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模式识别受体(PRR)是一类主要表达于先天免疫细胞表面,是病原微生物的感应器,可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PAMPs)或损伤相关的分子模式(DAMPs)。固有免疫系统通过利用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牙周组织中的病原微生物,并及时向下游通路传导信号,从而引发免疫反应,然后将其清除。PRR具有多个家族成员,包括Toll样受体家族(TLRs),C型凝集素受体家族(CLRs),视黄酸诱导基因I(RIG-I)样受体家族(RLRs)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域(NOD)样受体家族(NLRs)。其中RLRs是从RNA病毒中识别dsRNA的细胞质受体,与慢性牙周炎的关联较少。因此,本文就模式受体(TLRs、CLRs、NLRs)的分类、结构以及信号传导通路在慢性牙周炎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丰富牙周炎发病发生机制,为治疗和预防慢性牙周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Toll样受体研究进展与自身免疫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京平  林有坤 《广西医学》2006,28(2):235-237
人类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新的细胞表面信号传导跨膜受体,它不仅在天然免疫系统中识别病原微生物、激活先天性免疫应答,是天然免疫系统识别病原微生物的主要受体;而且还使抗原提呈细胞(APC)识别病原体、产生共刺激信号而启动获得性免疫反应,是人体先天免疫和后天获得性免疫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程芳 《医学综述》2012,18(4):491-493
Toll样受体(TLR)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具有高度保守性的蛋白家族受体,它能识别各种病原体及内生配体,并对其作出应答,从而引起一系列炎性反应并开始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反应。至今在人类角膜细胞中已发现10种功能性TLR,分别识别细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结构,并经过下游信号转导通路启动先天免疫。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感染中Toll样受体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4.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的跨膜受体,它可以识别许多病原微生物保守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参与细胞信号转导及免疫反应,在抗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就TLRs的分子结构特点、信号转导方式及其在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肠结核、真菌及原虫等病原菌所致肠道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张溢华 《重庆医学》2012,41(12):1223-1225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脑血管疾病、冠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等诸多血管性疾病的病理基础,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AS发病率的增高,而不断增加,人类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研究表明,AS是一种脂质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1],以血管壁内脂质沉积、炎症细胞聚集为特征[2],免疫反应贯穿于AS的始终。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尤其是Toll样受体4(TLR4)作为一类介导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跨膜信号转导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多种病原相关的分子模式  相似文献   

6.
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微生物病原体是天然免疫反应起始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受体可以识别病原微生物共享的保守的分子结构,并诱导下游的信号通路,调节免疫反应。自噬是一个特殊的生物过程,通过隔离并降解细胞大分子、细胞器和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维持细胞的稳态,是调节细胞内代谢反应的重要机制,同时也在天然免疫反应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核酸低聚结构域蛋白样受体、视黄酸诱导基因Ⅰ样受体和DNA感受器)与自噬在天然免疫反应过程中相互调节,模式识别受体参与了自噬的诱导与成熟,自噬也调节了模式识别受体启动的天然免疫反应。本文就模式识别受体与自噬的相互调节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卡波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与人类卡波式肉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及多中心Castleman's病有关。KSHV的主要靶细胞(B细胞和上皮细胞)表达大量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并激活宿主的固有免疫反应,诱导干扰素、促炎症细胞因子等一系列抗病毒因子的产生,对抗病毒固有免疫的建立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细胞自噬(autophagy)是一种主要由溶酶体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方式,作为一种保护性机制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亦可作为抵抗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寄生的防御机制.细胞一旦检测到病毒入侵,胞浆模式识别受体等病原体的受体可以上调自噬,并能进一步加强模式识别受体依赖的天然免疫信号.自噬或自噬蛋白也有助于抗病毒先天I型干扰素的细胞因子的合成,以及增强抗病毒干扰素γ信号,在病毒感染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结果 是病毒进化出通过操纵细胞自噬以抵消抗病毒天然免疫的策略.本文拟就细胞自噬与抗病毒免疫的关系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和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尤其是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是近年来发现在抗感染及免疫反应起到重要作用的受体蛋白,可广泛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病原分子相关模式(Pathogen Molecular Associated Pattern,PMAP)。机体可通过TLRs识别病毒成分介导细胞因子分泌,激活效应免疫细胞以抵抗病毒病原体入侵。其中TLR3、TLR4信号通路与其关系最为密切,而含TIR结构域诱导β干扰素的接头蛋白(TIR-domain-containing adaptor inducing interferon-β,TRIF)作为两者的共同重要衔接分子,在信号途径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适应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0.
Toll样受体(TLRs)是一组高度保守的模式识别受体,它能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诱导细胞产生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构成机体的第一道防线。研究证明,先天免疫系统可通过促进消除入侵的微生物和促进加速组织修复因子以加速伤口愈合。本文就TLRs在调节创伤修复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固有免疫是在进化中形成的免疫机制,在对抗微生物的入侵方面,固有免疫的策略是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微生物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Toll样受体是近年来在多种生物体内发现的一类介导固有免疫的细胞膜受体家族,它通过活化一系列与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而发挥作用,在进化中表现高度的保守性,但其功能却随着动物进化中免疫机能的复杂化而多样化。对Toll样受体研究的深入可以加深我们对固有免疫的发生与进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是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通过各种模式识别受体来识别细菌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抗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重要机制。功能性Toll样受体(TLRs)在结核分枝杆菌的识别中起重要作用。然而,TLRs的突变可能会影响它们的表达、功能及改变识别或信号转导机制,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鉴别出这些受体的变异可作为一种识别个体易感性的生物标记,有助于探索治疗结核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Toll受体一词来自对果蝇的研究.后来在哺乳动物也发现有与Toll受体同源的受体分子,并将其称为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TIR).TLRs是广泛分布在免疫细胞尤其非特异免疫细胞以及某些体细胞表面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PRR),它们可以直接识别结合某些病原体或其产物所共有的高度保守的特定分子结构,即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PAMP).  相似文献   

