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熠红 《科学养生》2011,(10):25-25
提肛,中医称之为撮谷道,古人又称之为提肛功,是一种主动地、有意识地规律性地收缩肛门及会阴部的肌肉,以达到防病健身目的的运动。提肛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养生方法,是我国历代气功家和养生学家在长期生活、劳动以及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总结出来  相似文献   

2.
深入撮谷好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中方>中指出:"谷道宜常撮."谷道就指肛门.撮谷道(即撮谷)就是像忍大便那样做提肛缩肛的运动,深入撮谷是一种特殊的撮谷.它的作用使笔者多年的顽疾好转,效果非凡.  相似文献   

3.
《气功》1994,(11)
撮谷道有益老年人健康撮谷道,即做肛门收缩运动,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作用显著。老年人每日作数次撮谷道,可以防止静脉瘀血,降低静脉压,增强肛门部位抵抗疾病能力,对老年人易患的痔疮、肛裂、肛门湿疹、脱肛、老年性便秘、慢性肠炎等均有明显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另外,...  相似文献   

4.
深入撮谷好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枕中方》中指出:“谷道宜常撮。”谷道就指肛门。撮谷道(即撮谷)就是像忍大便那样做提肛缩肛的运动,深入撮谷是一种特殊的撮谷。它的作用使笔者多年的顽疾好转,效果非凡。深入撮谷好有五大好处首先,它可以治愈痔疮。笔者患有严重的痔疮,大便时肛门四处出血,有时还呈喷射状,排便时间长,出血量多,肛门肿成疙瘩,每次大便胆战心惊。后来练深入撮谷后,效果格外明显。练了半个月后,痔疮消失,20多天后大便时间较前缩短了3倍,排便既快又舒畅还干净。其次,深入撮谷能增强肾功能。过去,笔者排尿不畅,现在的排尿次数明显减少,而且排…  相似文献   

5.
生活的实践告诉我们吃、喝、拉、撒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导致身体不舒服,便秘就是"拉"这一环节出现了异常.很多人在出现便秘时,会随便找点泻药对付一下.头几次可能效果不错,于是养成了习惯,一便秘就吃药.在解这燃眉之急的同时,大家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有些泻药是不能长期服用的.怎么办呢?解决便秘,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养生方法——撮谷道. "谷道"俗称肛门.古人将肛门称为"五谷残渣之泄道",而"撮"就是做肛门收缩上提之法.  相似文献   

6.
养生十六宜提倡“谷道宜常提”,又称“气宜常提”或“撮提谷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提肛吊裆”动作。做法是,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提起并收缩肛门及会阴,略停顿再放松呼气,反复5~7次。经常提肛吊裆可升提阳气,气归丹田,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脱肛、痔疮、阳痿、早泄、遗尿、尿频等疾病,好处多多。1.经常提肛可以约束尿道,治疗尿失禁。当尿液不由自主、无法控制地由尿道渗漏出来,即为尿失禁,这是很多成年妇女的烦恼。尿失禁的诱因通常是在运动、咳嗽、大笑、大哭时腹压增加,使得膀胱压力突破尿道的阻力,使尿液漏出或膀胱肌肉收缩、尿道…  相似文献   

7.
养生十六宜提倡“谷道宜常提”,又称“气宜常提”或“撮提谷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提肛吊裆”动作。做法是,吸气时稍用意用力,提起并收缩肛门及会阴,略停顿再放松呼气,反复5~7次。经常提肛吊裆可升提阳气,气归丹田,温煦五脏而益寿延年,并能防治脱肛、痔疮、阳痿、早泄、遗尿、尿频等疾病,好处多多。  相似文献   

