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例1,男,64岁,农民。因冠心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于1984年10月10日在浙江某医院安置AXB-3X型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985年6月中旬洗澡时不慎擦破皮肤,随后皮肤发红,坏死,破溃,导致起搏器外露。1985年8月3日收住我院,入院时体温36.8℃,脉搏72/min,血压16.0/9·3kPa(120/70mmHg)。起搏器上1/3凸出在左前胸埋藏囊袋上方,周围皮肤充血,轻度肿胀,表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 1994年开始开展人工心脏起搏技术 ,迄今已为3 0例患者 (病窦 19例 ,心肌病 11例 )安装了永久人工起搏器。为有效地防止和减少起搏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 ,我们针对术前、术中、术后易出现的电极移位、伤口渗血、感染、起搏功能障碍等进行护理 ,现将体会报道如下。1 术前护理由主管护士详细了解病情 ,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相应的心理护理 ,如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受疾病折磨 ,对治疗失去信心 ,对安置起搏器缺乏了解 ,常伴有紧张、恐惧心理。应积极给予心理疏导 ,细致讲解 ,消除其顾虑。临睡前服安定片或肌注安定注射液 ,保证充分休息 ,为手…  相似文献   

3.
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青海省心血管病医院王祖谦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柳茵人工心脏起搏器迄今仍是有效治疗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唯一手段 ̄[1],临床上安装人工心脏起博器采用切开头臂静脉等多种径路,本文报告5例经皮锁骨下静脉穿刺(其中2例切开头臂静...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1983年开展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埋藏术以来,一直采用头静脉切开插管。从1992年8月开始采用经皮穿刺锁骨下静脉引导术为6例患者安装了永久起搏器,5例为单腔,1例为双腔电极。6例中有反倒出现气胸,颈部皮下气肿。现概要介绍如下。1资料和方法1·是一般资料:6例患者,男4例,女2例;平均年龄56岁,(50—69岁),SSSI例;慢一快综合征3例;风心病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心动过缓、心力衰竭1例;不完全性三来支阻滞伴阿斯发作1例。其中1例先选用头静脉但因头静脉过细畸形,电极导管不能通过改用锁骨下穿刺。l·2方法:病人仰卧,适当头低…  相似文献   

5.
金贤兰  金红妍 《吉林医学》2006,27(4):373-373
人工心脏起搏是通过人工心脏起搏器发放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的传导刺激心肌,使之兴奋和收缩,从而替代正常心脏起搏点.控制心脏按脉冲电流的脉冲频率有效地搏动。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后,病人立即转危为安,心脏可按起搏器设置的脉冲频率不差分毫的跳动。除了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需要休息治疗外.其他都可和正常人一样,并可从事一般性运动。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并向患者做好出院指导,使病人正确认识起搏器,减少不必要的顾虑.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徐红英 《河北医学》2002,8(2):172-173
心脏起搏器是采用电子技术 ,模拟心脏的冲动发生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 ,用低能量脉冲长期刺激心脏的跳动 ,治疗某些严重的心律失常 ,救治了众多的心脏病患者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但是 ,病人往往对新技术知识不了解或是了解较少 ,而产生疑虑和不合作情绪 ,为此 ,我们对 4 6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主动实行健康教育 ,使患者减轻焦虑 ,最大限度地配合医护人员 ,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受到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4 6例 ,男性 2 7例 ,女性 19例 ,年龄 35~ 6 8岁 ,为 1999年 7月至 2 0 0 1年 8月 ,我院安置永久性人工心脏…  相似文献   

