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声门下喉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声门下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对14例1989-1998年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现名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声门下喉癌患者进行分析。按1997年UICC修订案分期,T1-2NT5例,T3NO-2 3例,T4NO-1 6例。11例行喉部分切除术,3例行喉全切除术。根据病变范围不同,可扩大切除到气管或甲状腺。采用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双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胸锁乳突肌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会厌下移等方法重建喉功能。5例行颈清扫术。结果 喉功能保留11例,占全部的78.6%。7例拔除了气管套管,拔管率为63.6%。全部14例患者均恢复吞烟功能,全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8.6%(11/14),5年生存率为63.6%(7/11)。结论 多数声门下喉癌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提高喉功能保留手术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会厌瓣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声门型喉癌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声门型喉癌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50例患者临床分期为T2N0M0 23例,T3N1 M0 14例,T3N2M0 13例.手术切除肿瘤,应用会厌瓣下托联合胸骨舌骨肌瓣修复喉腔.30例患者行颈淋巴清扫术.本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放疗,放疗剂量为60Gy.随访3~5年,中位数4.2年.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 本组患者3年生存率为90%,5年生存率为80%.吞咽、呼吸及发音功能均恢复良好.本组拔管率为96%.结论 会厌瓣及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是声门型喉癌术中理想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3.
会厌和胸骨舌骨肌在T3级声门癌喉功能保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会厌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应用在保全喉功能的T3级声门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T3级声门癌患者行喉扩大垂直部分切除术,喉部缺损采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发音和呼吸功能,拔管率94.4%,3年生存率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4.0%和69.2%。结论在保全喉功能T3级声门癌手术中,联合应用会厌瓣和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腔有助于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保留喉功能的T3声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T3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T3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后以会厌、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颈阔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并重建喉功能。结果:全组病例3年生存率83.2%,5年生存率73.6%。62例患者于术后2周~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2.7%。结论:T3声门癌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恢复良好的喉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和评价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的手术方法。方法:265例喉癌患者喉部分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会厌瓣、颈前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加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联合修复喉缺损。其中79例同期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265例患者鼻饲管于术后10~15d拔除。术后拔除气管套管218例,拔管率为82.26%。12例术后发生伤口感染,其中2例发生咽瘘。3、5年生存率分别是74.72%、70.88%。结论:喉部分切除术后应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会厌瓣Ⅰ期喉功能重建,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创伤小,成活率高,手术效果好,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3期声门上喉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可行性、技术操作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收治的T3期声门上癌70例,均行喉功能保留手术,其中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42例,喉声门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9例,喉环状软骨上部分切除术8例,喉近全切除术1例。以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颈阔肌肌皮瓣、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喉腔组织缺损,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疗(剂量50~60Gy)。结果:3年生存率为79.2%,5年生存率为68.4%。70例患者中已拔管60例,拔管率为85.7%。全部患者均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所有患者均发声成功,无一例因喉腔闭锁而致发声失败。结论:T3期声门上癌虽属晚期喉癌,但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运用多种修复方法,提高外科手术技巧,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晚期喉声门上型癌治疗中减少误咽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例晚期喉声门上型癌进行手术治疗,采用胸骨舌骨肌筋膜瓣修复延长舌根,再将残喉与新舌根吻合重建喉功能。术后辅以放射治疗。结果19例中15例拔管,拔管率为78.9%,患者均恢复了较好的经口进食功能,无误咽病例出现,发音功能良好。3年生存率为84.2%(16/19),5年生存率为57.1%(8/14)。结论胸骨舌骨肌筋膜瓣舌根成形术操作简单,能恢复满意的喉、舌功能,可有效减轻或避免术后误咽的发生,是晚期喉声门上型癌手术治疗中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治疗晚期喉癌(T4)并能重建喉功能的手术方法.方法对19例晚期喉癌患者行扩大喉次全切除术,并用胸骨舌骨肌及筋膜行喉成形术.结果术后13例恢复全部喉功能,6例恢复部分喉功能,1、3、5年生存率为89.47%,68.42%,47.37%.结论部分T4患者是可以施行喉次全切除术的.用胸骨舌骨肌及筋膜行喉成形术效果好,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9.
