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油的工艺及当归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当归中萃取当归油,对提油后的药渣采用水煎法提取当归多糖.方法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不同压力、温度、流量等因素对当归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当萃取压力为25mPa、萃取温度为45℃、CO2流量为40 L/h、萃取时间2 h时,当归油得率最高.当归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教为:固液比(kg/L)1:6,浸提时间2 h,醇沉浓度60%,浸提温度85℃,当归总多糖得率为14.32%.  相似文献   

2.
目的:确立结香花中黄酮类成分的超临界流体CO2萃取工艺.方法:以银锻苷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考察了CO2流量、萃取压力、时间、温度等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萃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和动态流量,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45 ℃,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60 min,动态流量2 kg/h .结论:超临界流体CO2适于萃取结香花中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萃取当归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聂诗明  张桂芝  张鹏涛 《中药材》2005,28(3):226-227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生产工艺.方法:用正交试验等方法,研究药材粒度、萃取温度、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解析分离条件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影响.结果: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当归油的优选工艺为:药材粒度40目,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25 Mpa、萃取时间2 h,CO2流量20L/h,分离釜Ⅰ压力8 Mpa,分离釜Ⅰ温度50℃;分离釜Ⅱ压力6 Mpa,分离釜Ⅱ温度50℃.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具有较高的提取率,该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鹅不食草的正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鹅不食草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计算萃取物的得率。结果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 h,CO2流量35 kg/h。结论萃取压力是影响萃取的最主要因素,超临界CO2流体技术是萃取亲脂性成分的优秀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优选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和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出油率为指标,筛选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影响因素,优化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以包合率、包合物得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巴旦仁油的包合工艺.结果 优选的巴旦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70℃,萃取时间1.5h;优选的包合工艺为:巴旦仁油与β-环糊精(β-CD)比例为1:6(ml:g),加水体积为8rnl,包合时间为80 min,巴旦仁油包合率为95.66%.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合理、可行;包合工艺操作简便、工艺稳定、巴旦仁油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月季花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瞿万云  余爱农  叶锐 《中药材》2006,29(5):488-490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超临界CO2萃取月季花挥发油的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萃取温度、压力、CO2流量等因素在不同水平下对月季花挥发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超临界CO2萃取月季花挥发油的最佳实验条件:萃取压力30 MPa,温度45℃,CO2流量40 kg/h和萃取时间80 min,挥发油提取率为1.98%。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率为0.12%。超临界CO2萃取的收率高,萃取时间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临界CO2萃取云南香樟叶中右旋龙脑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右旋龙脑含量,设计L9(34)正交试验考察萃取压力、温度、流量,单因素考察时间对右旋龙脑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选的萃取条件为压力30 MPa,温度45℃,二氧化碳流量20 L.h-1,萃取时间90 min。结论:优选的最佳工艺萃取率高,是具有相当发展潜力的提取分离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牛尾独活挥发油的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超临界CO2萃取独活挥发油过程中,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同时将实验结果与水蒸汽蒸馏法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各因素级差大小的比较可知:萃取压力的变化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大,萃取温度次之,而CO2流量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小。结论超临界CO2萃取牛尾独活挥发油的萃取率较水蒸气蒸馏法高,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20L/h,挥发油收率为0.65%。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凉血活血软胶囊中当归、羌活和独活的超临界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挥发油和紫外吸收度为参考指标,考察CO2流量、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四个因素对提取工艺的影响。结果:萃取压力和萃取温度对提取均有非常显著影响(P0.01),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提取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优化工艺条件为:CO2流量20L·h-1,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50℃,萃取时间1.5h。  相似文献   

