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及不合理应用,造成耐药的细菌越来越多,细菌耐药性已成为医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最关注的是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和产β—内酰胺酶的革兰氏阴性菌等。因此药敏试验及合理正确的使用抗生素对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感染的发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2002年3月至2003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索常见阴道及宫颈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使用温州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细菌和真菌鉴定试剂盒,真菌药敏试剂盒(MIC),细菌药敏用纸片扩散法。结果共检出细菌1052株,真菌721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细菌总株数的35.8%,革兰氏阴性杆菌占23.6%,常见细菌分布由高至低排列:大肠埃希氏菌、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其中耐药菌(MRSA ESBL)24.7%。真菌分布依次是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粗状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母菌等,合并感染35%。结论阴道和宫颈感染的病原菌以细菌为主,其次是真菌,耐药菌比率较高。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氏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最敏感,真菌对两性霉素、制霉菌素敏感率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外科感染患者的标本分离病原菌用法国梅里埃厂家的标准化的细菌鉴定方法进行鉴定试验。药敏选用天津金章公司的微量细菌定量MIC测试盒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试验法规的标准判定。结果从560份样本分离病原菌299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161株(53.8%),革兰氏阴性杆菌138株(46.2%)。万古霉素、氟嗪酸、苯唑青霉素、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球菌敏感。头孢三嗪、头孢呋肟、头孢噻肟对革兰氏阴性杆菌敏感。结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对外科患者感染和合理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异常子宫出血(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情况。方法 选取128例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阴道后穹窿处、宫颈处分泌物,经病原学检查了解病原菌的分布情况,通过药敏试验了解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结果 128份标本共分离出227株致病菌株,其中细菌76株(33.48%)、真菌83株(36.56%)、支原体57株(25.11%)、其他病原菌11株(4.85%)。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主要革兰氏阳性菌对四环素、红霉素等具有较高耐药性;主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复方磺胺甲恶唑等具有较高耐药性。真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白色假丝酵母菌及光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酮康唑较为敏感。支原体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单纯人型支原体感染时对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单纯解脲支原体感染时及两种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对环丙沙星均具有较高耐药性。结论 细菌、支原体、真菌等是AUB继发阴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且其对抗菌药物存在多重、不同程度耐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相关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保证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济宁市肠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NCCLS推荐使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率,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1998-2000年3年来痰、血、尿等各类标本分离出的上述细菌耐药情况分别进行动态分析。结果 肠杆菌科细菌、假单胞菌及不动杆菌属细菌、葡萄球菌属细菌对NCCLS推荐使用抗生素普遍存在耐药率逐年上升趋势,部分药物耐药率年间变化较为明显。结论 治疗细菌性感染应参照药敏结果,结合临床疗效,合理选用抗生素,防止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2年3月至2003年5月共送检中段尿标本1121份,从中分离到病原菌229株.为了解近年来引起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的变化,给临床治疗和合理用药提供实验室依据,本文分析了引起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并根据不同的细菌做了相应的药敏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院内感染菌群分布,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常规方法结合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必要时用K-B法补充药敏试验。结果5487株细菌主要来源于痰、尿、血液及分泌物;以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分别占25.1%、18.6%、8.9%、8.4%和2.9%,舒普深和泰能耐药率均在11.6%以下,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产ESBLs的阳性率为17.3%~30.3%;非发酵菌对舒普深的耐药率低于11.6%;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奈替米星和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低于8.5%和1.6%。结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菌是院内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发布及其耐药性,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全自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对从病人的痰培养出的269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分析. 结果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57株(58.36%)、革兰氏阳性球菌53株(19.7%)、假丝酵母菌59株(21.9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新、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达到33.3%;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83.3%;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较高,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达到58.3%. 结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各种菌对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耐药,临床用药应参考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河南医学研究》2017,(21)
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儿2 800例。所有患儿均实施痰液培养,分析其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结果所有患儿痰培养阳性716例,阳性率为25.6%;检出452株革兰阴性杆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等;检出264株革兰阳性球菌,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球菌对苯唑西林、青霉素G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敏感性较高;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耐药性较高,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结论革兰阴性杆菌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临床用药过程中,需按照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选择恰当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岛市妊娠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对552例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患者进行中段尿培养及药物敏感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为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前三位,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呋喃妥因均保持较低的耐药率,分别为1.99%、1.49%、4.47%、2.98%和3.98%,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73.13%和67.16%。