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2.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NSAIDs与196例溃疡及胃黏膜病变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基本情况。结果:NSAIDs组服药后2周内发病占63.9%(46/72),且年龄偏大、多有心脑血管病史、出血前临床症状不明显;两组性别、溃疡病史、治疗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AIDs致上消化道出血起病隐匿,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3.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非甾体抗炎药(N SA ID s)相关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49例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照出血前7 d内是否服用N SA ID s药物分为两组进行分析。结果:149例出血患者中37例有用药史,占24.8%,N SA ID s组内镜下病变呈现多发趋势,并与年龄、服药种类、时间长短有一定相关性。结论:N SA ID s是上消化道出血的明确原因,应对需要长期用药者采取预防性措施,尤其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胃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年龄>65岁NSAID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NSAID胃病临床表现与胃镜下黏膜损害程度缺乏相关性,胃镜下以糜烂出血性胃炎及胃体胃窦多发性浅表溃疡为主;预防性应用胃黏膜保护药物仅占24.19%,且患者依从性较差。结论 NSAID胃病临床表现多样化,应提高对疾病预防性用药的认识,有消化道症状时需及时调整NSAID用药及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5.
6.
非甾体类抗炎药致胃肠道损伤125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 1990~ 2 0 0 0年到丹东市第二医院就诊的由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所致胃肠道损伤 12 5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86 2例 ,女 394例。其中低于 18岁 113例 ,占总数的9.0 % ;19~ 30岁 2 0 6例 ,占总数的 16 .4 % ;31~ 6 0岁 4 31例 ,占总数的 34.3% ;大于 6 1岁 5 0 6例 ,占总数的 4 0 .3%。服药时间少于 7d117例 ,占总数的 9.3% ;8d~ 3个月 4 5 6例 ,占总数和 36 .3% ;3个月以上 6 83例 ,占总数的 5 4 .4 %。既往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有 30 1例 ,占总数的 2 4 .0 %。同时服用糖皮质激素者有 2 18例 ,占总数的 17.4 %。NSAIDs… 相似文献
7.
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我院2 0 0 0~2 0 0 3年非甾体抗炎药(NSAIDS)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99例,女76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6 5~89岁,平均72 .6岁。同期非NSAIDS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15 1例作为对照组,男111例,女4 0例,男女之比为2 .8∶1。年龄6 5~83岁,平均6 7.5岁。1.2 方法 在胃镜下观察,有典型的喷血、渗血、血痂形成、粘连血块、黑褐色基底等表现时可内镜下诊断。从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总结其特点,对两组作对比分析。显著性检验用χ2检验。2 结果2 .1 服药原因、种类及剂量 前3位是心血…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目的 :对比研究超声波联合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与传统NSAIDs治疗老年膝关节骨关节炎 (OA)的临床疗效。方法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 132例 ,随机分为联合组、对照组 1和对照组 2各 4 4例。联合组给予环氧化酶 2 (COX 2 )抑制剂罗非昔布及超声波治疗 ,对照组 1和 2分别单独接受罗非昔布及超声波治疗 ,并比较 3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 8周治疗后 ,平均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和平均OA严重程度指数改变程度 ,联合组均显著优于 2个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通过 2种不同方法的联合治疗可使膝关节OA的临床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非甾体抗炎药致上消化道出血60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40~70岁,其中40~59岁42例,60岁以上18例,平均住院天数10d。
1.2用药及发病情况50例均为口服吃药,常用剂量52例,超常量8例,大部分患者为长期用药,口服用药到发病时间为10~30d 5例,用药1a以上55例。以黑便及大便潜血阳性为标准。 相似文献
10.