14.
适应性免疫反应的作用(与自身抗体产生相关)已经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领域进行了广泛研究。然而,先天免疫的重要性仅在近期才得到重视。基于微生物在本病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作者提出了以下假说:即PBC患者对病原体相关的刺激具有一种高反应性先天免疫系统,从而容易导致体内免疫耐受消失。为验证这一假说,将33例PBC患者和26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分离,并采用toll样受体(TLR)的特定配体再对这些细胞进行体外刺激,这些配体分别针对:TLR2(脂膜酸,LTA),TLR3(PolyIC),TLR4(脂多糖,LPS),TLR5(鞭毛素)和TL…  相似文献   

15.
固有免疫是防御病原体侵害机体的第一道防线,近些年对于固有免疫及其识别模式和受体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许多研究表明,免疫受体与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及肿瘤相关,因此其配体和信号传导途径也成为研究重点。本文对固有免疫的细胞、分子和PRR中模式识别受体TLR、NLR及RIG样受体的配体及其信号传导进行介绍,以加深对固有免疫的发生与进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免疫性损伤     
何球藻 《上海医学》1989,12(4):238-240,246
机体的免疫系统通过免疫活性细胞对外来抗原物质的识别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藉以清除病原微生物(免疫防护)、清除衰老退变的细胞和调节免疫反应的内在平衡(免疫稳定),清除体内突变的细胞(免疫监视)。免疫系统的这些生理功能保  相似文献   

17.
<正>天然免疫是机体的第一道防御系统,在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疾病中都起着重要作用[1-2]。病毒或微生物感染后,机体的天然免疫反应会被激活,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通过不同的模式识别受体识别和清除病原微生物。模式识别受体包括Toll样受体、核苷酸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体外观察高糖刺激肾小球足细胞后(原)肾素受体(prorenin receptor,PRR)的表达变化,及PRR对足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条件永生性小鼠足细胞用35mmol/L高糖刺激不同时间(0、1、3、6、12h),用不同浓度葡萄糖[35mmol/L甘露醇对照组、正常对照组(含5mmol/L葡萄糖)、10、20、35mmol/L组]刺激3h,Western blot及real-time PCR技术检测PRR的蛋白和mRNA表达;再将细胞分为35mmol/L高糖组、PRR的多肽阻断剂柄区肽(handle region peptide,HRP)(10-6mol/L)预处理组、氯沙坦(10-6mol/L)预处理组、HRP+氯沙坦预处理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足细胞凋亡率.结果 (1)35mmol/L高糖刺激3、6、12h细胞PRR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细胞显著上调(P<0.05).(2)20mmol/L与35mmol/L浓度葡萄糖刺激足细胞PRR蛋白及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和甘露醇刺激细胞显著升高(P<0.05).(3)氯沙坦、HRP及HRP+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凋亡率较35mmol/L高糖刺激细胞显著降低(P<0.05),HRP+氯沙坦预处理细胞凋亡率较氯沙坦预处理细胞降低(P<0.05).结论 高糖刺激足细胞可通过上调PRR导致足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克隆及分析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大劣按蚊差异基因。方法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方法克隆大劣按蚊差异基因,并对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差异基因(文中命名为T6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半定量实验,分析约氏疟原虫感染前后其转录的变化,探讨它与按蚊抗疟原虫感染的先天免疫反应的关系。结果目前克隆的差异基因包含以下几类:①与先天免疫相关的酶类;②与能量代谢有关的酶;③与信号传递和调节有关的因子。对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分子进行的半定量实验表明,大劣按蚊T6基因的转录与感染疟原虫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克隆了与先天免疫相关的大劣按蚊差异基因,进一步的实验分析提示该基因可能与按蚊抗约氏疟原虫感染的黑化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20.
固有免疫反应是宿主抵御外来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宿主可以通过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相关的分子模式,进而起始抗病毒免疫反应。干扰素激活蛋白(STING)是固有免疫反应中一个重要分子,其在防御病毒及胞内细菌感染、介导Ⅰ型干扰素产生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STING既可以直接识别环二核苷酸,也可以作为接头蛋白促进下游信号通路的转导;STING作为信号转导级联反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在病原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时发挥免疫防御作用,也可以在肿瘤发生时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当STING信号通路过度激活时,也可能引起一系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