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蛛网膜囊肿是颅内少见病变,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1%~3%[1]。有关其CT平扫和脑池造影的CT表现特征国内报告并不多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4例病例的CT平扫和脑池造影CT扫描的资料,就有关问题讨论如下:1资料和方法34例中,男性32例,女性2例;年龄2...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脑脊液显像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对190例核素脑脊液显像的随访病史,部分结合CT和(或)MRI进行回顾性图像分析。结果:交通性脑积水,脑池显像均可见脑室返流明显;正常脑压脑积水,示踪剂缓慢上升到大脑凸面,上矢状窦放射性分布少,即使伴脑室返流,但其程度较轻。脑脊液漏诊断的灵敏度在持续性、间歇性、可疑或无明显脑脊液鼻漏三组中分别为100%(19/9),90%(27/30)及71%(17/24)。其他,脊髓空洞症12例中无阳性发现4例,脑脊液吸收缓慢5例,脊髓段有放射性缺损区3例。颅内压增高21例中脑脊液吸收缓慢9例,吸收正常12例。脑室分流术后11例,放射性核素分流显像可以显示分流管是否畅通。本组与脑脊液相通的蛛网膜囊肿5例均能显示。结论:脑池显像有助于正常脑压脑积水的诊断,及估测手术预后;结合棉拭放射性计数测定,是诊断脑脊液漏有效而灵敏的方法。还可用于脑室分流术后随访、脊髓空洞症与蛛网膜下腔相交通的蛛网膜囊肿等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MR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诊断中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扩大及囊肿与邻近脑池是否相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和流动分析软件对21例影像学疑为蛛网膜囊肿或蛛网膜下腔扩大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相位幅度图像形态及博动情况,测定相应病变区在相位速度图上的搏动强度。结果:蛛网膜囊肿在相位幅度图上可不清楚显示囊肿与邻近脑池相分隔:同时可显示囊肿内搏动幅度。囊肿内反向流动信号及喷射信号改变,提示与邻近蛛网膜腔相通。而在四脑室扩大者,相位幅度图未见明显囊腔,可见与导水管相通。结论: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对显示不同部位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形态、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结构鉴别及了解囊肿内搏动情况判断与邻近脑池是否交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核素脑池显像诊断和定位脑脊液鼻漏的临床价值及提高定性和定位诊断的有关技术环节。方法:采用^99Tc^m-DTPA法对12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进行核素脑池显像。结果:11例颅底至鼻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其中9例手术证实漏口与核素脑池显像定位诊断完全一致,其诊断灵敏度和定位准确率分别为91.7%(11/12)和81.8%(9/11)。结论:^99Tc^m-DTPA脑池显像作为灵敏、简便和定位准确的检查手段,可用于诊断和定位脑脊液鼻漏。提高定性和定位诊断的技术环节包括:显像体位、图像标志、显像时机、促使脑脊液鼻漏和鼻道棉拭放射性测定。  相似文献   

5.
核素血池显像对肢体和躯干肌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徐峰坡,董慎安,吴星红,张玮,江一民,李金泉,苏成海对1987年3月~1994年2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182例软组织核素血池显像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旨在探讨核素血池显像对肌肉血管瘤的诊断价值.182例四肢、躯...  相似文献   

6.
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郑柏洁,张金谷,张洪玉,翁心植应用核素心血池显像研究肺心病患者的右心室收缩功能,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1~3],而对右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报道甚少.我院自1988年~1991年对60例各型肺心病患者进行了右...  相似文献   

