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国医籍校勘首次学术讨论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杭州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34篇,大会宣读7篇,小组交流12篇。参加者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71名代表。医籍校勘工作是中医理论整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古医籍达万种之多。做好这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的古籍校勘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医古文水平,懂得校勘方法,对目录学、版本学、文字学、训诂学、古汉语修辞学均有较高造诣。这次会议是整理中医古籍的良好开端,对今后的医籍校勘工作将起有益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掌握和践行目录学的方法路径,有助于提高古医籍阅读、校勘效率,校勘因得目录门径而事半功倍。从校勘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医学书目的内容和在校勘中发挥的功用,梳理常供医籍校勘选用的3类目录:版本目录、辨伪目录、引用目录。阐明医籍校勘工作中目录学的应用思路:核验传承流序,鉴别医籍真伪;考察版本递藏,确定底本所出;审定卷帙缺佚,追溯卷次变化;通过《中华医藏·养生卷》校勘实例,说明在校勘工作中,应实地考察馆藏,确定删、增、调、补。以期为中医药古籍校勘与整理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由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组织的全国首次医籍校勘学术讨论会于10月17~21日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7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医籍校勘是中医理论研究的重要方面,它不仅是发展党的中医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对整理和继承我国悠久历史的优秀文化,也具有重大意义。历代医家的著作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古医籍达万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尚未整理出版。这  相似文献   

4.
训诂与古医籍的整理工作密不可分,不仅可以运用"因形索义""因音求义""因文定义"等训诂方法解释词义,还可以通过训诂来分析句读进而正确标点,而训诂之理校更可帮助校勘出更佳的版本。把训诂运用到古医籍整理中去,是提高古医籍整理水平的必然选择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医籍校勘工作,是中医理论整理研究的首要任务。我曾校勘过《灵枢经》、《针灸甲乙经》及《本草纲目》等一批中医古籍,深知校勘工作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因此,一直热望有更多的同道来进行中医古籍的校勘研究工作。近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李锄同志《〈灵枢·骨度〉新校勘三则》一文,感到非常兴奋。此文  相似文献   

6.
裘老沛然先生,吾久已闻名.后于1983年10月,去杭州参加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会召开的"全国医籍校勘首次学术研讨会",得以相识并亲聆.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复于1989年,裘老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时,特邀张镜人、方药中、万友生、凌耀星等诸老及我与会论证.  相似文献   

7.
裘老沛然先生,吾久已闻名。后于1983年10月,去杭州参加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论整理研究会召开的“全国医籍校勘首次学术研讨会”,得以相识并亲聆。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复于1989年,  相似文献   

8.
古典医籍传世久远,鲁鱼亥豕之讹在所难免。特别是雕版印刷术没有盛行以前,均为手写传抄,更容易以伪传伪。举凡字体的谬误、缺失,语句的脱落、颠倒,乃至衍文、增句,无所不有。再加上历代的兵火战乱,更使不少医籍散举报泆不全,如不详加考证校勘,势必有许多错讹夹杂其间。所以,校  相似文献   

9.
根据全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会长春会议精神,全国医籍校勘首次学术讨论会于83年10月17~21日在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21个省、市、自治区的71名代表。会议收到有关中医文献研究及医籍校勘的论文34篇。与会代表大多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各大经典著作的教学工作多年。目前,他们及其所在单位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着《黄帝内经素问》、《伤寒杂病论》、  相似文献   

10.
校勘与版本是一对挛生兄弟。好的版本赖于精审校勘,而校勘又离不开版本。下面简略谈一下校勘古典医籍的几个问题。一、校勘的概念及意义校勘是什么?校者,较也;勘者,刊也,通过比较以订正谬误谓之较勘。俗语说:“书经三写,乌焉成鸟。”特别是在手写时代,由于抄写所致的误抄,脱落相当严重,雕版书问世以后也仍然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又有错简,倒文,多字等情况,一字之差,义谬千里,学者理解古籍原义就发生了困难。例如,马王堆出土古医书之一的《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灵枢·经脉》、篇的前身,其中言足少阴脉病候中有“面黯(暗)若(炭也)色”之句,按《说文》解释,“(炭也)”字  相似文献   

