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胃之论,莫祥于东垣,其治脾胃之法,莫精于升降。周慎斋曰:“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明则无转运.”叶天上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说明脾胃健运依赖于阴阳相互作用及升降有序。在脾胃病治疗方面,张景岳不推遵东垣五脏有病,当治脾胃,而是认为:“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然牌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能治脾胃,而使食进胃强,即所以安五脏也。”充分说明…  相似文献   

2.
老年病虚者补之,实者攻之,总以平调阴阳为要。一、高年体虚,首顾胃气《养老奉亲书》认为:“脾胃者,五脏之宗也,”而老人“肠胃虚薄,不能消纳,故成疾患。”所以调理脾胃,乃“养老人之大要也。”调脾胃之法,或以甘温补益,或以清淡滋润,但又不可呆补,因老人体虚,运化力弱,呆补易滞。当补  相似文献   

3.
胃腑与五脏相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灌溉五脏六腑,所以五脏六腑中皆有脾胃之气。凡脏腑、声色、舌脉、形体无不皆有胃气。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所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的病变多影响五脏,而五脏病变又多与胃腑相关.正如李东垣所云:“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临床中因胃气虚弱,营血亏乏而发生心病者屡见不鲜;土壅木郁而致肝病者亦比比皆是;胃弱,土不生金,肺失所养,常可致肺病;胃虚,土不制水,则水泛又多致肾病。等等。故李东垣在其《脾胃论》中着重提出了“胃虚…  相似文献   

4.
医话五则     
虚弱之病、首重调中人之气血津液,均由脾胃水谷之气化生而成,若脾胃不和,食少无以生化精微,既使峻补、不能成功。缪仲淳云:“夫胃气者,后天元气也,以谷气为本”。故《内经》谓:“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安谷则昌,绝谷则亡”。可见先天之气纵犹未尽,而他脏不致尽伤,独胃气偶有伤败,以致于绝,则速死矣。故胃气一散,百药难施,若  相似文献   

5.
补脾浅见     
脾为后天之本,故补脾在中医治疗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补脾者,临床虽以甘性温药为主,但重在属合其宜。正如明·张景岳所言:“脾胃有病,自宜治脾,然脾为土脏,灌溉四傍,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者能调五脏既以治脾  相似文献   

6.
【歌诀】补气之王是黄芪,甘温升阳固卫气。大补诸虚壮胃脾,淋崩消渴痹疮宜。【释义】中药治疗气虚诸证首选黄芪。黄芪甘温,功善补气健脾,益卫固表,为补中益气之要药,用于诸虚证以及脾胃气虚证。黄芪能壮脾胃,脾胃之气旺,则津液输布正常,故能止渴而治消渴之证。黄芪还能托疮生肌,  相似文献   

7.
所谓胃气,不仅是指胃的生理功能,因脾胃同居中焦,脾主升,胃主降,同司水谷的受纳、腐熟、运化的过程,以养五脏气,为气血生化之源,共为后天之本,故胃气可认为是"脾胃之气".<内经>最早提出了"胃气"学说,<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壮,五脏之腑皆壮",<素问?五脏别论>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禀于胃,以养五脏气",<灵枢?五味>"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等论点,是从生理上说明了"胃气"是维持人的生理功能乃至生命活动的基本要素;<素问?平人气象论>曰:"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又曰:"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等论点,则是从病理上强调了"胃气"在疾病发生与转归过程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五脏六腑皆依赖胃气。"顾护胃气"思想起源于《内经》,《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相似文献   

9.
唐彦 《河北中医》2003,25(11):826-827
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 ,而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尤为迫切 ,但其脾胃功能尚未完善 ,与此种高需求发生矛盾 ,饮食稍有不慎 ,则脾胃易伤 ;倘若诊治不当 ,所投药物也首先损伤脾胃。因此 ,小儿内伤病以脾胃尤多。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对小儿的影响 ,明代医家万全更提出“五脏以胃气为本”的观点 ,“脾胃一病 ,五乱并作 ,脾胃虚弱 ,百病蜂起” ,故“调理脾胃者 ,医中之王道 ,小儿尤不可不调理”。如何调理 ,万全认为 :不专在医 ,惟调乳母 ,节饮食 ,慎医药 ,使脾胃无伤 ,则根本常固矣。可谓深得调理之精要。1 调乳母…  相似文献   

10.
九窍血证是指血液不循常道,上溢于眼耳口鼻诸窍,下出于前后二阴的出血性疾病。九窍血证的辨证论治,历代医家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如目衄从肝治,鼻衄从肺治,耳衄从肾治等等,但从中医整体恆动观出发,九窍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脾为中土,灌溉四旁,联络四脏,通于九窍。李东垣说:“九窍者,五脏主之,五脏皆得胃气乃能通利,……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下面拟从与此相关的另一侧面,以“后天之本”的脾胃为主,结合临床例证,谈谈九窍血证从脾胃辨治。  相似文献   