结论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谱和耐药率已经发生变化,须注意监测中段尿的病原菌及其耐药菌谱,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培养血标本,并使用ATB expression微生物鉴定系统对细菌及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用K-B纸片法,数据分析用WHONET 5.6软件.结果:分离血培养病原菌65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324株(49.8%),革兰阴性菌279株(42.9%),真菌48株(7.4%),前4位细菌分别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100%敏感,对其他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葡萄球菌.结论:临床医生应高度重视血培养,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分析医院2019-01~2020-11血液感染致病菌的分布和耐药趋势,为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抗菌药物治疗血液感染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方法:运用仪器法检测致病菌对测定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我院2019-01~2020-11血液培养所收集到的致病菌菌株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培养得到的致病菌956株,其中包括酵母样真菌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临床酵母样真菌感染的分布情况,结合真菌的鉴定及药敏,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真菌感染者的临床资料、检出的酵母样真菌的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特点。结果真菌感染以60岁以上老年人居多,占69.4%,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肠道;基本都有抗生素使用史,多有创伤性介入治疗。检出真菌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共526例,另有热带假丝酵母菌117例,光滑假丝酵母菌86例,近平滑假丝酵母菌57例,其他酵母菌25例。10种抗真菌药物中,耐药性较高的为特比奈芬、制霉菌素和两性霉素B,比较敏感的为5-氟胞嘧啶和酮康唑。两性霉素B33.9%和氟康唑22.6%的耐药率,大大高于以往熟知的程度,这与临床大量常规使用其预防真菌感染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真菌检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多重耐药出现。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对常用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尿培养分离的213株细菌进行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并进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测。结果:G-杆菌115株,真菌52株,G+球菌46株。分离数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69株,真菌52株,肠球菌30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葡萄球菌1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检出菌中分别占50.7%和60.0%。除真菌外几种主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表明,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G+球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但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结论:大肠埃希菌仍然是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真菌性泌尿系感染的比例显著升高,病原菌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应重视尿培养,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病原菌及其药敏情况。方法: 调查我院2001~2002年收治的114例VAP患者的病原菌及药敏结果。结果: VAP患者的细菌感染为革兰阴性杆菌60。6%,革兰阳性球菌22。8%,真菌15。7%,革兰阴性球菌0。8%。其中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真菌最为多见。超广谱β-内酰胺酶33。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30。0%。结论: VAP的细菌耐药率较高,在治疗VAP时应重视病原菌的培养,以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婴幼儿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情转归进行研究,分析感染婴幼儿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为医师识别非发酵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本院儿科各病区91例非发酵菌感染患儿资料,回顾性分析患儿基本临床资料及病情转归,检测非发酵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并采用PCR法检测细菌耐药基因,对阳性结果进行基因测序分析。结果:近5年中本院儿科住院的患儿中非发酵菌感染者91例,其中新生儿35例(早产儿19例),29日龄~1岁29例,1~3岁27例;男性60例,女性31例;有基础性疾病患儿41例(45.05%),出现脏器功能损害16例(17.58%),自动出院3例(3.29%),死亡1例(1.09%);分离非发酵菌102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42株,鲍曼不动杆菌3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21株,其他非发酵菌6株;新生儿病区44株(43.13%),小儿重症监护病房33株(32.35%),普通儿科病区25株(24.50%)。呼吸道分泌物和血液占全部标本的84.31%;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MDR)、广泛耐药(XDR)、泛耐药(PDR)分离率分别占63.63%和19.04%;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40.48%,耐药基因检测阳性率最高的是blaPER(28.57%);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36.36%,所有耐药株均携带blaOXA-51和blaOXA-23基因。结论:有基础性疾病或进行侵袭性诊治的患儿易感染非发酵菌,且多为耐药菌株,治疗困难,病程长,风险大。 相似文献
18.
<正>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1]。为了解我院住院病人多重耐药菌及耐药情况,对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本院住院患者送检的1162株多重耐药菌进行检测,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2013年10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包括痰液、中段尿、创面分泌物、全血、胸腹水、胆汁、穿刺液、脓液等,剔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门诊患者血培养阳性标本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全自动血培养仪进行血培养,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菌株的鉴定和药敏试验,使用Whonet 5.6软件进行耐药率分析。结果:从7 774瓶门诊血培养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1 221株,培养阳性率为15.7%,剔除重复株后阳性菌株为56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25株(占57.1%),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占25.0%、12.8%和3.3%,并检出沙门菌12株、创伤弧菌5株和布鲁氏菌3株;革兰阳性菌237株(占41.7%),包括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等,分别占10.5%、6.2%和5.1%;真菌7株(占1.2%)。病原菌的耐药率相对来说较低,肺炎克雷伯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阳性率为11.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率为28.6%,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小于1.0%,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葡萄球菌。结论:门诊患者血培养的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且这些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有较好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送检的ICU患者各种标本分离的菌株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的病原菌中G-杆菌占57.5%,其中鲍曼不动杆菌占17.7%,铜绿假单胞菌占15.1%,药敏试验显示各菌耐药水平较高,其中G+菌占31.1%,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1.3%,表皮葡萄球菌占13.6%,真菌占11.4%。结论加强ICU病房感染管理和对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细菌耐药性,减少耐药菌产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