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喉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不同病变情况,采用相应的切除方式,以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重建喉功能。结果:患者均于术后10-20d拔除鼻饲管恢复正常饮食,无明显进食呛咳;均恢复正常语言交流,未出现喉腔闭锁发声失败者;31例于术后15d-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2例分别于术后2年和3年拔管,拔管率为82.5%(33/40)。3年生存率为86.6%,5年生存率为72.5%。结论:单蒂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适用范围较广,是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T4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 1982~ 1998年间2 2例T4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切除肿瘤及受累的软骨和喉外组织 ,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皮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下咽黏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 ,保留会厌或环状软骨板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射治疗 (5 0 0 0~ 6 0 0 0cGy)。结果 全组病例 3年生存率 86 4 % (19/ 2 2 ) ,5年生存率 75 0 % (15 / 2 0 )。喉功能恢复 (吞咽保护、呼吸、发音 )为 6 8 2 % (15 / 2 2 ) ,喉功能部分恢复(吞咽保护、发音 ) 31 8% (7/ 2 2 )。结论 T4声门癌尽管可累及喉软骨和喉外组织 ,但经仔细选择的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声门下癌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重建喉功能的方法及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 1981~ 1997年声门下癌 13例 ,T1 2 N0 6例 ,T3N0 1例 ,T3 4N1 2 6例。 4例行全喉切除术 ,9例行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和扩大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 (累及气管者 ) ,分别以单侧或双侧皮瓣、肌筋膜瓣整复 ,喉腔内置“T”型硅胶管扩张 ,2~ 6个月拔除。其中 6例行颈清扫术。结果 除 4例全喉切除术者外 ,余 9例均恢复发音功能。 5例拔除气管套管 ,占 5 5 6% ,全部恢复吞咽功能。全喉切除和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的 3、5年存活率分别为 10 0 %、66 7%和 88 9%、75 0 %。结论 对 4 0岁以上的男性声嘶患者应常规行纤维喉镜和动态喉镜检查 ,结合CT、MRI等 ,早期诊断是可能的。对大部分患者仍可行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或扩大切除术。并提出对T3、T4者应酌情行颈清扫术。术后预防性放射治疗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声门下癌的临床及其手术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声门下癌的临床特点、手术和重建喉功能的方法及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总结 1981 ̄1997年声门下癌13例,T1-2No6例,T3No1例,T3-4N1-26例。4例行全喉切除术,9例行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和扩大喉声门下部分切除术(累及气管者),分别以单侧或双侧皮瓣、肌筋膜瓣整复,喉腔内置“T”型硅胶管扩张,2 ̄6个月拨除。其中6例行颈清扫术。结果 除4例全喉切除术者外,余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声门下喉癌部分喉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9例1984年3月-1999年3月手术治疗的声门下喉癌患者进行分析。按:1997年UICC修订案分期,Ⅱ期(T2N0)2例,Ⅲ期(T3N0)2例,Ⅳ期5例(T3N11例,T4NO3例,T4N11例)。所有病例采用带蒂甲状软骨下移错位支架成形重建肿瘤切除后的软骨支架,分别应用甲状舌骨肌为蒂、胸骨甲状肌为蒂、咽下缩肌为蒂的甲状软骨下移。全部行颈清扫术。结果9例患者全部保留了喉功能,发音良好。8例拔除气管套管,1例未能拔管,拔管率8/9;全部患者恢复经口进食,无明显呛咳及吞咽困难。3年生存率8/9,5年生存率6/9。结论对适合的声门下癌应用带蒂甲状软骨下移错位支架喉成形术,手术创伤小,一期形成软骨支架,带蒂软骨容易成活,提高了拔管率和喉功能的保留率,对声门下癌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声门下型喉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研究声门下型喉癌的临床特征、外科治疗方法及预后相关因素,探索该型喉癌最合适的外科治疗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1987年1月-2001年7月间收治的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不同T分期、N分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以及不同外科治疗方法及相应的生存率。结果24例声门下型喉癌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50.0%(12/24)。喉全切除术19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47.4%(9/19),其中T2、T3、T4期的生存率分别为1/1、6/11、2/7;喉部分切除术5例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为3/5,T2、T3期的生存率分别为3/4、0/1,其中2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切缘阳性。本组病例的淋巴结阳性率为33.3%(8/24),T2、T3、T4期的淋巴结阳性率分别为0/5、5/12、3/7。NO、N1、N2期的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10/16、1/4、1/4。病理证实阳性淋巴结的部位有Ⅱ区、Ⅲ-Ⅳ区、气管食管沟、上纵隔、锁骨上窝。结论声门下型喉癌预后差,早期治疗效果好。喉全切除术仍是当前声门下型喉癌主要的外科治疗方式,仅一部分早期高选择患者可行喉部分切除术,并应考虑术后放疗。颈淋巴转移是预后很重要的相关因素。颈淋巴结阳性或者局部病灶晚期的声门下型喉癌患者应行包括Ⅱ~Ⅵ区、上纵隔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5.
