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1825年由RiIDes首先报道,发病率并不高,仅占成人卒中的1%~2%,但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复杂无特异性,易与其它颅内疾病混淆,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2.
<正>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颅内静脉窦内形成血栓,引起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障碍和脑脊液循环障碍,导致颅内压增高及相应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组疾病。与动脉血栓相比,CVST的发病率相对较低,约为每年1.52.5/100万,占所有卒中的1%。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  相似文献   

3.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4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CVST患者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脑脊液结结果等。结果:(1)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或误诊。(2)常见症状头痛、呕吐和(或)神经功能障碍。(3)年轻患者及女性多发。结论:CVST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因此对可疑患者尽早CT、MRI及MRV检查。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因血栓引起脑静脉窦腔狭窄、闭塞、脑静脉血回流和脑脊液吸收障碍的一种疾病,属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少见病,由于其病因多样,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也无特异性,因此常被漏诊和误诊,若不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本病常具有较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总结其误诊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CVST误诊病例资料。结果患者以头痛、偏瘫及癫痫起病,头颅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示颅压、蛋白增高,合并发热,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毒性脑炎,病程中发现出血范围增大,经头颅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重建确诊为CVST、症状性癫痫、肺部感染,给予抗凝、脱水、抗感染、抗惊厥等治疗,病情好转。结论 CVST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易误诊;MRI联合磁共振静脉成像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CVST患者的起病形式、诱因、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感染性因素和血液高凝是CVST的最常见病因;头痛为急性CVST的最常见首发症状,视力下降为慢性CVST的特异性表现,颅内压高...  相似文献   

7.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脯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血栓形成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各异.其具有发病快、病情重、预后差的特点.临床上CVST的死亡率较高,达20%~78%[1].  相似文献   

8.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其发病率低、病因多种多样、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造成误诊.CVST包括皮质静脉、深部静脉、硬膜静脉窦血栓,主要影响年轻人.1825年,Ribes首先论述此病,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病例被确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关系到CVST患者的预后[1].我科于201 1年2月收治了1例绒毛膜上皮癌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诊断和治疗方法,增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CVST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结果21例患者年龄16~57岁,男女比例为1:0.61。头痛、呕吐、抽搐、偏瘫为早期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病因是妊娠。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V)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表现为一处或多处静脉窦闭塞或不完全闭塞。经脱水、低分子肝素抗凝、尿激酶局部溶栓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后,21例患者中14例(66.7%)痊愈,6例(28.6%)好转出院。结论CVST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无特异性,容易误诊。MRA/MRV确诊阳性率高,而DSA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抗凝及强有力的脱水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血管介入治疗对改善重症CVST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少见血管病,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而无特异性,因此误诊率较高。本文搜集2006年2月至2012年3月治疗的24例CVST 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CVST 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1.
徐杰文 《新医学》2020,(11):884-887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神经内科少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起病隐匿,如同时伴有蛋白S缺乏症则更罕见。该文报道2例家族性病例,其中例1女性患者为家族中的女儿、17岁;例2男性患者为例1的父亲、45岁,例2 CVST发病年龄为30岁。2例临床表现均为头痛伴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均提示CVST,检测例1的蛋白S为21.3%、例2小于16%,给予抗凝药物联合营养神经等对症支持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均诊断为蛋白S缺乏症合并CVST。临床上发现无明显诱因出现CVST的年轻患者,应考虑有无高凝血状态,有无先天遗传因素,同时需考虑易栓症可能,及时检测抗凝血酶Ⅲ、蛋白S和蛋白C活性、血小板聚集功能等,这对不明原因CVST的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增进对CVST的认识,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60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病因明确者46例,主要表现为头痛,经头颅MRI、MRA、DSA等确诊,经抗凝、溶栓、降颅压、抗炎等治疗,22例基本治愈,18例好转,10例偏瘫,4例无变化,6例死亡。结论:CVST病因复杂,临床表现无特异,确诊有赖影像学检查,抗凝、降颅压治疗可能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应用核磁共振脑静脉造影(MRV)确定诊断,通过临床诊治过程,结合文献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病理学特征、临床类型、误诊原因及治疗进行探讨。结果:CVST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病因复杂、起病形式多样,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头部CT特异性和敏感性不高,脑脊液检查正常,易造成误诊及漏诊。结论:CVST发病急、进展快、死亡率较高,MRV是诊断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并检测疗效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抗凝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治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2016年4月经确诊的30例CVST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脑脊液、头颅CT、MRI、MRV及预后评估等。结果:CVST发病因素较多,部分患者合并多个危险因素;头痛、视物模糊、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癫痫等为常见临床表现;头颅MRI+MRV是目前CVST检查最常用的诊断手段,DSA检查为金标准;肝素抗凝安全有效。结论 :CVST临床症状多变且无特异性,头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头颅MRV可提高诊断阳性率,DSA检查为金标准;高颅压、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是本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脑静脉窦血栓(CVST)形成的临床特征、诊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分析32例CVST患者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本组多为急性、亚急性起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颅高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及脑梗死,治疗抗凝为主,有效29例,无效3例。结论:认识CVST的临床特征并行MRV检查是正确及时诊断的关键,抗凝是主要疗法。  相似文献   

16.
朱晓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4):3722-3723
目的 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CVST患者的发病年龄、发病形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结果 CVST发病年龄多在20~40岁;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早期多表现为头痛、呕吐、视盘水肿;伴或不伴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或癫痫发作;影像学表现为静脉窦闭塞伴非动脉分布区多发性脑梗死,有的伴有出血;颅压明显增高,脑脊液蛋白及细胞升高.结论 认识CVST的临床特征及时行CT、MRI、MRV等检查,必要时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一旦诊断明确,应尽早选用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被误诊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患者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及误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被误诊的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CVST患者分别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头痛、肥厚性脑膜炎、脑梗死、良性颅内高压、神经性头痛各1例,脑出血2例,脑炎4例。平均误诊时间为21.3 d(1~90 d)。头痛为CVST的最常见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常为CVST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MRI联合MRV检查常作为CVST的首选检查方法。结论:CVS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误诊,头痛是最常见症状,当患者出现不典型头痛和颅内压增高时,应高度警惕为CVST的可能,颅脑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时,应及早行MRV检查,必要时DSA检查明确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8.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由于脑静脉回流堵塞或血流缓慢所引发的闭塞性脑血管病[1],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相对少见类型,由于静脉系统在颅内分布广泛,且静脉系统血栓的病因复杂,因此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45例CVST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45例头颅CT检查21例有阳性发现。MRI39例28例有异常改变。MRV20例均见相应静脉窦显影缺失。3例DSA检查均有阳性发现。采用脱水、抗凝、抗血小板、激素等治疗。治愈32例,好转11例,死亡2例。结论:对临床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伴或不伴局灶表现者,应考虑CVST,早期抗凝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收集了上海华山医院和江苏省兴化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确诊患者28例,探讨CVST发病机制以及早期诊断治疗与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