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汗疱症又称出汗异常,为一种手掌、足跖部的水疱性疾患,主要表现为表皮深处出现粟粒至米粒大小的小水疱,呈半球形略高出皮表面,周围无炎症反应,水疱内含少量清澈浆液,干涸后形成领口状脱屑,露出红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或烧灼感。本病的病因尚不清楚。过去认为是由于手足多汗,汗液潴留于皮内引起,现在则被认为是一种皮肤的湿疹样反应。减少掌跖出汗,可有利于症状的缓解,但不能控制疾病的发生。本病好发于夏季,春秋季亦可发生,常每年定期反复发作。一般资料1 0例患者中,2 0~30岁者6例,30~40岁者2例,40~5 0岁者2例,临床均表现…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洗治疗汗疱疹56例河南洛阳中信重机公司中心医院(471003)闫建中主题词汗疱疹/外治法中药洗剂/治疗应用汗疱疹系一种发生于掌跖、指(趾)侧、指(趾)间皮肤的复发性非炎性水疱病,常伴手足多汗,夏日多见。笔者近年来用中药外洗法治疗本病56例,取得...  相似文献   

3.
女性外阴搔痒症祖国医学称“阴痒”,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浅部霉菌、白色念珠菌、或白带、避孕套、避孕药的刺激所引起,少数病人由于神经精神功能异常,内分泌特别是性内分泌失调有关。经采用中药洗剂治疗43例,疗效满意。简介于下。处方:芒硝、苦参、蛇床子、黄柏、川椒各15克。用法加水1,500毫升,煎至约1,000毫升,去渣,倒入盆内,至温热适度,坐浴,浸洗15~2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4.
小儿汗症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并无明显时间特征,乃因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自我调节系统尚未成熟,汗液极易外泄,故而常常自汗盗汗并见,区分甚难.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外扑治疗小儿多汗证3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小儿汗证350例中,男219例,女131例;年龄最小2个月,最大12岁;病程最长6个月,最短5d;自汗142例,盗汗79例,自汗、盗汗均有129例. 1.2 治疗方法煅龙骨、煅牡蛎各等份,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时以绢袋盛贮,扑粉用之,每日2~3次,4d为1个疗程.  相似文献   

5.
小儿汗症在临床上甚为常见,但并无明显时间特征,乃因小儿肌肤嫩薄、腠理疏松、自我调节系统尚未成熟,汗液极易外泄,故而常常自汗盗汗并见,区分甚难。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药外扑治疗小儿多汗证3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收敛生肌类的中药治疗汗疱疹、手足皲裂等皮肤病的疗效。方法:自拟中药方(龙胆草、白鲜皮、苦参、黄柏等)煎汁浸泡外洗患部治疗108例。结果:显效率为91.60%。提示:本外洗方具有祛风止痒、杀虫生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肛周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将86例肛周皮肤瘙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以自拟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对照组41例以冰黄肤乐软膏涂搽治疗。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9%与9.8%(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与61.0%(P〈0.01)。结果表明,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肛周皮肤瘙瘁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9.
为观察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肛周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将86例肛周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以自拟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对照组41例以冰黄肤乐软膏涂搽治疗.临床治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48.9%与9.8%(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3.3%与61.0%(P<0.01).结果表明,中药外洗方熏洗治疗肛周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外洗方治疗外伤瘀血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肢创伤骨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外伤性疾病。患者经夹板或石膏托固定处理后 ,四肢往往出现瘀血红肿等症状。我院骨伤科经长期临床实践采用自拟协定处方“四肢外洗方”配合治疗创伤性骨折 ,在消肿止痛、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病例资料共观察 86例 ,男 5 2例 ,女 34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37.5岁 ;其中交通事故致伤 6 0例 ,跌伤 2 2例 ,其它伤 4例。上述病例中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 12例 ,尺骨鹰嘴骨折 12例 ,科雷氏骨折 36例 ,髌骨骨折 12例 ,踝部骨折合并韧带损伤 14例。2 四肢外洗方组成桑…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运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8~40岁。头皮皮疹为略呈黄色的红斑或粉斑,大小不一,边界明显,边缘不整齐,包括鳞屑型和痂皮型。鳞屑型皮疹呈斑片状,表面有油腻性鳞屑,梳头时有大量鳞屑飘落;痂皮型皮疹为表面油腻性鳞屑厚积,结成痂皮,搔破后糜烂渗液,一般病程缓慢。2 治疗方法自拟中药外洗方:苦参、王不留行、明矾、苍耳子、银花、野菊、蛇床子、地肤子、地榆各30g。1剂/d,煎水外洗。续用半个月,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及酒类。3 治疗效果以头皮不痒,…  相似文献   

