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栀子大黄汤中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差异,为该复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12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组,灌胃给予栀子大黄汤(8 g·kg-1,按生药量计),于不同时间点眼眶采血,采用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2种环烯醚萜苷类(京尼平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2种蒽醌类(大黄酸和大黄素)和4种黄酮苷类(柚皮苷、异柚皮苷、橙皮苷和新橙皮苷)成分的浓度,以芍药苷为内标,血浆样品经乙酸乙酯-异丙醇(1∶1)萃取,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1;电喷雾离子源,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负离子方式检测。比较正常大鼠和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灌胃给予栀子大黄汤后8种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差异。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酒精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液中8种活性成分的达峰时间(Tmax)延长。除大黄酸外,模型组大鼠血液中另外7种活性成分的半衰期(t1/2)和平均驻留时间(MRT0-t)较正常组延长,药峰浓度(Cmax),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AUC0-∞明显增大,清除率(CL)显著减小。除Tmax外,大黄酸其他参数呈现出与另外7种活性成分相反的趋势。结论:栀子大黄汤中活性成分在健康大鼠和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醒脑静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鼻腔吸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醒脑静中环烯醚萜苷类有效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特性及其相关性。方法以体积校正法,采用改良的大鼠在体鼻循环模型研究栀子提取物单用、与醒脑静中冰片、麝香分别配伍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后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在大鼠鼻腔的吸收。结果栀子提取物中环烯醚萜苷类代表成分栀子苷和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大鼠鼻腔吸收符合一级速率过程,为被动吸收。艾片、合成冰片及醒脑静全方配伍可促进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大鼠鼻腔吸收,人工麝香无显著促进作用。在不同配伍条件下两种成分的鼻腔吸收系数相关性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K京尼平龙胆双糖苷=0.792 1K栀子苷+0.236 7(r=0.976 0)。结论醒脑静组方配伍可显著提高栀子苷及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鼻腔吸收,方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具有相似的鼻腔吸收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栀子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方法以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西红花苷-Ⅰ为对照品,对栀子药材进行薄层鉴别,并考察了不同展开系统、不同显色方法、不同厂家薄层板、不同展距、不同点样量、不同预饱和时间、不同温度和不同湿度对栀子药材薄层色谱的影响。结果以栀子苷、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和西红花苷-Ⅰ为对照品,三氯甲烷-甲醇-冰醋酸-水(5:2:0.5:0.5)为展开系统,所得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结论该鉴别方法简单可行,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药材的薄层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芩、栀子不同配伍对脑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探讨黄芩苷、栀子苷及其配伍防治脑缺血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大鼠100只,采用线拴法建立脑缺血大鼠模型。分别分为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组、黄芩苷:栀子苷(1:1)组、黄芩苷:栀子苷(7:3)组、栀子苷组、三七总皂苷组(阳性对照)、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持续灌胃7天后,用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损伤模型,灌胃给予黄芩苷、栀子苷及其不同比例的配伍,24 h后观察大鼠神经功能症状,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结果: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以增强大鼠的横木行走能力;黄芩苷组、黄芩苷:栀子苷(3:7、1:1、7:3)组、栀子苷组都可提高触觉刺激反应,降低Bederson评分;黄芩苷:栀子苷(3:7)组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1β的含量。结论:黄芩、栀子及其配伍对大鼠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胆酸、栀子苷及两者配伍应用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含量的影响 ,探讨中药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 ,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 (胆酸组、栀子苷组、合用组、血栓通组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方法 ,制作缺血 2h再灌注 12h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应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脑组织匀浆TNF -α和IL - 1β含量 ,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脑组织ICAM - 1含量。