11.
贾英杰善用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认为中焦为枢,中焦失运、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为恶性肿瘤重要病因病机。中焦不运则五脏失于濡养,气机失调则出纳失衡,毒邪累积,日久结为癥瘕积聚。临证尤重治取中焦,调理脾胃,畅达气机,拟"调气运中法"治疗恶性肿瘤,此法既可健运中土以扶正补虚,又助升降有序以通行祛邪,促进机体恢复阴平阳秘之机。  相似文献   

12.
<正> 脾胃是元气之本,元气是健康之本。脾胃伤则元气衰,元气衰则疾病之所由生。故《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明确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生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 胃病则五脏六腑失其化源,而五脏六腑的病变也必然会累及于胃。所谓“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  相似文献   

13.
今观夫后世学者多简单援用"胃气通降""脾升胃降"等理论对李东垣脾胃学说进行演绎推导,恐有先入为主之见和主观臆测之嫌,而对于诸多理论亦难以诠释精当,故我们遍考其李东垣著述提出"胃气升发"说。基于李东垣的观点我们溯源经典,指出"胃气升发"一说肇始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生理方面,胃气平而上行以游溢精气、化生气血、充实经隧,为五脏六腑之本;病理上胃虚而不能转运升发则诸窍不利、五脏气皆乱矣。故从经络走行、阴阳升降、脏腑关系、处方用药、脾胃调护等5个方面对胃气升发论进行阐发,试对李东垣的"胃气升发"说机理及其临证运用予以总结,以期丰富其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14.
《景岳全书》“脾胃有病,自宜治脾胃,脾为土脏,灌溉四旁,是以五脏中皆有脾气,而脾胃中亦皆有五脏之气,此其互为相使,有可分而不可分者在焉,故善治脾胃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也。”其论述提示我们:脾胃的病变是可以通过对五脏的调理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相似文献   

15.
陆宁  施航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6):452-452
所谓"胃气",是脾胃之气的统称,泛指以胃肠为主的消化功能。脾胃之气对于人体的重要性,历代医家都有详细的记载。《素问.玉机真脏论》曰:"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张景岳说:"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衰,有胃则生,  相似文献   

16.
<正>"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之《脾胃论》,方中黄芪补中益气、升阳固表为君;人参、白术、甘草甘温益气,补益脾胃为臣;陈皮调理气机,当归补血和营为佐;升麻、柴胡协同参、芪升举清阳为使。综合全方,一则补气健脾,使后天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自可痊愈;一则升提中气,恢复中焦升降之功能,使下脱、下垂之证自复其位。"补中益气黄芪主,人参甘草白术辅,升柴陈皮当归身,益气升阳脾胃补。"全方使脾胃升降有序,气  相似文献   

17.
刘亚光 《中医研究》1993,6(4):27-28
中者,脾胃,建中,即建立脾胃之气,脾胃为后天之水,气血生化之源,是气机升降,阴阳协调的枢纽。以仲景小建中汤为代表的建中法,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益阴和阳,调和营卫之功,可使脾胃之气健复。因此,建中对于脾胃阴阳气血的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脾胃与五脏六附四肢百骸在生理病理上却密切相关,故不少疾病常可从建中入手而获效,此即“治脾胃而安五脏”之谓。从广义来说,仲景之大建中汤及理中汤等亦具建中之意,然其立法与此有别,本文不拟涉及。兹就建中法的临床应用,试举数则如下。建中达邪  相似文献   

18.
罗天益学术思想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天益,字谦甫,金末元初真定藁城人,生卒约为公元1220~1290年。乃李杲得意的入室弟子,从其学习十余年,“十数年间,虽祁寒盛暑,亲炙不少辍,真积力久,尽传其私淑不传之妙”,故医术精湛。入元后,任御医。晚年所治患者,多为王公权贵。他著作甚众,最有代表性者为《卫生宝鉴》二十四卷。其发言造诣,酷类其师。一、发李杲脾胃内伤之微对脾胃生理的论述,本于《内经》,承袭了李杲之说,认为“四时五脏,皆以胃气为本。五脏有胃气,则和平而身安”。又谓:“五谷入胃,粕糟、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  相似文献   

19.
治脾十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历代医家,治病多重脾胃,如周慎斋:“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寻到脾胃而愈者颇多。”李东垣强调治病须升发脾胃之气而立补中益气汤。叶天士又创立了育胃阴、和胃气等法。然而调理脾胃方法甚多,举其纲要约分为以下十法:一、益气法,又称健脾法。脾虚一证,多  相似文献   

20.
大黄论选     
正大黄,《本经》谓之黄良,后人谓之将军,以其有伐邪去乱之功力也。古时以出河西、陇西者为胜,今蜀川河东、山陕州郡皆有,而以川中锦纹者为佳。大黄味苦气寒,色黄臭香,乃整肃中土之剂也。其性走而不守,主下瘀血血闭。气血不和,寒热亦除矣。不但下瘀血血闭,且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夫留饮宿食,在于聚,陈垢不清,故又曰: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夫肠胃和,则水谷通利;陈垢去,则化食调中。故又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也。《玉机真脏论》云: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胃气安则五脏亦安,故又曰:安和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