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供血的影响。方法 8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0例。2组均常规使用敏使朗12mg/次,3次/d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高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减低;低血流组治疗后较前血流速度明显增快(P<0.05或P<0.01)。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索林晓 《西部中医药》2007,20(10):33-33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导致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半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2002年6月至2006年5月,笔者采用加味温胆汤治疗VBI 7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研究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用穴位为颈夹脊穴、风池、后顶、大椎等.所选用的穴位都以近部取穴为主,尤其以颈部夹脊穴为多.  相似文献   

5.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TCD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使用葛根素注射治疗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58例VBI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以经颅多普勒(TCD)检测。结果:葛根素注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系统血流速增快,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能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脑血徨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不同剂量灯盏花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是中老年眩晕发作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终止发作.而临床使用灯盏花素剂量每天20~200mg.笔者比较了每天用100mg和50mg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为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之一。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功能障碍的症状。笔者自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4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范立群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3):1678-1678,1680
目的了解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VBI患者予灯盏花注射液治疗设立为观察组,同时设立对照组(60例)予复方丹参治疗,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注射液是一种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良效的中成药针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洪媚 《浙江中医杂志》2012,47(8):592-592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由于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缺血或由于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或椎动脉受压而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皮层的缺血所致.临床多表现为以眩晕为主,同时伴有耳鸣、头痛、恶心呕吐、心慌汗出、上肢麻木等症状,对此,笔者运用百会穴长时间留针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40例,并与百会穴普通留针法治疗的40例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薄氏腹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7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腹针和普通体针干预1疗程,观察和比较两组综合疗效及首次治疗后眩晕症状缓解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50.0%,总有效率86.1%:试验组治愈率55.5%,总有效率88.9%;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首次治疗后症状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腹针治疗后VBI患者眩晕症状早期缓解更显著.结论:腹针对VBI患者眩晕症状的早期缓解有明显优势,适宜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谷维素及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另口服黛力新与天麻钩藤饮治疗,两组均连用2周后判断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联合黛力新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砭石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立武 《光明中医》2009,24(8):1528-1528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笔者采用砭石疗法治疗VBI眩晕患者14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近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国内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方法,为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方法:系统回顾及总结了近十年来相关文献的内容.结论:针灸防治VBI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和优势,其作用机理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白铁成 《中医杂志》2011,(Z1):164-16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常见于中老年人,是后循环障碍引起的脑干、小脑及大脑后部缺血性症状。当椎-基动脉发生病变时,脑部血流不畅,供血不足,患者可出现眩晕,恶心呕吐,步行不稳,肢体震颤,或视力模糊,或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将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次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0例用舒血宁注射液20m[/次治疗,1次/d,14d为1疗程。所有病例均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及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双侧推动脉、基底动脉的Vm值明显改善,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为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症状、血液流变及TCD指标异常,具有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量等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 VBI)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左椎动脉( LVA)、右椎动脉 ( RVA)、基底动脉 ( BA)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治疗前根据血流速度将 VBI患者分为低血流组和高血流组 ,根据病因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颈椎病组和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颈椎病组(混合组 )。共 40例患者用葛根素静滴 ,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各观察指标。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2 .5%。动脉粥样硬化组和颈椎病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二者均优于混合组 ,表明葛根素能改善椎 -基底动脉 ( VBA)供血 ,调整血管搏动指数 ( PI)及阻力指数 ( RI) ,降低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 ,降低红细胞刚性指数 ,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葛根素是临床治疗 VBI可靠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脑循环治疗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脑循环治疗仪加辨证论治内服中药和单纯辨证论治内服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1%,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循环治疗仪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3,(7):1488-149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文章现总结近期文献,对VBI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探讨MRA、CTA、TCD、CDFI、DSA等对VBI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复方天麻蜜环糖肽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主要由于脑动脉硬化、血黏度增高、颈椎病椎动脉受压等多种因素引起椎基底动脉管腔变窄、血流速度缓慢,脑干前庭系统、小脑缺血所致.  相似文献   

20.
<正>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一常见的脑血管病,临床诊断往往缺乏准确可靠的客观依据,但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诊断VBI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院2009年1月—2010年6月共收诊治VBI患者92例,分别进行了EEG和BAEP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