11.
校正医书局是北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由官方专门设置的、以刊行颁印中医古籍为目的的临时性机构。至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12年间先后有13位官员参与编校医籍11部。其中,《脉经》并未列入校正医书局最初校正8部医籍之计划,该书于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由高保衡、孙奇、林亿等校讫,成为宋之后定型化版本,传习至今。下文将从校勘过程、方法和内容等3个方面进行简要考释。  相似文献   

12.
叶磊 《医古文知识》2005,22(1):22-23
分析在校勘商务版《卫生宝鉴》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疏漏,以见古医籍整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叶磊 《中医药文化》2005,22(1):22-23
分析在校勘商务版《卫生宝鉴》过程中发现的一些疏漏,以见古医籍整理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明清时期在徽州地区刻印的新安医籍的版本研究,指出新安医籍之所以流传至今,与新安医籍自身内容的学术水平较高有关,也与明清时期徽州地区的刻书质量上乘、校勘精良有关,并指出精美的书版雕刻、印制纸墨的精良和以私人刻书为主是新安医籍刻本最主要的版本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医古籍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具体体现。前人总结积累的丰富的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经验,主要寄存于这些古医籍中。由于现存诸多古医籍,远者已有千余年,近者亦有数百年或上百年,经多次传抄翻刻,或散失后重新整理,或整理人随意笔削损益及妄加改动,加之语言文字的变迁及政治因素的干扰等,使许多古医籍不同程度地存有失真之处,给后来的读者,增加了许多困难,甚至造成某些理论上的错误。整理研究,使其尽可能恢复或接近本来面貌,乃是对古医籍正确理解与运用的首要条件,而校勘则是古医籍整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下面就校勘问题,加以简议。  相似文献   

16.
罗根海 《河北中医》2001,23(8):635-636
近十几年,郭霭春教授陆续完成了《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黄帝内经灵枢校注语译》、《难经集解》。《伤寒论校注语译》。《金匮要略校注语译》等古典医籍的整理校注。1995年在郭霭春教授85周岁高龄时,他的"《素问》整理研究"获得国家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整理医籍之多,获奖等级之高,成就之大,令学界仰瞩。郭霭春教授之所以在学术上独树一帜,是因为他是当代治儒通医的大家,他学有所宗,功力深厚,文理、医理兼备,于训诂、音韵、校勘、版本、目录等专门之淡,造诣颇深,且能师古创新,故有力作不断问世。现在他已90岁高…  相似文献   

17.
《灵枢·骨度》新校勘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注解《灵枢》者,颇不乏人。探幽索隐,阐明原文义理,便于学者研习,厥功甚伟。然于校勘方面,所作不多,因而遇有本属衍脱讹误而致原文义理难解者,则随文敷衍,甚或曲为之说,使学者之惑滋甚。不明其本义,何能融会而贯通,故校勘工作实为整理中医古籍之首务,而校勘学之重要性亦于此可见。今人对《灵枢》之校勘工作日趋重视,整理者均列“校勘”为编写体例之首项,出版部门更有校勘专著——《灵枢经(校勘本)》之印行。不过,正如刘衡如在该书《校者的话》中所云“《灵枢》一书的校勘,前人做  相似文献   

18.
《酉阳杂俎》是唐段成式所撰笔记小说,该书内容庞杂,载有大量医学文化内容。这些医药文化资料为我们研究古代医学卫生、文化风俗提供可靠的信息,具有辑佚与校勘等重要价值,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从医事、医药、杂说三方面将《酉阳杂俎》涉医内容进行分类研究,以期补充医籍之未详。  相似文献   

19.
整理古医籍要求尽可能地恢复原书的本来面貌,力求作到完整正确。因此,必须对古籍进行认真地校勘。校勘的任务,就在于用不同版本或有关资料,对同一古籍文字篇章的异同与失误来加以订正,因此,校勘工作必须建筑在目录学的基础上。清人章学诚在《校警通义》一书中曾将目录学归纳为三句话,即“部  相似文献   

20.
《针灸甲乙经》与《太素》互校内容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书于魏晋时期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传世针灸古籍.但在流传过程中.渐失其原貌。北宋时期林亿等人整理古医籍时,发现该书“简编脱落已多,是使文字错乱,义理颠倒”,为此,林亿等人对该书进行了全面的校勘与整理。此后多年在对该书的校勘研究中,《太素》一书都是主要的校勘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