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态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相关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CD3+、CD4+和CD4+/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增加(P0.05);CD8+较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明显减少(P0.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宫颈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机体免疫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肿瘤化疗患者免疫功能及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中心2017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比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前后免疫功能及负面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相比有所下降(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下降程度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CD3~+,CD4~+,CD8~+及CD4~+/CD8~+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干预后CD3~+,CD4~+,CD8~+及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进而减少由于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的依从性,高度配合医务人员临床治疗,提升患者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策略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住于我院且接受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危机多维度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及希望水平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消极应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积极应对评分与希望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宫颈癌手术患者采用多维度心理危机干预,可明显改善其焦虑抑郁程度,促使其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面对困难,提高其希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100例广泛性焦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护士对患者进行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心理护理、个别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家庭干预等共4周,并应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大体评定量表(GAS),比较两组患者评分差异。 结果 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病人一般资料与HAMA、HAMD、G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干预第4周末,两组HAMA、HAMD、GAS评分均比干预前显著下降(P<0.01) ,但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改善作用, 能够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的效果。[方法]使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参与本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干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效果。[结果]SD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AS评分组间比较干预前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DS评分及SAS评分组内比较试验组干预后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抑郁和焦虑评分较高,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人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认知干预疗法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7年1—12月就诊的宫颈癌患者2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化疗施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术后化疗中进行团体认知干预。依据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患者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采用不同方法护理过后,研究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中进行团体认知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联合正念减压对青年宫颈癌术后患者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抽取2016年1月—2018年1本院妇产科宫颈癌手术患者70例,随机法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常规干预模式,对照组加强认知行为指导和正念减压训练,用创伤性成长量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和创伤成长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评分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观察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试验组创伤后成长总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P=0.278);但干预后两组患者创伤后成长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t=6.71,P=0.000)。结论加强患者认知行为指导和正念减压训练,可显著促进青年宫颈癌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从心理和认知行为方面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抑郁、焦虑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84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心理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干预2个月后,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DS)及AViLLo情绪与情感形容词量表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及情绪情感进行评分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个月的护理干预,组内比较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所改善,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P<0.001).干预前两组患者情绪情感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提高不明显(P>0.05).结论 对尿毒症血透析患者实施心理认知行为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提升情绪情感质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1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情绪显著减少,故恰当、有计划的心理干预可以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情绪,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术室心理护理在口腔种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行口腔种植术治疗的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实施以"护理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牙科焦虑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口腔种植术患者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手术成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护理对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遵医行为、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脑梗死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PCI术,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遵医行为、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遵医行为、ESCA、SAQ各维度评分则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对脑梗死合并冠心病行PCI术患者采取认知行为干预配合心理护理,能减轻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护理配合度和自我护理能力,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认知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及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从而建立起一套全新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94例宫颈癌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认知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析患者术后的心理特点和相关免疫指标,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认知护理干预组干预后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均显著降低(P〈0.01),而常规护理组分值改变不明显(P〉0.05),且认知护理干预组干预后2项得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1);2组患者干预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比值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认知护理干预组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护理组(P〈0.01)。结论结合认知心理干预的临床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宫颈癌患者术后心理健康水平,同时提高机体免疫力,进而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认知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将其随机等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给予认知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评分以及依从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饮食、服药、体育锻炼、日常生活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认知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用效果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提高其依从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结构性心理干预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从两个病区选取实施PCI的冠心病患者102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结构性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睡眠质量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茨堡睡眠质量(PS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抑郁、睡眠质量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PCI患者术后的身心康复治疗中,运用结构性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水平,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改善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焦虑及抑郁心理的作用。方法将240例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干预组患者于术后第1天起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音乐疗法(聆听法),每日2次(晨起和晚睡前),每次30min,持续至术后3个月;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d和术后30、60及90d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STAI)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0、60及90d焦虑、抑郁评分随时间变化均呈下降趋势,并且干预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经线性固定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测量时间及两组患者间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结论音乐疗法能够改善乳腺癌及宫颈癌患者焦虑及抑郁的负性心理状态,具有较好的组间效应及时间效应,长期干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盆底肌肉功能锻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在子宫脱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脱垂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采用盆底肌肉功能锻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盆底肌力改善情况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盆底肌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底肌肉功能锻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应用于子宫脱垂患者中能改善盆底肌力,缓解负面心理情绪,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对胃癌患者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负性情绪,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估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CD8+、CD4+变化。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GQOLI-74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同期与同组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后CD8+、CD4+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及同组干预前(P0.05)。结论:心理护理与健康指导不仅可以改善胃癌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强化抗病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胎儿异常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胎儿异常孕产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试验组接受聚焦解决模式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心理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胎儿异常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其焦虑和抑郁情绪,促进了孕产妇的后期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术后恢复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9月在本院肝胆外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住院患者101例,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对试验组51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行普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及1个月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术后恢复情况和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肠鸣音恢复的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患者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给予认知心理干预对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相关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并择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120例,根据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护理,对照组给予一般心理护理,观察组则给予认知心理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并进行比较,观察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评价。结果 干预前,两组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认知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治疗和术后康复都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