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式主要有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introfasial subtotal hysterectomy,LISH),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subtotal hysterectomy,LSH)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ally total hysterectomy,LTH)。我院主要开展了前三种手术。为了评价前三种术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适应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3例因各种良性妇科疾病而需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和LAVH术式。结果两组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有差异(P〈0.05)。结论 LAVH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的适应证,可避免开腹、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3.
龚慧 《中外医疗》2011,30(15):109-10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优点。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6月因妇科良性疾病需行子宫切除术患者200例,其中63例行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鞘内子宫切除患者31例(对照组)。结果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痛苦少,住院时间短,腹部不留瘢痕等优点同时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术扩大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有效提高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成功率,且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2月在甘肃平凉市人民医院行鞘内子宫切除术180例,其中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120例(腹腔镜组),经腹鞘内子宫切除术60例(经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病率、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排气早(21.13±5.36小时),住院时间短(7.72±0.81天),术后镇痛药使用率(8.36%),及术后病死率(1.79%)低,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鞘内子宫切除术上一种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的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5.
侯保萍 《中原医刊》2009,(16):29-30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治疗妇科良性疾病中的作用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我院250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为0.68%,其中附件手术及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并发症率分男0为0.33%和1.67%,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LAVH)的并发症率为3.20%。与附件手术比较,腹腔镜辅助的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并发症率明显升高(P〈0.01),肌瘤剔除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亦显著升高(P〈0.05),LAVH的并发症发生率亦高于子宫肌瘤剔除术,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手术的难度有关。提高手术技术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31例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子宫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107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124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恢复、并发症、中转开腹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SH、LAVH两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均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子宫切除是妇科疾病最常用的手术。常用全子宫切除术的术式有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H)、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三种。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痛苦小、恢复快、腹部无伤口等优点,越来越普遍地应用于临床。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科170例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前、术后给予针对性观察护理,无一例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观察与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鞘膜内和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家銮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9):1147-1148,1151
目的:评价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2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妇产科2007年6月~2008年12月分别行LISH和LAVH的140例患者,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性欲降低方面LISH组与LAVH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及术后恢复日常活动时间LISH组与LAVH组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H和LAVH两种术式均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的有效术式,且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宜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144例、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0例及剖腹子宫切除术148例的临床资料间的对比研究。结果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组在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d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剂的需求、术后住院日等方面明显优于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组及剖腹子宫切除术组(P〈0.01)。结论膜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对患者损伤小、痛苦轻、腹部瘢痕小,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术后加强护理及观察是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朱颖 《安徽医学》2013,34(11):1650-1651
目的探讨阴式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70例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阴式组(35例)和腹腔组(35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均低于腹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阴式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与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治疗非脱垂良性子宫病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稍长,但是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腹腔镜鞘膜内子宫切除术 (LISH),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先处理子宫动脉在手术中的作用。方法 将301例需要子宫切除的患者分成两组:A组(常规组)和B组(子宫动脉先处理组)。手术方式为LISH(174例)和LTH(127例),将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及术后恢复等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 A组和B组中LISH和LTH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体温,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体温,肛门排气以及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性(p>0.05)。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A组LISH发生率6.8%, B组LISH发生率3.4%,两者比较有差异性(p<0.01)。A组LTH发生率0.7%,B组发生率LTH为0.7%,比较无差异性(p>0.05)。LISH和LTH两种手术方式比较,A组和B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有差异性(p<0.01),术后体温,肛门排气和住院天数比较无差异性(p>0.05)。结论 子宫动脉先处理在LISH和LTH中可以有效减少出血量,并且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于子宫较大的患者,该术式的选择应该谨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和子宫次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性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22例,行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全切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全切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全切患者(P<0.05或<0.01)。结论对于可以保留宫颈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次全切除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两种术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两种子宫切除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CISH)96例和腹腔镜下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ISH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于LAVH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两组在中转开腹、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术后两种术式恢复均良好.结论: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具有微创、效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安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次全切除大子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28例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同期100例有同样适应证的患者行腹式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病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大子宫腹腔镜下次全切除术术式微创,对腹腔干扰小,术后病率低,安全可行,适于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我院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TLRH+LPL组),并与同期20例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RH+APL组)的早期宫颈癌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种术式术中、术后的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 20例早期宫颈癌患者在腹腔镜下均顺利完成手术。TLRH+LPL组在术中出血量上与ARH+AP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手术时间及切除的淋巴结数、淋巴结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技术治疗早期宫颈癌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沈婕红 《实用全科医学》2011,(9):1391-1391,1423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LAVH)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的临床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马鞍山市妇幼保健医院2008年1月-2011年4月间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AVH组50例,TVH组5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TVH组明显低于LAVH组(P〈0.05),手术时间TVH组低于LAVH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有创伤小、恢复快等微创手术优点,但各有其特点和适应证,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在临床中的表现情况。方法:选取确诊为良性妇科疾病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75例(腹腔镜子宫次全切除术)和对照组75例(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在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情况、使用抗生素、住院平均天数以及术后2个月正常性生活感觉等方面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论是LSH还是LAVH手术均是成熟的子宫切除方式,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以及手术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而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林丽铃 《中外医疗》2014,(19):49-50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与经阴式子宫切除术在非脱垂子宫切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68例非脱垂子宫行子宫切除患者,其中90例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腹腔镜组),78例采用阴式子宫切除(阴式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费用均多于阴式组,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式子宫切除适用于子宫较小且无盆腔粘连的患者,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多,手术费用较高,但腹腔镜辅助下子宫切除术视野清晰,适应证广,手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开腹子宫切除术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排尿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75例行子宫切除术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开腹组35例,腹腔镜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膀胱充盈时间及排尿量恢复正常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开腹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后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较前下降(P>0.05),腹腔镜组术后CEA及CA125水平均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性功能评分均低于术前(P<0.05),但腹腔镜组性功能评分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癌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膀胱功能,并维持其正常的性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