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振强 《广西医学》2001,23(4):928-929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发病率仅次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脑出血 ,占脑血管病第三位的严重疾病 ,病死率约为 2 5% ( 1) 。 1 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们采取脑脊液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和内科常规治疗比较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 1 一般资料 :蛛网膜下腔出血共 49例全部经头颅 CT及腰穿确诊 ,随机分为脑脊液置换治疗组和保守治疗对照组。治疗组 33例 ,男 1 8例 ,女 1 5例 ,年龄 1 5~ 63岁 ,平均年龄 38. 6岁。对照组 1 6例 ,男 9例 ,女 7例 ,年龄 1 6~ 61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两组性别、年龄构成比及病情…  相似文献   

2.
脑脊液置换术为近年来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手段之一。1993—02~1998—08,我们对SAH在内科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脑脊液置换术的治疗及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行腰穿及头颅CT检查而确诊。分为治疗组(脑脊液置换术组)与对照组(非脑脊液置换组)。治疗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年龄30~68岁,平均48岁。临床表现有头痛者62例,呕吐者58例,大小便失禁11例。对照组69例,男38例,女31例,年龄16~70岁。平均43岁。临床表现有头痛者69例,呕吐60例,大小便失禁12例。l·2方法…  相似文献   

3.
郑兵川 《四川医学》2000,21(4):322-323
为了观察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与常规降颅压、止血对症支持治疗的差别 ,我们对2 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 5例脑室出血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置换 ,并与常规降颅压、止血对症支持治疗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59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室出血者均为发病后 1~ 72小时入院 ,平均 9.5小时。治疗组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 4岁。对照组 :男19例 ,女 11例 ;年龄 2 6~ 6 6岁 ,平均 4 8岁。 2组患者为随机分组 ,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均无心、肺、肾疾病 ,其中有高血压 11例 ,治疗组 5例 ,…  相似文献   

4.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急性脑血管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本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对 1 7例应用生大黄粉治疗急性脑血管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与护理 ,效果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治疗组 1 7例 ,男 1 0例 ,女 7例 ;年龄 37~ 74岁 ,平均 5 3 2岁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8例 ,脑出血 6例 ,脑梗塞 3例 ;并发溃疡出血的时间 :<48小时 4例 ,48小时~ 7天 1 3例 ,平均 3 7天。对照组 1 7例 ,男 1 2例 ,女 5例 ;年龄 34~ 70岁 ,平均 5 0 1岁 ;其中蛛网膜下腔出血 4例 ,脑出血 1 1例 ,脑梗塞 2例 ;并发…  相似文献   

5.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指先天性脑动脉瘤、动脉畸形、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破裂成外伤、肿瘤等引起脑底部、脑表面或脊髓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占全部脑卒中的 2 0 %~ 30 % ,死亡率和复发率较高。我科于 1999年 1月份以来至今收治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达 4 0余例 ,通过对患者行脑脊液置换术治疗、对症治疗以及采取整体护理 ,使多数病人康复出院 ,对此 ,我们在整体护理方面总结出许多经验 ,现将整个护理过程汇报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4 1例 ,男 18例 ,年龄 35~ 5 5岁 ,平均 4 5岁 ;女 2 3例 ,年龄 4 5~ 6 8岁 ,平均 …  相似文献   

6.
刘天祥 《医学文选》2001,20(4):489-490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因其起病急 ,病情凶险 ,致残、致死率高 ,因此一直成为神经内科重点研究课题。作者自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探索采用脑脊液置换 (perm utation of cerebrospinal fluid,PCSF)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48例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8例均符合 1986年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男 2 8例 ,女 2 0例。年龄 9~ 72岁 ,平均 47.5岁。首次进行脑脊液置换治疗在发病 2 4小时内者 6例 ,2 4~ 72小时 2 0例 ,73~ 12 0小时…  相似文献   

7.
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影芳 《广西医学》2003,25(11):2253-2254
我院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已有多年 ,取得满意疗效。现将 1998年 2月~ 2 0 0 2年 10月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的 6 7例进行临床总结 ,并与 6 0例未行脑脊液置换术对照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观察组 6 7例 ,男 4 0例 ,女 2 7例 ,对照组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原发性SAH的诊断标准〔1〕。两组病人在性别、发病年龄、发病后入院时间、临床表现、意识障碍程度、Fish er分级等经统计学处理 ,差异无显著性。详见表 1。1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如脱水、止血、镇静、镇痛、卧床…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疾患之一 ,临床表现为头痛、颈强直、脑血管痉挛以及脑脊液的异常 ,严重者可引起死亡。我们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 ,采用脑脊液置换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38例 ,疗效显著。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所有对象均为 1 997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在我院住院病人 ,在发病后 48小时内住院 ,诊断标准为急性起病 ,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颈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腰穿呈均匀血性脑脊液。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38例 ,其中男 2 3例 ,女 1 5例 ,年龄 2 9~73岁 ,平均 ( 5 2 .47± 1 3.92 )岁 ;对照组 4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 3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 (CVS)患者血浆和脑脊液内皮素 (ET) ,一氧化氮 (NO)水平进行检测 ,以观察其与CVS临床预后关系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观察组 33例 ,均为 1997年 1月— 2 0 0 0年12月我科住院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经腰穿取脑脊液化验证实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并行头颅CT证实为非脑室出血。所有患者于腰穿当天行TCD检测证实并发有脑血管痉挛。其中男 2 2例 ,女 11例 ,年龄 34~ 6 0岁 ,平均5 0岁。对照组 30例 ,为健康查体者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37~ 6 0岁 ,平…  相似文献   

