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城市社区居民控烟能力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调查城市社区居民控烟能力现况。方法 根据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 ,在两个抽中社区里选中 1 2个居委会 ,根据人口 2 %的样本量随机抽取 2 0岁以上居民进行控烟状况调查。以问卷的方式共调查居民3 878人。结果 通过这次基线调查 ,显示我市城市社区居民吸烟人群戒烟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意志力( 45 9% )和来自周围吸烟环境者的影响 ( 2 4 4% ) ;控烟的行为较低 ,其中现在主动寻求戒烟服务率、尝试戒烟率、劝阻朋友或家人吸烟率等分别为 2 1 6%、 2 0 3 %、 3 8 6%。居民对吸烟影响健康的知识了解不全面 ,吸烟对健康有害、被动吸烟对健康有害的回答正确率均在 90 %左右 ,但同时认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更易得肺癌、气管炎、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不到 3 0 %。结论 主动寻求戒烟服务率、尝试戒烟率、劝阻朋友或家人吸烟率仍很低。居民对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了解不全面 ,应加强综合控烟措施  相似文献   

2.
兵团石河子医务人员吸烟现况及知识态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兵团医务人员吸烟现状,掌握其吸烟及被动吸烟危害知识及控烟态度行为,为今后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50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吸烟率为30.6%,其中男性吸烟率(64.1%)显著高于女性(1.50%);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吸烟率为最高;高级职称者吸烟率显著高于中级、初级及以下者;45岁及以上年龄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各年龄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戒烟原因的回答100%是为自己的健康;89.7%的医生因病情与吸烟无关而不询问病人,经常对病人进行戒烟行为干预的医生仅有37.0%;不吸烟医生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吸烟医生;对于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上,不吸烟医生的支持率均显著高于吸烟医生的支持率(P<0.05)。结论医生对烟草危害性知晓率较低,强化烟草危害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培训,提高医生在公共场所禁烟的支持率,改变吸烟行为,促进全面控烟。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新入学大学生的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为学校制定有效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某大学新生吸烟知识、态度、信念进行调查。结果新入学男生尝试吸烟率为14.0%,女生为1.5%,总尝试吸烟率为10.7%;男生现在吸烟率为2.1%。只有48.26%的学生认为吸烟是肺癌的病因,其他癌症和疾病的因果关系认识更低。戒烟相关产品知晓率低于50%。92.69%的学生认为不吸烟对健康很重要,70.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设烟草危害和控烟相关课程。结论该校新入学大学生尝试吸烟率、吸烟率低,具有积极的控烟态度和信念,相对缺乏烟草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学校应当及早对新生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实现“无烟学校”的步伐。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入学大学生的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信念,为学校制定有效的控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某大学新生吸烟知识、态度、信念进行调查。结果新入学男生尝试吸烟率为14.0%,女生为1.5%,总尝试吸烟率为10.7%;男生现在吸烟率为2.1%。只有48.26%的学生认为吸烟是肺癌的病因,其他癌症和疾病的因果关系认识更低。戒烟相关产品知晓率低于50%。92.69%的学生认为不吸烟对健康很重要,70.5%的学生认为需要开设烟草危害和控烟相关课程。结论该校新入学大学生尝试吸烟率、吸烟率低,具有积极的控烟态度和信念,相对缺乏烟草及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学校应当及早对新生开设相关课程使学生认识到吸烟对健康的危害,完善相关制度,加快实现“无烟学校”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澳门本地居民在禁烟法实施后的吸烟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现况,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澳门海关506名出境居民进行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情况、戒烟情况以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结果澳门居民吸烟率为16.75%,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7.70%,女性吸烟率为6.30%,男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烟原因前三位的是朋友影响、无聊、吸烟可以提神;戒烟原因前三位的是浪费金钱、觉得吸烟有害健康、对周围人影响比较大。结论澳门自新控烟法出台后控烟颇有成效,但仍需加强执法力度、完善法律法规以达到全面禁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开平市常住居民与教师、医生、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吸烟相关行为,为政府和控烟机构制订有效的控烟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和随机方法抽取常住居民;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医护人员与教师;以方便抽样方法抽取公务员,以面对面询问的方式对调查对象进行烟草危害知识、吸烟及二手烟暴露相关行为、对控烟政策的态度及控烟能力等相关信息进行问卷调查。计量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开平市常住居民的吸烟率为25.8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51.92%,女性吸烟率为1.92%,常住居民对吸烟和二手烟引起除肺癌外的疾病的认知率低;重点人群的吸烟率为15.33%,其中男性吸烟率为24.28%,女性吸烟率为3.15%,3.00%的医生给病人使用过戒烟药物,19.00%的教师接受过关于预防青少年吸烟的培训,91.33%的重点人群认为应在医院、会议室、公共交通工具和学校全部禁烟,在餐厅和酒吧室内全部禁烟的认可率分别为57.33%、43.67%。结论应在社区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居民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对健康危害知识的认知率,自觉选择和坚持远离烟草的生活方式。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人群的控烟教育和培训,发挥其示范、指导和教育作用带动全人群吸烟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7.
