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山地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抽取中山地区4所不同等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00名急诊科护士,分析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结果急诊护士在工作量和时间分配方面感知的压力最大;压力源得分最高是频繁倒班;急诊护士的情感枯竭、去人格化倾向评分均高于国内常模,个人成就感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压力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成正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山地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现状及影响因素,探讨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为护士减压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CNSS)和护士职业倦怠感量表(NBS),对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精神病专科医院的189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精神专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排在前2位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和工作量及时间分配问题;23~40岁年龄段的护士、男护士、初级职称、工作年限≤20年的护士压力较高(P0.05,P0.01);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各个维度均有相关性(P0.05,P0.01)。结论:管理者应重视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积极采取干预对策减轻护士压力,维护心理健康,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2017年1月—2017年12月应用工作压力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对本院新建肿瘤病房30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总评分、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个人成就感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分别为(91.02±3.36)分、(22.36±4.36)分、(7.25±2.10)分、(20.12±3.78)分、(30.02±3.52)分。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工作压力总评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管理及人际关系分别与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呈正相关(P0.05),而与个人成就感、社会支持总评分、支持利用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建肿瘤病房护士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感较明显,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这一问题,并给予肿瘤护士足够的社会支持,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及职业倦怠感,以提高新建肿瘤病房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基层医院护士的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管理者进行进一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护士工作压力量表对随机抽取的两所综合性二甲医院375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47±0.57)分,明显低于量表常模和军队医院护士群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婚姻状况、职称、职务、聘用形式、月平均夜班天数等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收入护士之间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压力量表中的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与时间分配及患者护理三个维度得分与护士的自我效能感成负相关(P<0.05).结论 基层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处于较低水平,且影响因素较复杂,亟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职业倦怠及自我效能现状,探讨研究职业倦怠与自我效能之间关系,旨在为临床护理管理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运用马氏职业倦怠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河南省四家综合性医院163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研究显示护士情感衰竭及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个人成就维度得分低于常模,自我效能感得分低于常模。相关分析发现自我效能与情感衰竭呈显著负相关(r=-0.289,P0.05)。结论:该地区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程度高,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来有效降低其职业倦怠程度,旨在提高护士身心健康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对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7年1~6月对骨科20名护士实施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后应用共情能力量表、职业倦怠感量表及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培训后骨科护士观点采择、情感护理、换位思考及共情能力总评分均高于培训前(P0.05),而培训后职业倦怠感评分低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护士在服务态度、护患沟通、业务水平、健康教育、满足需求及时性等方面评分及满意度总评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团体心理辅导培训能有效提高骨科护士共情能力,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提高护士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护士职业获益感对其职业倦怠的影响,以期为护理教育者、管理者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减轻职业倦怠、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Maslach倦怠量表和自行研制的护士职业获益感问卷对274名护士的职业获益感及其职业倦怠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8.45±17.25)分;职业倦怠中情感耗竭和去人格化维度得分高于常模,个人成就感维度得分高于常模;职业获益感与其职业倦怠量表中情感耗竭、去人格化维度得分呈负相关,与个人成就感得分呈正相关;职业获益感可解释情感耗竭、去人格化及个人成就感的31.6%、13.1%、9.2%的变异。[结论]引导护士感受职业获益感有助于减轻其职业倦怠程度,维护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护士认知行为对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应用认知行为量表、职业认同感量表及职业倦怠感量表对30名PICU护士进行调查,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认知行为水平对PICU护士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影响。[结果]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为(12.25±2.85)分,职业认同感总评分为(3.24±0.52)分,职业倦怠感评分(112.25±4.85)分。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PICU护士认知行为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自我决定感、总体职业认同感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去人格化、情感耗竭、个人无成就感、职业倦怠感总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PICU护士认知行为与职业认同感及职业倦怠感有密切的关系,提高护士认知行为水平将有助于提高护士职业认同感,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能让护士更好地应对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的相关性研究。方法:2016年6月~2017年6月应用职业应对效能感量表、职业倦怠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本院30例急诊科护士及30例普通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评分,并应用Pearson单因素分析急诊护士职业应对效能感与职业倦怠、负性情绪的关系。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评分低于普通病房护士,而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高于普通病房护士(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急诊科护士职业应对自我效能总评分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情绪耗竭、人格解体、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而与职业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职业负担应对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呈负相关(P0.05);相处困难应对与护士职业倦怠感总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而与职业成就感呈正相关(P0.05),结论:急诊护士职业倦怠感及负性情绪明显,在日常工作中积极提高护士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及不良情绪,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临床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方法 抽取内外科各4个病区低年资(工作年限≤5年)护士50人进行职业倦怠量表(MBI)、应对方式问卷(CQ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并与杭州市常模进行比较.结果 低年资护士职业倦怠中的个人成就感评分低于杭州市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0,P<0.05) 职业倦怠与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社会支持总分、消极应对均存在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低年资护士个人成就感较低,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具有影响作用.护理管理者应消除职业倦怠的压力源、改善组织氛围、增强个体积极应对和社会支持的感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淑俐  黄小斐  周仁芳 《护理与康复》2010,9(2):102-103,105
