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清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燕  王晓铃  印建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0):1108-1110
【目的】探讨血清一氧化氮 (NO)及一氧化氮合酶 (NOS)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作者检测了 5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NO及NOS水平。【结果】各型肝炎患者的NO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NOS含量以肝硬化 (LC)、急性肝炎 (AVH)、重型肝炎 (HG)增高显著 (P <0 .0 1) ,其中以LC组增高最为明显。在急性、慢性、重型肝炎的急性期或活动期时 ,NO含量与谷丙转氨酶 (ALT)及总胆红素 (TBIL)呈正相关。【结论】肝脏发生炎症时 ,NOS被诱导生成增多 ,从而产生大量的NO。NO含量升高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有关。重症肝炎时 ,由于肝细胞大量坏死 ,导致NOS降低 ,NO生成也相应减少。肝硬化患者的血清NO及NOS增高 ,主要与内毒素有关  相似文献   

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作为血站筛查献血者血液标准的一项指标,主要筛除由乙、丙型肝炎病毒感染[1] 中的任何1种可经输血传播的传染病。目前,由单项ALT值高而引起的血液报废占有较大比重,为探讨ALT筛查标准[2 ] (赖氏法≤2 5U)及其灰区(2 6~6 0U )情况,我们对吕梁血站2 0 0 1年1月~2 0 0 2年6月间无偿献血人群ALT检测情况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一、材料和方法1.调查对象 肝炎病毒携带组4 4 1例(判定标准以1995年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为捉) ,其中乙肝携带者16 6例,丙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肝细胞Fas和血清sFas与肝脏病理炎症程度、血清生化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 ELISA法检查106例各型乙肝患者及24例体检健康者sFas,并同步测定生化指标和HBV DNA定量。分析19例慢性乙肝患者肝活检的炎症活动度和肝细胞Fas表达强度与sFas相关性。结果 各组患者血清sFas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sFas含量慢性重性肝炎〉急性乙肝〉肝硬化〉慢性乙肝。sFas含量与T-Bil呈显著性正相关(r=0.94894);与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清蛋白(Alb)呈负相关(r=-0.68409,r=-0.39437);与ALT、AST、HBeAg半定量、HBV DNA定量之间无明显的相关性(r〈0.26,P〉0.5)。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痛程中血清sFas含量显著升高;各乙肝sFas含量各不相同;慢性乙肝患者肝细胞Fas与血清aFas关系密切;sFas与肝脏损伤有相关性,但与血清HBeAg半定量、及HBV DNA定量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与体液免疫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观察了92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及体液免疫指标的变化,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活性明显增高,且与肝细胞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血清IgG、IgA、IgM、CIC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5.
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血清甲胎蛋白 (AFP)是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 (PHC)常用的检测指标 ,但其增高也可见于急、慢性肝病患者 ,本文对 8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FP进行检测 ,就其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校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 89例 ,其中男 72例 ,女 17例 ,年龄 19~ 5 5岁 ,均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进行分型 :急性肝炎 2 5例、慢性重症肝炎 4 4例、肝炎后肝硬化 2 0例 ,经检测病毒血清学为乙型肝炎 ,无其他肝炎病毒混合感染。经治疗 ,好转 78例 ,好转率 87.6 % ;恶化 11例 ,恶化率 12 .4 %。1 2 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和病毒性肝炎的相关性。方法选用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法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3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结果HCC组血清VEGF表达水平(193.9±104.1)ng/L分别与急性肝炎组(148.5±70.6)ng/L和慢性肝炎组(136.1±40.1)以及对照组(132.4±47.8)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现肝肿瘤〉5cm的患者血清VEGF水平比其直径〈Sere直径的患者显著增高,提示血清VEGF水平随肿瘤大小而增加。结论检测原发性肝癌和不同肝炎患者血清的VEGF水平对判断肝病的恶性程度及肿瘤大小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毕永春  周乙华  张葵  朱天礼 《检验医学》2009,24(10):705-707
目的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可溶性CD30(sCD30)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5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包括43例乙型肝炎、19例丙型肝炎、23例戊型肝炎)血清中sCD30的水平,同时采用日立7600生化仪检测血清中ALT的水平。另取30例ALT正常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作为乙型肝炎对照,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和ALT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ALT水平升高的乙型肝炎患者较ALT正常的HBV携带者血清中sCD30水平明显升高。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sCD30水平均与ALT呈正相关。结论病毒性肝炎存在Th2型细胞的活化,血清sCD30水平可以作为肝炎活动性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士信 《临床荟萃》1991,6(3):134-135
近年来病毒性肝炎发病率较高,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临床上血清谷丙转氨酶(GPT)的测定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最有价值,但并非特异性,如不注意分析,容易产生片面现象.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及体会对CPT增高的临床意义作一扼要分析.GPT在肝细胞含量最多,在肾、心肌、脑、肠等组织中也含少量.在肝细胞受损害时,线粒体受到破坏,更多的GPT释放出来、大部分通过细胞膜到达血窦引起血中GPT增高.由此看来,凡是能引起肝细胞损害,不管何种原加均可使GPT增高.所以遇到GPT增高时应先寻找原因而不急于片面地认为就是肝炎.否则易造成误诊.有些病人单项GPT增高,有人认为近60%的病人和乙型  相似文献   

9.
