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国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错报结果,提高检验人员细胞形态学的整体水平。方法对2001-2009年26次全国血液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共260幅彩色图片的反馈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错报或误报的原因。结果室间质评共260幅彩色图片中,回报正确188例,符合率72.3%;错报72例,错报率23.7%,其中血细胞同一系统细胞错报43例,不同系统细胞错报12例,少见细胞或寄生虫错报17例。结论通过参加全国血液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活动的总结,分析错误结果的原因,不仅能增长见识,而且可以提高辨识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浙江省骨髓涂片形态学室间质评(EQA)的临床情况,以提高形态学的辨析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1993-2012年来参加的120例骨髓涂片形态学的反馈结果.结果 120例骨髓涂片形态学结果中,回报诊断完全符合105份(87.5%),基本符合10份(7.5%),部分符合4份(4.2%),错误1份(0.8%).结论 参加并总结分析骨髓涂片检查室间质评,可以积累经验、增长见识,提高形态学的辨析水平.  相似文献   

3.
李燕  张琳 《辽宁医学杂志》2010,24(6):308-309
本文对2004~2009年辽宁省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现将统计结果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辽宁省临床检验中心(临检中心)每年选取有代表性的细胞制作成细胞彩图,或打印或刻录成光盘,发放给参控实验室。细胞选自外周血涂片或骨髓涂片,均为瑞氏染色。  相似文献   

4.
1990~ 1997年 ,我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全国血液学血涂片白细胞分类室间质评 ,共发出回报表5 0份 ,其中病种 2 2种。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血涂片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血液室提供 ,同时附病人病史、临床症状、常见实验室检查结果。1.2 方法 以瑞氏 姬姆萨复合染色血膜片 ,由高年资检验人员计数 5 0 0个白细胞 ,按其形态特征进行分类计数 ,求出各类细胞所占百分率[1] 。并写出细胞形态特征和可能的诊断。1.3 判分标准 由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暂定。回报表中列出了各项细胞分类的参考值范围及我室数值 ,可根据超出范围细胞数计…  相似文献   

