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海燕  马晓菲 《中国医药》2013,8(3):316-317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利用我院药房计算机数据库调查并记录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862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抗高血压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疗程、数量、费用、联合用药情况等资料,统计分析联合用药情况,并通过药物利用指数来评价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结果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用药有效率为88.3%(761/862),最常用的3类抗高血压药物是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利尿剂,用药频度分别为5387、4936和931。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抗高血压药物的药物利用指数均在的合理范围内(0.74—1.05)。联合用药率为52.2%(450/862),其中以二联用药为主[38.1%(328/862)],联合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我院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用药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病历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情况,探讨其用药特点及合理性。方法:以抽取某三甲医院2005~2006年,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出院病历150份,统计分析用药情况。结果:复方制剂、钙拮抗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利尿降压药、β受体阻断药为本次调查中主要的降压药物。其中使用频率高的药物主要有复方降压片89例(59.3%),硝苯地平65例(43.3%),卡托普利50例(33.3%),北京降压0号43例(28.7%)。联合用药占66.0%,且以二联为主。治疗并发症中,治疗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共404例次(404/150),平均每例用此类药2.7种。治疗并发症用药频率最高为改善脑功能药物93例(62.0%)。结论: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原则,但在联合用药中存在重复用药的情况,复方制剂有滥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分析,综合评价药物疗效。方法将872例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及转归分析。结果872例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总显效率为680例占77.9%,有效为138例占15.8%,无效为44例占5%。结论选择好合适的降压药物后,一定要长期坚持服药,大力宣传高血压病与并发症的危害性,早期积极预防与治疗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判断是否具有合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资料,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本调查统计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主要应用的降压药物包括依那普利、缬沙坦、尼莫地平、美托洛尔及氨氯地平等。280例患者中服用短效降压药155例(55.36%),服用长效降压药125例(44.64%)。采用单药治疗102例(36.43%),采用联合用药治疗178例(63.57%)。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较为合理,在今后的降压药选用中应注意选用长效制剂和联合用药,并注意不良反应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温劲  黄志军 《广东药学》2001,11(1):46-48
目的:了解抗高血压药物在我院心内科应用的现状和趋势。方法:调查心内科住院首诊为高血压病患者478例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结果:60岁以上的患者占46.23%,40-60岁患者占48.95%,40岁以下占4.8%。高血压Ⅱ期和高血压Ⅲ期患者占78.66%。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按使用频次顺序依次为ACE抑制>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其中联合用药占70.71%。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要做到个体化,联合用药应根病情需要慎重应用。  相似文献   

6.
抗高血压药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某院2003~2006年诊断为高血压的出院病历442份,对患者年龄、用药品种数、联合用药情况应用Excel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442例患者中以老年为主,女性患者略高于男性患者;用药例次排序前3位为CCB、利尿剂、ACEI;使用频率前3位药品为酒石酸美托洛尔、硝苯地平、卡托普利。用药方式以二联(34%)或三联(33%)用药为主,单一用药占10.4%,联合用药占89.6%。结论:该院高血压患者的抗高血压用药的应用符合中国和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  相似文献   

