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穿刺置管对免疫性血管炎动物模型内皮损伤的机制。[方法]建立家兔免疫血管炎动物模型,实验组在注射静脉放置静脉留置针,对照组在注射静脉放置普通钢针,观察两组在置管不同时间局部血管内皮病理学和细菌学情况。[结果]血管炎动物模型置管后血管及血管周围组织易发生炎症性改变,随置管时间延长,血管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加重,并有肉芽肿形成甚至化脓灶。实验组细菌培养阳性。[结论]留置针在免疫性血管炎动物模型血管中不宜长时间置放。  相似文献   

2.
浅谈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早从各种杂志上了解到静脉留置针是近几年来在我国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护理技术操作,具有很多优点。但由于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基层卫生院.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少,另外价格贵,担心患者不能接受,故一直未能开展起来。从去年开始至今,就大胆尝试了各种穿刺技巧、操作要领,现总结如下,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3.
新法浅静脉留置针穿刺置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吸取为血管条件不佳的病人进行穿刺置管的失败点,寻求浅静脉置管新方法以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病人因反复穿刺烫而带来的痛苦.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0例病人分成2组,分别采用传统方法及新方法进行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达97.9%.经统计学处理,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对于血管条件不佳者,新方法置管优于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提高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新方法。方法将400名进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分别采用单手固定针柄同时进针的穿刺方法和一只手固定针柄一只手进针的传统手法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护士对操作的简便性进行评分,比较穿刺成功率及操作简便性。结果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首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操作简便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新的针管回缩式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首次穿刺成功率更高、更简便,优于传统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相似文献   

5.
6.
2005年1月~2006年11月,我们对200例患儿行周围静脉留置针穿刺并观察应用情况,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200例患儿,男131例,女69例,7d~13岁。均行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液。腹部及肛门直肠手术128例,四肢、骨折、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4例,心脏外科手术13例,  相似文献   

7.
静脉留置针血管穿透顺利置管的技巧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静脉留置针穿刺过程中穿透血管 ,外套管不能顺利置入 ,即表示穿刺失败 ,一般是重新选择血管另行穿刺。近年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以下方法不需重新穿刺而能顺利置管 ,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现介绍如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时 ,如穿透血管 (套管针芯内有少量回血 )外套管不能顺利置入时 ,慢慢拔出留置针针芯 ,拔出后注意保持无菌 ,外套管缓缓回抽 ,回抽中如见持续回血即停止 ,将拔出的针芯重新置入 ,再向前推进外套管 ,连接输液装置 ,点滴通畅固定。此法简单易行 ,且避免了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静脉留置针血管穿透顺利置管的技巧@张爱芳$潍坊市益…  相似文献   

8.
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渗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周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方法对静脉渗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10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用直刺血管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组采用皮下潜行再刺入血管法进行静脉穿刺。观察两组患者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渗漏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经皮下潜行的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可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抢救急危重病人时,是否能在第一时间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维持病人体液平衡,及时输注抢救药物,直接关系着病人生命的安危。近年来,由于静脉留置针的种种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穿刺难度较一般头皮针高。因此,提高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就成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  相似文献   

10.
留置针在小儿头皮离心性静脉穿刺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离心性置管的可行性。方法按人院先后顺序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向心性穿刺置管,实验组采用离心性穿刺置管,观察两组穿刺的成功率、回血率及渗透性水肿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回血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实验组渗透性水肿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小儿头皮静脉离心性穿刺置管是一种有效、可行的静脉穿刺置管方法。  相似文献   