12.
贺灵慧 《中医正骨》2008,20(8):20-20
跟痛症是指跟部周围疼痛的疾病总称,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自2000—2007年,作者辨证运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跟痛症8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自 1997年以来 ,笔者自拟中药外洗方 ,以一基本方为主 ,根据皮肤癣病不同的皮损表现进行辨证分型 ,加减药物治疗本病 56例 ,效果满意 ,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56例中男 32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5岁。根据症状分为四型 ,1风热夹湿型 :以皮肤潮红 ,表面有红色小丘疹小水疱为主 ,瘙痒剧烈 ,本组有 15例 ;2湿热壅盛型 :以皮肤破损 ,创面鲜红湿润或小水疱密集 ,渗液较多为主 ,共 19例 ;3风燥皲裂型 :以皮肤干燥、粗糙 ,有裂口为主 ,共 6例 ;4热毒炽盛型 :以病变局部红肿、疼痛、灼热 ,可有脓疱、脓液为主 ,共有 16例。2 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中药外洗方治疗跖疣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冰 《河北中医》2000,22(12):905
跖疣是生于足底或趾间的寻常疣 ,行走或站立时常引起疼痛。 1995~ 1999年 ,笔者运用自拟中药外洗方治疗跖疣 4 0例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 4 0例中 ,男 16例 ,女 2 4例 ;年龄最大 4 2岁 ,最小 11岁 ;病程最长 2年 6个月 ,最短 2个月。1.2 临床表现 跖疣系生于足底或趾间的角质增生物 ,数目及大小不定 ,孤立或聚集 ,呈灰褐或灰黄色 ,表现粗糙不平 ,可见多数小黑点若刺状 ,中央稍凹 ,边缘有淡黄色角质环 ,由于疣体的压迫 ,行走时往往产生痛觉。2 治疗方法2 .1 方药组成 木贼 30g ,红花 10g ,香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外洗方配合蓝光治疗,对照组采用蓝光治疗;治疗3周后观察2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血中胆红素较治疗前及治疗后对照组下降明显(P0. 05),总有效率为87. 5%,高于对照组的65. 0%(P0. 05)。结论:中药外洗方配合蓝光能缓解患儿黄疸症状,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蓝光治疗。  相似文献   

16.
李晓兰 《四川中医》2000,18(11):28-28
笔者于1987年1至10月运用自拟敛汗方治疗汗症共61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61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例,其中男29例,女32例;年龄最小者2岁,最大者81岁;病程最短者1周,最长者2年;妇女产后患者15例,更年期患者19例,颅脑外伤术后者9例,其它患者18例。临床表现:时时汗出,动则益甚或睡眠中汗出,醒后汗止。2治疗方法 基本方:五倍子(打)3g,五味子15g,龙骨、牡蛎、糯稻根、浮小麦各地,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服。5天为一个疗程。其中属肺卫不固者加北蔑30g,白术 …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除湿外洗1号方治疗湿热型汗疱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湿热型汗疱疹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两组均予盐酸左西替利嗪片口服联合糠酸莫米松凝胶外涂对症治疗,治疗组另予除湿外洗1号方外洗。7天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1年后评估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9%、71.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瘙痒、水疱、脱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治疗组复发率16.6%低于对照组66.6%(P0.05)。结论:除湿外洗1号方治疗湿热型汗疱疹疗效较好,复发率低,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皮肤瘙痒症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将皮肤瘙痒症辨证为血虚风燥型,风湿郁阻型,胃肠湿热型进行施治,并配合中药外洗,共治疗50例,结果痊愈43例,好转5例,无效2例。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跟痛证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36例患者均以来自门诊,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38岁;双侧疼痛者13人,单侧疼痛者23人;病程最短者1个月,最长者8a.  相似文献   

20.
药物组成及用法:夜交藤200克,苍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鲜皮、蛇床子各50克,蝉蜕20克。加水7大碗(约5000毫升),煎开20分钟,乘热先熏,候温用旧巾布浸药液外洗患处。药液放阴凉处,用时煮热,每剂可洗用3~5次。笔者经治30余例,一般多在熏洗2小时全身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