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素E1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顺风  薛丽秀 《临床荟萃》2003,18(17):997-997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亦称为梗死前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AMI)或猝死的发生。我们采用前列腺素E1(PGE1)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5 0例 ,疗效佳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UAP 90例 ,其中男 6 0例 ,女 30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5 8± 4 )岁 ,病程 1个月至 5年。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对照组 4 0例 ,男2 7例 ,女 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情对比无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 1989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发生和冠脉内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有关 ,预后具有多方向性 ,如不及时治疗 ,易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我院自 2 0 0 1- 0 3~ 2 0 0 3- 0 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采用肝素、葛根素注射液合用治疗UAP 98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96例均为住院患者 ,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诊断均符合 1979年WHO推荐的有关UAP的诊断标准[1] ,且无肺、肝、肾、胃肠道出血性疾病。治疗组 98例 ,其中男 6 4例 ,女 34例 ,年龄 4 5~ 80岁 ,平均 (6 0±12 )岁 ;对照组 98例 ,男 6 2例 ,女 3…  相似文献   

3.
桑培昌 《临床荟萃》2002,17(1):33-33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AP)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或猝死 ,且内科常规药物的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自 1998年 8月起对2 0例 UAP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 1998年 8月至 2 0 0 0年 10月住院的符合 Braunwald标准的 2 0例 UAP患者 ,年龄 40~ 6 0岁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平均 ( 5 2± 3)岁 ,有高血压病史 14例、糖尿病史 3例。 Braunwald分型 ,初发劳累型 6例、恶化劳力型 8例、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3例、其他 3例。1.…  相似文献   

4.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50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莲  李风莲  唐勇 《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93-793
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4年 6月常规配合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 ,随机抽样 5 0例 ,男 35例 ,女1 5例 ,35~ 6 5岁 ,平均 5 2岁。随机抽对照组患者 5 0例 ,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 )。1 2 方法 患者一旦被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 ,观察组遵医嘱 ,于腹部脐周或脐旁 2cm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 0 4ml/支 ,并用力按压针眼至少3min ,2次 /d ,7d为一疗程。对照组用普通肝素皮下注射治疗。治疗期间两组同…  相似文献   

5.
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6月笔者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患者 34例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6 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4例 ,男 2 0例 ,女 14例 ,年龄 4 5~ 70岁 ,平均 5 8± 5 .2岁 ;对照组 34例 ,男2 3例 ,女 11例 ,年龄 4 8~ 71岁 ,平均 5 5± 4 .6岁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制定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5例、对照组 3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治疗组 18例、对照组 2 0例 ;…  相似文献   

6.
小剂量尿激酶与肝素联合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住院的 12 0例不稳定心绞痛 (UAP)患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 ,并与冠心病常规治疗组对照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7年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 ,且无溶栓、抗凝禁忌证。随机分为治疗组 12 0例 (其中男 10 6例 ,女 14例 ,年龄 3 9~ 75岁 ,平均 5 6± 6岁 ) ,采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肝素治疗 ;对照组 12 0例 (其中男 10 8例 ,女 12例 ,年龄41~ 75岁 ,平均 5 5± 6岁 ) ,按冠心病常规治疗。1 2 治疗方法 冠心病常规治疗组 ,口服药物酌情选用…  相似文献   

7.
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10月应用乐蒙克栓酶对2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患者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1997年10月~1998年收住UAP患者54例,均符合世号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组30例,男24例,女6例;年龄50~76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7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4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4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自发心绞痛6例。对照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8~7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6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12例(有陈旧性心肌梗死史3例),…  相似文献   

