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育社团活动对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作用,为改进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 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73名参加体育社团的医学本科大学生和104名非体育社团大学生进行12个月的跟踪调查,运用 SPSS 21.0版本软件,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和配对试验 t 检验,对两者的测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显著性水平为 P <0.05和 P <0.01。结果体育社团成员大学生特别是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改善效果明显(P <0.01);表现难美类或集体性体育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作用明显。结论高校体育社团活动改善医学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效果,体育社团活动要选择符合大学生心理发育特点的内容和方法,集体性体育锻炼项目更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社团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不同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高校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排球社团、网球社团的210名大学新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随访测评。结果神经质高分者参加体育舞蹈社团活动后在躯体化、人际敏感、焦虑、抑郁、敌对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排球社团后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参加网球社团后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因子上有显著性改善;而神经质低分者参加体育社团活动对心理症状改善效果相对不明显。结论3个高校体育社团活动对不同人格特征的大学新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干预效果,有助于指导大学新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社团项目。  相似文献   

3.
了解大学生参与不同体育活动等级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为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特殊功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PARS-3)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丽水学院2 14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被试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等级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主要集中在小等级强度和基本不参与体育活动组,共1 098人,占51.24%.参与体育活动组的大学生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均低于基本不参加体育活动组大学生(P值均< 0.01).大学生体育活动中等级强度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各因子均分均低于小等级强度组和大等级强度组(P值均<0.05).筛查阳性率随着参与体育活动等级的增强,呈逐渐下降趋势(x2=6.34,P<0.05).结论 经常参与体育活动是改善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保持中等级强度的体育活动效果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根据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主要特征,制定问卷调查表,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对河北省95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60.43%的男生和23.53%的女生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特征,男女生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对不同组别和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结果:不同组别女生的因子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0.01),具有良好体育生活方式的这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另一部分学生。[结论]良好的体育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建立良好体育生活方式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 [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3名各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水平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全国大学生水平比较除强迫以外的其他因子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体育锻炼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水平低于非锻炼组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水平与非锻炼组无差异;不同强度锻炼之间SCL-90因子水平无差异.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为12.6%. [结论]体育锻炼可能是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了初步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锻炼关系. [方法] 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23名各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大学生的SCL-90各因子水平高于国内成人常模,与全国大学生水平比较除强迫以外的其他因子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水平;体育锻炼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水平低于非锻炼组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水平与非锻炼组无差异;不同强度锻炼之间SCL-90因子水平无差异.SCL-90因子分≥3的检出率12.6%.[结论] 体育锻炼可能是改善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谌晓安 《中国健康教育》2006,22(9):675-676,679
目的了解我国特殊地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SCL-90量表对湘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122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5);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62%;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P<0.05),而男大学生的敌对和精神病性因子分显著高于女大学生(P<0.05);不同年级各因子的阳性检出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论湘西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高于全国常模,但有心理问题者也占有一定的比率,且有性别差异、年级差异,应有层次、有区别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社会支持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体育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和SCL-90量表对445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体育专业大学生客观支持度高于大学生常模,新生的支持利用度较高,城市学生的主观支持较低,社会支持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朋友支持和精神支持对男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同学支持和团体参与对女生心理健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结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深圳特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基本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5 124名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阳性症状者检出率为19.16%,症状痛苦水平达到中度及以上者检出率为9.56%;焦虑因子均分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均分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SCL-90得分低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SCL-90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P0.01);深圳市内生源学生SCL-90得分低于市外生源学生(P0.01)。结论深圳特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男生优于女生,非独生子女优于独生子女,深圳市内生源学生优于市外生源学生,高职院校应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环境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家庭环境的关系,为促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改善家庭环境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家庭环境量表(FES-CV)对485名贫困生和496名非贫困生进行调查.结果 贫困生在SCL-90量表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等因子上的得分高于非贫困生;贫困生在FES-CV的亲密度、娱乐性因子方面得分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在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因子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矛盾性与SCL-90各因子呈正相关.结论 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生,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三峡地区某高校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提供资料.方法抽取三峡地区某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840名进行性行为和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答卷799份.结果799名大学生中有自慰性行为的占85.98%;有异性间性行为的占47.06%,主要表现为爱抚和接吻,其中有46人曾发生过性交行为,占5.76%;未发现同性间性行为.大学生心身症状阳性者118例,阳性检出率为14.77%.有性行为和无性行为组学生心身症状阳性检出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筛选出神经症106例,占13.27%.结论大学生性行为方面的问题较多;心身症状阳性检出率和神经症检出率均较高,但均与性行为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对肥胖认知状况及减肥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新定  吴华  张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1):3017-3019
