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阿司匹林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此类药物具有诱发消化道损伤的风险,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中有更多的人需要内镜检查[1].国内尚无内镜下活检是否需停用阿司匹林的指南,因此临床上经常遇到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在进行内镜检查和治疗时,是否停用令很多医师难以处置. 相似文献
2.
李群华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1,(10)
出血时间(BT)试验是评价体内原发止血的一个简单而重要的检查。在止血过程中,虽然在血栓中结合了一些纤维蛋白,但止血主要依靠血小板数量和功能的正常。所以,遗传性和获得性血小板功能缺陷、血小板减少和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均显示 BT 延长。相反,血管损害如坏血病及脉管炎时 BT 正常。从理论上讲,血凝障碍不引起 BT 延长,但已有报告某些血友病、严重纤维蛋白原减少症和因子 V 缺乏的病人可有 BT 延长。最近亦有报告,给鼠用华法令治疗后 相似文献
3.
姚小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0,9(2):196-198
近40年来,由于碳酸氢盐透析液和高通量生物相容性透析器的应用,超滤控制计算机化,血液透析(HD)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完善。20年前,短时高效血液透析因能达到同样的透析效能而曾经被较为广泛的接受及应用。同时法国Tassin中心的报告指出,长时透析患者的存活率更高,并发症更少。从此长时血液透析是否比短时血液透析和经典血液透析更理想这一问题,在透析界引起了较长期的争议[1,2]。1 长时透析的技术目前所报道的长时血液透析方法包括延长每次透析时间的延时透析,每日透析,隔日透析,夜间透析(NHD)等。现将代表性的方法简介如下。1.1 … 相似文献
4.
罗椒衍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88,(7)
消化性溃疡病者就诊的常见症状是出血或疼痛。本文旨在研究前者的决定因素。方法收集1984年9月至1986年10月由内窥镜确诊的消化性溃疡213例,其中因急性出血就诊者139例,因疼痛就诊者74例。作者对这两类病者进行比较,分析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嗜烟酒史、非固醇类抗炎药(NSAID)服用史。内窥镜检包括溃疡数目、部位、直径、深度、底部性质和新近出血特征。结果因出血就诊者和因疼痛就诊者比较,前者4周前服过 NSAID 的较多(58%对比18%,P<0.001),年龄较大(66岁对比51岁,P<0.001),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Hp)与阿司匹林所致胃病及对阿司匹林的适应关系仍不清。研究旨在对同一患者反复应用阿司匹林后比较Hp根除前后的胃损伤和适应性。 方法:Hp根除前后14天中给8名志愿者每日服阿司匹林2g,通过内镜及活检标本的组织学分析来检测其胃粘膜的损伤。服用阿司匹 相似文献
6.
活检致胃恒径动脉破裂出血五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3年 1月至 1998年 8月,我院经内镜室检出 Dieulafoy病 5例,现报告如下。 5例均为男性,年龄 52~ 70岁,呕血伴黑便 4例,仅有呕血 1例。有上腹疼痛史 1例, 4例无明显上消化道病史,入院平均血红蛋白为 59.6g/L(46.4~ 73.6g/L),住院期间平均输血量为 1 600ml(1 200~ 2 900ml)。 病灶均位于胃体上部距贲门约 2~ 6cm处,其中小弯侧 1例,小弯后侧 1例,后侧壁 3例。病灶均呈浅溃疡状,黄豆大 3例,绿豆大 2例。上附黑血痂 3例,尚渗血 1例,血管显露 1例。 5例均常规行组织活检,活检后呈喷射性出血 4例,涌出性出血 1例… 相似文献
7.
毛俊平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1,(11)
有些报道说,如果你之前一直每天都服用阿司匹林,而后又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比从来没有服用过阿斯匹林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几率会短暂地升高。这个说法是真的吗?如果因某种原因需要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有没有一个比突然完全停服更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以Angioseal动脉闭合装置封闭老年人股动脉穿刺点后,延长加压包扎时间降低出血并发症。方法连续入选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老年患者728例,均以Angioseal封闭股动脉穿刺点,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术后直腿平卧6h后可活动,随后于2h内拆除加压包扎用弹力绷带)和延迟包扎组(直腿平卧6h后可活动,但于术后20~24h拆除加压包扎用弹力绷带),观察血管并发症及其时机。结果两组患者发生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治疗组的穿刺点出血、假性动脉瘤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延迟包扎组(7.42% vs 1.78%,P=0.001)。其中出血并发症增高主要表现为拆除加压包扎敷料后的出血并发症增多(常规治疗组6.14%,延迟包扎组0.59%,P=0.001)。而因出血形成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在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1.53% vs 0.00%,P=0.033);随着出血后局部压迫止血等措施的实施,静脉血栓虽有增加(0.77% vs 0.30%,P=0.62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动脉穿刺点在应用Angioseal后的出血并发症除与穿刺技术相关外,P C I术后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也是重要原因。在这些强化抗凝、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中适当延长压迫时间,减少早期活动是减少股动脉穿刺点出血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肝活检是一种重要诊断措施,但伴有出血的危险。据信这种危险性与血小板计数及凝血酶原时间有关。作者在局麻下经腹腔镜引导下对51例病人(平均49.6岁)作了60次肝活检(8例作一次以上活检)。观察并记录了活检后肝出血的时间。若出血超过10 min则直接压迫止血。凝血病或血小板减少为肝活检禁忌症,但本组均未进行预防性纠正。结果:组织学:7例正常、11例肝炎、9例脂肪肝、4例转移性癌及20例肝硬化。平均血小板计数为253.9,平均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10.