11.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mpare the speed and ease of establishing newborn emergency vascular access using intraosseous (IO) versus 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UVC). The study is an experimental design. A total of 42 medical students, without prior IO and UVC experience, were recruited as study subjects. All subjects performed the UVC procedure and were randomized (by a coin flip) to perform the IO procedure in one of two models: (1) turkey bone or (2) plastic infant leg. Each subject performed an initial trial for both the IO and UVC procedures without practice ("Inexperienced attempt") and a second trial in both procedures after practice ("Experienced attempt"), such that in total, each subject completed four attempts (two IO and two UVC). IO and UVC placement times were measured, and placement difficulty scores for IO and UVC were measured using a 10 cm visual analog scale (VAS). The averaged elapsed time to successful access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for the IO procedure on both the initial "inexperienced" attempt (52 versus 134 seconds, P < .001) as well as the "experienced" attempt (45 versus 95 seconds, P = .011). Procedure difficulty scores were lower in the IO procedure for both "inexperienced" and "experienced" attempts (3.5 versus 5.5, P = .001 and 2.6 versus 4.7, P < .001) as measured on a 10 cm VAS. Although UVC may be preferred by neonatologists, this model suggests that IO results in easier and more rapid vascular access in those who do not frequently perform newborn resuscitation. As such, the benefit of teaching UVC in pediatric resuscitation courses should be reconsidered. The recommended method of emergency newborn vascular access should be reconsidered pending further studies on this subject.  相似文献   