非甾体类抗炎药 (以下简称 NSAIDs)虽然对强直性脊柱炎(以下简称 AS)病程不产生影响 ,但由于其能有效地缓解 AS的疼痛及晨僵等症状 ,有助于患者坚持体疗并从事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因此是 AS的一项基本治疗措施。 NSAIDs的种类繁多 ,不良反应也较多 ,而 AS的病程相当漫长 ,许多患者病程达数10 a后仍有较为严重的疼痛而必须使用该类药物 ,如何在较长期的用药过程中恰当地选择药物、避免或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 ,是摆在医生及患者面前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笔者从事风湿病临床工作 10 a余 ,同时又是一名 AS患者已有 15 a的病史 ,在十几年同…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作为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同时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上起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实验及临床研究表明,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能够减少肿瘤的发生[1,2].其中包括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皮肤癌、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卵巢癌等.尤其是它对消化道肿瘤的防治作用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但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探讨.现将非甾体抗炎药防治消化道肿瘤的机制简要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非甾体类抗炎药 (nonsteroidalanti inflammatorydrugs,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阿司匹林问世已届百年 ,至今仍为临床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五十年代初 ,保泰松投放临床 ,NSAIDs逐渐成为治疗风湿病和骨关节炎的主要药物 ,196 0年以来 ,许多新型结构和剂型的NSAIDs相继合成 ,至今已有 5 0多种。NSAIDs主要是通过抑制体内前列腺素 (prostaglandins,PGs)的合成而发挥作用 ,环氧合酶 (cyclooxygenase ,COX)是这一过… 相似文献
13.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抗炎、解热镇痛剂,被广泛应用于风湿性疾病、疼痛、软组织疾病和运动损伤的治疗和心、脑血管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在我国NSAIDs在药品生产中仅次于抗感染药物。但是NSAIDs对肝、肾、胃肠道等有明显毒副作用,有报道称美国每年有100000患者因此住 相似文献
14.
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历史最悠久的抗风湿药,在传统的分类中被列为一线抗风湿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干扰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止其合成前列腺素(PG)。PGs是主要的炎症介质,同时也具有痛觉增敏作用,使痛觉感受器对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另外NSAIDs还具有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使发热病人体温降至正常。所以,它们具有抗炎、外周性镇痛和退热作用。以退热为目的的治疗中,临床上多采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对于不易控制的长期发热、尤其是癌性发热,则吲… 相似文献
15.
16.
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特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非甾体技炎药(NSAIDs)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幽门螺杆菌对溃疡特点的影响。方法 调查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间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出血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服药组86例,未服药组360例。服药组患者的年龄更高,血红蛋白下降更明显(P=0.004),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及大溃疡在服药组更多见(P<0.001)。未服药组幽门螺杆菌(Hp)的感染率为72.5%,服药组为53.4%(P=0.001)。进一步的研究发现,Hp感染状态对NSAIDs相关溃疡并出血的临床特点无明显影响,但胃黏膜糜烂更常见(P<0.05)。结论 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植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阿司匹林于1899年问世,很快被证明是有效的解热镇痛药,其后半个世纪,阿司匹林成为抗炎治疗的主要药物.以后不断开发出许多新型的非甾体抗炎药(NSAID),20世纪90年代以后已经或将要上市的药物主要为选择性环氧化酶(COX)-2抑制剂.2004年9月,因罗非考昔(万络)可以增加心脏事件和脑卒中的风险而在全球范围内被召回,由此引起对非甾体消炎药尤其是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安全性的关注.面对不同患者如何规避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合理选择和应用非甾体消炎药巳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8.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不但在风湿科、骨科属常用药,其他专科也不少用。为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其副作用多种多样,但除胃肠损害外,均属少见。而消化道副作用发生率高,从无症状的粘膜损伤到溃疡病,上消化道出血、穿孔,以至死亡,已为广大临床医生所重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以眼科常见疾病黄斑囊样水肿的药物治疗中非类固醇抗炎药的选择例证循证医学对提高临床水平的优势和用途,说明循证医学可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科研的方向;更可为卫生决策机构提供决策的依据,以避免有限的卫生资源的浪费。方法电子检索Medline 1995-01/2006-01和Cochrane图书馆(2005第3期)关于黄斑囊样水肿治疗的文献,检索词“cystoid macular edema,therapy”;同时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6-01/2006-01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黄斑囊样水肿,治疗”。结果在黄斑囊样水肿的药物治疗中选择使用非类固醇抗炎药时,使用临床上常用的消炎痛,苯氧布洛芬等对该疾病无效,而酮咯酸氨丁三醇有效。结论有时传统观念和实际的情况相悖,应该打破传统的经验医学模式,转向一切寻找目前最佳的证据,用科学的方法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和科研的方向,而循证医学将会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