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误汗 ,误下伤阴”的说法自古有之 ,至今仍有沿用者。是否误汗一定伤阳而误下一定伤阴呢 ?不完全是。笔者认为不适当的汗与下均可耗阴津或损阳气 ,或变生他证。在阴虚阳亢之体 ,汗下易伤阴 ,在阴盛阳虚之体 ,汗下易伤阳 ,在阴阳两虚之体 ,汗下易阴阳两虚。兹以《伤寒论》为例来论证。如《伤寒论》原文 2 1条 :“太阳病 ,发汗 ,遂汗不止 ,其人恶风 ,小便难 ,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就是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虚汗漏证 ,汗后不独伤阳 ,而且损阴 ,故“四肢微急 ,难以屈伸”。原文 6 8条 :“发汗 ,病不解 ,反恶寒者 ,虚故也 ,…  相似文献   

2.
许志远  杜新芝 《河南中医》2011,31(9):975-975
桂枝加附子汤具有解表散寒,调和营卫,温经复阳敛汗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漏汗并有表证不解之证,在临床上不需拘泥于过汗误汗所致伤阳之病因,应谨守其痛机:汗出过多,阴阳两伤而表未解即可应用.  相似文献   

3.
<正> 六经辨证3.桂枝加附子汤证:桂枝加附子汤证因卫阳不固而汗漏不止,汗漏不止而阳随汗泄则卫阳益虚。虽为阳虚液脱,然实以阳虚为甚而有亡阳之危,但尚未达到四逆汤证亡阳的地  相似文献   

4.
袁世清 《光明中医》2006,21(5):35-3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是说,汗发于阴而出于阳,汗的根本在于阴中的营血,营血在内为心所主,此所谓"汗乃心之液";阳主气,在肌腠之间,职司开阖,汗孔的启闭又在于阳之卫气.汗出过多,既可伤津耗血,亦可损伤阳气.<伤寒论>桂枝甘草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证,桂枝加桂汤证及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均为太阳病发汗太过或不当发汗伤及心阳而出现的系列变证,<伤寒论>桂枝加附子汤证为发汗太过伤及卫阳的证候.所以临床发汗太过或不当每虑伤及心阳,卫阳及津血.今于临床见一患者,大汗之后伤及脾气,以益气健脾为主治疗,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临床针对诸多自汗、盗汗之患者,或益气固表,或养阴清热,或清热除湿,疗效不一,然而却少见有医者用温阳化气法治疗汗证。受临床案例启发,在此以桂枝加附子汤为例,浅述温阳化气法治疗阳虚自汗证的经验,为汗证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李诊儒老中医,临证已60余年,经验丰富,不尚空谈。现整理李老经验三例如下: 桂枝加附子汤治崩漏桂枝加附子汤,原主治太阳病过汗伤及卫阳,漏汗不止之证。余用以治崩漏因血虚及气,阴损及阳,伴见自汗恶风,小便短难者,投之每获佳效。陈××,女,30岁,农民。1980年1月初,在×医院行人工流产,术后一月经水来潮,崩血数次,继则淋沥不断。伴头痛、汗出、阵阵发热,入夜尤甚,服中、西药四月余,无效。5月中旬在重庆×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  相似文献   

7.
桂枝加附子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丘秀莲  谭抗美 《新中医》2005,37(6):82-82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温经复阳之功效。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阳虚漏汗不止证。笔者用此方加味治疗由阳虚所致的各种杂症,收效颇佳,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附子是临床应用很广泛的阳药。张仲景在他的《伤寒杂病论》中,不仅用四逆辈治疗伤寒三阴症以回阳救逆,而且使用有附子配伍的汤方治疗太阳病误汗、误下的变证。如过用发汗剂而导致汗漏不止,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的阳虚液脱病变,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以复阳敛阴,固表止汗;汗后表未  相似文献   

9.
2.小便不利伤津证《伤》21条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由于过汗,伤及津液,津液亏乏,故见小便难。难者,不利之互词也,亦即小便不利之谓。本证虽见小便难之津亏表现,但仍以表阳虚为主,故治疗用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表。  相似文献   