7.
耿滢 《中国医药指南》2013,(24):456-457
目的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用药调查与分析,了解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为高血压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并给予合理化建议。方法通过社区走访,对沈阳市彩霞、凌云、泉源、丰乐、红巾和塔东等六个社区共计1635名明确诊断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达83%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尚未完全按医嘱正常合理规范的用药治疗(含非药物治疗)。血压总达标率仅为26.22%。结论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时普遍存在药物应用不规范现象,最终导致血压得不到有效满意控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分析并统计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占第1位的始终是苯磺酸氨氯地平;2007年出院病历中联合用药率达86.34%。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个体化给药,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合理、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军队干休所高血压用药情况,探讨其合理性和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查了18家军队干休所的高血压发病情况及药物降压治疗情况。结果:18家军队干休所不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占4.7%,干休所老干部高血压控制率达89.9%,老干部对高血压用药满意率达95.3%。结论:干休所老干部药物降压效果尚可,军队和地方老干部在高血压用药上仍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412张抗高血压药物处方的患者性别、年龄、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及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412张抗高血压处方中男215张(52.18%),女197张(47.28%);≥66岁年龄段降压药使用率最高(35.44%)。DDDs排序居前3位的药物依次为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和贝尼地平;除尼莫地平和贝那普利外其余药物DUI均≤1。在412张抗高血压药物的处方中,联合用药101张(24.51%),联合用药主要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CCB)和CCB+复方制剂(厄贝沙坦/氢氯噻嗪)为主。结论本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符合当前国家对高血压治疗的原则,且兼顾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以利临床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7月至12月门诊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处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单联用药、联合用药分别占总处方的57.08%,42.92%。单联用药中,CCB,ARB,ACEI类的使用频率居前3位,分别占单联用药的31.59%,28.22%,20.83%;且CCB类长效及缓(控)释制剂使用频率最高。二联用药方案中,CCB+ACEI/ARB,CCB+B—RB,ACEI/ARB+B—RB使用频率居前3位,分别占二联用药的31.35%,22.08%,21.73%。结论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结构和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当前抗高血压药物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院门诊电子处方中高血压药物的应用,主要分析血管紧张素ⅡAT1受体拮抗剂( ARB)类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临床作用。方法收集我医院2015年4月门诊已确诊高血压患者的电子处方,统计我院高血压药物的出现频率和销售金额,并采用WT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 DDD)药物的用药频率( DDDs)等方法对ARB类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物处方占处方总数的7.6%,共4973张,钙离子拮抗药( CCB)1410张,占28.35%;ARB类1372张,占27.59%,缬沙坦的DDDs最高,且ARB类的药物利用指数( DUI)符合合理用药标准;联合用药方案在高血压处方也占一定比例。结论 ARB类药物凭借降压效果明确、不良反应少、患者用药依从性较高的优点,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80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状况,探讨临床使用抗高血压药的特点,为合理治疗糖尿病高血压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800例住院治疗糖尿病高血压处方进行药物利用分析,内容包括药物的种类、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DDDs排序前5位是培哚普利、卡托普剁、氨氯地平、氯沙坦和硝苯地平控释片;大部分药物的DUI接近1.00,联合用药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与钙通道阻滞剂(CCB)联用最多。结论:大部分用于治疗糖尿痛高血压的抗高血压药的使用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我院2007年11月至2010年11月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及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进行分析,总结抗高血压药物的相互作用机理及不良反应原理。结果3345张治疗高血压的处方中,有3199张处方为联合用药,占比为:95.63%,共发生抗高血药物不良反应177张处方,占整个治疗处方总量的5.29%。结论临床医生在处方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药物相互作用关系,尽量避免使用临床尚未有联合用药数据的组方治疗,做到既有效降压又尽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临床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选择高血压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2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220例患者,有167例患者为单一使用抗高血压药物,53例患者为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单一用药患者与联合用药患者相比,均为钙离子拮抗剂为最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其次为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和复方制剂,两组患者相比,药物的选择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根据患者的高血压情况选择适合的抗高血压药物单一或联合用药,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血压.  相似文献   

16.
门诊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查取2006年7月-12月门诊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处方3573张,统计分析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及治疗方案。结果:钙拮抗剂(CCB)、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α-受体阻滞剂使用率分别为32.96%、18.91%、17.16%、14.82%、12.65%和2.72%。单种药物治疗占45.20%,联用2种或2种以上药物治疗占54.80%。氨氯地平、福辛普利、替米沙坦在同类药物中使用率最高,分别为34.89%、33.00%、39.07%。结论:门诊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种类及降压治疗方案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应用长效抗高血压药物及合理的联合用药是当今高血压治疗的主流。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降压药的不断更新换代,现有的降血压药能使90%以上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正常水平,但在高血压人群中,用药依从性佳者占19.15%,很大程度上影响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故从一定程度上说,提高治疗依从性,和开发高效降压新药有着同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并探讨其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提高对高血压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7例住院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的调整及联合用药。结果:65.7%物首选治疗无效患者接受分级治疗,其中80%患者血压控制。常见的联合用药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加钙拮抗剂或β-受体阻滞剂等。含利尿剂的联合用经只占联合治疗的23.7%。结论:分级治疗与联合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分析2001年广州地区及佛山、深圳部分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根据2001年广东省药学会医院用药信息网入网医院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量,分类统计,并计算每种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列出位于前10位的药物。结果 2001年上述地区40家医院共使用68种抗高血压药物,金额达8445.85万元,其中钙拮抗剂和ACEI、ACE受体拮抗剂的用量占了总购入金额的79.17%;用药频度进口合资占56.29%,国产药占43.71%。结论 广州及附近地区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选择偏向于新型制剂,药物使用趋势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本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情况及趋势,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DDDs、购药金额排序等方法分析我院4年间的抗高血压药物的利用特点及趋势。结果 DDDs和用药金额均平稳增长约30%,用药频率较高的是硝苯地平,用药金额较高的是ACEI类,而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IIRA)是增长最快的一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与国内外新药的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