8.
马兰  李颍  于卫刚 《中国急救医学》2003,23(10):675-675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中间状态 ,极易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 ,病情较重 ,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预防其进展为AMI极为重要。我们应用金钠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自 1999~ 2 0 0 2年在我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 14 6例 ,其中男性 96例 ,女性 5 0例 ,平均年龄(6 8 4± 5 3)岁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82组 ,男性 5 4例 ,女性 2 8例 ,其中初发性心绞痛 16例 ,恶性心绞痛 39例 ,自发性心绞痛 9例 ;两组在性别、心绞痛类型及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 ,心绞…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素E_1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在 1997年 1月至 2 0 0 0年 3月间使用前列腺素 E1(PGE1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 5 6例 ,现将临床观察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不稳定性心绞痛 ,包括[1 ] 初发劳力性心绞痛、恶化劳力性心绞痛、自发性心绞痛、混合性心绞痛、梗死后心绞痛、冠脉成形术后心绞痛和冠脉旁路术后心绞痛。符合上述类型的心绞痛 ,经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3~ 5天 ,无效者方可入选。本组 5 6例均为住院者 ,男 39例 ,女 17例 ,年龄 2 8~ 76 (5 0± 7.8)岁。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11例 ,恶化劳力性心绞痛 2 3例 ,自发性心绞痛 6例 ,混合性心绞痛 10例…  相似文献   

10.
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亦称为梗死前综合征 ,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疾病 ,若不及时治疗 ,易导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或猝死的发生。近年来 ,我们采用速避凝与蚓激酶联合治疗 UAP5 0例取得较好疗效。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临床观察 UAP住院患者 96例 ,其中男 6 5例 ,女31例 ,年龄 37~ 76岁 ,平均 6 1.2岁。病程 1个月至 3年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0例 ,男 34例 ,女 16例 ;对照组 46例 ,男 31例 ,女 15例。两组间年龄对比无显著差异。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 WHO冠心病心绞痛诊断与分型标准 ,并经心电图、心肌酶检查除外 AMI。…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郭纪群 《临床荟萃》2001,16(13):61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老年人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 ,易发展为心肌梗死 (MI)或猝死。因此 ,进行有效的防治尤为必要。我院近 2年来应用降纤酶合并肝素治疗顽固性不稳定型心绞痛获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顽固性 UAP 36例 ,男 2 8例 ,女 8例 ;年龄 48~ 72岁 ,平均 6 4岁。初发心绞痛 7例 ,劳力恶化型 2 5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4例 ,同时患高血脂 12例 ,糖尿病 6例 ,高血压 2 1例。 36例均经卧床休息及硝酸甘油 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阻滞剂和肠溶阿司匹林正规治疗无效。1.2 治疗方法 应用常规法加昆明龙…  相似文献   

12.
静脉溶栓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国外TIMIⅢB[1]试验证实溶栓治疗增加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国内的意见尚不统一。王庸晋等[2]证实溶栓疗法优于一般综合疗法。而钱学贤等[3]和胡大一等[4]侧不主张用溶栓疗法治疗UAP。本文探讨溶栓疗法在UAP中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两组病人均符合1979年WHO的冠心病命名和诊断标准。A组:男26例,女8例,平均年龄58.3±4.8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8例,恶化劳累型心绞痛21例,自发型心绞痛5例。B组:男29例,女7例,平均年龄60.1±6.2岁,其中初发劳累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3.
刘欣 《中华理疗杂志》2001,24(5):285-285
头痛患者 140例 ,经CT或脑血流图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 ,分为两组。方波组 5 4例 ,男 18例 ,女 36例 ;年龄 2 0~ 5 8岁 ,平均 4 0 .8岁 ;病程 2d~ 10年 ;额部痛 17例 ,头顶痛 6例 ,颞部痛 (偏头痛 ) 19例 ,枕后痛 8例 ,颈项及颞部痛 4例 ;其中经药物及其他治疗效果不明显者 4 1例 ,未治疗者 13例。对照组 86例 ,男 2 3例 ,女 6 3例 ;年龄 2 5~ 6 2岁 ,平均 4 4 .5岁 ;病程 7d~ 2年 ;以头昏、头晕为主 ,伴头痛者 5 5例 ,以头痛、颈项痛为主者 31例 ,其中曾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6 4例 ,未治疗者 2 2例。  方波组采用南京产“辨经诊断…  相似文献   

14.
于军会  许明华  孟凡霞  吴兆玉 《临床荟萃》2003,18(21):1232-1233
常规治疗无效的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称顽固性心绞痛(RAP) ,这类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重 ,病情变化快 ,不及时正确处理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我们采用上胸段硬膜外阻滞(TEA)联合抗心绞痛药物治疗RAP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均为我院心绞痛住院患者 ,共 2 2例 ,其中男15例 ,女 7例 ;年龄 5 2~ 70岁 ,平均 (6 2± 9)岁。1.2 诊断标准 符合 1978年WHO有关UAP的诊断标准 ,并同时具备下列 4条 :①近 2天每天心绞痛至少发作一次 ;②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相邻两个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 .1mV或 2 …  相似文献   