5.
20 0 1年— 2 0 0 2年度全省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活动 ,是省临床检验中心开展临床化学室间质评以来 ,参加单位最多、成绩最好的。这说明各级检验科的质量意识在加强 ,质量控制成绩也在逐年提高 ,现就 2 0 0 1年— 2 0 0 2年度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1 数据统计1 血清发放数  全省注册参加临床化学室间质评活动的单位有 52家 ,2 0 0 1年全省领取质控血清 3 9家 ,占注册总数的 75% ;2 0 0 2年发放质控血清41家 ,占注册总数的 78.8%。2 回报率 (回报率为回报结果单位占领取质控血清单位百分比 )  2 0 0 1年 ( 1~ 4)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嗜血细胞综合征(HP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HPS患者的血象和骨髓象细胞形态学特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1例HPS患者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者10例,1例为增生减低,11例均检出嗜血细胞,嗜血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最低为2%,最高达8%;血常规检查以外周血细胞减少为主,WBC结果异常者占72.7%(8/11),RBC结果异常者占63.6%(7/11),HGB结果异常者占90.9%(10/11),PLT结果异常者占81.8%(9/11),外周血涂片镜检见异型淋巴细胞者占45.5%(5/11);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纤维蛋白原≤1.5g/L)者占63.6%(7/11)。结论:血常规检查全血细胞减少,骨髓涂片检查骨髓增生减低或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嗜血细胞在有核细胞中所占比例≥2%是诊断HPS的重要实验室指标,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也有重要的价值。为了提高对HPS实验室诊断,应以骨髓细胞形态学的检查为主要依据,以血常规、血生化(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检查为辅助依据。当骨髓涂片中找到了吞噬有完整形态及数量不等的有核细胞、红细胞或血小板的噬血细胞时,结合临床其它检查,应高度警惕HPS,减少误诊或漏诊,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急性红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ic leukemia,AML-M6)与巨幼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 amemia,MA)的骨髓涂片形态学分析,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对30例AML-M6和30例MA患者的骨髓涂片进行复查,观察血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及病态血细胞形态特点.结果 AML-M6病态造血占33%,其中环形核粒细胞检出阳性率为3.3%(1/30),幼红细胞巨变占78%.而MA病态造血占97%,其中环形核粒细胞检出阳性率为70.0%(21/30),幼红细胞巨变占100%.结论 细胞特异染色、骨髓涂片形态学分析、尤其特殊成分(如环形粒细胞)等分析可予鉴别诊断AML-M6和MA.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此项研究共纳入26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于2016年1-12月到我院就诊,采取所有患者血清标本,并以镜检分类作为标准,比较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γ值依次为0.935、0.928、0.865、0.819、0.534;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前者的特异度为76.5%,后者特异度为86.9%;灵敏度分别为63.5%和76.8%。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均有重要价值,前者可提供血细胞数量及其他参数,但无法提供血细胞形态变化的相关信息,而显微镜镜检可明确血细胞形态变化情况,两者联用,可互相避免自身缺陷,保证血检结果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体会,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我院2008年1月~2010年3月送检的68例儿童骨髓穿刺合格标本的细胞形态学诊断或细胞化学染色的结果并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骨髓细胞学诊断结果符合率最高的分别是缺铁性贫血91.67%,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占88.89%,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占86.5%。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对多种血液病可直接诊断。结论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儿科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临床上原因不明的发热,肝脾肿大,贫血,恶病质血涂片发现可疑细胞或血细胞不明原因的增多或减少等情况,更能体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118例在我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标本为研究对象,对以上全部标本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通过对比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和二者联合检测结果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报警提示阴性率为78.9%(93/118),警报提示阳性率为21.1%(25/118);之后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镜检阴性率为90.7%,镜检阳性率为9.3%(11/118),P0.05,实验结果有统计学差异。仪器检测对幼稚粒细胞、异型淋巴细胞、杆状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检测存有假阳性率。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联合应用,可有效弥补两种检测方法的不足,提升工作效率,提高检验质量,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10年来参加卫生部细胞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的经验和不足。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22次形态学反馈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20例形态学室间质量评价,回报结果有56例误报,误报率约占25.45%。结论:通过室间质量评价开拓视野,但也知道自己的不足及改进目标,提高细胞形态学的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方向  蒋婧 《黑龙江医学》2021,45(23):2549-2551
目的:分析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8月间固始县中医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16例患者,均行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查,对比单独检查和联合检查血细胞阳性检出率和血常规具体指标阳性检出率.结果: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阳性检出率90.52%、84.48%、87.07%,高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单独检查70.69%、56.90%、66.38%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独检查71.55%、57.76%、67.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56,25.572,16.342,P<0.05)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检查嗜碱性细胞、嗜酸性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阳性检出率88.79%、89.66%、91.38%、90.52%、84.48%,高于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单独检查69.83%、70.69%、66.38%、68.97%、68.97%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独检查72.41%、68.97%、63.79%、70.69%、6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62,16.976,27.855,18.633,10.208,P<0.05).结论: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应用于血常规检查中,可提高各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为临床提供有效信息支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血常规检验中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血常规检验的标本858例,其中546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异常,312例分析正常,同时对标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546例有报警提示的病例血涂片阳性371例,真阳性率为67.95%;312例无报警提示而血涂片显示异常的有20例,假阴性率为6.41%。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结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分析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更加精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收治的110例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比较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检出率以及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中的阳性检出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的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测,能准确检验患者体内各项细胞、蛋白的水平,提高临床检测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有关实验检查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分析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各项实验检测结果。结果:5例患者实验检查结果为全血细胞减少(累及≥2个细胞系),骨髓噬血组织细胞占骨髓涂片有核细胞≥3%,肝功能异常及凝血功能障碍,血清铁蛋白和血清三酰甘油明显增高。结论:细胞形态学检查,辅助有关生化、凝血功能检测,结合临床症状诊断噬血细胞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袁云仙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3):190+226-190,226
目的探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结果异常的血标本1246例和结果正常的血标本665例,均进行显微镜下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并对比分析。结果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正常的665例中有11例涂片显微镜检查异常,其假阴性率为1.7%,而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异常的1246例标本中,手工涂片检查有420例为正常,其假阳性率为33.7%。结论血细胞形态学在临床疾病诊断方面依然占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蔡宁 《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55-656
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观察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也是现代医院检验人员应当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血涂片的细胞学形态检查是发现异常细胞和血液病诊断的第一窗口。随着血细胞分析仪在实验室的普及,血液细胞学检验由原来的手工分析发展到现在的快速、准确、多参数的仪器分析,这的确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不少检验信息,然而同时造成了不少检验人员过分依赖仪器结果,而忽视了对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观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CV抗体检测结果并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结合全国血站系统室间质评,对我站2009年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我站2009年共采集血液24569U(200ml为1U),ELISA方法检测HCV抗体报废360U,其中阳性报废162U,可疑报废198U,可疑报废占HCV总报废比为55.00%。2005年血站系统第3次室间质评0574号标本回报结果准确率为35.51%。结论:血站HCV检测还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问题,提高试剂质量和改进检测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减少血液浪费,保证血液安全。  相似文献   

19.
彭贤贵  陈幸华  孔佩艳  刘红  张曦  高蕾  刘思恒  王平  王庆余 《重庆医学》2007,36(17):1718-1719,1727
目的 研究骨髓切片组织病理检查对血液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骨髓活组织病理学、骨髓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方法.结果 300例血液病患者中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完全吻合者215例(占71.67%),骨髓形态学不能肯定诊断而经骨髓活检结果确诊的病例30例(占10%),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与骨髓活检结果不相吻合的有55例(占18.33%).结论 骨髓活检病理诊断是对骨髓形态学检查的补充和修正,二者合用能提高血液病诊断的正确率.在MDS、AA、MF的诊断上,骨髓活检病理检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对转移性肿瘤和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是否合并骨髓纤维化的诊断也具有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加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开展室间质评活动,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误差^[1],提高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1]。方法乙肝两对半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血细胞计数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BC3000仪器法。结果根据广东省临床免疫室间质评和广东省全血细胞计数室间质评反馈结果;三年中,共参加45批次乙肝两对半质控考核,HBsAg结果符合率为96%,HBsAb结果符合率为93%,HBeAg结果符合率为98%,HBeAb结果符合率为89%,HBcAb-E结果符合率为98%。共参加30批次全血细胞计数质控考核,白细胞计数(WBC)有两批次偏离靶值,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全部落在可接受范围。结论对相关人员进行适当的培训,检测仪器定期计量检定与维护,并有详细的运行记录,结果处于临界值时必须进行不确定度的评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