结果 :再灌注 12h后 ,脑组织TNF -α、IL - 1β和ICAM - 1蛋白量升高。胆酸可以明显降低TNF -α和IL - 1β含量 ,与模型组比较P <0 0 1和P <0 0 5 ,而不影响ICAM - 1含量。栀子苷对三者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两者合用可显著降低TNF -α和ICAM - 1含量 ,与模型组差异显著 (P <0 0 1) ;而合用对IL - 1β表达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胆酸降低致炎因子TNF -α表达的作用在和栀子苷配伍应用后作用更显著 ,而胆酸干预IL - 1β表达的作用在与栀子苷配伍后降低 ,两者合用产生了单独使用时均不具有的降低ICAM - 1的作用。据此推断 ,中药的配伍作用不是组分各自生物效应的简单累加 ,而表现为增效或减效的作用 ,配伍应用与药物单独使用作用机制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研究肉桂、栀子及两者配伍后的复方桂栀助眠方中主要成分在食蟹猴体内的药动学变化,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确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建立UPLC-MS/MS方法,对桂栀助眠方配伍前后7个主要成分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栀子苷、京尼平、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在食蟹猴中的药动学行为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与肉桂、栀子单味药组相比,桂栀助眠方组食蟹猴血浆中肉桂酸、香豆素、京尼平苷酸、绿原酸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达峰浓度(C_(max))均显著增加;肉桂酸、4-甲氧基肉桂酸、香豆素消除半衰期(t_(1/2))明显降低;4-甲氧基肉桂酸、栀子苷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t_(max))延长。结论配伍后桂栀助眠方能够显著改变复方中主要成分的体内暴露状态,7个主要成分可作为桂栀助眠方的Q-markers。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栀子苷和京尼平的方法。方法采用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60∶40),流速为0.6 ml.min-1,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栀子苷和京尼平得到较好的分离,栀子苷和京尼平浓度在0.01~0.2 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2.29%。结论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好、准确、快速等优点,适用于栀子苷和京尼平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8.
方剂配伍对茵陈蒿汤中15种成分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志华  罗琳  姜晓燕  张琳  顾薇  孟萍  王征宇 《中草药》2015,46(12):1753-1758
目的研究方剂配伍对茵陈蒿汤中主要成分提取率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茵陈、栀子、大黄、茵陈与栀子配伍(配伍A)、茵陈与大黄配伍(配伍B)、栀子与大黄配伍(配伍C)及全方配伍(配伍D)中2个环烯醚萜类成分(栀子苷和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2个西红花酸类成分(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3个结合型蒽醌(大黄素-8-O-葡萄糖苷、大黄酚-1-O-葡萄糖苷和大黄素-8-O-葡萄糖苷)、5个游离型蒽醌(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2个鞣质单体(没食子酸和儿茶素)及绿原酸的提取量,以单味药中提取率为100%,计算配伍A~D中15种成分的提取率。结果配伍A、C、D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提取率降低;配伍A、D中去乙酰车叶草酸甲酯提取率提高,配伍C中该成分提取率降低;配伍B中3个结合型蒽醌及芦荟大黄素、大黄酚提取率提高,配伍C、D中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提取率提高;配伍C、D中没食子酸提取率降低;配伍A~D中绿原酸提取率降低。结论方剂配伍对茵陈蒿汤中主要成分提取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栀子水提取物、环烯醚萜总苷、京尼平苷、西红花总苷对链脲佐菌素致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分别灌胃栀子水提取物组(2g/kg)、环烯醚萜苷组(0.03g/kg)、京尼平苷(0.003g/kg),西红花总苷(0.02g/kg,)、二甲双胍组(0.25 g/kg)。连续给药4周。观测:①一般状况,如毛发、体重、尿量等;②测定血糖;③测定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④测定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栀子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有所增加,大便成形,小便较多。其中西红花苷组大鼠体重增加明显,24h尿量明显减少(P<0.05)。各给药组血糖均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明显。栀子水提物组(P<0.0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空腹血清胰岛素相较于模型对照组大鼠有所下降,而栀子水提物组(P<0.05)、环烯醚萜苷组(P<0.O5)和京尼平苷组(P<0.01)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指数明显高于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栀子水提物、西红花苷(P<0.05)和京尼平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胆固醇水平,栀子水提物(P<0.05)、京尼平苷(P<0.05)和西红花苷(P<0.01)能明显降低高糖高脂大鼠的甘油三酯,栀子水提物和西红花苷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西红花苷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0.05)。