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 《全科护理》2012,(35):3304-3305
机械通气是治疗小儿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然而有创机械通气时由于人工气道的建立可导致患儿呼吸道正常的加温加湿功能减弱或消失,纤毛运动减弱,造成分泌物排出不畅。雾化吸入疗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可消除炎症、稀释痰液、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我科从2010年起将两者相结合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效果满意。现将方法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有创-无创机械通气序贯疗法联合雾化吸入治疗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不同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发生VAP例数分别为3例(9.6%)和15例(51.7%),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2.9±2.8)d和(18.6±3.5)d,住院时间分别为(16.3±3.7)d和(25.3±3.8)d,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部感染控制(PIC)窗指导下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能够显著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在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例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按机械通气停用顺序编号分为对照组(单号)和实验组(双号)各14例,对照组采用持续滴注气道湿化法,实验组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观察、比较两组气道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发生率及痰液黏稠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持续氧气雾化吸入法进行气道湿化可提高人工气道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我院所收治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各30例。甲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乙组采用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在治疗后15min和30min内呼气峰流速(PEF)增值的幅度。结果甲组显效2例,有效7例,总有效30%;乙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总有效76.6%。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乙组在治疗后15min和30min的PEF值均较甲组于相同时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时,压缩泵雾化吸入是一种较佳的辅助治疗方式,具有起效快,疗效肯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药物雾化吸入在无创性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 (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47例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2组.A组:23例,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8~20 hd-1,间歇应用,每次通气时间不少于2 h;B组: 24例,BiPAP无创机械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情况同A组,雾化吸入3次d-1;连续治疗7~10 d,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值、血浆C反应蛋白(CRP)值、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前2组间的年龄、性别、血气值、血浆CRP值、肺功能、临床症状及机械通气总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组血气值、血浆CRP值、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2组间血气值、血浆CRP值、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A、B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B组显效较A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2组治疗均对AECOPD伴II型呼吸衰竭的患者治疗有效; B组即机械通气联合药物雾化吸入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刘艳荣 《护理研究》2006,20(9):2403-2403
一般超声雾化吸入是将吸嘴含在病人口中,闭口吸入。但人工气道通气病人雾化吸入时,气雾无法全部进入气道,吸入效果较差。利用面罩吸氧管、医用雾化吸入器接头及超声雾化吸入器部件装配成套,给人工气道病人进行雾化吸入,收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7.
无创机械呼吸通气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疾病的呼吸支持。临床常使用湿化瓶中加用液体进行气体加湿,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保证痰液不干结成痰痂阻塞气道。如果气道中气体过于干燥,那么会导致气道分泌物粘稠,影响呼吸道纤毛摆动,易堵塞各级支气管引起肺部感染乃至肺不张。因此,指南指出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要进行气道湿化。国内外对于湿化液的选择种类繁多,且目前尚无统一规范,临床应用得较多的仍是灭菌注射用水或0.9%生理盐水进行无创呼吸机患者气道湿化,1.25%碳酸氢钠溶液应用较少,且多种湿化液对照研究少见。本文旨在通过比较无创机械呼吸通气的患者应用灭菌注射用水、0.9%生理盐水和1.25%碳酸氢钠溶液三种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的效果,为临床护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改良呼吸机管路在机械通气患者氧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呼吸机管路在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12月收治的6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应用改良呼吸机管路给氧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痰痂形成、呼吸道刺激征、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日吸痰次数及日吸痰量。结果改良呼吸机管路给氧患者在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痰培养阳性等各方面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5,6.91,5.67;P〈0.05)。结论改良后呼吸机管路给氧气道湿化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氧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相应的气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人工气道病人持续气道湿化的有效方法.[方法]将一次性口含式雾化吸入器进行改良,对人工气道病人行持续气道湿化,并与人工鼻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和吸痰后3 min血氧饱和度均优于人工鼻.[结论]改良式雾化吸入器湿化效果优于人工鼻.  相似文献   

10.
11.