7.
采用 ̄(99m)Tc-RBC肝血池显像定性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344例,对其临床价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别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与同时检查的B超(300例)、CT(261例)和MRI(38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鉴别被 ̄(99)mTc-植酸钠肝显像发现的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肝血池显像的准确率高达96.2%。作者提出,核素肝血池显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认为许多学者推荐的 ̄(99m)Tc-RBC肝血流相无助于进一步的鉴别诊断。此外还对核素肝血池显像13例误诊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放射性核素腹部血流血池显像对隐睾的定位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文华  朱选文 《中华核医学杂志》1993,13(4):226-227,T015
采用^990mTc-RBC腹部血流血池显像诊断12例隐睾患者,其中9例腹部有异常放射性浓聚影,与手术所见的睾丸位置完全一致;2例显像阳性患者,手术也未发现睾丸组织。作者认为核素腹部血流血池显像对腹股沟和腹内隐睾能有效地进行术前定位。在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CTC诊断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IAC)的CTC影像学分类与临床意义。方法对22例CT诊断为IAC病人行CT蛛网膜下腔-脑池造影(CTcisternography,CTC),根据CTC囊肿内是否有造影剂充盈进行分类。选择非交通性蛛网膜囊肿(noncommnicating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NCIAC)病例,行神经内镜下NCIAC-脑池/脑室造瘘术治疗。结果22例IAC病例经CTC检查15例确诊为NCIAC,阳性率为68.2%,NCIAC病例有确切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术后症状改善或消失。9例NCI-AC病人CT随访示囊腔明显缩小,脑组织复位。结论①CTC简便、安全,对IAC病人具有诊断特异性,运用CTC可分类交通性蛛网膜囊肿(commnicating intracranial arachnoid cyst,CIAC)和NCIAC;②症状性NCIAC具有神经外科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92例临床可疑肝占位性病变患者进行了肝胶体及血池断层与平面显像,计算了肝血流灌注指数,并对照同期的病理及肝动脉造影资料,探讨了核素显像、CT及B超的诊断价值。研究表明,三种方法对肝癌及肝囊肿的诊断准确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断层显像对肝血管瘤的诊断(93%)明显优于CT(84%)和B超(80%);平面肝显像难以发现直径3cm以下的病变,对肝占位灶的检出率明显低于断层显像(P<0.05)。联合肝、胆道系统显像有助于降低假阳性率,其价值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四叠体池的蛛网膜囊肿罕见,作者报导2例。结合矢状面图像重建,CT清晰显示四叠体池蛛网膜囊肿之位置及范围,均显示明显的幕上扩张,1例囊壁发现迷走脉胳丛实属罕见。作者回顾,颅内蛛网膜囊肿幕下较少见,有五个位置:小脑后中线处,小脑半球后外侧,桥小脑角,斜坡及四叠体。其中,以小脑后及桥小脑角较为常见。四叠体囊肿见于婴幼儿;两型小脑后的囊肿见于年青人,桥小脑角囊肿几乎仅见于成人。四叠体池囊肿约有1/4可延伸到幕切迹上方,如幕上成份异常大,小脑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表皮样囊肿的CT表现并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材料与方法:11例患者,其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介于25~65岁,均经采用GE1600C型扫描仪以OM为基线横断扫描,于平扫后行增强扫描。结果:11例患者的病灶均呈囊性低密度,其中,圆形病灶见于3例,扁平不规则形且境界欠清的病灶见于8例。后者中,1例的病灶位于枕大池,压迫四脑室并引起幕上脑积水。1例的病灶位于鞍上池及环池。其余患者的病灶均位于桥小脑角池且有沿蛛网膜下腔生长的趋势。结论:只要掌握表皮样囊肿的上述CT表现,便容易将其与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以及颅内其他囊性肿块相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报告45内蛛网膜囊肿(IAC),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选择和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年5月~2003年12月收治的45例颅内蛛网膜囊肿。结果:手术45例在术后囊腔均缩小或消失,颅高压解除,症状消失。结论:ICA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⒈17%,最常见于外侧裂池。CT.MRI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凡囊肿有颅内高压者,充分建立囊腔与周围脑池或腹腔之间的交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治疗(附42例报告)710032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伦学庆章翔易声禹费舟关键词囊肿;脑疾病;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742.89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约占颅内占位性病变的0.4%~1.0%〔1〕。此病临床报道不多,对手...  相似文献   

15.
201Tl脑肿瘤SPECT显像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201Tl脑肿瘤SPECT显像判断颅内肿瘤组织学等级的价值。方法 对7例正常对照者3例脑血肿和50例颅内肿瘤患者分别^201Tl脑显像,静脉注射^201Tl111MBq15min和3min后,分别行早期和延迟脑SPECT显像,视觉分析颅内^201Tl分布情况,并对7例正常者和25例颅内肿瘤及3例脑血肿患者进行半定量分析,计算早期和延迟显像的摄取指数及滞留指数。结果 正常对照者脑实质不显  相似文献   

16.
祁吉 《民航医学》1992,2(3):24-24
1 脑池 脑池是蛛网膜下腔中宽大的部分,正常时是CT上可见的主要蛛网膜下腔结构。主要的脑池有枕大池、环池、鞍上池、四迭体池、大脑大静脉池、外侧裂池和纵裂池等。颅内病变对脑池的影响有。  相似文献   

17.
平海江 《西南军医》2007,9(4):55-56
目的探讨颅内蛛网膜囊肿(IAC)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手术治疗19例颅内蛛网膜囊肿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手术组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无死亡病例,复查CT或MRI15例囊肿消失或缩小,4例变化不明显,术前颠痫患者,得到控制或发作次数减少。结论对确诊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积极的手术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是较为安全和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刘雪飞  张蕴增 《武警医学》1999,10(6):332-332
自1993年2月~1998年4月我科共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20例,采取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3~55岁,平均219岁,其中20岁以下12例。囊肿发生部位:外侧裂池9例,枕大池7例,小脑...  相似文献   

19.
放射性核素血管造影和血池显像诊断股动脉伤1例报告钟兆泉,马丽患者刘XX,男,29岁,住院号892656,核素检查号895588。主诉左大腿内侧刀刺伤1月,刀口进行性肿痛4天于89年6月28日人院。查体:左大腿内侧下1/3处见15cm长的缝合口,沿伤口...  相似文献   

20.
正常颅压脑积水分流术前后核素脑池显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通常把痴呆、尿失禁和走路不稳作为正常颅压脑积水分流术的适应证 ,但部分患者行分流术无效。核素脑池显像有助于脑积水的诊断、鉴别诊断、手术适应证的选择和疗效判定。我们于1987~ 1997年收治了交通性正常颅压脑积水 2 1例 ,在脑室 腹腔分流术前后分别行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 ,探讨该检查在临床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2 1例患者 ,男 12例 ,女 9例 ,年龄 5 4~ 6 7(平均 6 1 2 )岁。病程 0 5~ 5a ,平均 3 1a。 2 1例中脑膜炎后脑积水 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积水 6例 ,脑外伤后脑积水 4例 ,原因不明脑积水 3例 ,均经CT或MRI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