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肾肝心三脏在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肾、肝、心三脏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的关系。提出肾虚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之本,肝肾阴虚、心肾不交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卵汤对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性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及骨密度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80例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替勃龙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护卵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性激素水平、Kupperman评分、骨密度水平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5%;治疗后两组患者FSH、LH水平及Kupperman评分均明显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E2、腰椎1-4节及左股骨骨密度水平均明显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5)。对照组出现2例(5.0%)不良反应,与观察组的1例(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卵汤联合替勃龙较单独使用替勃龙可明显提高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改善性激素和骨密度水平,降低Kupperman评分,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中药滋心养肾法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8年8月门诊就诊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两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滋心养肾汤方加减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滋心养肾汤方基础上加用耳穴压豆法治疗,观察并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心烦耳鸣、潮热出汗、月经量少闭经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腰膝酸软、心烦耳鸣、潮热出汗、月经量少闭经的中医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腰膝酸软、心烦耳鸣、月经量少闭经的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肾不交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SPIEGEL失眠量的症状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夜醒次数、睡眠深度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有效率6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滋心养肾法联合耳穴压豆法治疗心肾不交围绝经期失眠妇女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复方中药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治疗。  相似文献   

4.
王辉萍主任医师概括围绝经期综合征不同的病因病机和治疗方法。肾虚肝旺型,治予滋养肝肾,疏肝理气;心肾不交型,治予滋阴补肾,养心安神;脾肾阳虚型,治予温补脾肾,调和阴阳。通过辨证施治,收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全国名老中医何嘉琳教授运用膏方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特色经验。[方法] 分析二则临床典型医案,总结何教授应用膏方诊治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思路与遣方特色。[结果] 何教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以脏腑阴阳失调、功能减退和气血虚弱为主要病机特点,临证主张调脏腑、理阴阳、益气血等对症治疗,同时注重心理疏导,强调身心同调。文中所附医案分别属于绝经前期肝肾阴虚型和绝经后期心肾不交型,何教授分别治以调补肝肾和交通心肾,兼顾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辨证论治,终得良效。[结论] 何教授运用膏方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从调脏腑、理阴阳、益气血入手,辨证细腻准确,方大效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6.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减少所致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根据近年文献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包括病因病机、临床治疗进行了综述,发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机主要责之于肾虚肝郁、心肾不交及脾肾两虚、中医药的类激素样作用使之成为治疗本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护卵汤联合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肾不交证患者雌激素水平及症状消失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洛阳市中医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肾不交证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0例。A组给予替勃龙片口服治疗,B组给予穴位埋线联合替勃龙片口服治疗,C组给予护卵汤口服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后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雌激素[雌酮(E1)、雌二醇(E2)、雌三醇(E3)]水平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后3组血清E1、E2、E3水平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明显高于A组,C组明显高于B组和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潮热、焦躁易怒、肌肉酸痛、骨量下降消失时间均短于A组,C组以上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B组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卵汤联合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心肾不交证疗效确切,可明显升高患者的雌激...  相似文献   

