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QCC)在提高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确立主题,针对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进行现状调查,把握影响湿敷操作正确率的因素,确定改善重点,设定目标,解析,针对真因制定相应对策,设计并制作含6~8层湿敷纱布的湿敷包,确定湿敷液添加的初始量及补充量,优化湿敷操作流程,并对对策实施与检讨。结果:QCC实施后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高于QCC实施前(P 0. 05)。结论:实施QCC简化了湿敷操作步骤,规范湿敷操作方法,优化湿敷操作流程,能有效提高皮肤损伤患者湿敷操作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呼吸科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的影响,以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 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品管圈活动前后各40例使用吸入剂患者进行调查,对影响患者正确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确立并落实了3项改进措施。结果 经过品管圈活动,患者吸入剂使用正确率由52.25%提高到85%。 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患者吸入剂使用的正确率,提高了药物疗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住院患者导管评估正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采用头脑风暴法选定品管圈活动主题为提高住院患者导管评估正确率,调查2019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住院患者的导管评估情况并进行要因分析及真因验证,并拟定及实施5个主要对策:强化落实床边评估、组织培训并制订导管评估参照文件、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加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中的应用。方法我院2013年1月成立“连心圈”活动小组,辅导员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大家掌握品管圈活动流程,2013年7月确立“加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洗手的正确率”这个主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找出影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洗手的正确率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实施,对品管圈实施前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品管圈开展后,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包括洗手次数、洗手时间、洗手步骤及手套使用操作)明显高于开展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另外,通过开展前后数据对影响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洗手正确率的原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运用品管圈,可以加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洗手的正确率,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品管圈的活动,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ICU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的作用。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科内的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从主要原因中找出整改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导尿管护理执行正确率从56%升至90%,同时尿路感染率从6.192‰降至3.0‰,达到预期目标。结论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检查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是否到位,从而提高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且参与人员的品管圈方法运用、团队精神、专业知识、人际关系、护理品质意识、脑力开发等得到提升,增加集体的凝聚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踝泵运动口令视频在预防老年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EDVT)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66例外科术后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2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踝泵运动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指导其应用口令视频进行踝泵运动的正确使用方法,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1周后LEDVT、下肢肿胀及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LEDVT、肢体疼痛及肢体肿胀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踝泵运动口令视频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老年术后患者的运动依从性,减少LEDVT、下肢酸痛和肿胀等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视频踝泵运动健康宣教在骨科大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2018年5月—2018年9月就诊的98例骨科大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病人踝泵运动实施常规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宣教的基础上给予标准化视频实施骨科大手术病人踝泵运动的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的踝泵运动知识掌握率、健康教育落实率、踝泵运动正确率、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的踝泵康复知识掌握程度得分为(82.50±25.32)分,高于对照组的(75.50±13.95)分(t=3.295,P0.05)。观察组健康教育落实率、踝泵运动角度/时长正确率、住院满意率分别为91.84%、79.60%、67.35%、84.15%,高于对照组的63.27%、55.10%、53.06%、68.60%(P均0.05)。对照组病人发生DVT 3例,观察组发生DVT 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3,P0.05)。[结论]在骨科大手术病人健康宣教中应用踝泵运动标准化视频可提高病人对于踝泵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健康教育落实率及踝泵运动角度/时长正确率,提升病人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媒体健康教育下的早期及术后量化踝泵运动对预防妇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运用Autar评估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做DVT风险评估,将评估结果为中、高风险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除常规护理方法外,采用多媒体下宣教踝泵运动,并针对不同患者本着因人制宜、循序渐进原则给予适当的运动量,并比较术后两组DVT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下肢DVT 1例,对照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泵运动简单、经济、易行,能促进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增加下肢血液回流,进而达到预防患者下肢DVT的目的,多媒体可有效增加患者的感官认识,促进患者对所讲知识的了解,进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将二者有机结合,可有效促进妇科术后患者康复,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胡晓芳冯莉赵晓娟张学艳 《护理研究》2017,(6):2153-2155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为主题,对导致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设定目标,制订对策并实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等。[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错误率由21.74%降低到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提高护理风险评估单书写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式呼吸联合踝泵运动锻炼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3月~2014年12月份入院的100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从入院开始即接受心内科常规治疗和一般的护理措施,另外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外增加腹式呼吸联合踝泵运动训练。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出院时由专门护理人员负责测量其运动前后的心率、收缩压和6 min步行试验的距离。结果实验组患者出院时心率和收缩压低于入院时和对照组出院时(P0.05),两组患者出院时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长于入院时(P0.05),且出院时实验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式呼吸联合踝泵运动训练有助于提高慢性心衰患者的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踝泵运动与间歇性充气加压泵(IPC)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血栓形成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1年6月30日接受妇科肿瘤手术的1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实施踝泵运动干预,观察组实施IPC干预。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1、7、30 d凝血功能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手术前后静脉血管管径与流速(包括髂外静脉、股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发生率。结果:两组凝血指标、静脉血管流速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静脉血管管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EDVT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PC干预方法可进一步减少妇科肿瘤术后患者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报道一种自行设计的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供孕妇、产妇计量主动踝泵运动的次数、频率、时间。方法 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包括装置外壳、装置底座、踝泵运动腔腿套、显示屏、控制装置。护士遵医嘱执行踝泵运动指导,做好健康教育及使用计量器的方法。结果 该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应用于孕妇和产妇主动进行踝泵运动数据的准确记录,能够实现踝泵运动实时数据与医院信息系统的对接。结论 目前医院尚缺乏客观的测量和评价患者自主踝泵运动质量的工具,此医用孕产妇踝泵运动辅助计量器的研制,能够实现踝泵运动患者自主运动计数量化,数据可供给医护人员客观评价预防孕产妇深静脉血栓的效果,为保障母婴安全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踝泵运动对外科术后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138例外科术后评估为深静脉血栓形成高危风险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踝泵运动简单、易行,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外科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防治理念和诊断技术的进步,DVT诊出率逐年上升。为预防DVT发生,一种简便、经济、有效、实用的锻炼方法——踝泵运动,被广泛应用。但目前临床中,踝泵运动方法、时长并无统一标准。本文从踝泵运动的概述、运动方法、适用人群、临床有效性及健康教育等方面阐述,通过归纳踝泵运动相关研究,为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健康指导、促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骨科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骨科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使用的现况,运用品管圈手法进行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并实施成立品管圈。结果实施品管圈后,围术期Ⅰ类切口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从69例降至22例,进步率为70%,有效提高了骨科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正确率;提升了护理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结论推行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骨科围术期Ⅰ类切口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对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增加手术安全性、预防术后医院感染和减少产生耐药菌株、提高治愈率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