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中的残喉修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残喉的修复方法。方法总结1991年1月—2000年12月87例(T1、12和,13分别有7、54和26例)声门型喉癌的疗效。因杓区或杓状软骨声带突受累,行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术中利用局部组织修复残喉,重建喉功能。全部病例均未行填充物加高患侧杓区或利用皮瓣等其他组织重建声门。结果全部病例术后8~19d内恢复正常饮食。全部病例恢复了发音功能。86例患者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98,9%(86/87)。术后无咽瘘和肺部并发症,3例局部感染者7d内治愈。术后局部复发率为8,0%(7/87),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6.9%(6/87)。失访患者均按死亡计算,用直接法计算生存率,术后满3年者87例,3年内死亡5例、失访3例,3年生存率为90,8%(79/87);术后满5年者63例,5年内死亡10例、失访2例,5年生存率为81.0%(51/63)。结论利用局部组织修复切除杓状软骨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的残喉,术后无严重误咽,发音效果良好,此修复方法既节约了手术时间,又避免了过度修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5例喉癌的手术方式与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1990年以来喉癌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其远期疗效,以改进治疗并提高生存率。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0月间手术治疗的205例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病历资料分析。其中声门上型52例,声门型149例,声门下型4例;按UICC 1997年分期标准Ⅰ期48例,Ⅱ期88例,Ⅲ期44例,Ⅳ期25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切除术1例,撕皮术2例,喉裂开声带切除术9例,未行气管切开的喉垂直部分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水平半喉切除术7例,Arslan(咽气管吻合)手术15例,环舌骨会套固定术(criicohyoidoepidottopexy,CHEP)57例,喉次全切除术16例,喉全切除术57例。结果205例仅4例失访,Kaplan—Meier法统计总的1年生存率96.0%,3年生存率84.8%,5年生存率为79.4%,其中声门上型1年生存率88.3%,3年为67.5%,5年为65.0%;声门型1年生存率99.3%,3年为91.3%,5年为84.7%,喉功能保存率72.7%。早期肿瘤(Ⅰ、Ⅱ期)与晚期肿瘤(Ⅲ、Ⅳ期)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不同发病部位(声门型、声门上型)患者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癌手术治疗效果好,喉功能保存率高,其预后与肿瘤分期、发病部位有关。提倡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在保证手术安全边缘的情况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最优的手术切除和功能重建方法,综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   总被引:1,自引:10,他引:1  
目的 总结CO2激光手术治疗声门上型喉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2月至2005年6月CO2激光手术治疗的32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T1N0M0 20例,T1N1M0 2例,T2N0M0 8例,T2N1M0 2例,全部病例术后随诊3年以上.喉部肿瘤均经口行激光手术,同期行择区性(Ⅱ-Ⅳ区)颈清扫术12例,改良全颈清扫术4例.结果 KaplanMeier法统计5年生存率为90.6%,其中T1病变5年生存率为95.6%,T2病变为78.2%.喉的局部控制率为96.8%;喉局部和颈部区域5年控制率为90.3%,其中T1病变5年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0.9%,T2病变为89.0%.喉部局部复发2例,1例再治疗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1例行喉全切除术.颈部区域复发2例,其中1例喉部复发伴颈淋巴转移,再治疗后存活;1例颈部复发,治疗后再次颈部复发并伴肺转移死亡.4例患者出现较轻并发症,保守治疗后好转.除1例患者因局部复发行喉全切除外,其余存活患者喉功能良好.结论 激光治疗早期声门上型喉癌创伤小、疗效可靠,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Invasion of the thyroid gland is not a general feature of advanced laryngeal carcinoma. There is no need for performing thyroidectomy in all total laryngectomy cases.ObjectivesTo evaluate the frequency of the thyroid gland invas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ubmitted to total laryngectomy and thyroidectomy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ryngeal carcinoma can predict glandular involvement.MethodsA retrospective case series with chart review, from March 2009 to January 2018, was undertaken in the the Princess Norah Oncology Center, King Abdul-Aziz Medical City, Jeddah/KSA. An inception cohort of 56 patients with l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was considered. Nine cases were excluded. All patients had advanced stage cancer of the larynx (clinically T3‒T4) and underwent total laryngectomy in association with thyroidectomy. Total thyro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all bilateral lesions or if there was suspicion of contralateral lobe involvement. Hemithyro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all lateralized lesions. Retrospective histopathologic analysis of thyroid specimens was subsequently performed. The frequency of thyroid gland invasion was calculated and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thyroid gland invasion was performed.ResultsIn all, 47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laryngectomy (40 treated with primary laryngectomy and seven treated with salvage laryngectomy following radiation failure or chemoradiation failure). Hemithyro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42 patients and the total thyroidectomy was performed in five patients. The overall frequency of invasion of the thyroid gland was 4.3%. Glandular involvement was seen in one advanced transglottic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one subglottic. In spite of thyroid cartilage invasion in 25.5% of cases detected in the preoperative radiological imaging, only one case demonstrated microscopic thyroid gland invasion.ConclusionsThyroidectomy may only be required during total laryngectomy for selected cases of advanced transglottic tumors and tumors with subglottic extension more than 10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