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MANTIS(minimal access non-traumatic insertion system)脊柱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可行性及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后路MANTIS脊柱系统治疗腰椎退变疾病共19例。男8例,女11例。结
果手术时间:100~189 min,平均123 min。术中出血量:90~220 ml,平均130 ml。术后引流量:60~100 ml,平均70 ml。手
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 d腰围保护下地活动。结论MANTIS脊柱系统具有创伤小,可以完成开放内固定手术的所有
步骤的优势,在有熟练脊柱微创手术前提下,MANTIS脊柱系统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11月~2011年3月采用后路MANTIS脊柱系统治疗腰椎退变疾病共19例。男8例,女11例。结
果手术时间:100~189 min,平均123 min。术中出血量:90~220 ml,平均130 ml。术后引流量:60~100 ml,平均70 ml。手
术后疼痛明显缓解,术后3 d腰围保护下地活动。结论MANTIS脊柱系统具有创伤小,可以完成开放内固定手术的所有
步骤的优势,在有熟练脊柱微创手术前提下,MANTIS脊柱系统是治疗腰椎退变疾病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 MANTIS(Minimal Access Non-Traumatic Insertion System)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配合与护理。方法2010年11月-2013年12月采用后路 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共89例,术中采取全麻,俯卧位,G 型臂透视。结果手术时间平均123 min。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体位暴露充分,手术进行顺利,无术后并发症发生。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4.7%。结论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具有创伤小及可以完成开放内固定手术的所有步骤的优势,在有熟练的脊柱微创手术的配合与护理的前提下,MANTIS 脊柱系统手术进行顺利,病人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达到了医患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腰椎退变性疾病常因脊柱不稳定及伴随椎管狭窄或椎间盘病变而需手术治疗,手术目的是减压和重建脊椎的稳定性。为此,我们自1986年起应用屈曲位后路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23例,疗效较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通过对4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探讨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手术治疗方案和评价术后疗效.方法 2002年6月~2009年10月对45例退变性腰椎侧弯患者手术前常规进行临床神经功能检查、影像学检查(包括标准的正侧住、卧位左右侧屈曲位片和卧位过伸过屈位片)以及三维CT重建和MRI检查、手术前后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0~10)(VAS)和cobb角的改变进行主客观评价,手术方法采用椎管减压或者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出现早期并发症12例,经对症和内科处理后好转.晚期并发症9例,主要包括手术区域近远段退变、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螺钉松动.经过2年随访,患者ODI和VAS评分及术前和术后的cobb角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按照腰椎的退变侧弯程度选择性行椎管减压或者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弯的有效手段,但应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脊柱内固定融合术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由于腰椎退行性改变引发椎间盘功能异常,腰椎韧带松弛,关节突增生,同时可以进一步导致运动节段失稳定的临床症候群。临床上包括退变性腰椎管狭窄,退变性腰椎间盘疾患,退变性腰椎侧弯和退变性腰椎滑脱。目前的研究认为腰椎退变过程中椎间盘为首先发生变化的结构,继而引发关节突,周围韧带的变化,引起节段性不稳定。而关于脊柱内固定器械的使用可以追溯至上世纪40年代King首先尝试应用骨皮质螺钉对脊柱进行稳定性重建。在上世纪50年代时,Hanington通过改进,在侧凸矫形手术中使用具有撑开作用的钩棒结构内固定器械,并取得了成功。20世纪80年代时将椎弓根螺钉应用于脊柱畸形和退行性疾患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6.
7.
8.