山西大同市控烟综合干预试点基线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秀琴 《中国健康教育》2008,24(3):161-163,166
目的了解大同市控烟试点区居民的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信念、行为情况及其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态度,为干预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随机调查控烟试点区的成年人,进行现场答卷。结果控烟试点区居民吸烟率为39.0%,男性吸烟率56.2%,女性3.1%,不同职业吸烟状况间存在显著性差异(χ^2=57.66,P〈0.01)。52.1%的吸烟者曾尝试过戒烟,近一半人对戒烟缺乏信心,26.7%的人不知道如何戒烟,知道两种以上戒烟方法的为11.3%。居民对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率为98.0%和94.0%,而认为其重度有害者为57.0%和49.3%。分别有64.0%和81.3%的人认为丈夫吸烟对妻子有害、父母吸烟对孩子有害。44.7%的人对家人和朋友吸烟经常或总是劝阻。87.0%的人对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表示支持,54.3%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场所室内允许吸烟。结论控烟试点区居民对吸烟和被动吸烟有害健康的认知率较高,但对危害程度和后果缺乏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烟草危害的广度和深度宣传,普及控烟知识,强化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执法措施。  相似文献   

8.
兵团石河子教师吸烟现况及知识态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兵团石河子教师吸烟现况,掌握其控烟知识、态度,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所学校教师349名,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教师吸烟率13.48%,男性(34.85%)高于女性(0.46%);25岁以下年龄组吸烟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1);成功戒烟者20.34%;有吸烟行为者人均每天吸烟11.8支;控烟教学活动小学及中学显著好于大学(P〈0.01);上班吸烟场所以办公室最多;对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常见知识知晓率差别不大;对在家庭、医院及学校禁烟的态度支持率小学及中学显著高于大学。结论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要加大控烟健康教育力度,制定严格的校园禁烟制度,提高教师控烟责任感,杜绝烟草对学生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乡居民吸烟行为、二手烟暴露及戒烟现状,分析影响因素,为开展控烟教育以及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 ,于2015年9—11月抽取成都市4个区县18岁及以上的常住居民295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有效人数2892人,结果显示现在吸烟率为22.2%,现在每日吸烟率20.1%,日均吸烟量为13.7支,开始每日吸烟平均年龄为20.4岁,二手烟暴露率67.8%,戒烟行为率15.7%,烟草危害知识低水平人群占57.1%。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为影响成都市居民吸烟行为的重要因素。结论成都市中老年男性、离婚/分居者吸烟率较高,城乡居民烟草危害知识薄弱,二手烟暴露率较高,这将是成都市今后控烟工作的重点人群及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0.