10.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占急性脑血管疾病的 1 0 %~ 1 5 % ( 1) 。我们将SAH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加用脑脊液置换方法 ,对照组只采用药物治疗 ,结果两组治疗效果显著差异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5 6例我院住院SAH患者 ,均符合全国第4次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 3 0例中男 2 1例 ,女 9例 ;年龄 2 9~ 65岁 ,平均 5 2 .4岁。对照组 2 6例中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3 1~ 68岁 ,平均 5 5 .2岁。两组患者均有头痛、恶心、呕…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起病急 ,病情凶险。自 1 996年以来 ,我们采用反复腰穿放脑脊液 ,鞘内注射地塞米松 (DXM)治疗 SAH病人 33例 ,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3例 ,其中原发性 SAH1 8例 ,男 5例 ,女 1 3例 ,年龄 32~ 71岁 ,平均 5 6岁。 1 8例中神志清 9例 ,嗜睡 5例 ,烦燥 4例 ,均有头痛、呕吐症状 ,轻度偏瘫 6例 ;继发性 SAH1 5例 ,均经头颅 CT或 MRI证实 ,由基底节、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男 1 0例 ,女 5例 ,年龄 5 5~ 81岁 ,平均 6 6岁。按 1 986年全国脑血管病扬州会议制定的…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以突发性颅内压增高 ,持续剧烈头痛 ,并发症多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以往多采用长疗程大剂量 6氨基乙酸、抗纤溶止血、降颅压、止痛等常规内科治疗为主 ,且易出现脑血管痉挛致脑梗死、脑积水等并发症。自 1996年 1月~ 1999年 8月我院采用短程抗纤溶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SAH ,取得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腰穿脑脊液置换为治疗组 5 3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5例 ,年龄 13~ 5 1岁 ,平均 38.2岁。腰穿不行脑脊液置换为对照组 5 5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6例 ,年龄 13~ 5 3岁 ,平均39岁…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 2000-06/2006-05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62例,分成治疗组31(男20,女11)例,年龄25~52(平均40.)岁,对照组31(男17,女14),年龄24~56(平均39.)岁.所有患者均经CT或腰穿确诊.积血量以多田氏公式计算,治疗组3.~19(平均9.)mL,对照组4~17(平均8.)mL积血吸收完全以CT或以腰穿脑脊液清亮或微黄为准.对照组以止血,降颅压,对症等一般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在病后第4日加用尼莫地平,以1 mg/h深静脉连续泵入[1],0 d.结果治疗组积血完全吸收8~17(平均12.)d,对照组9~28(平均17.)d,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1).  相似文献   

14.
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3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选择 治疗组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28~66岁,平均49岁。对18例作CT检查,3例为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6例显示基底池、侧裂池高密度影,9例正常。均有头痛、呕吐、颈强直,3例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偏瘫,1例昏迷,7例嗜睡。其余神志清楚。  相似文献   

15.
1995年1月至1999年10月份,我们采用腰穿脑脊液(CSF)置换疗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43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43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年龄29~80岁,平均53.6岁,采用脑脊液置换治疗。对照组44例,男25例,女19例。年龄23~65岁,平均50·2岁,均在发病24小时内入院。1.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 2 0 0 1年~ 2 0 0 2年应用脑脊液置换配合鞘内注射立止血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2 4例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本组 2 4例患者均选自住院病例 ,行CT及腰穿常规检查 ,且病人均在发病 1d~ 3d入院 ,符合SHA诊断标准 ,其中男 14例 ,女 10例 ,年龄 2 8岁~ 6 7岁。1.2 方法作为内科治疗的SAH ,除常规使用脱水剂、钙离子拮抗剂以外配合应用脑脊液置换术及鞘内注射立止血 ,此操作与腰椎穿刺术方法一样 ,体位一定要注意 ,不要过度弯曲 ,放脑脊液要缓慢 ,安放测压管 ,放脑脊 5ml,然后注入生理…  相似文献   

17.
全部病例均为本院住院患者,1998年应用脑脊液置换技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2~65岁,平均47.5岁;均经头颅CT或脑脊液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8.
蛛网膜下肢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常使患者病情加重而危及生命。近一年来,对1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患者,在内科保守治疗的同时,采用脑脊液置换疗法,均取得可喜疗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1992年~1993年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急性脑积水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8~41岁。发病后72小时内做头颅CT检查,根据Van等1985年提出的CT诊断急性脑积水的标准,即经尾状核平面的侧脑室前角的宽度(X)/同一平面顿板间的宽度(Y)>同一年龄组该比值上限的95%。本组12例均符合此标准。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在内科保…  相似文献   

19.
1996— 2 0 0 0年我院采用腰穿脑脊液 (CSF)置换法治疗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 ,提高了生存质量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组 5 0例 ,其中男 36例 ,女 14例 ,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 8岁 ;对照组 5 0例 ,男 39例 ,女 11例 ,年龄 2 1~ 6 2岁 ,平均 4 6岁。均在发病后 2 4h入院。两组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标准 ,并经头颅CT及腰穿证实。两组病例资料见表 1。表 1 两组病例资料情况组别n 平均年龄 (岁 )性别男女病情分级ⅠⅡⅢⅣⅤ观察组 50 4 836 14 …  相似文献   

20.
杏丁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们将杏丁用于治疗急性脑梗塞 ,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 ,其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急性脑梗塞患者 6 3例 ,均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梗塞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于入院时 (发病 2 4小时内 )及入院后第 3天行颅脑CT检查 ,证实诊断。排除脑出血及蛛网膜下腔出血 ,将 6 3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3例 ,男 2 0例 ,女 13例 ,年龄 4 5~ 75岁 ,平均 6 0 15± 6 6 5岁 ;对照组 30例 ,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4 6~ 74岁 ,平均年龄 6 1 4 9± 7 36岁 ;两组年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