15.
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鹏  王守成  王丽杰 《临床荟萃》2000,15(23):1071-1072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由Fowler于 1971年首先提出的。这种类型的心绞痛是指一种频发的、严重的、发作时间长的胸痛 ,常于很低的运动阈值时诱发 ,或休息时发作 [1 ] 。由于它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与稳定型心绞痛之间的综合征。病情不稳定 ,可迅速发展为无 Q波或有 Q波的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2 ] 。因此 ,UAP的治疗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作者自 1996年 7月至 1999年 7月收治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 2 4例治疗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13例 ,女 11例 ,年龄 5 0~ 78岁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6.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侯淑凤  万伟民  季雨峰 《临床荟萃》2002,17(9):F002-F002
1999年 3月至 2 0 0 1年 3月 ,收治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60例 ,其中 3 0例患者给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 ,取得了明显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 4 2例 ,女 18例 ,年龄 4 1~76岁 (平均 63 .5岁 )。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0例 ,自发性心绞痛 1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 WHO制订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入院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低分子肝素组 ) 3 0例和对照组 3 0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无明显差异。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硝酸盐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  相似文献   

17.
慢性支气管炎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 ,治疗方法虽多 ,但矿泉浴配合超短波治疗的报导尚少见 ,我们自 1 996年 6月~ 1 999年 6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 3 6例 ,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病例为临床上明确诊断的住院或门诊患者 ,选择 1 0 8例随机分为三组 ,A组 3 6例 ,男 2 0例 ,女 1 6例 ;年龄 50~ 60岁 2 0例 ,61~ 70岁 1 5例 ,>70岁 1例。病程 5~ 3 0年不等。B、C两组各 3 6例 ,病例分型及年龄与A组相差不显著 ,P >0 0 5。1 2 治疗方法 A组采用兴城矿泉浴 ,水温 3 8~4 0℃ ,全身浸浴法 ,时间 3 0分钟 ,每日 1次 ,…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量肝素是近年来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药物 ,为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 ,我们对 1997~ 1999年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进行了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治疗组 39例 ,男 2 3例 ,女 16例 ;年龄 4 8~ 74岁 ,平均 5 8.3± 7.0岁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12例 ,恶化型心绞痛 18例 ,自发型心绞痛 6例 ,梗死后心绞痛 3例。对照组 35例 ,男 2 1例 ,女 14例 ,年龄4 5~ 76岁 ,平均 6 1.5± 8.3岁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11例 ,恶化型心绞痛 17例 ,自发型心绞痛 5例 ,梗死后心绞痛 2例。两组间性别、…  相似文献   

19.
稳定型心绞痛具有病变复杂、进展迅速、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发生猝死的特点。我们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 ,加用大黄虫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4 3例 ,疗效较好 ,报告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1998年 12月— 2 0 0 0年 12月我院内科住院患者 ,心绞痛诊断采用1979年 WHO报告的标准 〔1〕。 83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大黄虫丸组 (治疗组 )和西药常规治疗组 (对照组 )。治疗组 4 3例中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4 5~ 79岁 ,平均 (5 9.6 2± 10 .15 )岁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2 0例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8例 ,自发性心绞痛 15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猝死是急诊住院治疗的主要群体 ,我们分析了 2 5 7例急症事件 (简称事件 )与危险因素间联系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从 1996~ 2 0 0 0年收治的冠心病人中除外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治疗态度消极者其中之一 ,共 2 5 7例。男性 187例 ,年龄 5 4 3± 4 2岁 ,女性 70例 ,年龄 5 6 6± 7 2岁。依照对扩冠、降压、抗凝及防治室早等一般治疗反应不同分为 :平稳组 :对治疗有效直至平稳出院共 5 7例 ;反复组 :对治疗有效但仍有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反复发作 ,经进一步控制危险因素后好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