医院工作人员烟草相关问题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工作人员对吸烟及相关因素的知识、态度、行为,为进一步做好医院控烟及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不同科室300名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被抽取的人员中,临床科室人员占73%,医技科室占9%,行政科室占18%。被调查者有24人吸烟,吸烟率为8%,吸烟者烟龄长,吸烟量大,近期不打算戒烟者多。工作人员对烟草危害、吸烟引发的疾病及被动吸烟引发的疾病认识水平较高。被动吸烟比例较高,为48%。患者寻求医生帮助戒烟率为0。结论调查医院工作人员吸烟率低于社会人群,对烟草危害健康认识水平较高,自身被动吸烟率较高,说明对周围人吸烟的劝阻和自身健康保护意识欠缺。社会寻求医生帮助戒烟率低,大众对目前医院中开展的戒烟业务缺乏了解。  相似文献   

11.
蔡景荃  贺新福 《职业与健康》2008,24(13):1291-1292
目的了解无烟单位人群吸烟及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通辽市科尔沁区10家无烟单位.489名控烟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吸烟率为12.9%(男19.5%,女7.9%);知识知晓率为74.2%(男73.1%,女74.9%),正确态度率为92.5%(男91.6%,女93.2%),正确行为率为85.8%(男83.3%,女87.7%)。结论无烟单位人群吸烟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正确态度率和正确行为率都比较高,达到了无烟单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某市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其对烟草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P),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某市3所高校(医学院校1所、非医学院校2所)的在校大学生,按照年级分层整群抽样,使用统一问卷进行有关吸烟与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结果]共调查2500名,获得有效问卷2472份,应答率为98.9%。大学生吸烟率为21.9%(542名),其中男生吸烟率为34.8%(506名),女生吸烟率为3.5%(36名),男生吸烟率高于女生(P〈0.001)。烟草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吸烟与控烟态度等与吸烟行为相关(P〈O.05)。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增长、非医学专业、城镇、对烟草危害知晓率低、对被动吸烟态度忍让、对他人吸烟持赞成态度的均是吸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对烟草相关知识、对吸烟和控烟的态度与吸烟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吸烟行为的态度,探讨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成都市827名公务员样本,采用自填式结构问卷了解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的发生状况、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程度和对吸烟行为的态度。结果成都市公务员总体吸烟率为25?4%,男性吸烟率为47?5%,女性为2?9%。男性、年龄、对吸烟的态度是影响公务员吸烟的主要因素。结论成都市公务员吸烟行为与性别、年龄、对吸烟的态度因素有关。应制定有效措施对成都市公务员吸烟状况进行干预和预防,带动全社会参与戒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山东省医学院校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以及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的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年9月,从山东省9所医学院校中随机抽取2所学校,在每所学校中分别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专业和年级为分层特征,抽取2001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集中式自填问卷的方法对医学生的被动吸烟状况及其对吸烟行为的劝阻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完成调查1801人,被动吸烟率为27.8%,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全部正确认识率为54.9%,41.4%的被动吸烟者在遇到吸烟行为时曾对吸烟者进行劝阻。结论医学院校学生被动吸烟率低于一般人群,对被动吸烟健康危害相关知识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应开展学校控烟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医学院校学生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长沙市小学生尝试吸烟的现状及相关知识、行为和态度,为尽早在小学生中实施控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长沙市岳麓区8所小学4年级的所有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长沙市小学4年级学生自陈尝试吸烟比例为15.6%,72.9%的小学生存在被动吸烟。80%以上的小学生认同"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对于吸烟究竟会对身体产生哪些影响,尚不是很清楚。小学生尝试吸烟与父母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存在被动吸烟等无关;与性别、学校类型和小学生对父母吸烟态度有关,男同学尝试吸烟率高于女同学,城郊结合部的学校的小学生尝试吸烟率高于城区小学,不反对父母吸烟的小学生尝试吸烟率高。结论长沙市小学生尝试吸烟比例高,小学生控烟知识的缺乏主要表现为对吸烟危害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学校应成为控烟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大众传媒对中学生吸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研究目前大众传媒对青少年吸烟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文中对620名中学生进行了吸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烟草广告和影视吸烟场面对学生吸烟行为的影响有密切联系,对经常吸烟者影响最大。