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以"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小组,通过对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进行调查,利用鱼骨图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最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由活动前的57.3%提高到96.0%,手卫生合格率由活动前的30.8%提高到94.9%。活动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龙璇毅  莫伟 《当代护士》2016,(7):176-178
目的探讨品质管理圈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从对照组的53.9%提高到品管圈活动干预后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体会。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手术室巡回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巡回护士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手卫生低的原因,拟定对策并实施。品管圈活动6月后,巡回护士手卫生知识水平、执行率和合格率较活动前有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探讨品管圈在推进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方法首先组建品管圈,找出影响口腔颌面外科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并有效实施,并制定考核标准及考核,比较分析品管圈干预措施对医务人员洗手率、正确率及合格率的影响。结果品管圈后口腔颌面外科医务人员洗手的洗手率为95.3%,正确洗手率为98.3%,手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为96.5%;三项指标较品管圈前有明显提高。结论品管圈能有效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品管圈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品管圈对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病区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进行调查,找出手卫生依从性低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经过品管圈6个月的良性干预,医护人员平均洗手率和合格洗手率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门诊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的应用效果,达到降低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 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对洗手依从性通过脑力激荡及柏拉图等品管工具分析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方式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门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开展品管圈活动前的63.1%上升至91.8%,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帮助门诊医护人员建立洗手习惯,提高洗手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监护室60名医护人员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60名医护人员从1至60编号,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卫生,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程序,即结合临床经验及密切观察,选择最佳证据,制定方案,加强环节管理,重视细节护理。比较两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的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结果通过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后,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由49.52%上升至74.81%,正确率由33.01%上升至64.14%,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医护人员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性,也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田桂林  王华 《当代护士》2014,(9):169-17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社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作用,为社区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有效的手卫生管理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制定“手卫生调查表”,查找、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并督导落实。结果在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社区护士洗手率由36.51%提高到89.21%,洗手正确率由24.9%提高到83.82%。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地提高了社区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宋丹  孟凡菲  张晶 《中国临床研究》2014,(10):1292-1294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中的作用。方法 2014年2月至7月对ICU医护人员的手卫生情况进行随机统计及采样,并运用品管圈管理模式,实施PDCA循环法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后,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洗手次数及手细菌培养合格率均有显著的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洗手率由37.23%升至67.74%,达到目标值(P〈0.01),整体手细菌培养合格率由33.33%升至60.19%,达到目标值(P〈0.01)。结论品管圈对改善ICU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作用明显,并且体现了医护人员的个人价值,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在护理管理方面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监护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教育方式,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采用手卫生直观教育的方法,对医护人员手卫生进行培训,并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质量监测。结果通过手卫生直观教育,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日洗手次数由教育前的16次提高到36次;手上带菌数由平均14 cfu/cm2,降低到≤5 cfu/cm2。检测结果显示,医护人员手卫生质量合格率由教育前的18.75%,提高到93.75%。结论通过手卫生直观教育,有效提高了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洗手依从性和手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2014年1月由社区护理人员自愿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以“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品管圈小组成员现场观察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执行现状,在现状调查及要因分析的基础上拟定活动目标,对各手卫生时机的洗手行为进行干预,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品管圈活动后,社区护理人员手卫生时机依从性由接触患者前31.03%上升到65.21%,无菌操作前37.67%上升到84.61%,接触体液后68.65%上升到91.23%,接触患者后57.39%上升到88.73%,接触患者周围区域后45.83%上升到79.54%。结论 品管圈活动使社区护理人员能准确把握手卫生时机,提高社区护理人员洗手依从性,有效降低社区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观察调查病区护士手消毒执行状况,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对手消毒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改进实施对策,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小组活动6个月后,晨、晚间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79.17%(95/120)提高至活动后93.33%(112/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5,P〈0.01);连续操作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83.33%(100/120)提高至活动后95.00%(114/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5,P〈0.01);操作前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88.18%(97/110)提高至活动后97.27%(10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4,P〈0.01);使用手套后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78.33%(47/60)提高至活动后95.00%(5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1,P〈0.01);操作后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89.00%(89/100)提升至活动后98.00%(9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P〈0.01);其他护理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从活动前80.00%(24/30)提升至活动后100.00%(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7,P〈0.01)。结论采取品管圈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可有效提高护士手消毒依从性,保证医疗质量,维护医护工作者自身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医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状况,以便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和填写调查表方法,对本医院2007~2008年在岗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2007年共监测医护人员497人次,手卫生执行率为22.07%;2008年共监测2251人次,手卫生执行率为77.92%。该医院2007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4.56%,2008年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78%。结论该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低,但2008年度明显高于2007年度,手卫生依从率与医院感染率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活动中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随机抽取160名医护人员,直接观察记录诊疗护理活动中六步洗手法洗手次数和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次数,并随机对其中60名医护人员的手采样进行细菌学监测。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率78.96%,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执行率30.90%,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执行率48.06%;接触患者前后及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前后手卫生执行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手卫生合格率高于六步洗手法合格率(P<0.05)。结论:医护人员对手卫生认识不足,应加强宣传、培训、检查、监督手卫生执行,寻求行政支持,配置洗手设施,充实医护人员数量,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综合干预措施对提升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效果。方法成立质量改进小组,通过增加速干手消剂的设置点、开展手卫生运动、评选洗手之星、设置洗手提示标识、定期宣教等综合措施提升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后,医生、护士手卫生依从性较干预前期均有提高。结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阳桃鲜 《当代护士》2014,(1):107-109
目的 应用PDCA循环,以提高ICU手卫生依从性.方法 成立手卫生QC小组,选定组员,制定计划,调查影响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通过成立QC小组、制定PDCA计划、调查原因、制定鱼骨图、制定整改措施、进行效果检查、分析成效并进行下一步的改进,手卫生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 PDCA循环在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腹膜透析操作者洗手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洗手依从性为活动主题,对本地区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手卫生现状调查,根据原因制订干预措施.结果 品管圈活动实行后,操作者的手卫生洗手依从率从42.7%提高到87.4%(P<0.01).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有效地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规范洗手的认知度和依从性,从而改善居家腹膜透析操作者的手卫生状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其方法为洗手和手部消毒.通过对手卫生效果评价的研究发现,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原因主要与对手卫生的认识不足、知识缺乏及职业等有关,提高洗手依从性仍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医务人员手短暂沾染病原菌是医院感染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护理人员的手病原菌检出率>80.0%,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5.9%、22.2%和14.8%[1].国外流行病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为5%~81%,平均约为40%.而国内的调查研究显示,医护人员的洗手依从性更低,有近50%的医护人员是在不洗手的情况下从事医疗活动,即使洗手,合格率也仅有35.6%~73.63%[2].我院在2009年12月调查全院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执行率为30.30%,合格率为12.37%,通过一年半的持续质量改进(CQI),2011年6月手卫生执行率提高到70.71%,合格率提高到49.24%,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在重症监护室探视家属手卫生中的应用方法。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提高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为活动课题,对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现状进行调查,分析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存在的问题,确立无洗手意识、洗手标志不明显、家属不知可使用手快速消毒剂为此次活动的问题点,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再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使ICU探视家属手卫生依从性从3.0%提高到了94.4%。结论 QCC提升了ICU探视家属洗手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