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毅  田宁 《山东医药》2014,(45):64-64
患儿男,14月龄。患儿出生后双手腕部桡侧呈直角弯曲畸形,双侧拇指缺如,食指、中指部分并指。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楚,智力正常。头颅、五官、躯体检查未见异常,双下肢无畸形,心、肺、腹部检查未发现异常,神经系统检查均阴性。专科检查:双手腕部向桡侧呈直角偏斜,双手拇指缺如,食指、中指部分并指畸形,双侧食指屈曲畸形。双侧前臂正位X线片示:双侧桡骨缺如,双侧尺骨略向桡侧弯曲,双手第1掌骨、拇指骨缺如,食指与中指部分软组织相连。临床诊断:双侧桡骨不发育,双手第1掌骨及拇指未发育,食指、中指并指畸形,食指屈曲畸形。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62岁.主因"四肢肌肉疼痛、吞难困难1个月,加重伴饮水呛咳1周"于2010年11月入院.入院前1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肌肉疼痛,两侧对称,屈侧明显,双手手指不能伸直,双腕关节活动障碍,抬臂无受限,伴吞咽困难,肌酸肌酶902 U/L.入院前1周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发音困难,饮水呛咳,憋气,双侧手指、肘关节、双足足趾不能伸直,无关节肿胀,伴大汗.复查肌酸激酶877 U/L.为进一步诊治以"肌酶升高"收入我院.查体:体温36.7℃,血压120/70mmHg(1mm Hg=0.133 kPa),脉搏90次/min,呼吸18次/min.神志清楚,构音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双眼动充分,无眼震.双侧面纹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近端肌力V级,远端Ⅳ级,四肢远端肌张力高.双侧腱反射减弱,双侧病理征未引出.双侧肢体针刺觉对称,双侧指鼻试验稳准,双侧跟膝胫试验欠合作.颈无抵抗.双侧手指、肘关节屈曲,双足足趾不能伸直,双腕、双踝关节僵直,各关节区无红肿、压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肢手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均常规进行内科药物治疗和运动疗法,治疗组加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每例患者在入组时和治疗2个月时分别测定患侧手指(除拇指)屈伸肌最大收缩时肌电(EMG)幅值、手指共同屈伸总主动关节活动范围(TAM)和用Fug-lMeyer评估表(FMA)对患侧手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每组治疗前后手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手指肌电(EMG)幅值、TAM和FMA积分恢复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手功能。  相似文献   

4.
葛明旭  苏刚  彭波 《山东医药》2001,41(17):67-68
例 1:女 ,5 6岁。因左下肢放射性疼痛 8个月 ,以侧隐窝狭窄症收住院。查体 :心、肺、腹均无异常。脊柱生理弯曲正常 ,各棘突无压痛、叩击痛。左侧股二头肌轻度萎缩 ,左下肢肌力 级 ,肌张力稍减弱 ,双侧膝腱反射 ( ) ,双侧踝反射 ( )。直腿抬高试验左侧 70°,右侧 90°,双侧“4”字征 (— )。腰椎 CT示 L4- 5侧隐窝狭窄 ,神经根轻度水肿。肢体诱发电位示左下肢 SL SEP轻度异常。患者 3年前曾行直肠癌根治术 ,术后每半年复查 1次 ,无复发、转移症状。此次住院后 CT检查盆腔无异常。入院后 ,在局麻加强化下行腰椎管探查术。术中见 L4- …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16岁。因心悸、多汗、体重减轻5个月,于1986年8月转我院。患者于1983年开始视力下降,1986年3月出现多汗、心悸、多饮,大便3~4次/日,曾对症治疗无效,体重减轻6kg,无类似家族史.体检:T37.3℃,P122次/分,BP130/70mmHg。身高175cm,体重45 kg,指距117cm,头-耻距86cm,耻-趾距89cm。手指呈蜘蛛足样。腕征+(一手的拇指和小指握对侧腕部,而拇指小指可重叠,并超出1cm以上),拇指征+(完全内收的拇指在手指紧握拳时,拇指端可突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arthritis,RA)多以关节滑膜炎症为主 ,表现为多关节反复肿痛、破坏关节 ,致关节活动受限。我们遇 1例肌腱滑膜炎致手伸肌腱断裂患者 ,报道如下。患者 :男 ,38岁。以“多关节肿痛 19年 ,右手指活动障碍 2个月”之主诉入院。患者确诊RA 19年 ,2个月前突然右手腕背侧明显肿胀 ,伴右手无名指、小指伸直受限收住院治疗。体检 :神志清楚 ,心肺正常 ,肝脾肋缘下未及。右腕关节背侧肿胀 ,周径 81cm(对侧 71cm) ,尺侧肿胀明显 ,有压痛。右腕关节功能障碍 ,掌屈 30° ,背伸 0° ,右手第 4、5掌指…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农民,47岁。自幼手指粗大,于1996年4月1日来院就诊。该患者2岁时因感冒在当地医院发现"心脏有杂音"。患者家族史不详,4岁时其母去世,病因不详。查体:发育正常(除手指畸形外),智力正常,听诊心尖部第一心音亢进,并可闻及隆隆样舒张期杂音。足趾发育正常。双侧手指检查所见;右手中指,右手食指中指粗大,指长约为正常手指2倍,指粗为正常手指1.5倍,手指皮色、温度、痛温觉及屈伸运动均无异常。胸片示左房增大.吞钡见食管受压。心电图报告为窦性心律,二尖瓣型P波,右室轻度肥厚。超声心动图示左房内径38mm,二尖瓣前叶…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5岁,因"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无力3 h"于2006年11月4日8:00入院.患者入院前3 h恶心后出现言语不能、左侧肢体无力.2 h后意识不清,行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体检:浅昏迷,双侧瞳孔不等大,右侧直径5 mm,对光反射消失,左侧1.5 mm,对光反射减弱.左眼球呈右下内收位.左侧肢体偏瘫,疼痛刺激可见躲避动作,左侧Babinski征阳性.查体过程中患者曾一度意识恢复,约10min患者又处于昏迷状态.  相似文献   

9.
