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华  肖立  高燕飞 《护理研究》2012,26(14):1324-1325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体位变化对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的影响.[方法]取12种不同体位,统计比较各种体位变化前后ICP、CPP变化.[结果]仰卧位头部抬高45°、仰卧屈膝位30°及45°可使颅内压明显降低,而左侧卧位头部抬高15°、右侧卧位头部抬高15°后颅内压则明显升高.左侧卧位头部抬高30°脑灌注压明显下降.[结论]不同体位可显著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PP)监护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监护组和对照组各50例,监护组患者地后5h内或开颅术后行硬膜外ICP监护,同时行CPP监测;对照组未行ICP、CPP监护。结果:监护组治疗前后ICP、CPP的变化差异极显著(P〈0.001);监护组8例死亡,5例重残或植物生存,对照组死亡15例,重残或植物生存10例,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  相似文献   

3.
李小丽  许红梅  王梅林 《护理研究》2014,(12):4373-4374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体位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防止颅内压增高所致的二次颅脑损伤和维持病人充足的脑血流量是健康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李小丽  许红梅  王梅林 《护理研究》2014,(35):4373-4374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体位干预对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影响的研究进展,认为防止颅内压增高所致的二次颅脑损伤和维持病人充足的脑血流量是健康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颅内压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与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动态脑灌注压(CPP)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护理要点。方法:选择首诊入院的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纳入标准的患者110例,并随机分别为非监护组和监护组各55例。非监护组采取常规治疗;监护组进行持续动态脑灌注压监测和同步生理监护,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采取相应早期临床干预治疗。结果:监护组治疗前后平均ICP分别为5.72和1.75,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监护组治疗前后平均CPP分别为6.01和9.86,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组治疗并发症和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监护组治疗疗效和常规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动态CPP监护可作为病情变化的判断指征,为重型颅脑损伤的正确治疗提供论据,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合理细致的护理对于进行动态CPP监护患者的治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保证其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
护理操作对重型频脑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观察护理操作对重型颅脑伤患颅内压的影响。方法:应用美国PX公司生产的SP-2000光导纤维颅内压监护仪监测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的颅内压(ICP)变化,了解护理操作如翻身、叩背、吸痰、鼻饲及患头部位置对其ICP的影响。结果:翻身、叩背、吸痰、鼻饲后患的ICP较操作前明显升高,抬高头位后ICP均降低。结论:尽量减轻护理操作中的物理刺激,防止因护理操作不当导致ICP升高而加重病情。适当抬高头位对于缓解ICP升高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8.
陶燕平  王子替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02-1103
目的 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颅内压监测的护理要点分析.方法 对2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有创颅内压监测,准确记录颅内压数值及波形,根据颅压变化给予相应处理.结果 29例患者监测3~7 d,均有ICP升高.结论 持续颅内压监测可以及时准确地反应患者的病情变化,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指导治疗,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袁丽  蒋红 《护理研究》2015,(10):1160-1162
综述了不同体位、吸痰、体温护理干预对颅内压的影响,提出需要在遵循证据的基础上开展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帆  管玉海张庆 《护理研究》2004,18(12):2106-2107
[目的]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1CP)的影响?[方法]将3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3组,观察在吸痰压力为20kPa,吸痰时间分别为5s、10s、20s时颅内压的变化。[结果]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吸痰时间5s和10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20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5s与10s吸痰有效率相似。[结论]在20kPa压力下最佳吸痰时间为10s。  相似文献   

11.
1997年 2月至 10月 ,我们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15例进行颅内压 (ICP)监护 ,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5例主要是外伤后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 ,男 11例 ,女 4例 ,18~72岁。按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GCS)为 3~ 9分。 15例中 10例在急症开颅术中置入传感器 ,5例保守治疗 ,于入院 2 4h内行颅内钻孔置入传感器 ,术后均进行ICP监护 ,监护时间 48~84h ,监测颅内压为 0 9~ 13 7kPa。2 监护结果急症手术治疗 10例 ,术后ICP均增高 ,其中 2例ICP >8 0 0kPa ,3例ICP >5 33kPa,2例ICP在 2 6 7~5 32kPa…  相似文献   