结论:栀子各提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和高血脂,其中栀子水提物为其降糖降脂的有效部位,京尼平苷对降低血清胰岛素,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和降低血脂都有明显疗效,而西红花苷降低血脂的效果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大黄黄连泻心汤不同配伍情况下黄芩有效成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在大鼠血浆中的药动学差异。方法:大鼠灌服以黄芩、大黄黄芩、黄连黄芩、大黄黄连黄芩的不同配伍浸渍提取液,于不同时间点采血,经处理后测定血浆中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计算在不同配伍情况下的药动学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不同配伍中,黄芩配伍大黄后,黄芩主要成分原有的药时曲线双峰现象消失,Cmax及AUC均明显下降,消除过程加快;在配伍黄连后,黄芩主要成分的体内过程与单味黄芩相似,只是第2吸收峰有增高的趋势;大黄、黄连和黄芩3味药配伍时,黄芩主要成分的达峰浓度Cmax及AUC均明显下降,消除减慢。结论:在大黄黄连泻心汤的不同配伍中,大黄、黄连的加入使得黄芩中的主要成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药动学特征发生显著改变,大黄可减少黄芩苷、汉黄芩苷的吸收,加快其消除,而黄连则削弱了大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栀子微波炮制过程中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及其与粉末颜色变化的相关性,为栀子微波炮制品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HPLC测定栀子微波炮制过程中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京尼平苷,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苷-Ⅲ的含量变化,流动相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 L·min~(-1),进样量5μL,柱温30℃,检测波长238,440 nm。利用紫外分光度法于760 nm处测定总鞣质的含量,分析各指标成分含量变化与颜色量化参数L,a,b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微波炮制时间的延长,温度逐渐升高,京尼平苷、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逐渐降低。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和西红花苷-Ⅲ在初期略有升高,当温度200℃后基本处于逐渐降低的趋势;总鞣质含量先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升高,并在5 min时达最高值,之后迅速降低。京平尼苷含量与L呈正相关;西红花苷-Ⅰ含量与a,b呈正相关。结论:栀子微波炮制品粉末颜色与成分含量之间具有一定相关性,能够作为微波炮制过程中监测炮制品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果胶酶水解法对栀子提取液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条件下栀子水提液特性黏度在果胶酶处理后的变化。方法:利用乌氏黏度计测量栀子水提液在不同密度、果胶酶用量、温度、时间等条件处理后特性黏度的变化,同时测定了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甲酯、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栀子苷3个成分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溶液相对密度、加酶量能显著影响栀子水提液酶处理的特性黏度,同时果胶酶也能影响京尼平-β-D-龙胆双糖苷与栀子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栀子豉汤回流提取工艺。方法以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京尼平-1-β-龙胆苷、栀子苷、大豆苷、染料木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2h,提取次数2次,京尼平-1-β-龙胆苷、栀子苷、大豆苷、染料木苷含有量分别为0.749、3.246、0.055、0.047 mg/g。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回流提取栀子豉汤。  相似文献   

1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1):107-112
目的:建立微透析检测脑缺血损伤后脑脊液中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变化方法,阐明黄芩苷、栀子苷脑保护作用物质基础。方法:采用微透析技术收集给药前后脑缺血大鼠的脑脊液,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动态监测黄芩苷、栀子苷及兴奋性氨基酸的含量变化规律,对黄芩苷、栀子苷配伍抗脑缺血损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黄芩苷与栀子苷配伍(7∶3)给药7天后,微透析技术收集大鼠脑缺血前后海马部位的脑脊液,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检测,仅检测到栀子苷、谷氨酸和天冬氨酸三种物质,同时栀子苷、黄芩苷配伍45mg/kg、60mg/kg组对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起到抑制作用。结论:栀子苷可以透过血脑屏障,推测黄芩苷、栀子苷(7∶3)配伍可能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的释放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冰片对栀子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建立小鼠血浆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 HPLC)分析方法,研究冰片对栀子苷在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小鼠分别口服给予栀子提取物及栀子提取物加冰片,采用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中栀子苷浓度,以Kinetica软件拟合,计算相关药动学参数.结果:栀子苷在血浆中1.188 ~76.000 mg·L-1线性良好(r =0.9993,n=5).