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目的: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其隐患,提高药品调剂工作质量。方法:根据收集到的典型差错事例进行分析。结果:一般药品调配差错的主要原因有不同药品的外包装相同、同一种药品的商品名不同,同一种药品的剂型不同及电脑单与处方不符等。结论:加强管理是减少门诊药房发药差错及隐患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 探讨医院处方调配常见差错、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对门诊药房调配药品的差错从主观原因到客观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调配、发药错误,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 讨论以病人为本,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处方调配差错的常见原因及防范措施,以提高处方调配工作质量。方法对2008年1月—2012年6月所发生的65例医院处方调配差错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生处方不规范21例(32.31%),调配人员把关不严31例(47.69%),药品未按规定摆放13例(20.00%)。结论药学人员必须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把患者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以杜绝一切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处方点评对中药调配差错的影响.方法: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6年1~12月期间开具的200张中药处方作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另筛选出本社区医院2015年11~12月期间开具的200张中药处方作为对照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对照组为未实施处方点评前开具的处方,观察组为实施处方点评后开具的处方,统计并对比两组处方的中药调配差错率.结果:对照组的中药调配差错率是5.5%,观察组是1.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不同调配差错类型的发生率,观察组少配、错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处方点评对中药调配差错具有一定的影响,可明显降低中药调配差错率,且能指导中药调配对策的正确实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医院药房窗口优质服务,减少和杜绝处方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本文对医院调剂窗口常见药品差错的现象、发生差错的原因和预防措施进行了探讨.从发生差错的客观与主观因素上进行科学地分析,列举了常见差错的发生场情和药品名称等.从相应的方面提出合理有效的应对策略,强调药品调剂过程中应倡导实行“四查十对”制度、双核对制度及“唱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发生调配差错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调配质量.方法 对住院药房发生的常见调配差错类型及原因进行归纳、综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是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结论 提高全体药剂人员对调配差错危害性的认识,制订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是防范药品调配筹错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调配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实行相应的管理措施,提高工作质量.方法 建立岗位责任制及操作规程,找出在小包装中药饮片调配环节中易出现的问题.结果 针对配方差错产生的原因,积极采取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整改措施.结论 规范中药调配过程中的管理,避免差错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分析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门诊药房后台处方调配差错件数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门诊药房发生处方调配差错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对进行品管圈活动取得的成效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 :我们在门诊药房实施各项提高处方调配质量的对策后用查检表进行了为期9个月的相关检查,发现我院门诊药房各类处方的调配差错件数由原来的82.0件/周下降为39.75件/周。在采取相关的对策后,我们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的品管手法、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商能力、工作信心、责任荣誉感等指标进行评价,发现其上述指标均有所增高。结论 :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显著降低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医院的信誉,减少药事纠纷,缩短患者的取药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药品调配出现差错的原因及探索改进措施。方法汇总分析我院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2012年1月-2013年1月《药品调配差错登记本》所登记的差错(包括出门和未出门差错)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药房共发放药品667823组(包括门诊及病房),出现调配差错共1489例,出错率为0.22%。可总结为5类错误,分别为处方或医嘱审方不认真错误540例(36.27%)、摆药错误428例(28.74%)、处方或医嘱核对错误164例(11.01%)、药品配送错误72例(4.84%)及退药差错285例(19.14%)。结论要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努力,对药品实施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管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4.
调配药品是药学部门常规业务之一。在当前普遍存在“看病难、看病贵”的大环境下,药房作为医院的重要窗口服务之一,其工作的繁忙、任务的繁重可想而知,每天面对大量患者的用药、发放,以及药品的及时补充、摆放,稍不留神,失误差错就会发生。药品调配的准确、及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医院的整体水平,同时也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减少药品调配差错的发生,方便患者取药,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教训,总结了药品调配容易发生差错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中医处方在整个形成和流通过程中发生差错的情况,并作差错因素的分析,探索中医处方质控对策。方法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4年全年的中医处方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有差错及差错纠正痕迹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5·46%;医师、划价、药师、配制、发药各层面均有差错发生,但以医师层面为多,占问题处方总数68·08%。结论应加强中医处方质控管理,建立门诊诊间系统工作站,设立中医处方质控小组,发药后延伸服务小组,以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17.
门诊药房作为医院医疗服务的窗口部门,其调配发药的差错直接影响到患者对药房工作人员的认同感,同时也影响药师在患者心目中的形象和药房的服务质量。为了今后将调配差错减少到最底限度,本文对我院2007年门诊药房发药差错60次进行了统计,并进行原因分析,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PIVAS)调配环节中出现的各类差错进行分析总结,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方法:统计分析我院PIVAS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出现的各类差错记录,同时提出相应的整改和防范措施。结果: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PIVAS 共调配输液1 670 839袋(瓶),发生差错242次,差错率为0.14‰,主要发生在贴签和加药混合环节。结论: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一系列措施可有效降低PIVAS差错率的发生,为临床提供优质的成品输液,有效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调剂差错原因的分析,找出存在问题及采取相应的对策.方法 收集我科近年较有代表性的三例患者处方调剂差错的情况进行剖析.结果 处方调剂差错主要原因有法律意识淡薄、粗心大意、忙中出错,业务水平低等因素.结论 药学人员依法依规地做好本职工作,处方调剂差错率才能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门诊药房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直接面对患者,开放性的服务窗口,肩负着就诊患者的处方调配工作,是体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的重要岗位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门诊药房传统的手工服务模式逐渐被电子信息化所取代,2012年我院门诊药房引入"一卡通"的工作模式,有效的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但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会出现药品"错发漏发"的现象。因此,为进一步规范药品调配、发放流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本文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分析药品调配流程中产生差错的原因出发,对如何防范门诊药房处方调配差错的发生,提高药学服务质量进行探讨,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门诊药房的工作措施,增强药师责任心和服务意识,最大限度的防止差错的发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保证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