7.
8.
双侧头静脉注入颈外静脉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供学生实习操作的22具尸体中,发现1例双侧头静脉注入颈外静脉的变异,为积累国人体质调查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主,而老年患者大都有基础疾病全身多系统功能减退,环境适应能力下降,可能导致患者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0.
102例安置永久性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璐璐  李玉莲  王淑丽 《吉林医学》2008,29(22):2055-2056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已成为治疗心脏起搏障碍或传导系统障碍的最有效方法。但是一般患者缺乏相关信息,术前、术后常伴有紧张、恐惧、担忧等心理,所以,为使起搏器安置成功,科学的术前宣教、积极的心理疏导、耐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必不可少的。我院自2005年-2008年共安置各种型号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102例,现将对安置起搏器的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安置人工起搏器的治疗经验,为该方法应用取得更好疗效提供借鉴。方法:对采用共静脉切开及锁骨下静脉穿刺径路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90例,随访1年。结果:80例安置永久心脏起搏器患者均手术成功,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安置临时心脏起搏患者10例,8例成功,2例死亡。结论:对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正确掌握起搏指征和安置方法,术后注意监测起搏情况及时随访程控起搏参数,在基层医院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2.
人工心脏起搏是心脏疾病治疗中的一项重要进展,它可通过电流作用兴奋心肌,控制心搏频率,改善心脏排出功能,维持适当血压。主要术式为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通过导管鞘将电极导管进入右心室,电极尖端固定于右心尖。适于窦房结或房室病变而引起的心率过缓或反复出现晕厥现象或阿斯综合征,伴有低血压等,经药物治疗或安置临时起搏器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3.
房颤是目前临床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心律失常。房颤的治疗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心律失常治疗学中的难点。我科近来采用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预防和治疗房颤,现报告如下。病例简介患者女,56岁,汉族,阵发性房颤病史5年。曾多次服用心律平、胺碘酮、β受体阻滞剂等无效。入院前3个月,患者发作次数增至1~2次/天,持续时间2~20小时欲。入院后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植入起搏器电极导线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中应用的体会。方法对18例患者经皮穿刺腋静脉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结果18例患者均在3分钟内穿刺成功,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根据体表定位标志结合X线透视经腋静脉穿刺置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可行、实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
人工心脏起搏器治疗心律失常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种方法,不但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1~2004年,我院共安置临时及永久起搏器共30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讨论使用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重症护理.方法 配合医生治疗进行ICU护理.结论 对一些快速心律失常的病人,通过起搏器在心脏产生一个人工的快速心律或打断原有的快速异位心律的折返径路,则可起到治疗作用.通过对护理可以使患者乐于配合治疗,并维持足够心输出量的心律及心率,消除炎症及避免并发症出现.  相似文献   

17.
经头静脉切开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重要方法。其植入最常用的途径为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其次是经头静脉切开途径及经颈外静脉切开途径。我科自1992年开始开展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成功率较高,其中10例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失败而改行经头静脉切开途径安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杨惠芳  武雪婷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3):1041-1041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成果应用于心脏起搏工程,起搏器不断更新,已有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了这一治疗手段。与此同时,临床护理也更显重要。为了使患者早日康复,我院实施了一系列临床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针对起搏器的特性及患者自身情况等向患者传授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张宁  陈爱萍 《上海医学》2002,25(3):192-192
患儿 ,男 ,1岁 9个月。憋气 7d ,伴多汗、面色苍白、不愿意活动。在当地医院作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 ,诊断为“心肌炎” ,治疗 3d ,憋气加重 ,下肢水肿 ,尿量减少而转入我院。入院体检 :体温 37.2°C ,脉搏 46次 /min ,呼吸 6 0次 /min ,血压 90 / 6 0mmHg(12 / 8kPa)。面色苍白 ,呼吸急促 ,轻度鼻扇 ,三凹征 ( )。双肺叩诊浊音 ,呼吸音减低 ,肺底部闻及中小水泡音 ,心率 46次 /min ,心律规整 ,可闻及第3心音。肝肋下 4cm ,剑突下 4cm。双足背水肿 ,血常规检查示 :血红蛋白 10 6 g/L ,白细胞 16 .7× 10 9/L ,…  相似文献   

20.
张庆龄 《基层医学论坛》2016,(34):4896-4898
目的 探讨院外指导对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后患者出院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抽取2015年2月—2016年3月在我院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随访,研究组患者采用合理的院外指导.随访9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结果 2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后前3个月的自我效能测定评分相当(P>0.05);但在出院后第6,9个月时研究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9个月,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心肌穿孔和囊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疼痛及感染性心内膜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后患者合理的院外指导,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自我效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