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时,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常需接受雾化吸入(以下简称雾吸)治疗来缓解支气管痉挛;但在临床雾吸过程中发现,护理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疗效,部分患者由于护理不规范,出现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增加、人机对抗而不得不停止雾吸。本院ICU护士进行规范化护理培训后,雾吸疗效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加热导丝回路加热湿化器(MR 850湿化系统)在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73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气道湿化使用热湿交换器(人工鼻)接呼吸机管道,实验组使用MR 850湿化系统,比较两组湿化效果.结果:实验组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气道出血和气管导管堵管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呼吸做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MR 850湿化系统应用于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湿化效果好,能减轻气道阻力,减少呼吸做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气道湿化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肖西平  周静  于艳静 《现代护理》2006,12(26):2453-2454
目的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普通外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A组进行超声雾化吸入,B组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稀释痰液排痰,2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前和雾化吸入15 min后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粘稠度等指标。结果2组雾化吸入前后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痰液粘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雾化吸入后呼吸、心率均加快,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2例患者有轻微气喘,与雾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氧气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有雾化药液浓度高,颗粒小,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排痰效果好,不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操作简便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雾化吸入与氧气雾化吸入对气道湿化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普通外科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20例,A组进行超声雾化吸入,B组进行氧气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稀释痰液排痰,2组患者进行雾化吸入前和雾化吸入15 min后观察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痰液粘稠度等指标.结果 2组雾化吸入前后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痰液粘稠度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雾化吸入后呼吸、心率均加快,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2例患者有轻微气喘,与雾化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雾化吸入前后呼吸、心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氧气雾化吸入进行气道湿化,有雾化药液浓度高,颗粒小,对生命体征干扰小,排痰效果好,不易发生刺激性呛咳反应,操作简便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5.
有创呼吸机与人的肺脏构成完全封闭系统,完全可以代替肺脏功能,在严重呼吸衰竭(缺氧、二氧化碳潴留)或呼吸停止情况下,可代替肺脏维持呼吸,保证机体各大器官的功能,改善缺氧,迅速排除体内二氧化碳。本文对我院1997年11月-2004年11月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呼吸衰竭、呼吸停止患者60例进行分析探讨,以便进一步推广、完善有创机械通气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NPV)在多种原因导致的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流程中的有效性.方法 前瞻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犬医院ICU人选的71例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经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达到临床撤机条件,但末能完成自主呼吸试验,排除NPPV禁忌证,将患者随机(随机数字法)分成无创通气序贯撤机(NPPV组,n=36)和传统撤机方法(IPPV组,n=35)两组.NPPV组拔管前予提高压力支持水平休息30 min,拔管后立即给予NPPV作为撤机方法;IPPV组传统方法撤机.观察两组患者自主呼吸试验前后呼吸力学参数、动脉血气、循环指标的变化,以及分组后两组机械通气2 h后的心肺参数,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转归.结果 分绀后机械通气2 h后心肺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PPV组相比,NPPV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分别为[(14.88 ±3.76)d vs.(20.68±2.79)d,P<0.01);(14.16±3.45)d vs.(2.57±7.71)d,P<0.01);IPPV组分别为(23.39±5.19)d vs.(33.89±8.58)d,P<0.01)],NPPV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IPPV组(22.9%vs.72.2%,P<0.01),特别是肺部感染发生率较低(6.1%vs.36.1%,P<0.01).结论 NPPV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撤机过程.把握无创通气NPPV的适应证,以及在撤机过程中及早进行NPPV干预,可以提高NPPV住序贯撤机中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在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对在呼吸科重症监护室(ICU)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76例机械通气病人采用桡动脉置管,接通测压装置,常规抗凝,定时冲管,做好置管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7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连续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无出血、感染、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能持续地观察机械通气病人循环系统的动态变化过程,及时准确地了解血压和组织灌注,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正>当建立人工通气管道行机械通气时,为了防止干冷的压缩气流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通气管道和肺泡功能受损,甚至引起痰痂造成患者窒息,对机械通气患者进行通气管道湿化非常关键[1-2]。国内外学者对有创机械通气管道湿化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现综述如下。1湿度的定义和意义1.1湿度的意义湿度是指气态环境中水蒸气的总含量。它有两种表达方式:绝对湿度(AH)和相对湿度(RH)。AH  相似文献   

19.
机械通气辅以雾化吸入治疗1例急性重症哮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经治1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给予机械通气并配以雾化吸入4d,病情稳定后顺利拔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重症哮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VC )、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pH值、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2%,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FEV1、FEV1/FVC、PO2、SaO2、pH值明显升高,PCO2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雾化吸入治疗重症哮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