目的:了解女大学生对肥胖的认知状况及其减肥行为,为正确指导女大学生科学减肥和促进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身体测量、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女大学生的体重指数、减肥行为及肥胖相关知识进行调查。结果:女大学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94%和1.92%;对自身体型的判断正确率低,且多数判断具有超重或肥胖倾向;对肥胖相关知识的认知比较片面;40.09%的女大学生尝试过减肥,其中77.89%的女大学生因对自身体型不满而减肥;减肥方法主要为节食(39.30%)、运动(27.47%)和调整饮食结构(25.90%);女大学生减肥成功率仅为14.22%。结论:女大学生是不良减肥行为预防和控制的重点人群,建议在女大学生中有针对性的开展肥胖与健康知识教育以预防和控制女大学生的不良减肥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为高校大学生自杀干预体系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Beck自杀意念量表,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1年11—12月对北京地区6所高校的1186名在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1186名调查对象中,有自杀意念者307人,自杀意念平均为(9.61±6.48)分,占25.8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专业类别、专业满意度、独生子女状况、家庭和睦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学校是否设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是大学生有无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表现为文史类专业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所占的比例是艺体类的2.08倍,独生子女中有自杀意念的比值是非独生子女的1.40倍,而身体健康状况较好、家庭和睦以及学校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有自杀意念的比例分别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家庭不和睦及学校未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大学生的0.68、0.49及0.59倍。结论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的自杀意念较高,高校应加强自杀预警和干预体系,降低自杀意念,预防大学生自杀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医学、非医学专业女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分布状况及存在的差异。方法分层整群抽取427名苏州大学女大学生进行有关健康危险行为的无记名问卷调查,同时组织两组专题小组讨论。结果医学女生自我报告身体和精神状况均比非医学女生差;被调查女生尝试吸烟率为7%,饮酒率为33.3%,参加体育锻炼为79.2%,未违反交通规则占32.6%,二者均无统计学差异;医学女生对高血压的正确认知率(71.6%)远远高于非医学女生(54.0%);女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为6.1%,二者无统计学差异,但在使用安全套方面二者存在差异。结论苏州大学女大学生的健康危险行为较为普遍,某些行为存在专业上的差异,应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采取不同措施加以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成教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大学成教大学生190名,用SCL-90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试。结果 44.44%成教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分析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大 针对主要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减少成教大学生心理障碍发生。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评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了解大学生伤害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开展大学生伤害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的839名大学生进行匿名式问卷调查。结果839名大学生中,男生的伤害发生(遭遇)次数高于女生;体育类专业大学生灼烫伤、骨折、急性扭伤、暴力伤和高空坠落伤的发生(遭遇)次数均高于其他专业学生;不同年级大学生伤害的发生(遭遇)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大学生伤害知晓率处于较低水平。95.6%的大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伤害健康教育,大学生平时获取伤害急救知识的主要来源前3位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父母。结论大学生对伤害健康教育具有较高的需求性和主动性,但目前获得的健康教育效果较差,学校方面提供的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工作急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接受粪类圆线虫宣传的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的畏惧情况。方法 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畏惧情况的问卷对6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有效问卷481份,大学生的畏惧率为58.41%。女大学生的畏惧率为64.96%,高于男大学生的4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576,P<0.01)。海南籍贯的大学生的畏惧率最高(66.67%),长江以南的大学生的畏惧率最低(5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195,P<0.05)。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的畏惧与其现居住地、专业、是否学过《人体寄生虫学》、是否听说过粪类圆线虫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 通过本次宣传,部分大学生已经对粪类圆线虫及其危害有一定的认识。根据大学生对粪类圆线虫畏惧情况可以推测其在之后的生活中未必会做好相关防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SCL-90因子分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方敏  孙影 《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00-101
目的 探讨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锻炼应对策略。方法 采用SCL-90量表和自编锻炼问卷对1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进行锻炼与不锻炼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有显著性;锻炼持续1a及以上,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改善;在锻炼方案上,每周2次或3-5次、每次30-90min、主观体力感觉强度量表在11-14等级的锻炼心理健康效应明显。结论 合理的体育锻炼对维持或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高芳  张巍  钱玲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0):771-773
目的了解初中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初中学生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制定相关健康教育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在大同市随机抽取一所普通中学,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GSHS问卷调查该校初中部所有学生。结果收到有效问卷1646份。初中生运动不足率68.1%,女生高于男生;运动不足率随年级升高显著提高,而参加运动队比例随年级升高显著降低。过去一年内,26.7%的学生有过抑郁,16.1%的学生认真想过自杀,自杀意愿女生高于男生,初三学生高于低年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运动不足与性别、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有益有关,孤独感与是否参加运动队有关,自杀意愿与运动频率有关。结论初中生运动不足率和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参加运动队和听老师讲过运动好处是运动足量的保护因素,体育运动是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学校应开展丰富的体育活动,加强运动和心理健康教育,增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某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及防御机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了解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及防御机制之间的关系,为高校加强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西安某高校部分贫困生进行测查。结果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其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防御机制之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贫困大学生的人格和防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心理健康,高校应注意帮助贫困大学生培养健全人格、自主采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维护心理健康,提升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