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平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47-148
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情绪低落、思维缓慢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主要特点的情志障碍性精神疾患。临床上常表现为对工作失去兴趣、自觉无用、常有自杀倾向。据研究报道抑郁症终生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曾有过1次或1次以上抑郁体验,15%的重度抑郁症可因自杀而导致死亡。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情感冲击的加大,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通过对影响精神抑郁症患者服药相关因素的分析,提供护理对策,对患者的康复和预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抑郁障碍的针灸治疗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介绍国内近十几年来针灸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方法:分别从抑郁症、老年期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抑郁性神经症、中风后抑郁5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针灸治疗抑郁障碍有一定的疗效,又具有副作用少,安全性高,易被患者接受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HAMD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糖尿病精神抑郁障碍患者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的影响,为开展整体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0例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焦虑、抑郁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观察6周。于心理护理前及心理护理后6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定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心理护理6周末,研究组HAMA、HAMD评分较心理干预前有显著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帮助焦虑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消除疑虑和担忧,减轻心理负担,改善不良的焦虑抑郁情绪,显著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罹惠抑郁障碍的现状和护理需求,探讨合适的中医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社区内的1320例老年人通过老年抑郁量袁(GDS)进行基线筛查,并对检出的261例抑郁障碍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中医护理方面的需求并探讨相应措施。结果:社区老年人患有抑郁障碍的比例达20.76%,老年抑郁障碍患者对中医护理服务的需求迫切主要有养生保健指导、中医用药指导、中医心理调摄等。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的患病率较高,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中医护理方法,将有助于拓展社区护理工作的内涵和防治社区老年人抑郁。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Zung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记录SDS,SAS标准分。结果本研究糖尿病病人中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占30%,SDS,SAS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女性,病程长,血糖控制差,并发症多,SDS,SAS评分高(P0.05),而体重指数,是否使用胰岛素注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焦虑抑郁多表现为睡眠障碍,心悸,多汗,脉速,尿意频数等。结论糖尿病病人容易合并焦虑抑郁情绪障碍,应及时筛查,尽早干预。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通过辨证结合症状表现等采用相应穴位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变化并做一比较。结果:针刺治疗总有效率83.3%,且治疗前后HAMD、HAMA评分均有显著性变化。  相似文献   

9.
越鞠丸加味治疗焦虑抑郁障碍31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3月~2005年3月,笔者用越鞠丸加味治疗混合性焦虑抑郁障碍(MAD),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共61例,随机分成两组。中药组31例,男15例,女16例;年龄25~56岁,平均(35.24±16.43)岁;病程6个月~12年。西药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4~60岁,平均(36.78±15.67)岁,病程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现状及中医护理需求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的抑郁障碍现状及中医护理需求,为研究适宜的社区中医护理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GDS)和人口学一般现状及社区中医护理需求问卷,对本社区1280名老年人进行人户问卷调查,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84%的社区老年人存在抑郁障碍;64.76%的老年人曾接受过中医药技术的治疗,对传统中医有较高的信任度,对中医护理服务有着实际需求。结论:社区老年人抑郁障碍发生率较高,社区老年人群的中医药技术利用率较高,有较大的中医护理服务需求和市场。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是一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位居世界性三大疾病死因的第二位,居我国城市居民死亡原因之首[1];抑郁症已经成为疾病负担的第四位,且预计2020年将上升至第二位。那么,两类对人类健康影响如此之大的疾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关系密切——抑郁者易患恶性肿瘤,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而另一方面,恶性肿瘤者高发抑郁。抑郁障碍与恶性肿瘤共病现状普遍存在,二者之间相互影响,加重了患者的身心痛苦。识别和治疗恶性肿瘤伴发的抑郁障碍,对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老年期痴呆的中医辨证研究——附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增高,据国外流行病学统计,一般65岁以上发病率为5%~10%之间,其中老年性痴呆约占50%,血管性痴呆约占25%,其他类型痴呆约占25%.发达国家老年痴呆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四位[1].近年来,中医药在老年痴呆的防治方面有大量的报道,但有关老年痴呆的中医辨证问题尚未统一,本文通过对100例老年痴呆的中医脏腑归属、虚实辨证作一初步探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郁乐治疗抑郁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或心理障碍.我们在临床中发现中药郁乐(单味)有较好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眠三针”治疗抑郁障碍相关性失眠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眠三针"疗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眠三针"治疗组30例和单纯药物对照组30例,施加不同干预方法,观察其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抑郁指数、生存质量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眠三针"疗法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方法治疗组使用院内中药复方制剂舒心安神1号合氟西汀,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氟西汀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显效66例占94.3%(66/70),对照组为27例占77.2%(27/35).经统计学处理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障碍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且安全无副作用,更易被患者接受,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来采用养心方为主治疗冠心病伴焦虑抑郁障碍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60例均为本院2010年3月~2011年2月患者,且明确诊断为冠心病,通过汉密尔顿抑郁与焦虑量表确诊为焦虑抑郁障碍.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平均年龄63.93±10.96岁;对照组平均年龄为67.30±10.42岁.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17.
本人曾在基层人民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工作。经过长期的护理工作实践与思考,使我对人生老年期的心理护理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本文拟就《老年期的心理护理初探》与医护界的同仁们予以分享。  相似文献   

18.
综合医院抑郁障碍患者往往存在严重的焦虑症状和睡眠障碍,从而影响了躯体疾病的治疗。氟西汀为常用抗抑郁药,已广泛应用临床,但与艾司唑仑联合治疗综合医院抑郁障碍的报道甚少。笔者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该类患者100例,并与其单用相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卒中后抑郁是卒中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发挥中医心理治疗与护理的优势,加强对PSD患者的情志调护,使其早日进入躯体、心理康复的良性循环,显得尤为重要,对PSD患者进行中医情志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20.
钟飞燕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250-250,30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敬老院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据调查研究,长期住在敬老院的老年人44%有抑郁症的症状,有抑郁症状的老年人在医疗社会活动、身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都面临严重的问题。方法:对我市敬老院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74例老年人中展开调查,其中32例老年人患有抑郁症的症状,针对这些老年患者的抑郁症状积极展开护理工作。结果:通过精心的护理干预之后,其中29例老年抑郁症患者恢复正常,护理有效率达90.6%。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期抑郁症患者有明显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