10.
石蒜中加兰他敏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耿中峰  吕惠生  张敏华 《中草药》2008,39(4):543-546
目的 考察影响石蒜中加兰他敏超临界CO2萃取的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临界萃取条件,以加兰他敏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加兰他敏提取率的温度、压力、CO2流量、夹带剂进行了研究.结果 提取加兰他敏最佳超临界条件:萃取温度65℃,压力40 MPa,CO2流量20 g/min,夹带剂为90%乙醇溶液,流量5mL/min,萃取时间为3 h.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加兰他敏提取率可达0.014 5%.结论 超临界CO2萃取工艺适合于石蒜中加兰他敏的提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超临界CO2萃取法从银杏外种皮中萃取银杏酚酸的工艺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主要探讨了萃取压力、温度、时间等条件对银杏酚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银杏酚酸的最佳条件,用HPLC法对银杏酚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0MPa,温度45℃,萃取时间6h,CO2流量为2L/min为最佳条件。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比传统方法优越,表现在得率、纯度高,无溶剂残留,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乳香挥发油的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挥发油萃取率为考查指标,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乳香挥发油过程中压力、温度、CO2流量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是压力15MPa,温度35℃,CO2流量30L/h。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为乳香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云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云木香挥发油提取工艺。方法:以挥发油提取率和油的品质综合评分为指标,对水蒸气蒸馏、超临界CO2萃取、加热回流提取、超声波提取和闪式提取5个提取方式进行实验优选;再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对所选提取方式的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效果最佳,经正交实验考察发现对云木香挥发油提取结果影响最显著的因素是萃取压力,其次是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分离温度,可结合生产实际进行选择。结论:云木香挥发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临界CO2萃取,CO2流量20L/h,萃取压力18MPa,萃取温度35℃,萃取时间1.5h,分离柱压力6.5MPa,分离温度30℃。  相似文献   

14.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九里香精油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九里香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萃取的温度(A)、压力(B)、CO2流量(C)、时间(D)为主要因素,通过均匀设计实验对九里香精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25℃,萃取压力31.03 MPa,CO2流量20 ml/min,萃取时间90 min,该条件下,九里香精油的萃取得率为5.01%。结论该方法可靠易行,提取效率高。  相似文献   

15.
超临界CO2萃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晓光  高勤  翁文  罗焕敏 《中药材》2006,29(10):1096-1098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木脂素成分的工艺参数。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分别以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为指标,对萃取温度、萃取压力、粉碎粒度和CO2流量等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萃取压力和粉碎粒度对总木脂素含量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意义,萃取温度和CO2流量的影响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广东海风藤中木脂素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材粉碎成细粉,萃取压力10 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为30 L/h。  相似文献   

16.
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回流提取法进行比较。结果在分离压力6.5MPa,分离温度55℃,控制CO2的流速为25.0L/h,以95%乙醇作为夹带剂,萃取压力20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1h,为最佳萃取工艺条件,桃叶珊瑚苷的萃取收得率为2.8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峨眉桃叶珊瑚中桃叶珊瑚苷方法简便、提取率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Wu Y  Xiao XY  Ge FH 《中药材》2012,35(2):300-303
目的:研究无患子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其成分分析。方法:以无患子为材料,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无患子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并采用GC-MS对无患子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建立了一个能较好预测萃取结果的数学模型,并根据该方程对无患子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选。确定了无患子油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0℃,分离Ⅰ压力14 MPa、温度45℃,分离Ⅱ压力6 MPa、温度40℃,萃取时间60 min,得率为17.58%;并对无患子油进行了GC-MS分析,鉴定了22种成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6.59%。结论:优化后的工艺合理可行,操作简单,可用于无患子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韩志慧  陈俊英  张景伟  刘国际 《中草药》2005,36(8):1159-1162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工艺条件。方法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类型及用量对熊果酸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超临界CO2萃取山茱萸中熊果酸的适宜条件,并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超临界萃取最优条件:萃取压力35.0M Pa,萃取温度318K,选择无水乙醇为夹带剂,夹带剂体积分数为4%,萃取时间3 h,CO2流量为8 kg/h。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熊果酸比传统提取方法收率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