10.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桂枝、白芍、附子、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调和营卫、温经复阳之功效。《伤寒论》认为该方适宜寒伤阳气以强调扶阳,主治太阳病发汗太过,致表阳虚漏汗不止之证。据此,笔者将此方加味用于治疗由阳虚所致的各种杂证,收效颇佳,现结合案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多汗症是一种以出汗量多,影响人正常生活、工作的疾病。西医因其病因复杂,临床上治疗方法往往存在局限性。自古以来,中医对"汗证"记载颇多,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太阳病发汗太过致阳虚漏汗不止且表邪不解的病证。论述桂枝加附子汤成功治疗多汗症一则,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2.
(续)1.2散寒止痛 散寒包括有温中和温经之意,故散寒止痛之功,适用于寒湿偏胜之痹证。太阳病的治法是以发汗为主,但以絷絷汗出为最佳,若发汗太过和汗漏不止,导致表阳虚而腠理开泄,故出现兼变证,证见汗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以调和营卫、扶阳固表。张仲景在此伍用炮附子,是取其温经复阳,固表止汗之意,以纠正阳虚致阴液脱损之势。  相似文献   

13.
桂枝加附子汤方出张仲景伤寒论,本方即桂枝汤原方加附子一枚,与太阳篇风湿条下之桂枝附子汤,药味虽同,而药之分量、主治各有差异,彼治风湿相搏,身体烦疼,此治汗后阳虚,表证仍在而汗漏不止者。陆渊雷氏在伤寒今释中注释:“凡发汗药分量失当,服不如法,或药不对证,则产生两种副作用,一曰伤津,一曰亡阳,“……”而桂枝加附子汤所以能  相似文献   

14.
1 附子与解表药合用 附子与解表药合用如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用于太阳病误下或过汗导致卫阳虚损者,因病尚以太阳为主,故仲景以桂枝解表调和营卫为主,配以附子温经复阳。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则因少阴阳虚于内,寒客太阳于外,故用附子内补少阴阳气以治本,用麻黄外除太阳在寒以治标,阳复寒散,表里双解。  相似文献   

15.
霍香 《中国民间疗法》2010,18(12):38-39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伤寒论》,张仲景专为太阳病发汗太过导致卫阻虚漏汗不止所设。经多年临床观察,该方不单治津液耗伤出现的小便难、四肢微急等症,如运用得当还可治疗多种病症,疗效确切,现举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桂枝加附子汤 此为太阳病治疗不当引起的变汪用方;,太阳之治,本当发汗,仲景善用汗法,但特别谨慎,不论表实证之用麻黄汤,还是表虚证的桂枝汤,都反复叮咛要取微似有汗,不町如水流漓,否则病必不除。太阳病,既可能是麻黄证、大青龙汤证过汗,也可能是桂枝证误用麻黄汤而汗漏不止,一“漏”字形容汗出不止历历如绘,似比“如水流漓”更重,盖“如水流漓”犹有止时,“漏”则无休无止之谓,其病机则为甲阳虚不能固密。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说:“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凡表证过汗或自汗过多,虚其表阳,身寒而表证未解者,桂枝加附子汤甚效。取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加附子以温壮在表之元阳。《本事方》载:“有一士人得太阳病,因发汗汗出不止,恶风小便涩,足挛急而不伸,子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用  相似文献   

18.
李惠玲 《新中医》2014,46(5):95-96
目的:观察汗法治疗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桂枝汤加减,对照组予谷维素片及维生素B1片口服进行治疗,疗程2周。观察2组患者汗出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占42.86%;好转27例,占48.21%;未愈5例,占8.93%。对照组治愈14例,占25.93%;好转27例,占50.00%;未愈13例,占24.07%。结论:汗法治疗汗证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正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原文是"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为桂枝汤加附子,治疗阳虚兼见营卫不和之证。笔者常在临床对此方加减运用,兹将验案1例报道如下。姚某某,女,26岁。2016年8月1日初诊,主诉:双下肢畏冷2年余。患者2年前产后冬日受凉始发双下肢畏冷,刻诊:下肢畏风、冷痛,覆衣被则汗出,汗后皮肤湿冷甚,面色不华,胃纳不振,时觉头昏、乏力,月经量少,舌  相似文献   

20.
正汗证是因人体阴阳失调,营卫失和,以致腠理开阖失常,汗液外泄的病证。可根据汗出的表现分为自汗、盗汗、战汗、黄汗等。笔者辨证应用经方治疗汗证多例,常获满意疗效,兹举例如下,供同道参考。1桂枝加附子汤治疗阳虚自汗患者顾某,男,65岁。因半月前感冒用药后出现多汗不止前来就诊,症见:日间自汗,动则加重,夜间盗汗不明显,伴畏风畏寒,乏力,纳差,小便淋沥不尽,大便尚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迟。诊断为自汗,辨证为阳气虚弱,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扶阳固表。方选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桂枝、附子(先煎)各10g,白芍、麻黄根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