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即将实施前夕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正式开通。 2 0 0 1年 7月 16日下午 ,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举行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开通仪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 ,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一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 ,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 2001年7月16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1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实时报告与信息传输。  相似文献   

3.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即将实施前夕,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正式开通.2001年7月16日下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举行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系统开通仪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李少丽主任主持了开通仪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邵明立出席了开通仪式,并点击网络为开通剪彩.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及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作为第一批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联点互通机构,实现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的实时报告与信息传输.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的建设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统一领导下,由局药品评价中心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负责.从2000年5月开始需求调研、功能分析,经过1年的设计、建设、安装、调试与运行磨合,现已全部完成第一期工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是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面向国内和国际有关单位进行日常工作及管理的远程计算机通信网络.该网络系统具有录入编辑、信息传输、初步因果分析、汇总统计和检索查询等功能以及实时报告传输、统一数据管理等优势.该系统具有大型的ADR病例报告数据库和公共信息数据库,包括了定期、逐级上报和实时传送的全部ADR病例报告和各种有关文献与资料的大量信息.同时,该系统可直接与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数据库联网,进行国际间药品监测等方面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因此,该网络系统的开通将彻底改变我国以往单一的手工填报、人工报告ADR病例传统管理方式,运用现代化的通讯、信息交流手段、技术与设施的现代综合管理模式,使我国在该工作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使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监测及管理等工作更加科学、统一、规范和严谨,把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同时,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作为国家药品监管的基础工作手段之一,其开通及运行可以为国家药品政策制定及宏观管理等工作,提供更快捷、科学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服务,对贯彻落实<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试行)>,全面推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与发展具有积极的、重要的意义. 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从1988年开始进行试点,并于1989年成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1998年3月我国正式加入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并开始履行其成员国义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续成立了本地区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落实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已有了初步的基础.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要求,到今年年底,尚未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省级地区都要建立起来,加之随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的启动和逐步完善,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及管理工作将整体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邵明立副局长在开通仪式上指出,采取先进的监测、报告手段,建立快捷、准确、覆盖面广的监测信息网络,为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和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提供科学依据,全面提高我国ADR监测及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并要抓紧落实和进一步完善. 出席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系统开通仪式的单位和领导还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白慧良司长、总后卫生部药监局袁天锡局长、北京市药监局赵林副局长、上海市药监局张瑶华副局长及北京、上海及解放军ADR中心、国家药监局信息中心、国家药监局药品评价中心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领导、专家及有关人员.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1年7月28日至30日,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体制、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和人民群众切  相似文献   

5.
《齐鲁药事》2008,27(5):307
2008年5月1日,山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网站(网址:www.sdadr.gov.cn)经过半年多的试运行后正式开通。该网站的开通,是我省加强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要举措,对提高我省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信息传播的及时性和可利用性,建立全省药械安全预警体系,保障公众用药用械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甲氧氯普胺(片剂、注射剂)的锥体外系反应 甲氧氯普胺,又称胃复安、灭吐灵,可通过阻滞多巴胺受体而作用于延脑催吐化学感应区,起到中枢性镇吐作用;同时还可以加强胃及上部肠段的运动,促进小肠蠕动和排空,松弛幽门窦和十二指肠冠,提高食物通过率,起到外周性镇吐作用。  相似文献   

7.
8.
《中国药物警戒》2009,6(1):55-56
关注痔血胶囊引起的肝损害 痔血胶囊组方药味为白鲜皮和苦参,辅料为淀粉和滑石粉。说明书中记载痔血胶囊可改善动、静脉张力,保护微循环和减轻肛门水肿,具有抗炎、镇痛、止血、通便作用。用于Ⅰ、Ⅱ期内痔及混合痔所致的便血、肛门坠胀或坠痛,大便干燥或秘结等症。  相似文献   

