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A),Ⅲ型前肢原(PCⅢ),层连蛋白(LN)及Ⅳ型胶原(Ⅳ-C)等与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免法检潮103例慢性乙型肝炎,42例肝细胞癌和64例肝炎肝硬变患者及40例正常人的HA、PCⅢ、LN和Ⅳ-C的值。结果:慢性乙型肝炎轻、中、重度病人此4项血清学指标依次升高;慢性肝炎(重度)、肝硬变、肝细胞癌患者4项指标均有明显升高。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重度)、肝炎肝硬变和肝细胞癌患者与肝纤维化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HA、PCⅢ、LN和Ⅳ-C 4项指标,有助于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板层素(LN)水平在肝硬变和慢性肾功不全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RIA)法测定了35例肝硬变患者,37例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和2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HA,Ⅳ-C,LN水平.结果肝硬变和慢性肾功不全组血清HA,Ⅳ-C,LN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HA,Ⅳ-C水平在肝硬变组和慢性肾功不全组间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肾功不全组血清LN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变组(P<0.01).结论血清HA,Ⅳ-C,LN水平不仅与肝硬变之肝纤维化程度相关,而且与慢性肾功不全之肾纤维化、肾小球硬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制中药肝病5号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和自订的纳入标准,将95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服用肝病5号胶囊,对照组47例,服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前后采用荧光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的水平,观察主要症状和体征,肝功能等指标及肝脏B超声像图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A、LN、PC-Ⅲ、Ⅳ-C的水平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在脾脏回缩、AST、Alb、GGT及HA、LN、PC-Ⅲ方面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肝病5号胶囊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有较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其疗效优于大黄庶(庶虫)虫丸.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和门静脉宽度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ET-1、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Ⅲ型胶原肽(PⅢP)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23例急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指标中仅H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81例慢性乙型肝炎和64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ET-1、血清HA、LN、PⅢP和Ⅳ-C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血浆ET-1、血清HA、LN、PⅢP和Ⅳ-C水平随着肝脏损害程度(轻、中、重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中。血浆ET-1水平与血清HA、LN、PⅢP和Ⅳ-C水平明显相关;同时ET-1还与患者门静脉宽度明显相关。结论ET-1、HA、LN、PⅢP和Ⅳ-C与慢性乙型肝炎肝脏损害相关:ET-1与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程度和门静脉高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血清标记与病理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干扰素α(IFN)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及其抗病毒疗效的关系。方法干扰素α治疗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前后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PC-Ⅲ、Ⅳ-C、LN以及TGF-β1,B超引导下肝穿作组织学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的评分比较。结果IFN组治疗后HA、PC-Ⅲ、Ⅳ-C、LN和TGF-β1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较,HA、PC-Ⅲ和TGF-β1明显降低(P<0.05)。IFN组治疗后组织学炎症活动度评分为(9.3±3.2)分降至(6.2±2.1)分,肝纤维化程度评分由(7.5±2.2)分降至(5.1±1.8)分(P值均<0.05)。结论肝纤维化程度的改善与毒抗病毒疗效密切相关,α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肝纤维化指标与疾病程度、病毒含量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炎疾病程度、血清病毒含量及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选择190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HA,LN,Ⅳ-C,PCⅢ测定,其中急黄肝19例,慢肝轻度32例,中度79例,重度20例,肝硬变28例,慢重肝6例,携带者6例.其中乙肝145例,检测血清HBVDNA.有61例慢肝患者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对不同临床分型肝炎血清HA,LN,Ⅳ-C、PCⅢ进行比较,并分析HBVDNA含量及肝组织病理与之相对应关系.结果随着肝炎疾病程度的加重,血清HA,LN,Ⅳ-C,PCⅢ水平逐渐升高,以肝硬变及慢重肝为最高(P<0.01,P<0.01,为与携带组比较).145例乙肝中,HBV DNA(+)组与HBV DNA(-)组血清HA,LN,Ⅳ-C,PCⅢ比较无差异(P>0.05).61例有肝脏病理的慢肝患者血清HA,LN,Ⅳ-C与病理炎症活动度成正相关(r=0.9783,r=0.9566,r=0.9745,r=0.8648),HA,LN,Ⅳ-C,PCⅢ与病理纤维化程度成正相关(r=0.9557,r=0.9455,r=0.9428,r=0.9435).HA,LN在G4期升高明显,而Ⅳ-C在肝硬变期才升高明显.PCⅢ在G1~4期无变化.PCⅢ在S2期明显升高.