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运用减压,内固定,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1993年12月-2001年6月,对58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施行手术治疗。按Meyerding滑脱分类标准;Ⅰ度52例,Ⅱ度6例;L3-4滑脱3例,L4-5滑脱38例。L5-S1滑脱17例。Dick内固定3例,RF内固定11例,Tenor内固定5例。SO-CON内固定39例;小关节后外侧植骨融合33例。椎体意植骨融合8例,椎体间Prospace界面融合17例。结果 56例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32.2个月(10-72个月)。X线片显示;54例安全复位,骨融合;2例复位丢失。假关节形成,1例断钉;2例螺钉松动,临床效果评价;优25例。良28例,可1例,差2例。结论 采用充分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或椎体间融合装置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复位效果好。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自2000年初-2006年底收治的508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240例,行单纯摘除术,腰椎管狭窄症150例,行单纯椎管扩大术,腰椎退变性滑脱,不稳定,侧弯118例,行椎管扩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观察手术前后腰及下肢疼痛,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结果 随访卜7年,平均4年,术后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疼痛改善率为91、2%,间歇性跛行的改善率为9.3.4%,仅1例术后本节段间盘复发,无医源性滑脱,无相邻节段退变,无内固定物松脱折断。结论 手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前、术中、术后相关治疗适当,会得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PLIF)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7月~2011年10月使用PLIF手术方式治疗的退行性腰椎管狭窄伴腰椎失稳患者75例,46例采用单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29例采用多节段减压植骨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1~5年,平均1年8个月,根据JOA评分,优37例,良30例,中6例,差2例,优良率达89.33%,无断钉、松动或围手术期死亡。所有病例术后1年CT扫描可见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术后7d平均为(11.2±1.1)mm,末次随访为(11.0±1.1)mm。椎间高度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失稳可提供彻底的减压效果和椎间稳定性,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应用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结果,总结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价值。通过比较腰椎融合内固定的病例得出Dynesys非融合内固定的优缺点。 方法 选择2008—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腰椎退行性病变的患者,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358岁,平均41岁。术前完善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正侧位X线片,腰椎动力位X线片,腰椎椎体加间隙平扫+二维重建CT,腰椎核磁检查及腰椎功能评分,手术方式采用后路相应病灶节段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采用JOA和ODI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对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并计算改善率,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本研究中40例患者得到1290个月随访,平均52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优良率80.0%,ODI指数从术前(42.864±5.528)下降到术后末次随访时的(9.438±2.649),疼痛评分VAS也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中患者均未出现椎间隙感染、腰椎失稳及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 结论 Dynesys非融合椎弓根内固定术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患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如适应征选择正确则具有防止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的显著优点,突显保留腰椎生理性运动功能的作用,改善腰椎失稳的效果确切,在改善腰腿疼症状的治疗效果上与传统的腰椎后路融合手术效果相当,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效果。方法:2009年4月~2010年5月我院对50例患者采用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其中采用后路椎间盘镜下操作治疗的有41例,采用后外侧经皮穿治疗的有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其治疗效果、植骨融合率、椎间隙高度及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8~38个月,平均16个月,按照Odom标准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6例为优,占72%;9例为良,占18%;4例为可,占8%;1例为差,占2%。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其优良率达90%。CT影像显示椎间盘突出并椎管严重狭窄,椎间融合器没有移位现象,与骨已融合,椎间高度没有明显下降。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仅有3例出现并发症,占6%。结论:可膨胀性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融合率高、恢复良好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椎后外侧融合术疗退行性腰椎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采用腰椎后外侧融合、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狭窄症。其中男33例,女38例;年龄41—82岁;病程7个月~30年。发病节段:单节段L4-56例,L—S1 2例;两节段L4-S1 19例、L3-5 22例;三节段L2-57例、L3-S1 12例;四节段L1-5例;腰椎管狭窄合并腰椎滑脱、不稳定性腰椎节段:L4-5 6例、L5—S1 2例。患者均为初次手术。疗效采用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及植骨融合标准,观察及记录患者功能改善恢复情况及融合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1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5—40个月。最近一次随访JOA改善率为:优:42例;良:22例、可7例;优良率达90.1%。所有节段均获得融合。结论PLF是治疗退行陛腰椎狭窄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疗效。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背痛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中文文献,并询问相关厂家以及研究者。纳入所有脊柱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间盘疾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包括891例患者的RCT,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实施偏倚和测量偏倚。Meta-分析结果显示:前路椎间Cage植骨术中使用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与自体髂骨融合率比较[RR合并=1.07,95%CI(1.00,1.15)];前路椎间植骨术中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与自体髂骨功能改善评分比较(0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WMD=11.26,95%CI(3.36、19.16)],6个研究描述了并发症。结论:前路椎间Cage植骨术使用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与自体髂骨比较.