8.
针灸治疗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近况545002广西柳州地区医院洪文廖善军肛肠疾病,其治疗方法虽多,以手术治疗为好。然而,术后易产生各种并发症,如尿潴留、切口疼痛、伤口渗血、便秘、肛缘水肿、肛门失禁等,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痛苦。临床上,虽可通过药物,再手术等措...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主办,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中华胃肠外科杂志》、《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与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分会共同协办的第十七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于2014年10月24—2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大会共收录筛选了全国肛肠疾病专家的论文120余篇,并出版了论文汇编。会议吸引了来自意大利及国内肛肠领域的专家学者1000余人,就肛肠良性疾病、结直肠肿瘤、顽固性便秘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结合生物反馈治疗肛肠病如混合痔术后疼痛、肛裂术后功能恢复、肛瘘术后、功能性肛门直肠痛、肛门直肠神经官能症、便秘、功能性大便失禁、肠易激综合征8个方面有关文献的综合、整理,证明中医药与生物反馈结合治疗肛肠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的中医药治疗或生物反馈疗法。下一步应对中医药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肛肠疾病建立统一的辨证分型、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加强中医药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中医药与生物反馈联合治疗肛肠疾病的有效性、安全性和优效性,也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更多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11.
科主任介绍     
正马富明,男,主任医师,自治区"草原英才",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肛肠名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主任委员,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治区重点专科——肛肠科项目负责人;内蒙古自治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内蒙古自治区保健专家,内蒙古中医医院肛肠一科主任。专业特长:1、痔、肛裂、肛瘘、直肠肛门肿瘤、肛门失禁、便秘等肛肠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在自治区首次开展:①痔疮微创手术PPH手术,②肛裂、肛门狭窄的纵切横缝微创手术;③肛瘘的虚实挂线并持续引流点滴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2.
肛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肛肠疾病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及护理措施。方法:参考1500例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手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是术后疼痛、感染、创口出血、尿潴留、便秘、肛门水肿、里急后重等,根据并发症出现原因,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深入了解肛肠患者的术后病情特点,严谨、细致、完善的护理对策是积极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一、卧式提肛运动:右侧卧位,右腿微屈,左腿弯屈呈90°,置于右腿上,全身肌肉放松。采用腹式呼吸法,先吸气,收缩腹部及肛周肌肉,并尽力使肛门上提;然后缓缓呼气,松弛肌肉还原。如此反复10遍为一次,每日二次。二、下蹲式提肛运动:两足分开至肩宽,  相似文献   

14.
肛肠动力学是近年来胃肠动力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静力学和动力学及肌电为主的方法来研究结肠、直肠、肛管(包括盆底)的各种运动方式.从而对排便生理及有关肛肠疾病的病理生理学进行研究。肛肠动力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肛肠动力异常所致的便秘、腹泻、肛门失禁.并常伴随腹痛、腹胀、肛门坠胀不适等。这类疾病不像恶性肿瘤直接对病人生命构成威胁.其病因病理复杂,诊断困难,临床医师重视不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占人群的lO%.15%.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肛肠疾病为常见多发病,其发病率为59.1%。其中病程长的重症患者,手术治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肛门直肠部位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复杂,术后容易产生一些特有的并发症,如感染、便秘、尿潴留、水肿、出血等,其中术后出血尤为常见,且术后大出血可危及...  相似文献   

16.
<正>肛肠疾病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病种,具有多发性、高复发率等特点,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根据我国城市居民肛肠疾病的流行病学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患有肛肠疾病的成年人总发病率为51.14%,男性略高于女性[1]。肛肠疾病临床表现以疼痛、脱出、潮湿瘙痒,黏液分泌等为主,部分肛肠疾病需手术治疗,而术后的并发症如术后疼痛、肛周水肿、尿潴留、肛门坠胀、慢性愈合等亦成为了医者最为棘手的问题[2]。  相似文献   

17.
痔术后肛门伤口疼痛和惧怕排便引发的术后便秘是肛肠疾病手术后经常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这种问题是临床治疗中常常探讨的话题.我科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手术后给予患者艾灸加中药熏洗的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肛肠疾病属于常见病、多发病。从广义角度而言,肛肠疾病包含肛门、大肠部位发生的各种疾病,多达100余种。从狭义角度而言包含肛门与直肠上的各种疾病,常见的超过30种。手术是治疗该病常见手段,但在术后可伴有程度不一的并发症,疼痛属于典型且主要的表现。中医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辨证施治为原则,在治疗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具有较好效果。本文就以现阶段中医药改善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便秘看似只是肛肠出现局部"拥堵"情况,实则对人体危害相当大。首先,它可能引起肛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等,因为便秘时,排便困难,粪便干燥,可直接引起或加重肛门直肠疾患。另外,便秘还可能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因为便秘时,粪便潴留,胃肠吸收有害物质可引起胃肠神经功能紊乱而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止脱洗剂熏洗结合提肛运动治疗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坠胀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止脱洗剂熏洗结合提肛运动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药熏洗治疗。连续7d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肛门肿痛坠胀的疗效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疗效评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止脱洗剂结合提肛运动运用于混合痔术后肛门疼痛、水肿、坠胀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