结论血清HA,LN,Ⅳ-C,PCⅢ可用于判断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与病毒复制强弱无关,HA,LN能较早反映肝炎炎症活动度,PCⅢ能较早反映肝炎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VⅢ和Ⅳ-C水平,并与活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各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肝纤维化活动水平及程度呈密切正相关。结论 血清HA、LN、PCⅢ和Ⅳ-C水平能较好地反映乙型肝炎纤维化程度,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肝纤维化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氮端肽(PⅢNP)、Ⅳ型胶原(C-Ⅳ)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9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其中HBV携带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 48例,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3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2例,正常对照40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HA、LN、PⅢNP、C-Ⅳ在HBV携带者、CHB、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测定值升高的顺序为:慢重肝>乙型肝炎肝硬化> CHB> HBV携带者.结论:应用化学发光法动态检测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是指导临床判断肝纤维化程度的非损伤性的良好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后肝纤维化逆转情况。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将其分为抗病毒治疗组(63例)和非抗病毒治疗组(29例),均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行肝脏瞬时弹性检测仪(Fibroscan)检测及肝纤维化四项检测,包括血清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8周时Fibroscan值及肝纤维化四项变化情况,并分析Fibroscan值与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抗病毒治疗组治疗48周后Fibroscan值及HA、LN、Ⅳ-C、PⅢP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及非抗病毒治疗组治疗48周后(P0.05)。经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Fibroscan值与HA、LN、Ⅳ-C、PⅢP呈线性正相关(r=0.756、0.737、0.691、0.669,P=0.000、0.000、0.000、0.000)。结论抗病毒治疗能阻止、逆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进展,而利用Fibroscan更易观察患者肝纤维化测量值动态变化,其对病情预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检测9例急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12例慢性乙型肝炎(中重度)和17例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的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的水平,并与200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各型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PCⅢ、C一Ⅳ和LN均显著高于正常人,HA水平在慢性肝炎患者(中重度)和肝炎肝硬变组明显高于正常人,且PCⅢ、C—Ⅳ和HA随病倩的进展而升高.因此,血清PCⅢ、C一Ⅳ、HA和LN水平有助于判定肝纤维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11.
核糖核酸对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A,LN,Ⅳ—C,PC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NA抗肝纤维化疗效。方法:应用RNA治疗慢性肝炎130例,肝硬变48例,并设甘利欣对照组。结果:治疗组血清白蛋白及肝纤维化指标中的HA、LN、Ⅳ-C、PCⅢ明显下降,复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RNA能降低慢性肝痛中血清HA、LN、Ⅳ-C、PⅢ的水平,其抗纤维化作用可能是通过保护和修复肝细胞膜而达到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层粘连蛋白(LN)及Ⅲ型前胶原(PCⅢ)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慢性乙肝患者40例,行肝穿刺,制片,HE染色及浸银染色后作病理学检查;取血,分离血清,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IV—C、LN及PCⅢ水平,对肝组织进行炎症活动度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结果40例慢性乙肝患者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随肝脏炎症活动度升高而升高,随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结论血清HA、Ⅳ-C、LN及PCⅢ水平与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判断肝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并能反映肝组织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HBV-DNA的载量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相关性,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350例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中HBV-DNA,同时用放免法检测层粘连蛋白(LN)、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Ⅲ)、Ⅳ型胶原(Ⅳ-C)水平.HBV-DNA表达阳性组LN、HA、PⅢ、Ⅳ-C的含量显著高于HBV-DNA阴性组和健康对照组.在HBV-DNA阳性组中,上述四项指标随着HBV-DNA含量升高而递增.动态观察46例乙型肝炎患者随着治疗过程HBV-DNA浓度下降,LN、HA、PⅢ、Ⅳ-C的含量明显递减.结果表明HBV-DNA的阳性表达与肝纤维化形成的相关性十分密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LN,PCⅢ,Ⅳ-C及PLD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慢性肝病患者99例,其中慢性HBV感染30例,肝硬变40例,肝癌29例及正常对照30例进行研究.