手术过程中的心肌保护进行分析。探讨,认为,心脏瓣膜病谱致瓣膜严重损坏者,及时实施心脏瓣膜替换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