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静脉窦性脑梗塞影像诊断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静脉窦性脑梗塞病例。结果 5例静脉窦性脑梗塞显示同侧横窦血栓;合并上矢状窦血栓的9例静脉窦性梗塞位置变化较大,病变范围广泛。梗塞与动脉性梗塞发生按动脉走行分布不同,常伴出血,MRA显示梗塞区供血动脉无异常,CTV或MRV显示静脉窦狭窄、血流信号缺损。结论静脉窦性脑梗塞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有助于静脉窦栓塞诊断;与动脉性脑梗塞鉴别,对于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宜斌  李霖 《海南医学》2008,19(5):27-2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神经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和预后,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临床诊治过程。结果42例中存活26例,存活率62%,均遗留偏瘫,生活不能自理,其中2例呈植物状态,死亡16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梅  陈慧龙  龚宇龙 《中外医疗》2012,31(21):168-169
目的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应用于脑梗死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的76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对比分析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脑电图(EEG)检查的特点。结果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脑电图异常58例,占72.4%,包括轻度异常28例,中度异常27例,重度异常3例。TCD异常63例,占82.9%,TCD诊断脑梗死异常率明显高于EE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经颅和脑电图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 ]比较分析 88例不同年龄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病因、症状、体征及头部CT所见 .[病例报告 ]将 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老年组和非老年组 ,对发病因素、症状、体征和头部CT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发病因素中有高血压者占 6 4 % ,心脏病者占 2 3% ,糖尿病者占 2 5 % ,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占 30 % ,高脂血症者占 4 5 % ,吸烟者占 5 2 % ,有家族史者占 33% .非老年组中初发者多见 ,有头痛、头晕及偏身感觉障碍等症状者比老年组多见 ,而偏瘫、四肢瘫、构音障碍及意识障碍者则老年组多见 .头部CT示单梗塞灶者在非老年组多见 ,多梗塞灶、脑白质脱髓鞘及脑萎缩者在老年组多见 .[讨论 ]脑梗死病人因年龄不同 ,其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头部CT所见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在治疗急性脑梗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塞的患者随机分为银杏达莫治疗(治疗组)42例和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38例,疗程均为15d,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评分和血液指标观察。结果:本组患者80例,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临床评分和血液指标均有改善,银杏达莫组改善程度优于灯盏花素组。结论: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明显,且安全,值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4例经脑血管造影及临床治疗有效证实的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进行了回顾性分析。14例MRI平扫,其中10例MRV检查,5例增强扫描。[结果]14例中脑梗死发生于额叶6例,项叶4例,颞叶3例,岛叶1例,小脑1例,发生于基底节、丘脑累及中脑、胼胝体1例。脑梗死发生于双侧脑内的8例,单侧6例。静脉栓塞部位10例为上矢状窦,1例直窦及左横窦,1例左侧横窦及乙状窦,2例皮层大脑浅静脉。5例增强扫描,3例无强化,2例病灶内出现不规则类环形强化,10例MRV均显示栓塞的静脉血流信号丢失或缺损,周围异常静脉侧支和其他引流静脉异常扩张。[结论]静脉性脑梗死的MR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对静脉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青年脑梗死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青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青年脑梗死病因多样化,动脉粥样硬化最常见,主要相关危险因素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酗酒、心血管病。结论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有效戒烟限酒,防止动脉硬化发生是降低青年脑梗死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2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与CT特征。方法: 分析28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临床、CT资料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脑梗死出血转化时病情加重或无好转者22例,病后4 d内发现脑梗死出血转化者21例,入院首诊时发现梗死后出血转化9例,住院以后复诊发现19例,对脑梗死出血转化后采取特殊处理措施17例,未采取特殊处理措施11例,经处理转归较好17例,预后不佳11例。结论: 脑梗死后出血的临床表现不一,无明显特征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一经脑CT等发现、确诊,即立即停用抗血小板、活血化瘀、抗凝等药物,治疗应根据当时病情状态及个体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9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9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饮酒、吸烟率分别为43.33%、54.44%,依次高于对照组的27.78%、25.56%;观察组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率分别为45.56%、58.89%,依次高于对照组的21.11%、37.78%;而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率为65.56%,高于观察组的4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687±169)μg/L]和循环内皮细胞计数[(9.0±1.7)×106/L]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一氧化氮水平[(77.4±21.1)μmol/L]则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与饮酒、吸烟,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等有较大关系,而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多与糖尿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梗死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针对352例脑梗死病例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共30例,发生率为8.5%。癫痫发作的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见,共21例(占70%)。继发癫痫的梗死部位,脑叶梗死26例,基底节区3例,丘脑1例。早发性癫痫11例,迟发性癫痫19例。系统抗癫痫治疗24例癫痫发作停止。[结论]脑叶梗死较易合并癫痫发作,抗癫痫药物对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大多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诊疗资料。结果: 52例中病死5例,病情恶化自动出院4例;存活43例,存活率82.7%,遗留偏侧瘫痪,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意识障碍、偏瘫及侧视麻痹发生率高,易继发出血性梗死,并发症多,预后差;早期脱水降颅压,防治脑疝是抢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有关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8例脑疝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发病时GCS评分、发病时中线结构移位程度、发病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程度、脑梗塞的大小等因素与脑疝后脑梗塞预后的关系.结果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明显受压者16例,GCS评分低于5分者13例,大面积脑梗塞者14例,它们均与脑疝后脑梗塞的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脑疝后脑梗塞发生时大脑脚池、环池受压明显,GCS评分低及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预后差对脑疝后脑梗塞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书诚 《吉林医学》2010,31(19):3014-3015