11.
汪利群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3):53
有患者在几年前曾出现过心脏病发作,并一直低剂量服用阿司匹林以预防心脏病的再次发作。但是他们不断听到有出现阿司匹林所致的出血风险的报道,他们是否需要为此担心呢?阿司匹林可以预防血液中的称为血小板的微小细胞碎片聚集在一起并形成血栓。但它同样能增加小型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溶栓治疗目前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3h内静脉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是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的药物.不过,由于静脉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很短,只有极少数患者能在发病3h内到达医院并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因此,如何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使更多的患者有机会接受溶栓治疗并从中获益,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问题.文章对近年来有关延长溶栓治疗时间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2019,(3)
目的总结整理国内外关于阿司匹林服用时间的随机对照实验并采用meta分析法评估更合适的阿司匹林服用时间。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在Medline、EMBASE、Cochrane图书馆等进行相关的文献检索。检索文献时间均从建库至2018年11月。研究指标包括不同时间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血小板活性及血小板聚集率、ADP值变化情况以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的效应尺度以加权数差(MD)及其95%CI表示,计数资料的效应尺度以比值比(OR)及其95%CI表示。结果共检索到80篇文献,最后纳人1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晨起与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对收缩压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57,95%CI:-0.34-3.48),睡前比晨起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更能降低受试者的舒张压(MD=6.28,95%CI:0.18-3.94),睡前比晨起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更能降低受试者的血小板活性(MD=21.08,95%CI:9.73-32.44),而对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MD=-0.17,95%CI:-5.66-5.32),餐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餐后服用同等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OR=0.18,95%CI:0.09-0.35)。结论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睡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比晨起服用更能有效地降低血小板活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降低血压,餐前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肠溶片比餐后服用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14.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上消化道出血是其常见并发症,严重时会危及生命。目前公认:幽门螺杆菌(Hp)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Hp能有效阻止再出血的发生。在众多检测Hp的方法中,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尿素酶试验(CLOtest)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无疑是最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对于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在常规进行 相似文献
15.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6,(3)
目的探讨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出血内镜诊治时间延长的影响因素及对止血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患者186例,根据就诊时间分为两组,112例≤24 h就诊作为≤24 h组,74例24 h就诊作为24 h组,分析两组的基本资料和疾病特点,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分析就诊时间对止血效果的影响。结果两组性别、年龄、病因、临床表现无统计学差异(P0.05),≤24h组合并症发生率、血红蛋白≤50 g/L发生率、受教育程度与24 h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症、受教育程度与内镜诊治时间延长存在显著相关性。≤24 h组病死率为0.0%显著低于24h组5.41%(P0.05)。≤24 h组止血时间、治疗期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24 h组(P0.05)。结论急诊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内镜诊治时间延长与合并症状和受教育程度低下密切相关,会造成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6.
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因素。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分析19 200人次服用常规剂量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结果:服用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治疗的原发病无关,与阿司匹林用量、消化道病史、胃粘膜保护剂应用有关。结论:阿司匹林致上消化道出血与阿司匹林用量、消化道病史有关,应用胃粘膜保护剂可预防有消化道病史者的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的时间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阿司匹林 (ASA)观察其抑制血小板的时间效应 ,并对其机制做了初步探讨。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本组观察 1 999年 4~ 1 0月胸痛可疑冠心病(CHD)或 CHD、稳定型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住院患者 2 0例。年龄 1 8~ 6 5岁 ,2周内未服用 ASA或影响血小板功能的药物 ,如噻氯匹啶、潘生丁、消炎痛等抗凝剂或抗纤溶剂者。有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及严重肝、肾功能、心功能不全和对 ASA过敏者除外。1 .2 方法清晨采空腹 1 2 h及口服 ASA1 0 0 mg后 3 0、6 0、1 2 0 min的外周静脉血 2 ml,经枸橼酸钠 0 .1 ml抗凝、… 相似文献
18.
19.
刘侃 《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1,(6)
皮肤出血时间(BT)是血小板止血功能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指标。心肌梗塞(MI)患者体内 BT 缩短的原因尚不清楚。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亦有结果相异的报遭。为此,本文以 MI、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心源性胸痛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病人和方法对49例受检患者插管取血,测其血红蛋白量、 相似文献
20.
张莲净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1983,(3)
作者测量了21例正常人及32例糖尿病人之视网膜循环时间平均值(简称MCT)及血管体积,并计算了节段血流(简称SBF)。正常人之MCT为4.0±1.1秒,糖尿病者为4.2±1.9秒。糖尿病兼有视网膜病变者较正常人及患糖尿病而无视网膜病变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