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熊洁 《妇幼护理》2024,4(1):56-58
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出血量、止血时间,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出血量与成功止血时间分别为(66.29±11.23)ml与(37.15±7.26)min,对照组患者的产后出血量与成功止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并评价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护理措施,以便于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本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工作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本研究选择3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配合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同时本研究选择3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配合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产后半小时和2小时的出血量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和患者家属对于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情况,采用自制量表进行调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配合采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和指导,能够有效的控制患者的产后出血,使患者得到较好的舒适性,提高护理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按照入院顺序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6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出血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2、24 h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其出血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两组均使用欣母沛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结果:观察组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疗效确切,使用优质护理可有效改善产妇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对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满意度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我院接诊的8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观察组应用循证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产后2,24 h出血量、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护理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SDS,SA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干预,临床效果极佳,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全面护理干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治疗的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统一接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102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为96.08%(显效60例、有效38例、无效4例),此外护理满意度为98.04%(非常满意70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2例)。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止血,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
孙琳 《妇幼护理》2024,4(8):1817-1819
目的 分析讨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 148 例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进行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74 例)和观察组(74 例)。对照组患者进 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对两组的生理指标、心理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康复总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 察组产妇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 24 小时之内,观察组产妇的出血量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产妇 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以及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促进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 妇产后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水囊填塞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24 h出血量以及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周,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子宫内膜炎、宫颈坏死、宫腔闭合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能有效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后预防性护理措施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114例初产妇,采用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7例。对照组产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后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产后2h、24h出血量,第三产程时间、子宫恢复情况、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子宫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促进子宫的恢复,确保产妇的分娩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因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住院天数、产后24 h出血量,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住院天数短于对照组,产后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SAS、SDS和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日常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护理态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预见性护理更能减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子宫捆绑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07年4月-2009年4月产科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为观察组,采用改良子宫捆绑术治疗;以2006年3月-2007年3月同科室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按摩子宫、给予缩宫素、止血敏、出血部位8字缝合及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迟发型出血量、切除子宫及术后感染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改良子宫捆绑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无并发症发生,且可保留生育功能,是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促进产妇产后康复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2月至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0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两组患者的产后情绪变化、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与护理前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3.33%、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7%、73.33%,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的产后康复,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并提高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所以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的康复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在产科临床中,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95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47例和B组48例。A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B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成功止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产后24 h总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护理后,B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QOL评分高于A组(P0.05)。结论: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止血法治疗,观察组实施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与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用于宫缩乏力性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患者可有效控制患者阴道出血量,稳定其各项生命体征,缩短治疗时间,有利于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章艳明 《当代护士》2018,(6):98-100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从2013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60例产妇选取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远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产妇分娩安全性,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避免产后出血导致的风险发生,对产妇以及胎儿均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宫颈钳夹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分娩后出现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患者92例,按照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宫颈钳夹术联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后2 h、2~4 h和6~24 h出血量均比对照组少,治疗有效时间比对照组短,且产后24 h的血红蛋白水平比对照组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颈钳夹术联合药物治疗对产后宫缩乏力出血进行治疗,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治疗有效时间,并提高血红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9):1993-1995
177例产妇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观察两组孕产妇产后2h和产后24h出血量,计算第三产程时间,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及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三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且产后2h、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宫缩乏力性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用药后10min、20min及30min等不同时间的宫缩强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可有效防治产后宫缩乏力性出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产后定时按摩子宫在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将2009年1~4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0例,分别采用产后休息观察2h和产后休息观察并定时按摩子宫的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及产后2、24h的出血量均低于实验组(P〈O.01)。结论:产后定时按摩子宫能有效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产妇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产后出现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除常规护理外同时还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等个体化护理。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产后出血情况以及红细胞、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经过对产后出血产妇的护理,2组患者的出血情况均得到有效控制,但观察组产妇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产后出血会对产妇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将有助于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改善临床症状,有利于促进产妇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4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改良B-Lynch缝合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为(69.7±16.8)min,观察组为(53.1±14.8)min;对照组手术出血量为(1185.3±223.1)ml,观察组为(684.9±121.1)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