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所致记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52例经无抽搐电休克治疗2周后出现记忆障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予以假性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4周。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估患者记忆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韦氏记忆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第1d呈持续性升高( P<0.05或0.01),治疗第1周、2周末研究组各维度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 P<0.05或0.01);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记忆功能完全恢复率69.2%,对照组为15.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44,P<0.01)。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所致的记忆障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氧疗改善电休克治疗所致记忆障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氧疗对电休克治疗(ECT)引起的记忆障碍能否得到改善,根据随机抽样按序编组的原则,对30例接受ECT者在治疗时配合氧疗(实验组),同时对30例接受ECT者治疗时不配合氧疗(对照组),进行两组对照研究,以韦氏记忆测验(WMS)为工具,进行ECT疗程前后记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在ECT疗程后的第2周WMS分值即恢复至ECT疗程前的WMS分值,而对照组ECT疗程后的第4周WMS分值仍未恢复至ECT疗程前的分值。结论:ECT时配合氧疗能改善其所致的记忆障碍。  相似文献   

4.
胞二磷胆碱治疗脑血管病意识障碍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姚雪鹏  孙兰香 《临床荟萃》1994,9(19):888-889
脑血管病所致意识障碍发病率高,无特效药物及方法治疗,我们自1991年1月~1993年7月收治脑血管病患者246例,其中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者160例,占65%。对有意识障碍者随机分为两组,各占8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和年龄 对照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最小者39岁,最大者79岁,平均年龄56岁。治疗组:男40例,女40例,年龄最小者38岁,最大者82  相似文献   

5.
通过复习近10年有关记忆障碍动物模型制作方面献,分别对记忆获得障碍模型、记忆巩固障碍模型、记忆再现障碍模型、混合记忆障碍模型等4个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石杉碱甲治疗记忆障碍的疗效,采用记忆量表及药物副反应量表,对32例多发性脑梗塞患者的记忆障碍用石杉碱甲治疗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显效率40.6%,总有效率62.5%,副反应轻微,认为石杉碱甲是一种有效的改善记忆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MECT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抑郁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MECT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时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不同部位病变所致记忆障碍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记忆障碍是常见的临床问题 ,是复杂的器质性或心因性问题的一部分。系统研究与记忆有关的解剖部位和结构 ,对我们了解记忆功能在脑内的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记忆的定义及分类记忆是指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和提取的神经过程 ,是有意义地追忆经历。人类记忆是相当复杂的认知功能 ,可分为编码、储存和提取 3个独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记忆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短时记忆又分为影像记忆 (iconicmemory)、即刻记忆 (immediatememory)、初级记忆 (primarymemory)、工作记忆 (w…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恶劣心境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恶劣心境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口服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2周、4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治疗6周末观察组总有效率95.3%,对照组为93.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恶劣心境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口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78.9%,对照组为52.8%,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66,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氮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优于单用米氮平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O.05);治疗12周末,研究组显效率52.0%、总有效率88.0%,对照组分别为27.5%、72.5%,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精神病药物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起效快,显著优于单用抗精神病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氯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口服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B组口服氯氮平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周、4周、6周、8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末起A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治疗4周末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均〈0.05或0.01);治疗各时段评分A组虽较B组下降显著,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8周末,A组有效率62.3%.4,B组为57.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当,但较氯氮平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激越、攻击、破坏行为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具有激越、攻击、破坏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常规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肌肉注射氟哌啶醇治疗,观察14d。于治疗前及治疗1d、3d、7d、9d、14d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阳性症状分、兴奋症状分、临床大体印象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或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或0.01),副反应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行为起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进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w、2w、4w、6w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第1d、第1w及2w末采用韦氏记忆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w末,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第6w末有效率94.4%,不良反应少。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难治性抑郁症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与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口服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周末,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评定量表疾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显效率90.0%,对照组为8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33%,对照组为40.00%,研究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嗜睡、口干、心悸、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可减轻或缓解.结论 多塞平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与帕罗西汀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虽高于帕罗西汀,但经对症处理后可减轻或缓解,是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观察8周。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测验评定认知功能,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0.05或0.01),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5或0.01);威斯康星卡片分类任务测验总正确数、完成分类数均呈持续性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 P<0.05或0.01);总错误数均呈持续性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0.05或0.01);治疗8周末观察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起效快、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显著优于单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依托咪酯组和丙泊酚组,分别应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10次。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记录两组每次治疗中抽搐发作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及抑制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依托咪酯组虽较丙泊酚组下降显著,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依托咪酯组治疗中抽搐发作时间显著长于丙泊酚组(P〈0.05),呼吸恢复时间、唤醒时间及抑制指数与丙泊酚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依托咪酯与丙泊酚麻醉诱导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复苏指数相当,但依托咪酯麻醉诱导抽搐发作效应延长,抽搐发作更充分,发作质量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