12.
背景:自从机械法搔刮自体静脉获取内皮细胞种植人工血管的方法获得成功后,为寻找更好的血管代用品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但因可用的静脉较少,以致内皮细胞的数量、质量均明显不够。目的:观察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应用于静脉系统后血管腔面的内皮化情况。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7-03/2008-04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新西兰大白兔8只,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只。针织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由美国MeadoxMedicalsInc提供。方法:实验组采用自体骨髓种植的涤纶双绒人工血管置换肾下段下腔静脉,对照组则采用单纯自体血浆预凝人工血管。术后10d获取人工血管标本。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移植人工血管通畅情况;光镜下观察新生内膜厚度,电镜下观察新生内膜表面内皮化情况;放射免疫学检测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结果:动物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实验组全部移植人工血管通畅,对照组2条通畅,另外2条人工血管内充满血栓。光镜下实验组的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P<0.01);电镜发现实验组人工血管达到完全内皮化,而对照组表面则无成片内皮细胞存在。血栓素A2的代谢产物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髓种植的人工血管在静脉系统10d时能实现人工血管腔面的快速完全内皮化,新生内皮细胞具有抑制新生内膜增生和抗血栓形成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雷公藤多甙对颈动脉球囊损伤后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探讨雷公藤多甙在再狭窄防治方面的作用。方法:实验于2006-01/05在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动物实验中心及上海瑞金医院烧伤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SPF级SD雄性大鼠32只;雷公藤多甙(复旦复华药业)。②实验分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各8只。③实验干预:采用右颈动脉内膜剥脱法制备大鼠颈动脉狭窄模型。模型组术后予蒸馏水3mL/(kg·d)灌胃,雷公藤多甙小剂量和大剂量组分别给予雷公藤多甙30,60mg/(kg·d)灌胃。④实验评估:于术后2周麻醉后处死各实验组动物,取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颈总动脉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含量。结果:32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正常大鼠颈动脉血管壁少量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球囊损伤后表达量增加,雷公藤多甙大、小剂量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趋势与模型组基本相同,但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大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②正常大鼠颈动脉管壁少量表达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球囊损伤后,模型组管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增加;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管壁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表达的趋势与模型组基本相同,但数量明显下降,雷公藤多甙小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P<0.01。结论:雷公藤多甙能有效促进内皮细胞生成,减少内皮细胞间的黏附,对大鼠血管球囊损伤后的狭窄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糖尿病等疾病中的内皮功能损伤有关。其机制包括以下几方面:减少一氧化氮(NO)、对氧磷酶1(PON1)的生成及活性,从而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内质网应激、影响细胞周期正常运转、促进死亡受体(Fas受体)表达等过程造成内皮细胞凋亡受损;促进炎症因子释放,诱发血管内皮产生炎症反应;作为人体内游离铁的一个标记物,间接发挥内皮细胞毒性作用。上述作用机制为进一步认识内皮细胞损伤性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进而对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以及损伤修复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血管内皮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对其功能检测也有多种方法,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6-08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文章,检索词“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artherosclerosis”,限定文章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08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血管内皮细胞、动脉粥样硬化”,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②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收集500篇有关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20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血管内皮的生理功能:具有屏障、信息的传递和内分泌、参与血管形成等多种生理功能。②血管内皮功能的常用检测方法:包括内皮细胞分泌物的直接检测、反映内皮细胞功能的分子标记物、冠脉造影法测量血管内皮功能、高分辨率超声评价动脉内皮功能。③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受各种危险因子的损伤,而使血管局部产生的一种过度的慢性炎性增生反应。研究显示,内皮功能不良的患者在其随访过程中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明显增多,且结果与内皮功能检测方法的差异无关。④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的治疗:包括运动、替代疗法、内皮源性收缩剂的抑制剂或拮抗剂、细胞保护剂、调脂治疗、内皮种植及基因治疗。结论:血管内皮具有多种功能,随着对血管内皮功能及其功能障碍深入的研究,将实现更早期的发现内皮功能障碍,更有效地指导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早期修复,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有效地防治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系统检索和评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构建更高质量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语种限定为中文和英文,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2月16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和提取数据,并应用预测模型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分析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适用性。结果 共纳入15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共涉及16个模型。16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641~0.850。12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好,其余3项研究的适用性较差。15项研究的偏倚风险均较高,偏倚主要来自未选择合适的数据来源、研究对象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欠妥当、预测因子未完全从结局指标中被排除、样本量不足、连续性变量处理方式不合理、对缺失数据关注不足、变量筛选过程不合理、缺乏模型性能评估以及模型过度拟合等。结论 现有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风险预测模型构建尚不完善,需要在后期的构建中关注对不同风险评估方法有效性的研究,以得到更好的高准确度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制订相关预防策略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背景:人工骨材料在大块骨缺损中常常无法发挥成骨作用,研究表明如果存在血供不足,骨缺损难以愈合。目的:了解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质粒转染细胞对珊瑚人工骨材料成骨作用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8/2007-06在德国海德堡大学附属骨科医院实验室完成。材料:应用6~9月龄雌性新西兰白兔24只制备桡骨骨缺损模型,并随机分为4组;自兔的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传代培养扩增;通过EndoFree Plasmid Giga试剂盒扩增pVEGF165和pCR3.1的质粒。方法:将pVEGF165或pCR3.1质粒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将含有VEGF基因的质粒和VEGF基因重组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别载入珊瑚人工骨材料,然后植入2组模型兔桡骨干中段15mm的骨缺损内,另外2组植入载空白质粒或空白质粒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的珊瑚人工骨材料。主要观察指标:实验动物桡骨骨缺损内人工骨材料吸收速度,血管数目以及新形成的骨量。结果:VEGF重组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分泌足量VEGF超过1周;血管计数发现VEGF质粒和骨髓基质干细胞能促进血管生成,但体外转染VEGF的细胞疗效更显著;VEGF质粒或其转染的骨髓基质干细胞对珊瑚人工骨材料的吸收具有促进作用。结论:VEGF基因重组的细胞能够持续表达高于正常水平的VEGF,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工骨材料的吸收。  相似文献   

19.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遭到破坏,引起脑水肿和脑出血,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目的:总结分析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血脑屏障相关分子,在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损伤中的作用。方法:以"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blood brain barrier permeability,"为检索词,检索近十年PubMed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英文。以"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为检索词,检索5年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文献检索语种限制为中文。纳入与脑缺血再灌注及血脑屏障损伤密切相关的研究;排除重复性研究。选取17篇总结分析。结果与结论:从炎症因子的浸润,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水解以及水通道蛋白的开放等方面总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相关分子,提出多因素多环节调控血脑屏障功能。CIR后血脑屏障开放的3h时间窗为急性期抢救缺血半暗带关键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后期修复作用也可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