周俊英  甄真  张淑环  刘金星 《临床荟萃》2004,19(18):1024-1025
目的 研究血清胆碱酯酶 (CHE)、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与病毒性肝炎临床分型、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酶速率法和比浊法测定 16 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慢性病毒性肝炎 (轻度、中度、重度 )、肝炎肝硬化患者血CHE和PTA ,其中 2 3例行肝穿病理诊断。结果 急性病毒性肝炎组CHE和PTA下降率分别为 0 .0 0 %和8.82 % ,急性病毒性肝炎组、慢性病毒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中CHE和PTA依次降低 (P <0 .0 1) ,且二者之间相关系数为 0 .75 2 (P <0 .0 1) ;12例血清CHE低于 1kU/L和PTA低于 2 0 %的肝硬化患者中 10例死亡 ,病死率为83.33% ,明显增高 (P<0 .0 1)。结论 血清CHE和PTA不能作为急性肝损伤指标 ,却是反映肝脏疾病慢性化、肝脏储备功能和再生功能的良好指标 ,与病情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为病毒性肝炎高发区 ,为了解本地区病毒性肝炎的混合感染状况 ,我们对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传染科收治的 2 2 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血清标志物和肝功能测定 ,以探讨本地区不同人群病毒性肝炎混合感染状况及不同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对肝炎患者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HBV DNA表达水平与HBeAg的关系及其与肝细胞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290份CHB患者血清中HBV DNA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病毒标志物,肝功能检测用常规法,并对HBeAg阳性、阴性与HBV DNA含量及ALT水平进行分析。结果290例CHB患者中HBeAg阴性159例,占54.8%(159/290),HBeAg阳性131例,占45.2%(131/290)。HBV DNA〉10^5拷贝/ml的患者,HBeAg阴性组63例,占39.6%(63/159),HBeAg阳性组123例,占93、9%(123/131),HBeAg阴性组低于阳性组(x^2=91.97,P〈0.01)。159例HBeAg阴性CHB患者79例血清ALT〉80U/L,随着HBV DNA增高其所占例数也相应增高,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有显著性差异(x^2=22.95,P〈0.01),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戍正相关。131例HBeAg阳性CHB患者93例血清ALT〉80U/L,ALT分布随HBV DNA含量不同而无显著性差异(x^2=2.71,P〉0.05),血清病毒载量与ALT水平无关。结论HBeAg阳性与HBV DNA复制密切相关。19.5%HBeAg阴性CHB患者HBV DNA复制活跃,可能存在HBV的前c区变异。血清HBV DNA含量可作为判断HBeAg阴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程度的指标,血清HBV DNA水平愈高肝细胞损害往往愈重。血清HBV DNA含量不能反映HBeAg阳性CHB患者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临床上应重视HBeAg阴性而病毒复制活跃的CHB患者的随访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作者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重度慢性病毒性肝炎 1 48例 ,疗效较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60例患者均系 1 996年 6月~ 2 0 0 1年1 0月住院患者 ,男 1 46例 ,女 1 1 4例 ,均为慢性病毒性肝炎 (重度 ) ,诊断标准符合 1 995年 (北京 )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修订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 1 1 2例 ,治疗组 1 48例。 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原分型及治疗前ALT、TBIL、CHOL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用茵栀黄、丹参、能量合剂等传统的综合治疗 ,并对症处理 ,疗程 4周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水平和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1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慢性乙肝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空腹血清胆固醇及总胆汁酸浓度。结果慢性乙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2.66±0.59)mmol/L vs(4.46±1.16)mmol/L,P〈0 01],总胆汁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9.85±21.36)μmol/L vs(6.96±2.47)μmol/L,P〈0 01]。慢性乙肝组血清胆固醇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增高进行性下降,总胆汁酸水平随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增高而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胆固醇与胆汁酸水平可以敏感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是预测病情、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4.
