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进祥 《基层医学论坛》2012,(29):3846-384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11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为序贯组与常规组各55例,2组均进行氧疗、止咳、化痰、平喘、解痉、营养支持、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常规组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5g+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天1次;序贯组应用注射用阿奇霉素0.5驴生理盐水500mL静滴,每天1次,应用3d-5d,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0.5g qd。结果序贯组总有效率为96.36%,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4.5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4.05±1.03)d少于常规组的(11.98±3.89)d(P〈0.01),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用药方便且能节省费用,可以减少同一药物引起的细菌耐药,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按常规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桌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0.4%和92.3%,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MP感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以及常规治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4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进行治疗,进行临床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治疗指标优化程度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来进行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幼儿社区获得性喘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并对其医疗费用进行评价。方法将40例幼儿社区获得性喘息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各20例。甲组采用阿奇霉素静脉注射一口服序贯治疗;乙组采用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并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医疗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临床疗效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甲组的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对于幼儿社区获得性喘息性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不但有效、安全、副作用少.且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病例8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以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以加替沙星静脉滴注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的临床疗效、细菌学检查、不良反应等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使患者依从性提高,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理想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应用效果。方法 4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被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纳入21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两组所取得的效果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均比对照组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更值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和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案:静脉、口服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及连续静脉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静脉治疗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抗菌药物医疗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序贯组的静脉用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安全有效,而且有更加合理的成本/效果比,由静脉治疗转为口服治疗的最佳时间约为4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价值。方法: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序贯组与常规组各42例,两组患者一般治疗(休息,供给充足水分及营养)及对症治疗(降温、止咳、化痰等),常规组予静脉输注阿奇霉素0.5 g,1次/d,连用应用;序贯组应用阿奇霉素0.5 g,静脉滴注,1次/d,3~5 d临床表现明显改善后,改用阿奇霉素0.25 g口服2次/d。结果:序贯组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92.86%、95.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平均(3.60±0.77)d、ADR发生率21.43%,均低于序贯组的(12.11±1.48)d、4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轻-中度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安全,有利于缩短就诊或静脉应用抗生素时间,节省医疗资源,减少院内感染的机会,减少细菌耐药性和抗生素长期静脉注射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阿奇霉素与清开灵序贯疗法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肺炎患儿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清开灵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消退时间、肺部啰音消退时间、气促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P <0.0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能有效治疗小儿肺炎,缓解和消除患儿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周燕军  张宏伟 《河北医学》2014,(6):1008-1010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及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探讨序贯疗法可行性。方法:9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予口服止咳、化痰,并根据不同情况支持治疗;对照组阿奇霉素10mg· kg-1· d-1,静脉滴注1次/d,病情好转则继续静脉滴注,总疗程为8-12d;观察组阿奇霉素10mg· kg-1· d-1,静脉滴注,应用3-5d,病情好转后改为口服阿奇霉素分散片10mg· kg-1· d-1。结果: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93.33%VS95.55%,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10.11±1.28)d短于观察组的(3.76±0.76)d,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5.56%( 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满意,不良反应机会少,节约医疗成本,顺应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效果临床效果。方法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剂量为10mg·kg-hd~,加入5%~10%葡萄糖液配成每毫升含lmg的浓度静滴,疗程10d;对照组应用上述剂量阿奇霉素,静脉给药3~5d,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正常、病情稳定之后予阿奇霉素颗粒口服10mg·kg-1·d-1,共10d。两组患儿均常规给予同样液体疗法及对症治疗。结果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无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平均住院时间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比例低(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儿童支原体安全、简便,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132例住院C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以阿奇霉素粉针剂500rag加入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以阿奇霉素片剂500mg每日1次口服,总疗程1013。对照组予加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5日.继以加替沙星片0.4每日1次口服,总疗程1013。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0.8%,对照组为7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7%,低于对照组的2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成人CAP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肺炎支原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肺炎支原体患儿按照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各42例,治疗组行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照组行红霉素静脉滴注,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可有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效果显著,可作为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礼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7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莫西沙星研究组和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对照组,治疗10d后,复查胸部CT、痰培养、痰支原体DNA检测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6.88%、84.13%和96.43%、85.19%,两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细菌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效果可靠,可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治疗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两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对本院分别采用阿奇霉素连续静脉滴注(对照组)与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的序贯疗法(治疗组)治疗的112例下呼吸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成本一效果分析。结果: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及静脉滴注序贯治疗的成本分别是817.8、626.7元;有效率分别为85.19%、86.21%(D〉0.05);成本一效果比分别为959.97、726.9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后改为口服的序贯疗法的经济效果明显优于连续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张涛 《中外医疗》2014,(9):53-54
目的探讨应用抗生素序贯疗法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12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取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对照组采取抗生素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X^2=7.8637,P〈0.01),药物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t=11.6340,P〈0.01)。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可以减少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的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率,疗效显著,是一种治疗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2组患儿均给予止咳、化痰、湿化气道、对症支持等治疗,重症患儿短期辅助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应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1次/d,待体温正常、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正常后,改用阿奇霉素颗粒5~10 mg/(kg·d)口服,1次/d。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8.64%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阿奇霉素静脉滴注时间(3.58±0.82)d、药物不良发生率22.73%,低于对照组的(11.42±2.02)d、59.09%(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与持续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治疗同样有效,但序贯疗法可以缩短静脉滴注抗生素时间,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合理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设计和药物经济学中较直观的最小成本分析法,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两种治疗方案:静脉、口服序贯治疗组(序贯组)及连续静脉治疗组(对照组)进行了临床疗效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静脉治疗时间、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对两组的抗菌药物医疗费用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 两种疗法的临床疗效、细菌清除率、药物不良反应率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序贯治疗组的静脉用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抗菌药物费用明显低于连续静脉治疗组(P〈0.05)。结论 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菌药物序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且有更加合理的成本、效果比,由静脉治疗转换口服治疗的最佳时间约为4天。  相似文献   

19.
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玉珠 《西部医学》2011,23(1):49-51
目的研究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安全性和治疗费用。方法80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先予以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5~7d。临床症状改善后,随机分成序贯组和对照组。序贯组40例改口服莫西沙星片荆400mg,每天1次。对照组40例继续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注射液400mg/250m1,每天1次。两组总疗程10d。观察疗效、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治疗费用。结果两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分别为90.00%和92.50%。两组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23%和88.89%,无明显差异(P〉0.05)。序贯组的治疗费用、不良反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序贯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确切、安全,且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20.
张远会  赵科 《中外医疗》2013,32(14):119-120
目的对比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与单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该院儿科治疗的MPP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一般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静脉滴注。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肺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结果经随访观察记录,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高,平均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较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MPP使用红霉素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可互补两药不足,疗效肯定,症状改善快,减少住院时间,安全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明显提高患儿的预后生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