例1:男,66岁。因双眼视物模糊、嗜睡半年,意识不清5天入院。检查:身体消瘦,意识模糊,查体欠合作,眼底呈双侧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征象,右侧中枢性面瘫,右侧上、下肢轻瘫,颈强直、克氏征阳性。X线头颅平片正常。CT示左颞叶6×4.8cm低密度区。脑脊液正常。以缺血性脑血管病收住院。患者于住院第10天突然发生左侧颞叶沟回疝,急行脑室穿刺引流。待病情稳定后,行脑室Conrar造影,前后位片示左侧脑室变长,轻度向上移位;侧位片示左侧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表面肌电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带肌肉评估的应用效果.方法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为实验组,年龄、性别与患者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20例为对照组.用表面肌电记录所有受试者做双侧上肢主动外展动作时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及斜方肌上束表面肌电信号.结果对照组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及斜方肌上束均方根值(RMS)左、右侧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偏瘫侧上述肌群RMS均显著小于非偏瘫侧及对照组(P0.05),非偏瘫侧RMS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患者双侧上肢肩带肌群均受损,且表面肌电可有效检测脑卒中患者双上肢主动外展情况下肱三头肌、三角肌后束及斜方肌上束肌电活动,可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伴双手硬皮病样改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2岁。烦渴、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0年。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指肿胀,皮肤逐渐增厚、硬化,双手指微曲,无雷诺氏现象。查体:双手掌指关节远端皮肤弥散性、对称性增厚、硬化,皮肤不能提起,指关节伸侧皱纹消失,呈腊肠指样改变;掌指关节、近端指间...  相似文献   

12.
庄岩  王克来 《山东医药》2002,42(12):61-61
20 0 0~ 2 0 0 2年 ,我科共收治三角肌挛缩症患儿 5名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5例 ,男 3名 ,女 2名 ,年龄 6~ 8岁。患儿表现为双肩外展位 ,上肢不能与躯干靠拢 ,肩胛骨突出 ,肩峰凹陷并旋转畸形 ;三角肌表面可见皮肤凹陷 ,肩关节内收时更明显。病程过长可出现患侧胸廓凹陷 ,发育延迟。患儿手腕功能与肘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查体发现当上臂平行外展时 ,两侧肩胛骨大小和高度均一致 ;上臂被动内收紧贴胸壁时 ,患侧肩胛骨即膨突。肩关节功能检查上臂呈外展状 ,上举、前屈、后伸动作均接近正常。但上臂内、外旋动作有部分受限 ,搭肩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13.
