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纳络酮对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间用药疗效。方法:选择治疗组60例脑梗死患者应用纳络酮3.6mg 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d,并以38例脑梗死患者静脉滴注维脑路通0.8+5%葡萄糖250ml对照研究。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24h内用药的疗效显著高于24h后用药组(P<0.01)。结论:纳络酮是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纳络酮是一种阿片受体拮抗剂 ,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保护脑细胞 ,减轻脑水肿和快速中枢催醒逆转意识障碍的作用。我院于 1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月应用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 5 1例 ,对其疗效及安全性作了对照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0 1例患者均符合第 4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均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1例 ,男 2 9例 ,女 2 2例 ;年龄 4 3~ 81岁 ,平均 5 3.6岁。其中基底核区梗死 30例 ,脑叶梗死 6例 ,丘脑梗死 5例 ,脑干梗死 2例 ,多发性梗死 8例。对照组 5 0例 ,男 2 7例 ,…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每天静脉滴注复方丹参16ml,共10天,治疗组每天静脉滴注纳络酮2mg,共10天。结果:治疗3天、10天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减分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有效率治疗组为91.7%,对照组为58.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未出现副作用。结论: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疗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 ,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仍以恢复供血供氧的再灌注 ,降低血液粘滞度等手段 ,我院自 2 0 0 1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应用血塞通并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将 130例经CT证实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68例 ,其中男 4 2例 ,女 2 6例 ,年龄 4 0~ 81岁 ,平均 62岁 ;对照组 62例 ,男 38例 ,女 2 4例 ,年龄 4 1~ 80岁 ,平均 63岁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及头颅CT改变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根据改良爱丁堡与斯堪的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络酮和常规治疗组,疗程14天,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及行颅脑CT测量梗死灶大小(体积)。结果纳络酮治疗组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明显增高(P<0.05);梗死灶(体积)明显下降(P<0.05)。结论:纳络酮是目前治疗脑梗死较理想的药物,尤其适用于发病早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川芎嗪与纳络酮合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8例,输液中加川芎嗪80 mg,纳络酮3.6 mg,1次/d,连用10~14 d.对照组36例为基础治疗,于用药后4周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为66.7(P<0.05).结论川芎嗪和纳络酮合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黄文锐 《广西医学》2003,25(6):1049-1050
近年来 ,随着纳络酮在临床应用的不断拓展 ,使其愈受临床医生的青睐 ,其用于脑梗死的治疗 ,国内外也渐见报道。我院采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 66例疗效满意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收集 1 35例 ,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划分为两组。治疗组 66例 ,男 45例 ,女 2 1例 ,年龄 42~ 76岁 ,平均 5 3.1岁。对照组 69例 ,男 49例 ,女 2 0例 ,年龄 38~ 82岁 ,平均年龄 5 4岁。以上两组患者均为同时期内入院患者 ,入院距发病时间1小时至两周 ;并经 CT证实为脑梗死 ,均符合 1 986年二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第 3次修订及神经病学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大剂量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 80例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 40例和观察组 40例。治疗组给予大剂量纳络酮 ,观察组给予正常剂量纳络酮。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采用纳络酮治疗脑梗死疗效与剂量有关 ,大剂量纳络酮对患者病情改善程度优于正常剂量组。  相似文献   

9.
刘宏 《海南医学》2007,18(7):73-74
目的 观察盐酸纳络酮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的疗效. 方法 选择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纳络酮1.2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胞二磷胆碱0.75,静脉滴注每日1次,2周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68.3%),P<0.01.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较对照组明显(P<0.05). 结论 盐酸纳络酮治疗脑梗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贺瑞珍  杜先智 《重庆医学》1993,22(6):342-343
酒精中毒的症状可能由内啡肽释放所引起,而纳络酮(Naloxone)为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故纳络酮可促进酒精中毒患者的苏醒,为此,我科自1991年以来对3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分别采用纳络酮或葡萄糖加维生素C治疗,进行对比性研究,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探索快速而有效的急诊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采用纳洛酮针1.6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天麻素针600 m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86例采用胞二磷胆碱针1.0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或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联合葛根素针0.4 g静滴,1次/d,15 d为1个疗程。采用欧洲脑卒中量表(E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分及判断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51%,对照组为74.4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SS及ADL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并有效改善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葛根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临床疗铲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用药14d后总有效率为94.44%,结果表明葛根素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指标的异常,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新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92 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 例,治疗组在予阿司匹林、辛伐他汀、血栓通及奥拉西坦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 口服,3 次/d。对照组:只用上述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 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检测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监测血C 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 周抽静脉血查血栓弹力图(TEG)各指标和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 评分、ADL 评分、CRP 浓度、血栓最大幅度、综合凝血指数及PAGT 均逐渐下降,反应时间、凝固时间及最大凝固时间均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升高,进展型脑梗死较对照组减少,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具有抗栓作用,而且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进展型脑梗死发生率,并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同时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注射用降纤酶(国产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发病>24 h~30天的脑梗死73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的脑梗死40例,予川芎嗪治疗为对照组.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用药前后血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肝肾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后脑梗死急性期与慢性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状态(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降纤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FIB显著降低(P<0.01),而PT、TT、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降纤酶对发病>24 h~30天左右的急、慢性脑梗死仍有较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7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无严重肝肾疾病、血液病、出血性疾病或出血倾向,随机分为两组,疏血通治疗组38例,复方丹参对照组38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降低;抗凝、溶栓、降血脂等方面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能减少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脂分析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水平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别测定脑梗死患者及正常健康对照者的全血高、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比容、血沉及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脂(TG),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脑梗死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及血脂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尤其全血低切黏度值及血清TG差异更明显(P<0.01)。结论: 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分析对临床诊断及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纳洛酮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亚低温(肛温)33±0.5℃处理(24~48h),分别于治疗后第2、4周对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NDS和GC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治疗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纳洛酮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脑梗塞比单用纳洛酮更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穴位注射组 (2 3例 )和穴位针灸组 (2 3例 ) ,前者采用穴位注射纳洛酮 ;后者采用相同穴位进行针灸治疗。结果 穴位注射组在穴位注射纳洛酮 7d时 ,ESS总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增加和明显高于穴位针灸组分值 ,14d时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P <0 .0 1)。结论 纳洛酮穴位注射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72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安全性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西结合用药,早期功能康复训练,心理疗法及针刺疗法。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治愈率为5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1%,治愈率为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