目的探讨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工作倦怠量表(MBI—GS)和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105名护士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105名护士的情绪衰竭、玩世不恭与护士工作压力源呈正相关(P0.01);成就感低落与护士工作压力源(除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不足外)呈负相关(P0.05)。护士工作压力源评分前三位是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太低、经常倒班、工作量太大。不同科室护士的职业倦怠存在差异,急诊室及ICU的护士倦怠程度较重,外科护士的职业倦怠程度较轻。结论护士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源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专科化分组管理在手术室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本院手术室特点将手术间、手术室护士分成7个专科组,同时依据每组手术难易程度、手术量及护士个人意愿、能力对护士进行再分配,形成专科化分组管理模式,比较实施前(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实施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手术室护理质量、医生满意度、患者服务体验(手术室服务体验量表)及护士职业倦怠感[职业倦怠感量表(MBI)]情况。结果:实施后,护士专科知识、手术配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医生对护理配合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手术室服务体验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护士MBI量表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评分低于实施前(P0.05),个人成就感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专科化分组管理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医生满意度及患者服务体验,减轻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现状,探讨护理人员工作压力源、应对方式与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自评量表对4所三级甲等医院150名感染科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感染科护理人员有焦虑倾向者占38.00%,焦虑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1);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工作压力源和消极应对方式均与焦虑有明显正相关关系(P0.01或P0.05),积极应对与焦虑评分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焦虑发生率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尽力控制护士工作压力源和改变其应对方式,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和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普通内科护士的差异。方法采用职业倦怠问卷对济南市120名院前急救护士和120名内科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院前急救护士情绪耗竭、去人格化高于国内常模,已婚者情绪耗竭程度高于未婚者,工作10年以上者职业倦怠水平显著提高;与内科护士比较,情绪耗竭程度显著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倦怠高于国内常模和内科护士,且倦怠水平随着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门诊护士职业压力情况并探讨其人文关怀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某院各院区门诊361例护士,通过职业倦怠问卷表(MB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的问卷调查评价门诊护理人员的职业压力、倦怠感和幸福感。结果:361名门诊护士职业倦怠调查普适量表(MBI-GS)总分为58~72(64.2±3.5)分;门诊护士SCL-90心理健康评分中有4项因素得分高与中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WB评分为61~76(68.3±3.6)分,处于中等水平。结论:门诊护理人员职业倦怠感发生率较高,抑郁、焦虑、人际关系、强迫等心理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实施多种人文关怀措施增加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高门诊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云南省急救中心从事院前急救护理工作护士的职业压力情况,找到主要压力来源并探讨其中原因及解决方法,从而更好地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管理者提供解决问题有效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通过随机问卷调查方法对云南省急救中心院前急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分析。结果:50名调查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压力,其中处于中重度压力的44名(88%),压力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方面以及家庭方面。结论:院前急救护士的压力普遍偏大,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只有关心护士、爱护护士,切实通过各方面努力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才能使院前护士身心健康的投入工作,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急诊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及工作压力源,以期为制定促进护士心理健康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8月,便利抽样法选择上海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中在儿科急诊工作1年以上的护士180名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urse job stressors questionnaire,NJSQ)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儿科急诊护士SCL-90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JSQ评分中资源及工作环境、患者护理、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分别为(3.08±0.96)、(3.05±0.98)、(2.97±0.97)、(2.92±0.98)、(2.88±0.96)分。儿科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单项得分最高的是工作环境差。结论儿科急诊护士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中,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提示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不仅有利于护士自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充分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护士职业倦怠感现状,为管理者和护士自身找出降低职业倦怠感的有效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安徽省6所三级医院的3497名护士进行职业倦怠测量。结果: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情感衰竭得分为(27.09±11.78)分,处于重度倦怠水平;去人格化得分为(7.88±6.67)分、个人成就感得分为(35.15±8.37)分,均处于中度倦怠水平;6所三级医院的护士职业倦怠感高于常模的水平(P0.01)。工作编制不同的护士职业倦怠感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事业编制的护士职业倦怠感较编制护士严重;不同科室护士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护士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个人成就感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相关政府部门、医疗机构和护理管理者应联合起来,积极发掘影响护士职业倦怠感的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以降低护士职业倦怠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程中,ICU护士工作压力源情况及对工作产生的疲倦感,为有效地缓解或消除护士压力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护士疲溃量表,对广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ICU的64名护士,在该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后进行调查,分析ICU护士工作压力及疲倦感相关性。结果本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得分前3项由高到低依次为:护理专业及工作、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在疲溃量表的3个因子的疲倦程度上均高于常模(P<0.05);护理专业及工作、患者护理、管理及人际关系3项得分与情绪疲倦感得分、工作冷漠感得分呈正相关(r为0.36~0.57, P<0.05或P<0.01);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与情绪疲倦感得分呈正相关(P<0.05),管理及人际关系得分与个人无成就感得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在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工程中,ICU护士压力主要来自护理工作的量和性质、时间分配和工作环境等,而减少工作量,科学排班、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调整管理方法及人际关系,有助于减轻其疲倦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CCU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其主要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和方式减轻压力,以保持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抽取4所二级甲等医院62名CCU护士进行自设问卷调查及SCL-90自评量表,测定CCU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所得结果。结果:CCU护士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CCU护士存在的前五位压力源为工作强度大、环境紧张,人员不足工作负荷大,护理培训缺乏,个人价值不能体现,复杂的人际关系。结论:CCU的特殊性质使CCU的护士更容易产生工作压力,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心理问题。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适当措施,适当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程度,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监护室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