血清LN,PCⅢ及Ⅳ-C含量用放射免疫测定,血清PLD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结果肝硬变及肝癌患者血清LN,PCⅢ,Ⅳ-C,PLD均显著高于正常组及慢性HBV感染织(P均<0.01),慢性HBV感染织PCⅢ也较正常组为高(P<0.01),肝硬变患者血清PCⅢ,Ⅳ-C含量较肝癌组增高(P<0.05).肝硬变组各指标单项检测阳性率为PCⅢ>LN>Ⅳ-C>PLD,联合检测以PCⅢ+LN阳性率为高.肝硬变、肝癌与HBV感染单项指标检测结果存在部分重叠.结论LN,PC-Ⅲ,Ⅳ-C及PLD检测有助于肝硬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慢性HBV感染的趋势判断;PCⅢ+LN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硬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与肝脏病理学对照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于诊断肝脏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肝穿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检测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肽(PⅢP)、层黏连蛋白(LN)水平。对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与血清纤维化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Ⅳ-C、HA、PⅢP、LN与肝组织纤维化病理分期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2(P<0.01)、0.316(P<0.01)、0.374(P<0.05)、0.066(P>0.05)。除LN外,其余指标水平均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逐渐上升,且Ⅳ-C、HA、PⅢP的S3、S4期水平与S1、S2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S4期作为早期肝硬化诊断标准,通过ROC曲线分析Ⅳ-C、HA、PⅢP、L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1、0.764、0.756、0.434。敏感度:Ⅳ-C>PⅢP>HA>LN;特异度:HA>Ⅳ-C>PⅢP>LN。结论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对肝组织病理纤维化程度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苦参碱抗纤维化临床研究   总被引:51,自引:1,他引:51  
目的探讨苦参碱在慢性病毒性肝炎抗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4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分苦参碱组及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病毒指标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HA、PCⅢ、Ⅳ-C、LN).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下降,HA、PCⅢ、Ⅳ-C、LN分别为112.43士39.18ng/ml、113.33士38.77ng/ml、60.13士19.72ng/ml、95.54士39.08ng/ml,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均P<0.01).结论苦参碱有明显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分级及纤维化分期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肝穿刺活检,同时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及Ⅲ型前胶原(PC-III)、Ⅳ型胶原(C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结果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均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r分别为-0.370和-0.356,P值分别为0.02和0.0003);肝组织纤维化分期及炎症分级与PC-Ⅲ、C-Ⅳ、HA和LN均存在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414、0.390、0.419、0.393及0.426、0.375、0.548、0.343,P值均小于0.05)。结论血小板计数、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透明质酸和层粘连蛋白对预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损伤程度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炎肝硬变的必经阶段,能否早期诊断肝纤维化是控制肝炎肝硬变形成的关键[1].近年研究表明Ⅲ型胶原氨基肽(PⅢP)、载脂蛋白A1(ApoA1)与各种肝脏疾病的纤维化形成相关,提出PGA(凝血酶原时间,PT;α-谷氨酰转肽酶,GGT;载脂蛋白A1,ApoA1)指数是诊断酒精性肝纤维化的一项指标[2].现对93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活检患者进行血清透明质酸(HA)、PⅢP、Ⅳ型胶原(Ⅳ-C)及层粘蛋白(LN)和PGA指数检测,探讨上述指标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type Ⅳ collagen,Ⅳ-C)、Ⅲ型前胶原肽(type Ⅲ procollagen,PCⅢ)、层黏连蛋白(laminin,LN)检测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导致肝纤维化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我院介入科2004-03/2012-06收治的61例BCS患者(研究组)及6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HA、Ⅳ-C、PCⅢ、LN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BCS患者血清HA、Ⅳ-C、PCⅢ、LN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t=6.879,P<0.05;t=7.071,P<0.05;t=5.753,P<0.05;t=6.330,P<0.05.研究组进行组间比较,血清HA、Ⅳ-C、PCⅢ、LN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HA、Ⅳ-C、PCⅢ、LN作为检测肝纤维化灵敏指标,联合检测对BCS导致肝纤维化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马斌  慈莉娅 《山东医药》2005,45(23):80-81
2004年2月~2005年2月,我们对92例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其血清浓度与病情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