目的:探讨急性脑中风患者QT离散度(QTd)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中风患者93例,其中脑出血48例,脑梗死45例,诊断主要依据CT检查予以确定,选择相应对照组。做标准12导联心电图,计算QTd。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QTd增加明显,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之间QTd无差异;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QTd明显增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治疗后QTd显著减小。结论:急性脑中风患者并发心电图异常,QTd显著增大。QTd检测有助于对脑中风的了解,防治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减少心脏并发症,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脑梗死患者高危因素、临床经过、头颅CT、TCD检查结果及预后.结果本组患者中心源性栓塞21例,动脉-动脉源性栓塞12例,颅内动脉狭窄5例.治愈好转33例,无变化21例,死亡15例.结论脑栓塞是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原因.栓子主要来源于心脏及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颅内动脉狭窄是其另一原因.预后与梗死面积有关.CT中线移位者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15.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22例回顾性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玥  陈宁 《四川医学》2012,33(6):950-951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治疗、预后等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12例,存活的10例患者均伴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生活难以自理;病死者入院年龄、房颤发生率与其他病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病情严重,致残率高、并发症多、预后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脑梗死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特征并探讨MS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关联性。方法120例脑梗死患者中65例MS患者列入研究组,55例非MS者列入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发病率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C-反应蛋白、尿酸、纤维蛋白原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指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S临床发病率高、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与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存在关联性,应加强预防与控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12例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分析,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头颅CT或MRI、经颅多普勒(TCD)、颈动脉彩色超声及生化等检查,分析其主要危险因素和发病部位。结果:112例脑梗死患者中,高血压90例,占80%;脑动脉硬化84例,占75%;基底节区多发性腔梗72例,占64%;基本治愈16例,显著进步56例,进步26例,无变化10例,恶化4例。结论:脑梗死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有复发率、致残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也是可以预防的疾病,各级医院应形成网络化服务,做好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4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150例2型糖尿病未合并脑梗死在我院内分泌科门诊诊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类型主要为腔隙性梗死;两组患者在血糖、血脂及血压等各项检测指标以及各类并发症的比较上,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主要与患者的血压、血脂、血糖水平相关,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治疗,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感染性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4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急性重症脑出血或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入组患者各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病原学检查结果以及其他一般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与感染并发症发生相关的各种因素。结果患者住院第2周的总感染并发症发生率较第1周时显著增高(39%vs52%,P〈0.05),主要以肺部和尿路感染(41%)为主,部分患者还并发败血症(9%);感染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G-)杆菌和革兰氏阳性(G+)球菌感染为主,其次为真菌感染;药敏试验提示细菌对头孢类、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和喹诺酮类比较敏感。感染并发症的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营养不良发生率、NIHSS评分、GCS昏迷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ADL评分密切相关(r分别为5.62、4.39、8.68、6.26和4.34;均P〈0.05)。结论急性重症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感染并发症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其发生与患者住院时间、营养不良、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意识障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One hundred and sixty nine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for stroke over 30 months were examined to see whether treating hypertension had influenced the incidence of cerebral haemorrhage and infarction. Seventy eight (46%) of them had normal blood pressure, 47 (28%) previously diagnosed hypertension for which they were receiving treatment, and 44 (26%) previously undiagnosed and untreated hypertension. Haemorrhagic stroke was commoner among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hypertension, whereas infarction was commoner in patients with treated hypertension. Infarction and haemorrhage were equally prevalent in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Effective treatment in this population seemed to have had a substantially different impact on vascular disease, giving rise to cerebral haemorrhage as opposed to infarction. This is consistent with evidence from other studies that treatment for hypertension has little or no effect on the progression of athero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