栀子单独给药,栀子-冰片配伍给药栀子苷的代谢均符合非房室模型.栀子与冰片配伍给药可以使栀子苷血药浓度(Cmax)增大,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明显增加,血药浓度平均滞留时间(MRT)延长.结论:冰片与栀子配伍应用能提高栀子苷的吸收,延长其消除,提高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10批不同栀子中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0 mL· 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38nm,同时检测2个主要成分(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的含量.结果:江西早期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高,四川晚期栀子中栀子苷含量较高.结论:不同产地栀子中两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含量有明显差别,说明栀子果实的生长地点、采摘时间对其中的栀子苷、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方法。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释放度,HPLC法测定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苷的释放速率,UV法测定栀子总苷释放速率,采用相似因子法和释放机制评价多组分释放的同步性。结果羟异栀子苷、京尼平龙胆二糖苷、栀子总苷与栀子苷释放速率相近,与栀子苷释放度的相似因子分别为81%、72%、91%,释放机制均符合Higuchi方程,说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是均衡释放的。结论本法可用于栀子总苷缓释片多组分体外释放度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黄芩清肺汤中黄芩、栀子配伍前后的成分变化,探讨二者配伍的合理性。方法采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质谱联用(UPLC-LTQ-Orbitrap-MS)技术建立黄芩、栀子配伍前后的化学指纹 图谱,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药对配伍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并对筛选到的化学标记物进行鉴定。 结果黄芩、栀子合并液与合煎液化学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合煎后京尼平苷酸(geniposidic acid)、栀子苷 (gardenoside)等含量显著下降,黄芩素(baicalein)、槲皮素(quercetin)等含量显著升高。结论黄芩清肺汤中黄 芩、栀子配伍后,可促进多种活性成分在合煎液中的溶出,这些成分可能是黄芩、栀子配伍协同增效的物质 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动物与细胞实验,比较栀子苷与京尼平、栀子蓝体内外肝毒性,进一步明确中药栀子致肝毒性的物质基础,为栀子临床安全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体内实验部分: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2)体外实验部分: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栀子苷、京尼平及栀子蓝的细胞毒作用;试剂盒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ALT,AST的活力。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栀子苷灌胃给药0.4、1.2 g·kg~(-1) 24 h后都表现为ALT、AST、TBIL值明显升高(P0.05,P0.01),腹腔注射0.4、1.2 g·kg~(-1) 24 h后生化指标未表现出异常。京尼平腹腔注射0.1 g·kg~(-1) 24 h后AST、TBIL明显升高(P0.05,P0.01),0.2、0.4 g·kg~(-1)组全部死亡,京尼平灌胃0.2、0.4 g·kg~(-1)组ALT、AST、TBIL肝功能指标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栀子蓝腹腔注射1.5 g·kg~(-1) TBIL明显升高(P0.05),栀子蓝灌胃6 g·kg~(-1) ALP、ALT、AST、TBIL均无明显变化。(2)细胞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栀子苷给药组800、1000μg·mL~(-1)抑制人体肝细胞L-O2细胞的增殖(P0.01,P0.05),同时ALT测定结果显示,800、1000μg·mL~(-1)可以显著提高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的活力(P0.01,P0.05)。栀子蓝给药组200、600、800、1000μg·mL~(-1)可抑制人体肝细胞L-O2细胞的增殖(P0.01),ALT测定结果显示800、1000μg·mL~(-1)可显著增加ALT活力(P0.01)。京尼平给药组50、100、150、200、250、3000μg·mL~(-1)具有显著的细胞毒作用(P0.01),ALT测定结果显示100、150μg·mL~(-1)明显提高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活力(P0.05)。结论:京尼平具有明确的体内外肝毒性,推测京尼平可能是栀子苷在体内的毒性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0.
醒脑静中各味药物及全方对栀子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考察醒脑静处方中艾片、麝香、郁金及合方后对栀子提取物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方中不同配伍条件下栀子提取物有效成分栀子苷的肠吸收情况.结果:栀子提取物质量浓度为0.8 g·L~(-1)(含栀子苷0.311 g·L~(-1))时栀子苷吸收速率常数为(0.055±0.006)h~(-1)(以栀子苷计);栀子提取物分别与艾片、郁金、麝香配伍时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072±0.010),(0.060±0.001),(0.066±0.008)h~(-1),合方后吸收速率常数为(0.076±0.011)h~(-1).经统计学分析,单味栀子组与配伍艾片组的吸收速率常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3),与配伍郁金和配伍麝香组的吸收速率常数间无显著性差异,与复方组的吸收速率常数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结论:配伍艾片及复方给药时可以显著促进栀子提取物中栀子苷的肠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