作者在4816例脑卒中患者中发现经CT、MRI明确病灶(均在右侧)的Weber综合征5例。其中脑栓塞2例,脑血栓形成3例。男性4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53~74岁。首发症状:复视3例,轻偏瘫2例,其中1例伴昏迷。查体:右眼均呈外展位,眼睑下垂,垂直性凝视麻痹,2例水平凝视麻痹,3例内收凝视麻痹。右侧瞳孔散大2例,其中1例为椭圆瞳孔,缩小1例。右侧对光反射迟钝1例,消失3例。双眼上下协同运动障碍2例。5例均有左轻偏瘫,伴中枢性面瘫2例,伴左舌瘫1例。左侧巴彬斯基征阳性4例,阴性(舌瘫者)1例。左偏身感觉障碍伴左同向偏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3岁,3年前自觉两下肢无力,易疲劳,继而出现步态不稳,双手抖动、笨拙,指物不准,不能拿针做针线活;说话不清,自觉舌头短,听力下降。双膝关节轻度疼痛。 检查:双眼睑轻度下垂,话音不清,蹒跚步态,两手呈意向性震颤,双下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四肢骨无畸形改变,无肌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性,39岁。主诉四肢关节肿痛、皮下结节、反复腮腺肿大8年,于2005年11月20日入院。1997年3月双手指肿痛,握不住拳,1998年全身肌肉疼痛,起床费力,蹲站费力,消瘦,无发热。1999年双手近指关节肿痛,双腕肿痛,握不住拳,无力,渐有肘、膝关节肿痛,手指端遇冷皮肤发白。2000年11月手指皮肤紧绷,弹性差。手指关节、手背、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等处有黄豆大结节,反复双侧腮腺弥漫性肿大、疼痛、口干。2001年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肝功肾功正常,RF1∶128( ),ANA1∶10( )、抗SSA( )、抗SSB( )、抗-dsDNA阴性。双手正位X片显示左手第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平山病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4例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有3例为青春期男性,1例为青春期女性,主要表现为局限于手和前臂的肌萎缩,尺侧肌肉萎缩较重,上肢呈斜坡样。4例手指伸展时出现震颤;3例伴寒冷麻痹。常规颈MRI3例可见颈髓下段轻度萎缩,1例无明显异常,均未发现髓内异常信号。屈颈MR均可见下段颈髓前移、变平,硬脊膜向前移位;硬脊膜外间隙增宽;硬脊膜外间隙内半月形信号影,在T1加权像与脊髓的信号相同,在T2加权像呈高信号,其中有一些弧线形或圆形的血管流空信号。结论当遇到青少年(尤其是男性)出现手及前臂不对称的肌无力和萎缩而无感觉障碍时,应首先考虑有平山病的可能,可进一步行屈颈MR检查,出现下颈髓及其硬膜囊的特征性表现可确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F波、H反射变化特征,为脑卒中后肌张力评估提供依据。方法符合入选标准的41例脑卒中患者,检测双侧正中、尺、胫神经F波,双侧正中、胫神经H反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病程、病灶位置、脑卒中类型、既往史等。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评估偏瘫侧桡侧腕屈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分析健、患侧肢体神经及肌肉的神经电生理指标差异及其与肌张力的相关性。结论 (1)F波:与健侧比较,偏瘫侧正中、尺神经F波平均波幅增高、传导速度减慢(P0. 05);偏瘫侧各神经F波平均潜伏期较健侧均显著延长(P0. 05);偏瘫侧正中、胫神经F波平均波幅与桡侧腕屈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呈正相关(P0. 05)。(2)H反射:与健侧比较,偏瘫侧正中神经Hmax/Mmax增加,但两侧胫神经Hmax/M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瘫侧正中神经Hmax与桡侧腕屈肌肌张力呈正相关(r=0. 666,P0. 01);偏瘫侧胫神经Hmax与小腿三头肌肌张力呈正相关(r=0. 643,P=0. 000)。结论脑卒中患者H反射、F波波幅可为肌张力评估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2.5岁,因身材发育矮小于2008年8月至我院就诊.查体:四肢短小,站立时手不过髋;各手指近乎等长,第三指和第四指自然分开,呈"三叉手"畸形;颅大面小,塌鼻,下颌突出;腹膨臀翘;智力发育正常.X线表现:①颅骨:颅底骨短小,颅顶骨和下颌骨相对向前突出.②长骨:长骨变短弯曲,以肱骨和股骨为著;干骺端增宽,向两侧张开呈喇叭口状,中央凹陷呈杯口状、骨骺被其包围.③脊柱:腰椎椎体较小,椎间隙增宽;椎弓根间距自L1至L5逐渐变小,椎体前缘呈楔形或弹头样改变,后缘轻度凹陷.④骨盆:骨盆狭小,骶髂关节位置降低,坐骨大切迹呈鱼口状;髂骨翼变短呈方形,髋臼上缘变宽呈水平位.⑤手骨:掌指骨粗短,同排骨近于等长,第3指和第4指自然分开呈"三叉手"样畸形.诊断为软骨发育不全.未行特殊治疗,仅随访观察,至2009年7月,患儿走路姿势及智力均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9.
胸部病变种类繁多,故须深入研究各个疾病的特殊性,加以分析鉴别。Felson 氏半影征,其理论为任何病变在解剖学上与心脏主动脉或横膈接触时,在 X 线片上其边缘模糊或消失,称为半影征或掩盖征。半影征主要是只有在正位胸片时,应用它来判断病变之前后位置,如在侧位胸片则无意义。一、半影征的影像定位发生于肺内病变的半影征,在后前位胸片上,右肺中叶、左肺舌叶的病变对心脏或升主动脉产生半影征。其病变虽与心影重迭、而在双侧下叶肺的病变就不产生半影征(图(?))。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62岁,高血压病10余年,9月前左外囊出血(6ml),治疗后遗有言语不清,此次突然左偏瘫,失语,检查 Bp22.6/14.6kPa,有颈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左肢肌力3°,两侧腱反射(++),两侧巴氏征阳性,血流变学见中风危险因子(+++),次日 CT 见左尾状核及右外囊各有1ml 及8ml 新鲜出血灶,右侧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右后壁轻度受压,两内囊底节区多处大小不一之新梗塞灶,大于2mm 均位于内囊前肢,全脑的沟、室、池均扩大,诊断为高血压性混合性脑卒中,用止血芳酸及甘露醇等治疗后肌力恢复到4~5°,住院50天出院。讨论国内外两组各为600例脑出血中,双侧性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