9.
《家庭用药》2011,(6):56-57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总体概况、药品不良反应/事件统计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统计分析等三个方面通报了年度药品不良反应情况。从总体看,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质量有所提高,报告来源基本稳定。医疗机构仍是报告的主要来源,企业报告的比例较上年略有增长,监测网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0.
2011年4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10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692 904份,其中,新的和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09 991份。截至2010年12月31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累计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15万余份。  相似文献   

11.
《家庭用药》2010,(6):52-53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为加强上市后药品监测与评价,维护公众用药安全,依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并首次以年度报告形式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2.
近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发布了2011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据悉,2011年全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852799份;每百万人口平均病例报告数量637份;其中新的和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数量145769份,占同期报告总数的17.1%,与2010年相比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3.
近日,为期3年、总投资达8529万元的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体系建设项目通过总体验收。今年5月以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已通过系统的风险预警功能发现4起药品质量问题,并进行及时处理,有效控制了风险。该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建设,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规划项目。该系统的建成和使用有助于提升我国ADR监测的质量和水平,为保障群众用药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和支撑。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 ,2 0 0 3年 12月 2 3日 ,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 5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 ,面向社会公开了阿米卡星、林可霉素、环丙沙星、克林霉素等 4种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情况。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是我国新建立的一项及时反馈药品安全性隐患的制度。《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发布 ,尤其是自第 4期开始向社会公开发布以来 ,对推动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据了解 ,我国不合理使用、滥用抗菌药物的问题日益严重。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监测到的病例报告中 ,抗菌素不良反应病例…  相似文献   

15.
《药品评价》2006,3(6):417-417
近日,国家药品不赶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第11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本次通报内容为:警惕加替沙星引起的血糖异常、阿昔洛韦与急性肾功能衰竭、利巴韦林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6.
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在医院安全用药决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更好地提高医院安全用药决策成为各家医院的共同做法。通过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报告在医院安全用药决策中的作用进行阐述,为加强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促进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的信息标准化建设,对2002年4月28日~2007年7月10日收集的42255条数据进行规范化整理。方法:结合第15版新编药物学与MCDEX药物临床信息参考(2006),对数据库中的6万多条的药物通用名称进行规范化整理。结合WHO的不良反应术语集和ICD-10疾病系统分类,规整42255条药品不良反应记录。结果:建立了5407个药物通用名称规则名,形成4031个药物通用名称标准名。建立了8715个不良事件名称规则名,形成2332个不良事件名称标准名。建立的规则库能自动完成新入库病例的80%的规范化工作。结论:数据标准化将不规范的习惯用语转化成标准化信息,为数据利用如信号检测和数据挖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陈鸣  童荣生 《中国药房》2012,(6):558-560
目的: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心发布的《ADR信息通报》(简称《通报》)进行分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避免一些严重ADR的重复发生提供参考。方法:以2001年1月-2011年4月发布的《通报》提供的信息为基础,就其发布频度、涉及药品类别及剂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临床表现及引发ADR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结果:2001年1月-2011年4月国家ADR监测中心共发布《通报》37期,涉及药品88种,其中化学药75种,中成药13种,分别占85.23%和14.77%;在通报的化学药品中,以抗微生物药占比最大,达40.00%;通报药品中由注射剂引发的ADR与口服制剂引发的大致相当;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受损或过敏反应最多;而引发ADR的原因除药品因素外还与患者个体差异及不合理用药等因素有关。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官方发布信息,分析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现状,探索未来重点监测药品类型。方法:对2001年11月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的7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取涉及的药品名称、分类、发布次数、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以及引发原因,利用Excel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截至2018年6月16日,官方共发布的7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共涵盖13大类102种药品,其中化学药品76种,占74.51%;中药及中成药26种,占25.49%。二次通报的药品有15种,其中2/3为抗感染药物。所有通报的ADR/ADE累及器官中,皮肤相关的最多,生殖系统和营养代谢相关的最少。结论:我国的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信息已经成为我国药物警戒的重要环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仍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完善。  相似文献   

20.
药品在达到治疗作用,治病救命的同时,也常常会发生不良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由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和监测管理办法>自2004年3月15日起施行,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用药安全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