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型SmartPLUG泪点塞栓治疗水液缺乏型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25例(46只眼)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选择性在上下泪小点或下泪小点植入SmartPLUG泪点塞栓,治疗2周后主观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显效36只眼,占78.3%;有效10只眼,占21.7%。结论SmartPLUG泪点塞栓可以显著改善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此类干眼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干眼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患者轻者仅表现为眼部干燥、发涩、异物感或眼酸感等,重者出现角膜上皮弥漫性点状或片状染色。临床上往往采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患者症状,本次研究采用SmartPlug泪道塞治疗干眼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回顾总结600例伞状硅胶管逆行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600例泪道阻塞病人通过良好的护理操作及配合,顺利地进行了伞状硅胶管逆行植入手术,术后恢复良好.本方法治疗的780眼中,拔管1个月后随访,720眼治愈,占92.3%.伞状硅胶管逆行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治愈率高的治疗泪道阻塞方法,护士术前对术眼泪道冲洗、探通的准确操作及术后实行正确的泪道冲洗对手术的成功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0例(64只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术中、术后并发症的精心护理,拔管后随诊3~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本组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有2例眼睑水肿,无大量鼻腔或泪道出血,无1例出现泪小点撕裂,总有效率90.6%。结论:术前进行全面的评估,做好围术期护理及健康指导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YAG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术治疗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护理.方法 对168例(眼)泪道阻塞患者行泪道激光成形联合泪道植管手术,配合术前冲洗泪道(明确阻塞部位);治疗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指导患者正确用药,定期术后随访、冲洗.观察泪道引流泪液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随访半年以上,151眼泪道通畅,治愈率为90%;12眼通而不畅,好转率为7.94%;5眼不通,无效率为3.31%.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总结73例(85眼)青光眼行Hema房水引流器植入小梁切除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眼部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注重出院指导,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术后85眼眼压下降,均形成明显弥散性结膜滤过泡。术后随访6~24月,74眼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测示房水引流器植入处结膜下有明显滤过腔,手术滤道通畅,眼压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Smart Plug泪道栓塞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4月在本院眼科进行Smart Plug泪道栓塞治疗的干眼症患者64例(128只眼),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2例(64只眼),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采取热敷、按摩、补充ω-3不饱和脂肪酸、肌肉放松训练和音乐干预等综合护理措施,栓塞前及栓塞后3个月,比较2组患者焦虑评分、泪液分泌情况和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并发症情况。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栓塞3个月后焦虑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栓塞后3个月,综合护理组患者泪液分泌情况和泪膜破裂时间均好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栓塞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应用于Smart Plug泪道栓塞患者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眼部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35例(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反小梁咬切术,运用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检查,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指导;术后一般护理、眼部并发症观察及护理,出院指导等,认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反小梁咬切术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良好方法,围手术期护理和健康教育是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总结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30例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是支架植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泪道冲洗、泪道造影;支架植入后加强鼻出血的观察,按时冲洗泪道,记录冲洗是否通畅和分泌液的性质、量,加强出院指导。29例治愈,1例复发。  相似文献   

10.
总结了52例外伤性下泪小管断裂吻合术中泪道植管术的护理,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体位摆放,眼部观察与护理,饮食护理和出院指导,认为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成功植入硅胶管重要,术后的成功护理也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33例(33眼)外伤性泪小管断裂行泪小管断裂吻合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3眼中32眼1次手术成功。随诊6个月至1年,31眼治愈,溢泪消失,泪道冲洗通畅;1眼偶有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例仍不通。33例均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外伤性泪小管断裂吻合术可恢复泪液引流系统正常的解剖结构与生理功能,同时使美容缺陷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完善的术前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预防感染并重视导管护理和出院宣教是提高泪小管断裂术治愈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疗效与护理。方法200例(221眼)新生儿泪囊炎均在表面麻醉下,采用冲洗式泪道探针在直视下从下泪点插入后探通泪道.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随访3个月。结果221眼中治愈195眼,治愈率88.24%;1-12个月患儿治愈率优于13-24个月患儿。结论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安全可靠,且年龄越小效果越好;规范的护理能有效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3.
总结296例(315眼)泪道阻塞患者行KTP激光联合逆行置管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泪道冲洗与造影,调试激光设备及准备术中用物;术中配合医生使用各种器械,安抚患者;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定期行泪道冲洗,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治愈261眼,有效29眼,无效25眼,总有效率92.1%.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术治疗全泪道阻塞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56例(62只眼)全泪道阻塞患者应用泪道浚通联合硅胶义管植入术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治愈率为90%。结论术前的心理护理、术后的健康指导.恰当的泪道冲洗,硅胶义管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鼻泪道阻塞性疾病的临床护理经验。【方法】术前心理护理调动患者配合手术的积极性;术中熟练地配合操作,密切观察病人反应;术后特别注意泪道冲洗操作方法,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结果】采用该方法治疗鼻泪道阻塞95例(101眼),疏通率为100%,术后随访3~10个月,2眼无效,3眼有效,96眼治愈,治愈率为95.05%。【结论】人工鼻泪管植入术配合积极的临床护理是目前治疗鼻泪道阻塞最理想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制金属支架治疗鼻泪管阻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18只眼鼻泪管阻塞植入自制不锈钢丝支架。先行泪道冲洗探通,从上泪点顺行插入导丝,沿导丝逆行引入扩展器,然后用导管鞘将金属支架植入鼻泪管阻塞段。术前与术后做泪道造影检查。结果 术后泪道造影均通畅,溢泪完全消失11例13只眼,好转4例5只眼。随访-219d,平均167d,仅2例2眼手术后3个月复发,阻塞的病例经手术取出支架,有肉芽组织增生。结论 自制金属支架治疗睛管阻塞是一种简单、安全、价廉、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逆行硅胶管植入治疗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收集36例泪道阻塞的病例,在泪道均能探通的情况下,逆行植入硅胶管,观察术后泪道通畅的情况。结果:36例40眼患者,治愈31眼,术后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好转5眼,术后轻度流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无效4例,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泪道冲洗不通。结论:逆行硅胶管植入治疗可探通的泪道阻塞,病人痛苦小,手术方法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眼部泪囊囊肿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6例泪囊囊肿病人进行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术治疗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尤其是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6例泪囊囊肿全部消失,有效率100%;泪道冲洗通畅5例,1例有部分回流。[结论]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及围术期护理,对泪道内窥镜下联合置管手术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泪小点栓塞术联合中药的疗效。方法将不能被吸收的泪道栓塞通过下泪点植入28例中度干眼症患者的双眼内,3周后,测评患者干眼症状和体征、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泪膜破裂时间(TFBUT)和手术安全性,并通过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无局部麻醉)测基础泪液分泌量。随后再对随机选出的11例女性患者予以3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3周后,封泪管术后患者刺痛感的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下部区域外,其他各区域的角膜荧光素染色得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中药联合治疗3周后的11例患者眼睛刺痛感、敏光性、角膜染色以及TFBUT得分低于未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SchirmerⅠtest得分高于未接受中药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泪小点栓塞术联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中度干眼症患者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0.
谢清梅  刘洁如  林进瑛  程敏英 《护理研究》2006,20(14):1280-1281
[目的]探讨羊肠线逆行挂线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护理要点。[方法]对32例采用羊肠线逆行挂线治疗慢性泪囊炎病人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术中密切配合、术后及时冲洗泪道。[结果]病人羊肠线逆行挂线当日泪道冲洗通畅,治愈率93.75%。[结论]术前心理护理及充分准备、术中配合、术后及时冲洗泪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