急性乙型病毒性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等方法检测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显著高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人,且升高水平与血清ALT呈显著相关。结论: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L-6、IL-8、TNF-α水平与肝细胞坏死程度有相关性,检测血清IL-6、IL-8、TNF-α水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在血液安全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能够催化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之间的氨基转移酶,整个肝脏内ALT含量约为血中含量的100倍。由肝细胞内ALT浓度比血清高1000~5000倍,肝细胞内ALT也可由于此种浓度差而泄漏入血中,因此,血清ALT活性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重要标志。除在肝炎的诊断及防治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外,在中国血站系统对献血者的筛查也是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血清腺苷脱氨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了解血清腺苷脱氨酶(ADA)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用酶法分别测定病毒性肝炎病人和正常人血清中腺苷脱氨酶和谷丙转氨酶(ALT)。结果75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ADA和ALT明显高于正常人,治疗后ADA较ALT下降得慢。结论血清ADA是诊断病毒性肝炎损害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性肝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LSA法检测60例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出现药物性肝炎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药物性肝炎组)血清IL-10、IFN-γ水平。选择20例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未出现肝损害的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作对照。结果药物性肝炎组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血清I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ALT200~400U·L^-1组、ALTM00U·L^-1组血清IL—10水平与ALT〈200U·L^-1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LT200—400U·L^-1组、ALT〉400U·L^-1组血清IFN-γ水平均明显高于ALT〈200U·L^-1组(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出现肝功能损害时服用抗结核药的时间与血清IL-10、IFN-γ水平均无相关性(r=-0.45、0.03,均P〉0.05)。结论1)抗结核药物性肝炎的出现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出现紊乱有关。2)患者出现肝功能损害时服用抗结核药的时间长短与血清IL-10、IFN-γ水平无相关性。3)检测血清IL-10、IFN-γ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细胞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阴性乙型肝炎病毒(HBV)DNA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与丙氨酸转氨酶(ALT)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08例HBeAg阴性HBVDNA阳性(10^3~10^8copies/mL)HBV感染者血清进行ALT测定。结果乙型肝炎“小三阳”(HBsAg+/HBeAb+/HBcAb+)患者血清ALT增高率:10^3~10^4copies/mL组为56.7%,10^5~10^6copies/mL组为80.5%,10^7~10^8copies/mL组为94.7%;HBsAg+/抗-HBc+患者血清ALT增高率:10^3~10^4 copies/mL组为64.3%,10^5~10^6copies/mL组为83.0%,10^7~10^8 copies/mL组为100.0%。结论HBeAg阴性HBVDNA阳性HBV感染者血清HBVDNA与ALT之间有显著相关性,因此HBVDNA可以作为HBeAg阴性HBV感染者肝细胞损害程度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价值以及与透明质酸(H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86例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sIgA及HA的含量。结果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gA及H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且二者呈良好的正相关(P〈0.01)。不同类型中以肝硬化组两指标增高最为显著,慢活肝组次之。结论血清sIgA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肝功能的改变,且与HA具有良好正相关性。检测血清sIgA及HA含量的变化有助于对不同类型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检测在肝脏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8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95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比较对照组和不同肝脏疾病类型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及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类型肝脏疾病患者血清ALT、AST、GGT水平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ALT、AST、GGT阳性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血清AL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5.38%(62/65)、40.00%(22/55)、26.32%(10/38);血清AS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分别占90.77%(59/65)、87.27%(48/55)、84.21%(32/38);血清GGT阳性率最高依次为肝癌、肝硬化、慢性病毒性肝炎,分别占76.32%(29/38)、63.64%(35/55)、56.92%(37/65)。结论血清ALT、AST、GGT检测在肝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各类肝脏疾病临床诊治工作的开展,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