两种大众传媒的影响在性别、年级上有不同表现;都对学生吸烟知识、态度、行为产生不良影响,而对吸烟态度的影响最大。本结果可为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吸烟行为、对吸烟相关知识的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方法于2007年在江苏省南通市和张家港市医疗机构、学校、政府机关、公共交通场所、餐馆和网吧6类公共场所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对516名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现在吸烟和被动吸烟暴露情况以及对吸烟相关知识认知和对公共场所禁烟的态度,并对吸烟相关知识和态度进行评分。结果男性现在吸烟率为51.2%,高于女性(0.3%),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女性被动吸烟暴露率(56.9%)与男性(65.7%)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人群对吸烟或被动吸烟有害的正确认知率较高(均高于90%),但对被动吸烟具体危害的认知相对较低(均低于90%)。对各类场所全部或部分禁烟的支持率均较高,最低为网吧(83.7%),最高为学校(100.0%),但对与自身相关场所全面禁烟的支持率均低于其他职业人群。对男性职业、认知和态度与吸烟行为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服务行业人员吸烟危险高于其他职业人群(OR=3.40.95%CI:2.10~5.50),对吸烟相关知识和公共场所禁烟态度的评分越高。越可减少吸烟行为。结论服务行业人员的吸烟行为高于非服务行业人员,而对吸烟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和对禁烟的支持率却较低。应大力加强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宣传.以改变不同职业人群对控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解房山区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烟草相关知信行情况,为进一步做好青少年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房山区3所小学、2所初中、1所高中和1所职高共1 507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不同学段学生尝试吸烟情况以及对烟草的知信行情况。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青少年吸烟行为的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房山区2019年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6.30%,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学生尝试吸烟率分别为3.46%、4.12%、3.53%、2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304,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高学段、身边有朋友吸烟、见到电视电影中有吸烟镜头、模仿偶像吸烟等变量是中小学生尝试吸烟的危险因素。烟草相关知识各题目的正确率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对于烟草的肯定比例明显高于女生,性别、学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8.90%的学生表示今后肯定不会吸烟。52.02%的学生会劝阻身边吸烟的人,1.26%的学生会跟随身边人一起吸烟。22.16%的学生表示会模仿明星偶像抽烟,性别和学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作者简介:孟毅(1982-),女,北京市房山人,学士,主管医师,主要从事学校卫生工作和健康教育工作。儿童青少年的控烟是今后降低全社会人群吸烟率的关键。控制儿童青少年吸烟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防控,创建轻松和谐、无烟健康的支持性环境,强化知识宣教与干预,使儿童青少年牢固掌握相关知识的同时,产生心理认同,将控烟行动坚持一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宁波市大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学校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宁波市6所高校699名学生,通过专题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了解其吸烟现状、烟草危害知识、对烟草及吸烟行为的态度和控烟的看法;定性分析访谈资料、描述性分析问卷资料。结果学生掌握烟草危害知识情况不容乐观;吸烟者与非吸烟者对烟草危害认知及吸烟行为的态度不同;与2005年监测相比,女生尝试吸烟率降低了44%,男女生近期吸烟率无变化,男生尝试吸烟率和经常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结论学生对烟草危害存在认知误区,大学生中烟草流行仍很严重。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要推陈出新,政府要加大控烟力度,多管齐下,方能显效。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吸烟状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的控烟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利用讲座、同伴教育法、大型签字宣传活动和板面展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控烟干预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学生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调查1 332人,尝试吸烟率为15.13%,男生尝试吸烟率(26.70%)高于女生(3.96%)(χ2=129.69,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5.06分提高到9.81分(t=4.629,P<0.001),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率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1或P<0.05),对控烟的正向态度和行为,除了“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一项外,其余项比干预前都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拒吸第一支烟和劝朋友家人戒烟的正向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