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测定在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测定在肾移植术后免疫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监测5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s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sVCAM-1水平呈规律性变化,急性排斥反应组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移植肾功能稳定组和CsA肾中毒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对激素治疗敏感的排斥反应患者,sVCAM-1逐渐降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测定在肾移植术后免疫学监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监测5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sVCAM-1水平的变化.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sVCAM-1水平呈规律性变化,急性排斥反应组sVCAM-1水平明显高于移植肾功能稳定组和CsA肾中毒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对激素治疗敏感的排斥反应患者,sVCAM-1逐渐降至正常水平;耐激素的排斥反应患者应用ATG治疗后,sVCAM-1在排斥反应后1个月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CsA肾中毒组sVCAM-1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sVCAM-1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sVCAM-1可以作为肾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免疫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肾移植后患者尿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浓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动态检测2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2个月内尿中sICAM-1浓度的变化。结果:急性排斥反应(AR)时,sICAM-1的升高较临床诊断提早数天,并且显著高于环孢素A肾中毒组;对甲基氢化泼尼松敏感的排斥反应,抗排斥治疗数天后sICAM-1下降到排斥前水平。结论: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受者尿中sICAM-1浓度有助于AR 相似文献
4.
慢性排斥移植肾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HLA-DR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排斥移植肾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HLA-DR表达与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的关系。方法:对20例慢性排斥肾移植受者进行肾活检,采用免疫组化技术(ABC法)检测移植肾内ICAM-1和HLA-DR的表达。结果:ICAM-1在慢性排斥移植肾肾小管上皮细胞和间质微小动脉内皮细胞表达增强,而HLA-DR表达则普遍上调,尤其在远曲小管。此外,在ICAM-1和HLA-DR表达增强的局部血管周围和小管间质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慢性排斥移植肾中ICAM-1和HLA-DR表达增强可能在排斥反应中起诱导作用,尤其是间质炎细胞的浸润及抗原递呈,同时它们又可能使表达上调的细胞成为免疫反应效应支的靶细胞,从而参与慢性排斥的细胞免疫损伤及移植肾间质损害过程。 相似文献
5.
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在肾移植监测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对87例肾移植患者进行细胞间粘附分子1(cICAM1)动态监测,以探讨其在术后监测中的价值。结果发现,移植术后cICAM1水平短暂升高后即随移植肾功好转而下降,至术后两周达正常水平;急性排斥反应时cICAM1显著高于移植肾功稳定组及CsA肾中毒组(P<0.001);抗排斥治疗有效后,cICAM1又逐渐降至正常水平。结果表明,肾移植术后动态监测cICAM1的变化,不仅可早期诊断急性排斥反应并观察其治疗效果,而且有助于急性排斥反应与CsA肾中毒的鉴别。 相似文献
6.
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与肾脏移植排斥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CAM-1是介导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细胞粘附分子。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时肾脏组织ICAM-1表达增加,血,尿中可溶性的ICAM-1同。动态监测肾移植术后患才血,尿中sICAM-1的变化,有助于肾移植急性排斥的诊断和抗排斥反应的疗效评价,应用ICAMP-1单克隆抗体,可以提高肾移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8.
9.
雌激素预防大鼠同种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Fisher大鼠作供者,雌性Lewis大鼠作受者进行同种肾移植,为排除排卵周期及相应的内源性性激素变化的影响,肾移植均在非排卵期进行,后治疗组大鼠隔日给予25μg/kg雌二醇皮下注射。移植后16周作肾功能、移植肾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测定肾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及β-机动蛋白mRNA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移植后治疗组24d尿蛋白持续保持较低的水平(P<0.01),血清肌酐水平降低(P<0.01),肌酐清除率升高(P<0.01),移植肾组织管内膜增厚、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程度减轻(P均<0.01),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0.01),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mRNA表达减少(P均<0.01)。结论 雌激素对移植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其机理与影响上述细胞因子在移植肾的表达有关,提示雌激素可能为一类潜在的抗慢性排斥反应药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6例肾移植术后发生慢性排斥反应患者的移植肾组织及5例正常肾组织行细胞间粘附分子-1,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染色及HE染色。结果表明ICAM-1,VCAM-1在正常肾脏和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脏上的表达分布不同。结果提示,它们在移植肾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移植排斥反应时血浆骨桥蛋白( OPN)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对46例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及生物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移植肾组织学检查结果,46例受者被分为3组:移植肾功能稳定,且移植肾组织学检查未显示有排斥反应证据者16例,为非排斥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有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者22例,为急排组;移植肾组织学检查证实为慢性移植肾肾病(CAN)者8例,为慢排组.