12.
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张帆  管玉梅  张庆 《护理研究》2004,18(23):2106-2107
[目的 ]研究不同吸痰时间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颅内压 (ICP)的影响。 [方法 ]将 3 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 3组 ,观察在吸痰压力为 2 0kPa ,吸痰时间分别为 5s、10s、2 0s时颅内压的变化。 [结果 ]在相同压力下进行吸痰 ,吸痰时间 5s和 10s对颅内压影响作用相似 ,2 0s则可引起颅内压过度升高。 5s与 10s吸痰有效率相似。 [结论 ]在 2 0kPa压力下最佳吸痰时间为 10s。  相似文献   

13.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监测在颅脑手术后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动态变化与颅脑手术后患者临床表现、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2例颅脑手术后患者采用脑室内颅内压监测法进行动态观察,同时注意生命体征和格拉斯哥评分变化.结果 术后24 h颅内压正常6例、轻度增高4例、中度增高7例、重度增高5例;术后24 h脑灌注压正常12例、<50 mmHg 3例、>70 mmHg7例.全部患者根据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测结果积极抢救治疗后,17例转入普通病房,5例死亡.结论 颅内压及脑灌注压动态监测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正确治疗、护理及其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灌注压(CPP)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意义。方法选择伤后72 h内首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非监护组和监护组各60例。监护组其中伤后〈24 h内入院36例,伤后24~72 h入院24例,进行持续CPP和同步生理监护,以患者入院时的CPP值分为A组(CFP≥9.33 kPa)和B组(CPP〈9.33 kPa),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给予早期临床干预。结果伤后24 h内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BP)为8.33±1.08 kPa、血液PaO27.88±2.78 kPa,明显低于A组的MABP12.68±1.13 kPa和PaO212.22±2.33 kPa,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伤后24、72 h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颅内压(ICP)为4.04±0.12 kPa,较A组2.55±0.09 kPa明显增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动态CPP监护,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正确治疗、护理及判断其预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动态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的监测及其意义。方法选择伤后72h内首诊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非监护组和监护组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非监护组采取常规治疗;监护组中伤后〈24h内入院36例,伤后24-72h入院24例,进行持续CPP和同步生理监护,以患者入院时的CPP值分为A组(CPP≥9.33kPa)和B组(CPP〈9.33kPa),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MABP.PaO2、体温、PaCO2等)给予早期临床干预。结果伤后24h内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BP)为(8.33±1.08)kPa、血液PaO2为(7.88±2.78)kPa,明显低于A组的MABP(12.68±1.13)kPa和Pa02(12.22±2.33)kPa,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h入院的监护组中,B组颅内压(ICP)为(4.04±0.12)kPa,较A组(2.55±0.09)kPa明显增高(P〈0.05)。监护组与非监护组疗效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后的早期动态CPP监护有助于病情变化的正确判断,可为疾病的正确治疗、护理及其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颅脑创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方法 对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监测颅内压的动态变化,分析患者颅内压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颅内压均有增高,以术后第5天最高,66例患者中47例出院,19例死亡.结论 颅脑损伤颅内压与预后密切相关,护理干预监测颅内压有利于减少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灌泥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救治的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给予脑灌泥压监测,将其分为监测组和非监测组,每组38例患者,并且依据监测组脑灌泥压值分为1组(≥9.33 kPa)和2组(<9.33 kPa),分析总结脑灌泥压监测的临床意义。结果:监测组临床救治疗效明显高于非监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h内1组患者动脉压、血液 PaO2水平明显高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24-72h内2组颅内压明显高于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泥压监测,可及时掌握病情变化,为正确治疗、护理及预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
将24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尼莫地平组,尼莫地平组在常规缚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结果尼莫地平组颅内压(ICP)下降明显,并能维持较长的时间,血压,呼吸,脉搏变化也不大,而常规组ICP下降较快。但回升也较快,可见,尼莫地平与甘露醇合和,可有效地降低ICP,并使ICP维持有一个较平稳状态,提出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颅内压和血压,药液输注时要稀释后避光输入。  相似文献   

20.
甘露醇为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脱水剂,但是对其脱水降颅内压(ICP)的应用时机、作用强度、起效时间、作用高峰时间和作用持续时间以及对平均动脉压(mABP)和脑灌注压(CPP)等参数的影响尚存在一定的分歧。1999年1月~2004年10月,作者在800多例钻颅穿刺血肿抽吸脑室引流治疗重症脑出血临床应用经验的基础上,对29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脑室内持续的颅内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