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历节清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64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常规抗风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历节清饮,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双手握力、20 m步行时间等临床指标,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及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持续时间、VAS评分、双手握力及20 m步行时间等,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RF、ESR、CRP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有2例胃肠道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胃肠道不良反应、3例肝功能异常。结论历节清饮联合西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降低炎症反应、减缓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热痹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为临证用药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将60例辨证属于湿热痹阻证的活动期RA患者,采用随机、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分组。实验组口服热痹颗粒剂每次2.0g,1日3次;对照组口服乐松,每次60mg,1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主要症状,体征及理化指标,两组疾病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热痹颗粒剂能消肿、止痛、改善关节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血清比较蛋白组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开展中医湿热痹阻证证候学研究.方法 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n=12)、类风湿性关节炎肝肾阴虚证(n=12)、正常对照(n=12)共三组血清,分别进行双向凝胶电泳,通过软件分别比较湿热痹阻证组和其他两组图谱,找出共同的湿热痹阻证差异蛋白质点,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进行鉴定.结果 对14个湿热痹阻证共同的差异蛋白点,应用质谱进行鉴定和SwissProt数据库检索,得到9个湿热痹阻证差异蛋白,涉及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分泌多肽、泛素蛋白酶体系统蛋白、膜蛋白质类、运输蛋白等.结论 这些蛋白具有潜在的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诊断、预后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的意义,也为进一步研究湿热痹阻证实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化痹饮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6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运清 《四川中医》2007,25(8):64-65
目的:观察化痹饮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30例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和湿热痹阻型痹证分型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化痹饮,每日1剂,水煎服;对照组予非甾体抗炎药联合慢作用抗风湿药的常规方案,疗程均为8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与体征变化、空腹血清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变化,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0.77%(P〈0.01,μ=79.051);治疗组治疗后在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压痛、关节功能障碍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IL-1、TNF-α等炎性生经指标降低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对照组部分患者出现肝功损伤和明显消化道反应,治疗线部分患者出现轻微消化道反应。结论:化痹饮是一首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有效方剂,且服用安全。  相似文献   

5.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滑膜炎,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2003-03—2004-12,笔者运用清痹舒络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活动期2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自身免疫炎症为切入点,探讨中药复方-问荆合剂对湿热痹阻证RA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问荆合剂、甲氨碟呤和双氯灭痛)和对照组(甲氨碟呤和双氯灭痛),观察其治疗前后生物化学、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症状体征、中医证候学等多种指标的变化,系统评价问荆合剂对RA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研究中,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16.67%,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血清TNF-α(P〈0.05)和IL-10(P〈0.05)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CRP组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P〉0.05),没有显著性差异;ESR、RF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组间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晨僵时间、关节疼痛数、手握力、肿胀关节数及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组内各自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关节功能评分组间差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余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医证候指标在组内治疗前后各自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均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问荆合剂对湿热痹阻RA具有显著疗效,临床应用安全可靠。对与RA相关细胞因子TNF—α.有明显下调作用即下调了前炎性因子TNF—α.水平,上调了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由此认为问荆合剂对TNF—α.和IL-10的调控作用是其治疗RA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锋 《新中医》2021,53(6):62-66
目的:观察清热蠲痹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3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统计中医证候积分,检测治疗前后血清α1酸性糖蛋白(α1-AGP)、肿瘤坏死因子配...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学中的"痹症"范畴。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主要以湿热痹阻型为主,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就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因病机和中药治疗方面做了如下整理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于西部战区空军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条件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观察组,n=50)和西药治疗组(对照组,n=50),治疗周期结束后,统计两组的疾病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临床医学上的好转,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关节功能分级并没有很大程度的降低,除此之外,观察组的疾病症状及体征、中医证候评分、VAS评分、实验室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于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于改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0.
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采用甲氨蝶呤治疗,治疗组50例采用湿热痹煎剂治疗。2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体征、血清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BPC)、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G)、晨僵时间、手平均握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除晨僵时间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湿热痹煎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湿热痹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04例RA湿热痹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治疗,疼痛明显时采取双氯芬酸钾胶囊内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有效率为80.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主要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DKK-1和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DKK-1和IL-17水平,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逐瘀汤辅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1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63例类风湿关节炎瘀血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8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喋呤治疗,试验组给予逐瘀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血沉、类风湿因子、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水平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90%(77/82),较对照组75.31%(61/81)更高(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CRP、TNF-α及IL-6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沉、类风湿因子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发作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治疗4周及8周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并对CRP、ESR、RF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温痹汤能有效改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主要症状、体征指标;能有效改善CRP、ESR、RF指标。结论:中西医结合以温痹汤合甲氨蝶呤、双氯芬酸钠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寒湿痹阻证患者可起到增加疗效,降低实验室指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予甲氨喋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组同时加用秦氏消痹膏外敷。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ACR20、ACR50反应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76.47%;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4周、治疗8周、治疗后,休息痛VAS、受试者整体状况评估VAS、研究者整体状况评估VAS、肿胀关节数(SJC)、压痛关节数(TJC)、晨僵、HAQ、DAS28、ESR、CRP、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的SJC、TJC的改善情况在治疗8周后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晨僵持续时间、HAQ、DAS28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ACR20达标率在治疗第8周及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ACR50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7.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秦氏消痹膏外敷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可有效改善病情,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湿热痹清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正清风痛宁片治疗,治疗组予以湿热痹清丸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3%,对照组为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HAQ评分、DAS-28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除不适指数与ESR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湿热痹清丸可有效改善湿热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湿热痹阻证的用药规律,建立中药特征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的数学模型,为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近30年公开发表临床疗效良好的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复方108首,对复方中出现的170味药中使用频次最高的前44味药的功效、归经、药性、药味进行统计。并对所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祛风湿药和归膀胱经的药物比较活跃,使用率为33.33%和23.68%,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因素,结果祛风湿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补虚药、解表药和归膀胱经的药均是具有治疗RA湿热痹阻证效应的重要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1)。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总符合率为91.8%。结论:中药特征与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效应存在一定的规律,高频药是其所在功效、归经的代表用药,可为临床医生选方用药提供重要参考依据。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结果与中医学关于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理论相吻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分析宣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黄石普仁医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观察组则在其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宣痹汤。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随访4、8、16个月复发率、WOMAC评分和DAS28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检测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的含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46/50),显著高于对照组72%(36/50)(P <0.05);观察组随访患者第4、8、16个月病情复发率分别是2%(1/50)、4%(2/50)、8%(4/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5/50)、14%(7/50)、24%(12/50)(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和28个关节的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of 28 Joints,DAS28)均显著降低(P <0.05),且观察组在WOMAC和DAS28评分比较上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在CRP、TNF-α、ESR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在不良反应(皮疹、口腔炎、咽喉炎、食欲减退、腹痛腹泻)发生率上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宣痹汤能使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瘀阻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不仅仅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且复发率和不良反应低,安全有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55例,西医组采用美洛昔康+甲氨喋呤治疗,中西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利湿通络方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IL-1、TNF-α水平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总有效率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患者关节肿痛而热、关节屈伸不利、晨僵、口渴汗出及尿黄、便干评分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PCS评分和MCS评分均高于西医组和治疗前(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ESR和RF水平均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组治疗后关节液TNF-α和IL-1水平低于西医组(P0.05);2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利湿通络方联合西药可有效减轻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患者关节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关节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热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以热痹泰颗粒剂和甲氨蝶呤片,对照组予以甲氨蝶呤片,比较两组治疗后各项疗效评价指标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痹泰颗粒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证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类风湿关节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IL-1)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清热蠲痹汤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