另以6名亲属活体供者作为对照组.于移植肾组织样本采集前抽取外周血,用人OP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试剂盒测定血浆OPN水平,参照Banff 03标准对排斥反应进行分级.结果 对照组血浆OPN水平为(12.23±5.95)μg/L,非排斥组稍高,为(19.38±8.23)μg/L,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慢排组血浆OPN水平为(27.77±12.27)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为(41.84±18.51)μg/L,与非排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慢排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排组血浆OPN水平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具有正相关性(r=0.87,P<0.05),发生Ⅰa级排斥反应和Ⅱb级排斥反应者间血浆OPN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浆OPN水平变化与急性排斥反应关系密切,其水平高低与排斥反应的级别呈正相关,可以作为诊断移植肾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评估其严重程度的一个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的巨细胞病毒感染及其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术后活动性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发生率、感染的原因以及CMV感染对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检测187例肾移植受者和供者术前血清抗-CMV抗体;受者术后定期检测体内CMV DNA、对CMV DNA阳性的部分患者给予抗CMV治疗,并比较各组排斥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无论是供者还是受者,术前如血清抗-CMV抗体阳性,受者术后发生活动性CMV感染者明显增多,这些患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CD4+T淋巴细胞内腺苷三磷酸(ATP)含量(ImmmuknowTM法)检测细胞免疫功能在老年肾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ImmuknowTM免疫细胞功能监测仪通过生物发光法测定52例老年肾移植受者移植前后全血CD4+T淋巴细胞ATP含量的变化.结果 52例中,33例术后移植肾功能稳定(稳定组),未发生感染或排斥反应,其ATP值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与普通尿毒症患者(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例出现肺部感染和皮肤疱疹病毒感染(感染组),跟踪监测其ATP值进行性降低,其中4例ATP值降至100 μg/L以下,出现重症肺部感染,与稳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例出现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AR组),跟踪监测其ATP值进行性升高,与稳定组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术后动态监测老年肾移植受者ImmuknowTM AT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了解术后细胞免疫状态,以利于预防排斥反应和感染等. 相似文献
14.
大鼠接受小鼠异种心脏移植后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大鼠接受小鼠异种心脏移植后延迟性排斥反应(DXR)的病理特征,研究异种心脏移植中粘附分子ICAM-1的表达变化,探讨DXR的发生机制。方法建立Lewis大鼠接受BALB/c小鼠异种心脏移植模型。随机将接受异种心脏移植的大鼠分为5组,每组5只,分别于移植后12、24、36、48 h及移植心停跳时切取移植心;另取5只术前健康雄性BALB/c小鼠心脏作为对照。进行病理学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图象分析定量,研究供者移植心组织中ICAM-1的表达,以及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RT-PCR)方法检测移植心组织中ICAM-1 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学检查显示移植后12 h,移植心组织中即有间质充血、出血以及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随时间的推移病变不断加重,直至排斥反应的终点呈现典型的DXR。术前对照组心脏组织中ICAM-1表达微弱;异种心脏移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脏组织中ICAM-1的表达不断增强。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移植心组织中ICAM-1 mRNA亦随时间的推移进行性增高。结论异种心脏移植后,移植心组织中供者型ICAM-1的表达明显增强,与DXR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供者型ICAM-1表达增强可较早提示DX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肾移植早期血清及尿液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组及动态监测55例肾移植患者早期血清及尿液TNF水平。结果:术后3d血清和尿液TNF均明显升高,与术前和术后其他各组比较,P〈0.01。血清和尿液TNF在手术1周后均显著下降,但血清TNF水平仍高于术前,尿液TNF水平低于术前。血清TNF水平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显著增高,术后平稳组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组无明显变化。急性排斥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对50例肾移植受者血清HGF水平在手术前后进行动态监测。观察肾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AR)、急性肾小管坏死(ATN)、环孢素(CsA)中毒时血清HGF的变化。结果:术前组HGF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术后前3天HGF下降明显,2周左右降至对照组水平。AR组在典型症状出现及血Cr升高前1~3d,HGF即有升高,且峰值出现在抗排斥治疗的当天。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后AR逆转者HGF迅速下降。ATN组HGF升高,与AR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CsA中毒组HGF水平升高,与AR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ATN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HGF可能作为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敏感指标,并且对ATN、CsA中毒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 1(sICAM 1)含量 ,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 6 0例结直肠癌、2 1例胃癌、17例乳腺癌及 9例正常人血清中sICAM 1的含量。结果 结直肠癌和胃癌血清中sICAM 1较正常人明显增高 (P <0 0 1) ,乳腺癌血清中sICAM 1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直肠癌血清中sICAM 1阳性率较胃癌高 (P <0 0 5 ) ,结直肠癌血清中sICAM 1的含量与其病程及病理显著相关。结论 血清中sICAM 1的水平测定可做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