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产后骶髂关节痛在临床上虽不常见,但其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骶髂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引起的骶髂关节痛的常用方法,疗效确切,临床未见应用于产后骶髂关节痛的报道.我们自2000年9月至2007年5月,共收治产后骶髂关节痛患者27人,采用骶髂关节阻滞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产后关节痛临床上较常见,我运用中药熏蒸的方法治疗60例患者,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产后风湿病是妇女产后的常见疾病,多发生在产褥期,病程可延长至数月,甚或经年不愈。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麻木、酸楚、重着,可伴有怕风、怕凉、畏寒、乏力等症状,常于劳累、受寒或天气变化时病情加重,且其查体常无阳性体征,风湿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无异常[1]。古称"产后痛风""产后身痛"、 "产后中风""产后关节痛""产后筋脉拘急""产后痹"等,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目前西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欠佳,而中医对该病采用辨证论治,内外合治之法,收到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女性在产褥期后1个月出现与产褥有关的头痛、头晕,关节痛,自汗、畏风寒、乏力,乳汁不通或乳汁少等临床综合症状,中医上统称产后病。针对产后病的临床表现,在满月前后用中药熏蒸,俗称“蒸满月”,疗效较好。该疗法在民间使用广泛,历史悠久,延续至今,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更贴近患者,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病”在医院开展,方法更科学,操作更规范,疗效更显著。我院自2006年6月开展中药熏蒸治疗产后病,结合辨证分型选用中草药,予以精心有效的护理,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产后身痛6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着者,称为"产后身痛",亦称"遍身痛"、"产后关节痛"。黄芪桂枝五物汤是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为治疗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涩而  相似文献   

6.
正产褥期内,出现肢体、关节酸痛、麻木、重著者,称为"产后身痛",亦称"遍身痛""产后关节痛"。《中医妇科学》[1]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产后营血亏虚或风寒湿邪稽留有关,《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概括病因主要有血虚、外感与血瘀。目前临床治疗多以虚实两端  相似文献   

7.
女性在产褥期后1个月出现与产褥有关的头痛、头晕,关节痛,自汗、畏风寒、乏力,乳汁不通或乳汁少等临床综合症状,中医上统称产后病.  相似文献   

8.
复方丹参治疗风湿病关节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探讨复方丹参对风湿病关节痛患的影响及疗效评价。方法 复方丹参治疗风湿病关节痛患30例,治疗前后分别用McGill疼痛问卷表(MPQ)测试疼痛强度以及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结果 风湿病关节痛患治疗后疼痛强度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ESR和CRP指标呈正相关。结论 复方丹参与风湿病患关节痛有明显的良好疗效,MPQ在风湿病关节痛疗效评价方面全面,可靠和有效。  相似文献   

9.
产后足跟疼痛,属于产后关节痛病证。此症患者甚多。我在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妇科学习期间,有幸向李光荣主任聆教,李老师用河车大造丸加减治疗产后足跟痛其效颇佳,乃学而用之,受到患者的欢迎,今小结于后。临床资料一般资料年龄:21~25岁;21例;26~30岁,18例;31~35岁,4例。孕产次数:孕1产1者27例;孕2产1流产1者8例;孕3产1流产2者5例;孕4产2流产2者1例;孕5产2流产3者1例。临床症状与体征足跟疼痛,伴有腰腿痛者12例;  相似文献   

10.
陈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7):4048-4049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2.3%,如不及时处理,不仅影响产妇子宫产后收缩,导致产后出血,还可导致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甚至导致膀胱局部坏死。故了解产后尿潴留的病因和防治方法,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尿潴留极其重要。笔者对产后尿潴留原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103例产后出血患者,收集其产后出血相关资料,分析产后出血原因,总结在产后出血期间的护理措施。结果产后出血的治愈率为99.1%,经精心治疗护理后出血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及时实施临床妇幼保健干预,可以减少产后出血,提高产后出血治愈率,降低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张凤山 《现代康复》1997,1(3):170-173
关节痛是一常见临床症状,既可以是关节受累为主的独立疾病,也可以是其它器官或系统疾病伴发的关节症状。轻可仅表现短暂的关节轻痛,重可致畸形或残疾,其自然病程及预后大不相同,因此关节痛康复应从危险因素的预防及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入手,正如祖国医学《内经》中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即是说一个好的医生应重视“防病”及“已病防变”,  相似文献   

13.
为早期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痛,笔者检测了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和200例献血员(对照组)血清新喋呤和可溶性IL-2受体水平,结果表明: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痛患者组的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分别为26.2±0.94ng/ml和435±22.6u/ml,而对照组仅为5.2±2.2ng/ml和186.6±31.7u/ml,经统计学检验,两者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血清新喋呤、可溶性IL-2受体测定有助于早期鉴别类风湿急性关节痛的诊断。  相似文献   

14.
关节痛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其病因较为复杂,一般是由关节炎或关节病引起。任何原因引起的关节组成部分受损,均有可能引起关节疼痛,进而造成关节活动受限,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目前对关节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从原发病入手,针对病因及病理学的变化对关节痛展开综述,以期为其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关节痛的临床表现不包含其涉及的各种疼痛机制的详细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是靶向治疗及开发新的更有效的疗法的关键。现阶段已经发明了一系列基于疼痛机制的定量评估技术,并且应用于患者的关节痛评估,尤其是骨关节炎患者。慢性关节痛的疼痛因人而异,影像学的特征与其临床表现也没有多大关联。很明显其他的因素如敏化机制强化了损伤本身导致的疼痛。  相似文献   

16.
赵让林 《护理研究》2002,16(2):66-67
为探讨人工流产术与产妇产后出血的关系,对690例分娩者就人工流产史,人工流产次数以及产妇与产后出血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有人工流产史者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且出血的发生率也增加;人工流产次数增加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增加;且有人工流产史者前置胎盘的发生率增多。提示,人工流产术可为产后出血的原因之一。因此,应做好计划生育宣传,尽可能做到首次妊娠分娩,以避免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长航条件下,舰员颈腰及下肢关节痛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与站位的关系。方法 2002-08-2006-09某驱逐舰长航中,在长航2万海里后对某驱逐舰部分部门舰员,采用同一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该舰部分部门舰员颈腰及下肢关节痛总发生率为73.74%,而机电部门舰员其下肢关节痛发生率为72.97%,其疼痛的发生与战位相关,P<0.01。结论睡眠欠佳,久站久坐,高温、高湿、高噪声三高环境因素是机电部门舰员下肢关节痛的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程燏琦 《全科护理》2008,6(36):3342-3342
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称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是引起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轻则产妇抵抗力降低易发生产后感染,重则导致产后出血性休克从而危及产妇生命。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有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83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重要原因之一。了解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时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急救和护理,可有效地减少其发生率,并对提高妇产科医疗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将2004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科分娩的83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策略,为今后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女,48岁,农民。于1999年7月开始颜面及双上眼睑出现红斑,伴四肢无力.关节痛。2000年元月在我科诊断为皮肌炎,用强的松及火把花根治疗,病情好转。患自行停用强的松后,病情复发,肌无力及关节痛加重,于2000年3月30日收入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