8.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候诊断症状加权积分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临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探讨中医辨证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中医症状加权积分法”对每一患者进行辨证。结果3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运用“中医症状加权积分法”辨证为单一证型(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心肾不交、肝郁及心脾两虚)者156例,其他证型者184例;其中,辨证为肾阴虚证49例、肾阳虚证20例、肾阴阳两虚证105例、心肾不交证49例、肝郁证25例、心脾两虚证47例(包括单一证、复合证)。结论该研究将临床症状体征轻重程度的量化分级、权重、主症与次症结合,计算出各证型的诊断标准临界值,为临床诊断提供了一种可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何若苹运用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方法]通过侍诊学习、收集分析老师临床资料,研究探讨何老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对其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辨证特色和用药规律予以总结,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何师的治疗特点。[结果]何老师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之病机总属于肾阴不足,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将其分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心肾不交、心脾两虚、阴阳两虚等五种证型。治疗上选用六味地黄丸加减为主,佐以疏肝理气、行气活血、交通心肾、补益心脾、阴阳并补,并给予患者疏导开解,从整体上调整患者的身心状态,获得良效的同时避免了激素替代疗法的潜在风险。所举案例疗效显著。[结论]何师以补益肾阴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兼顾兼证,临床疗效明显,对临床实践具有启示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辨证规律.方法 选择10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阴虚、血虚、阳虚显著高于气虚(P<0.05,P<0.01),阴虚、血虚高于阳虚(P<0.05);国绝经期综合征实证证素肝郁、气滞、热积分显著高于湿、痰(P<0.05,P<0.01);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证素以肝、肾、脾积分显著高于肺、心(P<0.01).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虚证证素主要以阴虚、血虚、阳虚为主:实证证素主要以肝郁、气滞、热为主;病住证素主要在肝、肾、脾,属虚实夹杂之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观察针刺疗法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将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分为针刺组和更年安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Kupperman指数,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针刺和更年安治疗均能改善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针刺组疗效优于更年安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及证候规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病理和证候规律.方法:选择61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19例健康同龄妇女为对照.采用"证素辨证"及积分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①围绝经期综合征各证型中,以肾阴虚证和肝郁气滞证所占比例最大,差异非常显著(P<0.01);②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肝郁积分及肝郁分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各证型肝郁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肝郁气滞组积分最高,显著高于肾阴虚组、阴阳两虚组(P<0.01).结论:肝郁气滞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常见的证型之一,各证型均有不同程度的肝郁病理变化,肝郁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机.  相似文献   

13.
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紫参颗粒治疗肾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用紫参颗粒治疗)和对照组(用尼尔雌醇治疗),每组30例.观察临床总疗效及主要症状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检测性激素水平.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头晕目眩、尿频、少寐、虚烦的症状积分下降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紫参颗粒对阴阳两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有显著疗效,对头晕目眩、尿频、少寐、虚烦症状的疗效明显优于尼尔雌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二仙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围绝经期高脂血症(肾阴阳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高脂血症(肾阴阳两虚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二仙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疗程为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更年期综合征自我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补肾安坤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采用补肾安坤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采用7-甲异炔诺酮片(立维爱)口服治疗.2组均以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补肾安坤膏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处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中老年女性易发生如尿道综合征、老年性阴道炎等阴部疾患,其疾病形成体现了“心移热于小肠”的理论,肾阴不足,心。肾不交,心火炽盛并移热小肠,传热膀胱,挟肝经郁热、脾虚湿热扰动下焦,导致相火妄动,灼伤阴窍而发病。  相似文献   

17.
交泰丸是传统经方,具有交通心肾的功效,主治心肾不交、夜寐不安之症。现代药理对其作用机制深入研究,从单药、复方层面进行探讨,发现其可以改善胃肠道功能,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作用,并且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交泰丸临床运用较为广泛,常用于不寐症,也可用于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骨散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亏虚型60例,治疗组30例选用清骨散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药乙烯雌酚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前后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清骨散对围绝经期综合征肾阴亏虚型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9.
周霞  王惠珍 《西部医学》2020,51(4):82-84
目的观察更年乐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及东二环分院妇科就诊的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门诊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予更年乐方口服加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予单纯更年乐方口服,14 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E2含量升高,血清FSH含量下降(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2含量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更年乐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肾阴阳俱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上海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对上海地区围绝经期综合征妇女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及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证型分布特点。 方法:应用围绝经期妇女一般生活问题调查表,了解围绝经期妇女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知程度;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围绝经期妇女的心理特点;应用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症状调查表,总结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证型分布情况。 结果:有效调查问卷634例,其中74.76%(474/634)的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和认识,有抑郁倾向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77.29%(490/634),有抑郁表现者占8.36%(53/634),有72.40%(459/634)的被调查者具有烦躁易怒、夜寐不安、口干口苦等心肝火旺的临床表现。 结论:被调查者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认知程度不足,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心理,根据本次被调查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得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主要证型为心肝火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