有较好的融合率;前路椎间融合术使用重组人骨形态蛋白-2在改善0DI评分上不优于自体髂骨植骨组;其它的融合方法的疗效及指标评价不能得出肯定的结论,还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蝶形减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51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26例采用蝶形减压术治疗,25例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其中合并腰椎不稳10例患者联合应用内固定植骨术;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15分法对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与自觉症状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结果随访15个月~5年,平均3.7年,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改善率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平均住院天数上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蝶形减压术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一种可靠术式,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与减压范围,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Elevated nitric oxide (NO) production derived from NO synthase (NOS) activity has been shown in cerebrospinal fluid (CSF)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 (DLD). However, the regulatory mechanism of NO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NO to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re unclear. In the present study, concentrations of NOx (nitrate NO3- and nitrite, NO2-), L-arginine (a substrate for NOS), and asymmetric dimethyl arginine (ADMA, an endogenous NOS inhibitor) in CSF were measured in two major DLDs: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DH; 13 cases) and lumbar spinal canal stenosis (LSCS; 28 case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the levels in control patients with traumatic diseases. The levels of NO regulatory markers were also assessed according to 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JOA) scor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low back pain. NOx levels in LSCS patients (9.65 +/- 0.74 micro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s (5.26 +/- 0.27 microM) and in LDH patients (4.27 +/- 0.35 microM) (p < 0.01). ADMA levels were lower in LDH patients (0.016 +/- 0.008 pM) than in controls (0.045 +/- 0.011 pM) (p < 0.05), whereas those in LSCS patients (0.05 +/- 0.006 pM) were the same as in the control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L-arginine levels among the groups. Nitrate or nitrite levels in these DLDs correlated with some of the JOA scores. The NO2- concentration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th JOA15 and JOA6 scores in LDH cases (p < 0.01). In LSCS case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NO2- concentration and JOA6 score, and between NO3- concentration and JOA9 (p < 0.01). In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inducible NOS and dimethylarginine dimethylaminohydrolase were expressed in mononuclear cells in tissues obtained from LSCS patients along with nitrotyrosine deposition, a footprint of NO radical formation. Our data suggested that the NO regulatory mechanism controlling the pathogenesis and progression of LDH might differ from that of LSCS.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全椎板切除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54例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全椎板切除加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后疗效以及X线表现的改变。结果①本组术后1个月时椎体间相对距离为0.812±0.048,与术前比较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间矢状面活动角度、椎体间冠状面活动角度和椎体间水平面活动角度手术前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疗效,优29例,良18例,中7例,优良率为87.04%。术后随访1~3个月,X线检查显示植骨均融合,内固定未见松动或断裂。结论全椎板切除减压脊柱内固定术治疗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在正确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可获得满意的效果,既可实现彻底减压的目的,又能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 目的 通过腰椎Dynesys动态固定与融合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对比研究,评价Dynesys动态固定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能够随访到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患者,按动态固定和融合固定分组。接受Dynesys动态内固定的病人26例,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32-56岁,平均年龄44岁,突出节段: L4-5节段13 例 ,L5~S1节段13例。接受手术时间: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接受脊柱融合手术的病人34例,男性20例,女性14 例,年龄: 38-60岁,平均年龄48岁,突出节段: L4-5节段18例, L5-S1节段16例。接受手术时间: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比较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ODI、VAS、SF-36生活质量等临床评分结果以及腰椎活动度、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所有60例病人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年,平均随访时间3.2年。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临床评分结果:在ODI、SF-36、VAS临床评分方面两组在末次随访时比术前均有明显改进(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组间比较,Dynesys组相比融合组改进明显(P﹤0.05)。两组X线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腰椎活动度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末次随访时腰椎活动度较术前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P >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相比较未见统计学上的差异(P >0.05)。无论是融合组还是Dynesys非融合组,末次随访时两组椎间隙高度较术前相比均没有明显丢失(P >0.05)。结论Dynesys组在放射结果方面,与融合组相比较,优势并不显著,而且在相邻节段退变(ASD)方面,也没有明确的证据显示融合固定比动态固定更容易发生相邻节段退变。但是相比临床症状与评分,Dynesys组改进的更多,另外,Dynesys组还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在中老年患有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病人中,Dynesys是一个可以接受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冯世庆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61(3):1-6
计算机视觉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近年人工智能算法的发展,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相关算法已经在自动驾驶以及安防摄像头等领域得到工业化的应用,而医学图像分析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实现工业化推广的领域之一,是人工智能研究热点。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的计算机视觉研究在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发展大量涌现,本文就计算机视觉技术与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帮助了解计算机视觉技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中应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